第三章 梁府一敘
字數:6237 加入書籤
nbsp; 太平曆七二一年九月十七日巳時,中州撥雲郡,撥雲城
今日趙天龍雖棲身劉府,卻不曾中斷修煉。當然,人在屋簷下,不可能不被人發現自己在練功。趙天龍倒無所謂,劉家父子吩咐過不要打擾他,隻是劉家的人看到他一大早呆立在院中,慌了神,搞得全府皆知。得知趙天龍在練功之後,每個人的心思各異,觸動最大的還是劉征。劉征當時就在想:趙兄的武功已經明顯高出我很多,卻依然如此勤勉修煉,真是汗顏。趙天龍不怕被人知道自己在練武,但是也沒興趣搞得人盡皆知,隻好客套幾句,什麽“不好意思打攪了各位”,“在下沒意識到是在劉府”雲雲。待用過早飯,就未騎馬出府而去。
撥雲城作為郡府所在,自然也是一座大城,街道寬闊,主街上馬車通行暢通無阻,正是新一天的開始,擺攤做小買賣的,上街采買物品的,閑來無事逛街的人熙熙攘攘。趙天龍匯入人群中,並沒有急著前往梁府,前往梁府確實有事,但同時也是一種手段,他想看看是否有人盯上自己。
不動聲色是一門藝術,若是事先就編排好,會因為一切太合理而顯得不自然。趙天龍已經發覺確實有人跟著自己,來人的輕功和追蹤能力還不差,連趙天龍都差點沒發現他。趙天龍發覺有異,便在一處首飾攤前停下,他並沒有假裝看貨,而是耐心的聽攤販推薦。當然,沒回頭卻一直瞟著右後方,後方人群裏一人也在一個孩童玩具攤前停下來假裝看貨,趙天龍確定後不再瞟後方,隨意挑了一塊質地一般卻雕刻精美的紅玉。
待付過錢,趙天龍向攤販問道:“老伯,問您個事,梁府怎麽走?”
攤主看樣貌是個五十多歲的老者,客氣而不諂媚,回答道:“小哥是第一次來撥雲城吧?你要去哪個梁家?”
“不錯,昨日剛到,人生地不熟。哪個梁家?當然是和劉家一樣大的梁家。”趙天龍回答道。
“哦,老朽明白了,小哥你就沿著這條路一直走,走到路口右拐,再往前走一段就看見梁府了。”攤主說道。趙天龍稱謝之後離去,後麵一人也緩緩跟上,似乎並未發現自己暴露了。
擺攤的老者說得輕巧,兩句話就把趙天龍打發了,可趙天龍走起來才發現這條路有多長。昨日看不真切,今日到城裏再看福塔,發覺福塔位於撥雲城中心偏北的位置。此刻對照福塔的位置,自己分明從城東走到了城西,看來趙天龍走的這條路是一條幾乎貫穿撥雲城東西的主幹道。好在趙天龍並不急,這一走,怕用了他一個時辰。
太平曆七二一年九月十七午時,中州撥雲郡,撥雲城梁府
從外牆來看,梁府的規模和劉府在伯仲之間,隻不過梁府的府宅看上去年代要久遠一些,這也像是一種宣誓:梁家是撥雲城的老牌世家。
趙天龍在府門外駐足而立,看門的家丁見此,便上前詢問,態度不怎麽友好。
“喂,幹什麽的,不要在我梁府外駐足觀望,快走快走。”一個家丁說道,見趙天龍沒有反應,說完就要來推趙天龍。那家丁身量也足,比趙天龍也就矮那麽一寸半寸,一推趙天龍胸口,趙天龍沒動,他卻往後倒去,臉色瞬間大變,終於發現對方是個習武之人。
“小的有眼不識泰山,少俠大人有大量,饒了小的吧。”那家丁連忙下跪磕頭道。
“男子漢大丈夫,跪隻跪天地君親師,怎能隨便給陌生人下跪,快起來。”趙天龍倒是不以為意,對那家丁說道。那家丁戰戰兢兢的站起來,都不敢看趙天龍。
“這裏是梁府嗎?梁思桓梁老前輩是住在這裏嗎?”趙天龍問道。
“是...是...是的,少俠找我家老爺有什麽事?”那家丁說話時不僅結巴,聲音都在顫抖。
“你還是進去稟報一聲吧,就說在下和你家老爺昨天在南郊樹林見過。”趙天龍建議道,家丁聞言撒腿就跑,在門口還摔了兩跤,踉踉蹌蹌的進府而去。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家丁才進門,就有兩人從府門出來,一人同樣家丁打扮,另一人是個青年,一身銅綠錦緞宅袖交領衣袍,頭發盤起,圓臉,濃眉大眼,麵色赤紅,此人明顯是個由內而外的暴脾氣。趙天龍也認出此人是昨天想下手傷劉征而被自己阻止那人。
“小子,真有種啊,沒想到你還敢到我梁府來,是活的不耐煩了嗎?”那青年說道。趙天龍麵色平靜,似乎並不打算理他。那人見趙天龍如此,將這表現理解為傲慢與不屑,直接抽刀在手攻向了趙天龍。梁家的刀法普通人使來確實中看不中用,趙天龍實在提不起興趣,但也不能表現得太過了,總是在青年的刀即將擊中自己時才堪堪避開。這當然不是趙天龍的真實實力,天刀門嫡傳的輕功名為天絕舞,為配合天刀十二式的施展,天絕舞也可快可慢。如奔雷式和疾風式這種快速遠程攻擊,自然需配上極快的輕功身法;貼身近戰時的輕功身法則講求小動作有大效果,趙天龍此時便是如此,腳下隻輕輕一動,便避開了梁家青年的攻擊。
青年每一次都感覺可以刺中對方,可每一次都是差之毫厘。隻見青年眼睛瞪得更大,臉色更紅,似乎是動了真火。進攻更加瘋狂,可依舊沒什麽效果。
“威兒,住手。”一聲頗具威嚴的聲音傳來,可青年毫無反應,依舊狂攻,站在門口的老者也歎了一口氣,趙天龍會意,退開故意賣個破綻,給了青年一個直刺的機會,青年雙手握刀向前直刺,趙天龍後發先至,雙手合十用掌心夾住了青年的刀,青年無論如何用力,依舊進退不得。青年還是不服氣,棄了刀似乎想上前和趙天龍肉搏。
“夠了,退下,梁家的臉都被你丟盡了。”門前的老者說道,這一聲不止是威嚴,還有慍怒,似乎是動了真火。青年聞言乖乖罷了手,瞪了趙天龍一眼,氣憤的進府而去。
“少俠來我梁府,小兒不懂事,還請不要見怪。”梁家第一高手梁思桓揖手為禮道。
“無妨,年輕人喜愛爭強鬥狠無可厚非,倒是在下來得唐突,還請梁老前輩勿怪。”趙天龍笑著說道。趙天龍此言無疑讓梁思桓放下了許多戒心,無論是人品還是待人接物,如此謙遜有禮,至少今天應該不是代表劉家來找麻煩的。
“少俠既來,還請進府一敘。”梁思桓說道,並對趙天龍做了一個請的姿勢。趙天龍心下笑笑,要是家丁早前如此有理,早就在梁府喝茶了,都是些欺軟怕硬的家夥,要是周睿在此,早就破口大罵了,當然這不能表現出來,進府而去。
“昨日看梁前輩對戰武功高強,不知師從何處?”趙天龍在前廳坐定之後隨意地問道。
“少俠過譽了,和少俠一比,老夫自慚形穢。老夫隨一位江湖散人學藝多年,隻不過學到點皮毛。”梁思桓說道,看情形梁思桓就是當代梁家之主。
“前輩過謙了,此套刀法花巧有餘,攻擊力不足,前輩能練到如此境地,已然領悟其中精髓。”趙天龍拍馬屁道。
“少俠今日來,是為梁劉兩家的事吧。”梁思桓直接切入正題道。
“不錯,在下以為做生意嘛,和氣生財,以和為貴。”趙天龍說道。
“我梁家也並非不想和氣生財,隻是劉家不可理喻,定要將老太爺的死算在我梁家頭上。”梁思桓氣憤道。
“前輩稍安勿躁,聽前輩的意思,如果劉家願意,梁劉兩家還存在講和的可能?”趙天龍試探道。
“哎,三個月前,劉家主動上門提親,老夫的小女也對劉家小子有意,這門親事就定下了。後來我兩家因為鐵礦一事鬧得不可開交,如今再加上劉老太爺一事,兩家要講和,難。”梁思桓毫不避諱的說道。
“在下明白了,若拋開劉老太爺一事,梁劉兩家在鐵礦的份額上,可還有得商量?”趙天龍問道。
“少俠可能也知曉,鐵礦的份額,目前存在的爭議也就一成而已。一成的鐵礦在尋常世家眼裏,可能是巨大的財富,可在我梁家眼裏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其實並不算什麽,老夫本來已經打算答應,沒想到出了劉老太爺一事。”梁思桓無奈道。
“恕在下直言,前輩的做法是可取的。梁劉兩家的各種生意遍布撥雲郡,若要拚個魚死網破,於兩家都不利。”趙天龍說道。
“少俠所言甚是,我梁家的情形少俠相必有所耳聞,朝中已無靠山,若能和劉家搞好關係,在整個中州的處境要比目前好得多。”梁思桓說道。
“前輩說得是,可在下有一言,還希望前輩參考。”趙天龍說道。
“少俠請說,老夫洗耳恭聽。”梁思桓客氣道。
“鐵礦的事情梁家可以讓步,但也不能無條件讓步,依在下看,劉家家主野心勃勃,梁家一旦示弱,難免日後不被劉家欺負。”趙天龍說道,此言一出,連梁思桓都錯愕了,一直以為趙天龍是劉家的說客,此時所有的疑慮都打消了。
“少俠如此光風霽月,兩邊不靠,又處處為我兩家著想,老夫佩服。”梁思桓起身揖手為禮道,趙天龍也起身還了一禮。
“前輩謬讚了,在下路過撥雲郡,適逢其會,不忍兩家流血衝突,受累無辜平民百姓。”趙天龍道。正事談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就開始閑話一些家常。
“剛才和在下動手的那位公子是前輩的孩子嗎?”趙天龍問道。
“不錯,是老夫幼子梁威,從小被慣壞了,無法無天。”梁思桓說道。
“哦,如此說來前輩還有其他的子女了?”趙天龍說道。
“不錯,老夫膝下有二子一女,老大單名一個宇字,如今在外麵辦事未歸;老二單名一個威字,就是少俠見過那位;小女年紀居中,名曰語靜,就是已經答應許配給劉家小子的那位。”梁思桓說道。
“粱語靜,好名字。”趙天龍說道,說完就沒有了下文,梁思桓奇怪,眼前這個青年就這麽說了一句,也沒說要不要見見自己的女兒,也沒說意欲何為。
“老夫真是失禮,少俠進府如此之久卻不曾問少俠高姓大名?”梁思桓終於開口道,無論年紀如何,打不過的人還是要客氣一些,雖然昨日不肯透露自己的姓名。
“大名不敢當,在下趙天龍,落雲郡人士。”趙天龍說道。
“趙天龍,落雲郡人士?莫非少俠是第二屆武道大會第二,落雲郡趙家二公子,擎天一柱趙天龍?”梁思桓試探著問道。
“不錯,正是在下,沒想到前輩聽過在下的名字。”趙天龍客氣道。
“劉家小子也參加了上屆武道大會,聽說敗於少俠之手,少俠的名字在撥雲城還是有一定知名度的。”梁思桓笑道。
“哦,是嗎?”趙天龍也笑了。
這時,一個家丁模樣的人進來稟報說午膳已備好,梁思桓便邀請趙天龍入座,趙天龍也不推辭。這種大家族的飯桌,若不論菜的名氣與口味,僅從量上來說,加一兩個人是毫無問題的。
“今日時間倉促,趙公子就將就著用吧。”梁思桓客套道,說是這麽說,但桌上的酒菜並不寒磣。雞鴨魚鵝這些倒罷了,桌上還有一盤紅燒野豬肘,酒也是上好的竹葉青。趙天龍看到這裏就比較好奇,若時間充裕,對方拿得出什麽來招待自己。菜是好菜,酒是好酒,趙天龍卻食之無味,有很多人富得流油,仍有些人食不果腹,並非聳人聽聞。
大厲王朝發展至今,世家的總人數可能不到大厲王朝總人數的兩成,卻占去了大厲王朝近八成的資源和財富。算上所有和世家有關係的普通民眾,在世家做下人也好,為世家做事的也好,總數可能不到五成,這就意味著至少五成的普通民眾隻能依靠那兩成的資源生活,長此以往,絕對是一大隱患。趙天龍雖意識到了這一點,卻一時沒有解決之法。再者言,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也是他願為獨孤陌做事的原因。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