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字數:4485   加入書籤

A+A-




    胤禟看談完就回宮找二哥和大哥商議。

    毓慶宮裏胤礽看小九來了,就起身迎接。“事情辦的怎麽樣了,孤說要去你還不讓。”

    胤禟哈哈大笑,“一個商戶如何能驚動二哥親至。把大哥五哥十弟叫來一起說。”

    胤礽叫小太監請人前來,“你到先跟哥哥說說。”

    胤禟搖頭“一會還要和大哥他們再說一遍,好累啊先讓我喝口茶。”

    胤礽趕快讓宮女上茶,“行,你有功了,先喝茶。要是你事情辦的不好看哥哥怎麽收拾你。”

    太監報幾個阿哥都到了。兩人都放下茶杯等著幾人進來。

    胤褆人未進,聲音就到了,“九弟,辦事挺利索的嗎。”

    胤礽一聽對胤褆的大嗓門也是無奈了。“快進來坐下,讓小九跟咱們說說。”

    胤禟看幾人都入座喝茶,“哥哥們,今天跟薛家家主在我郭絡瑪法那見的麵。我昨天考慮了一夜,咱們加起來就二十五萬兩,根本裝不滿一船貨,所以我就想買海軍的淘汰的軍艦。雖說是淘汰的還是能在海上航行,就是不能作戰了,要是就此遺棄未免浪費。我就想拿二十五萬兩向皇阿瑪買船。我跟薛家談好了,他家免費為咱們出貨,咱們給他家10個點的利潤。”

    胤礽點頭,“小九是說,咱們隻有船就行了,其他他家墊付。那人呢?誰出海。”

    胤禟把自己早想好的告訴胤礽,“皇阿瑪一定要跟人的,大哥和二哥也派上幾個會水的跟從,小十那邊貴妃娘娘會安排好。這也是給下人施恩的機會畢竟他們也可以捎些東西過去。”

    胤礽點點頭,心想可以讓幾個侍衛去漲漲見識。胤褆早把跟隨的人想好了,隻等籌備好就可以走了。

    胤禟看他兩人都想好了,“對了,二哥、大哥你們的人也要交代一下,畢竟咱們滿族是馬上民族,到了船上要聽指揮,這大海咱們可不熟悉。弟弟也跟薛家承諾了,要是他們侍候的好就在廣州十三行給他們個位置。”

    胤褆對這些不感興趣,“隨便,常來常往才是正道,他們家是皇商,以後咱們照應一下就有了。”胤礽也讚同這話。“走吧,給皇阿瑪個信,他現在應該在宜母妃那等你呢。”他還要和侍衛商量這事,看他們誰去。

    胤禟帶著五哥和十弟去翊坤宮。康熙一看才三人,“你大哥和二哥呢?”

    胤禟趕緊回話,“可能是看自己大了,來母妃這裏不方便。”

    宜妃哈哈大笑,“小九你這話就欠打,都是自家人他們半大的小子避什麽嫌。皇上,不是臣妾誇太子,這孩子不愧是你親自教養大的,從來見到我們這些母妃都禮遇有加,還對太後娘娘孝順。學識修養都是頂尖的,要是臣妾的三個兒子有他10分之一二,我就燒高香了。有空您啊也去管管小九和小十,這兩人都趕上皇宮的天魔星了。昨天,貴妃姐姐還傳話要給太子換上幾個合用的人。”

    康熙想起那天聽到的話,咪咪眼睛,看來真有不要命的對太子出手。隻是不知是什麽人什麽事,一會讓粱九功查查。坐在宜妃邊上,“你們受累了,皇貴妃的身體也不好,過幾天你們四妃分理公務,跟貴妃報備吧,定期跟皇貴妃匯報一下,不要讓她太操心。”

    宜妃自是喜不自禁,心想這皇上想這事應該不是一天兩天了。今天也不知道那個偽善人怎麽惹萬歲爺了。左右自己得力,“皇上,我們幾個還是照皇貴妃差些,要是辦的不好你可不能生氣。”

    康熙看著三個在哪傻站著的孩子,“坐啊,還等朕給你拿椅子不成。”

    胤俄跑到康熙身邊,舔著臉說,“這不一天沒見皇阿瑪嗎,站著能好好看看。”

    康熙被他逗樂了,“這是跟誰學的,怎麽這個調調。”宜妃也抿嘴笑,“小十這怎麽一副怨婦調。你的皮又緊了,該讓你額娘給你鬆鬆皮子。”

    胤俄捂住胸口,“別介,宜母妃,我額娘該罰我不讓上武課了。”

    幾人都被逗樂了。胤禟上前踢了胤俄一腳,“邊去,該說正事了。”

    康熙配合的端坐,“好,小九說。”胤祺捂著肚子直樂。“你們倆是來逗皇阿瑪和額娘的嗎?”

    胤禟剛要急眼,胤祺道,“哥哥不說了,你說。”

    胤禟開始作報告,“皇阿瑪,我們幾人一人湊了五萬兩沒人占股百分之二十。這二十五萬兩打算拿出20萬兩跟皇阿瑪購買作廢的軍艦,再拿五萬兩維修。船上的貨是商家賒的,答應事後給他們百分之十利潤。皇阿瑪您看怎麽樣。”

    康熙轉動大拇指上的扳指。腦子裏想軍艦的事,每年報廢的是不少,可兵部和戶部沒說過處理方式。“小九,你們是自己想的買報廢軍艦,還是有過這樣的事被你們知道了。”

    胤禟一聽就知道他老子又陰謀化了。“是自己想的,想著放著浪費,廢物利用一下,要不那麽貴的軍艦不能出戰就被遺棄太浪費了。再說怎麽說軍艦也比民用的船強多了。要是可行,還可以公開對廢舊軍艦招標拍賣給商人,用所得再造新船,也可以為戶部省點銀子。”

    康熙點點頭,很不錯知道廢物利用,為國庫節省。隻是不夠全麵。“小九,這裏麵也有弊端,你可知道?”

    胤禟仗著自己年齡小不怕皇阿瑪忌諱,點點頭“關鍵是怕有些貪官把好的軍艦賣了。兒子認為隻要有完整的製度,讓製度去管理監控,能把這事的危害降到最低。”

    康熙今天有聽了一個新詞,“製度,這兩個字怎講。”

    胤禟說,“澤上有水,節,君子以製數度,議德行。而兒臣認為主要分為製宜,就是根據不同的情況而製定適宜的方式方法;製則,就是製定法度;製立,建立製度;製改,就是所謂製定典章革除弊端。一套完整的製度要比人管人的效率要好的多。不因執行人的意誌為轉移,不應該是‘情理法’在製度麵前人人平等,應該是‘法理情’。”

    康熙來了興趣,沒想到五歲小兒有這翻見識。“哦,那皇阿瑪考你一考,如果你是這天下的主宰,應該如何治國安邦。”

    宜妃大駭“萬歲爺,這可不是能打比喻的事。小九給本宮住嘴。”

    康熙看她害怕,拍了拍她“沒事,就是說說。小九,別怕你額娘的,朕叫你說就說。

    胤禟想著上上輩子自己領悟的治國理念,今天向皇阿瑪闡述有些緊張。

    康熙看胤禟有些緊張,“沒事,別緊張,今天就是咱們父子聊聊,你還小要是說的不對也沒什麽。”康熙現在還沒準備換太子,隻是覺得小小的人想法還挺多。

    胤禟喝口茶緩了緩,皇阿瑪的強大在他心裏根深蒂固,麵對他總是有些緊張。“皇阿瑪,那兒子就說說,儒家重民,儒學中有豐富的民本思想,這一點曆代君主都是有共識的。儒家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兩個層次的內容:一是“民為本”,即肯定民眾在政治生活中的根本地位和決定性作用,這有“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民貴君輕”、“民水君舟”等說為證;二是“以民為本”,即要求統治者在政治實踐中重民、愛民、養民、富民。在孟子看來,要想使社會穩定,人民幸福,必須讓老百姓有足夠高的物質生活水平,至少要讓人民達到溫飽水平.他說:“故明君製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也輕.”(《孟子·梁惠王上》)這裏的“製”與“治”相通,是治辦的意思,賢明的君主要讓老百姓能夠治辦足夠的家產,全家豐衣足食,這樣才能使民心向善.人民如果沒有一定的財富,不能達到溫飽水平,就容易鋌而走險,違法亂紀。”

    “而兒子看來有一個字它穿越了時空,穿越了一切。那就是一個貪字,它能使滿腹才華的人變得人性喪失。”

    康熙點點頭這是每個朝代吏治的大問題。就連他自己也為之煩惱。“說的不錯,接著說。”

    胤禟接著說,“所以兒子認為應牧民以儒,治民以法。更應該設定完整的製度,考核,督察官吏,同時高薪養廉以施仁政。”

    康熙點點頭,“你們的事,朕應了。但是得跟著幾個人看看。”

    胤禟一聽這是他之前就想到的趕緊答應,“行,沒問題。但要服從指揮,要不大海出事可連人都找不到。”

    康熙點點頭,“滾吧,臭小子去給你兩個哥哥送信去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