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2
字數:4518 加入書籤
小太監剛回報胤禟兩人被刁難的時候,康熙就決定帶著太後、溫僖貴妃和宜妃從宮裏出來看熱鬧。
康熙也恰巧也選在宴賓樓,他們進來時就看見張廷玉了,看他自己和酒喝的有滋有味的就沒打攪。康熙看他在那揮筆寫詩時忍不住叫小二把張廷玉叫來。
小二把文房四寶收拾後,就告訴張廷玉,“這位爺,那年有個黃爺叫你過去。”
張廷玉直接酒醒了,站起往小二指的屏風方向走去。
“爺,這是怎麽說的,您怎麽帶著老夫人和兩位夫人出來了。”張廷玉急的一腦門子漢,這萬歲爺出巡也不多帶點人。
康熙笑笑,“他烏爾錦噶喇普親王弄這麽大的陣仗,爺能不來嗎?沒事,其他人都在下麵呢!你父親呢?”
張廷玉嘿嘿笑,“他老人家比臣還急直接去烏爾錦噶喇普親王府湊熱鬧去了。聽說那邊直接全羊宴直接開三天流水席,不論誰都可以去吃。隻要吉祥話,不用隨禮。”
太後看著這樣的場景連連稱讚,“這花瓣是從哪裏撒下去的,沒看見人撒啊。”
張廷玉看太後好奇,就把剛才他得到的答案告訴她,“好像是租借伸手好的兵士,在這些店鋪的房頂上把街道的上方連上一個細線,做上幾個機關的東西穿在一起,到轎子臨近時拉動線,就會出這個效果。”
女眷幾人都是看個熱鬧,可康熙直接抓住了重點,“租借兵士怎麽回事。”
張廷玉笑笑說,“剛開始臣也認為不妥,後來問清楚後還覺得這樣也很好,就是這些兵士耽誤幾天的操練,能給整個軍營換來一些軍糧和肉食改善生活,還是滿劃算的,總比仗著特權直接用強好多了吧。這多出來的軍糧和肉食直郡王也和士兵交代清楚了,與朝廷發給的軍糧不衝突,就當加餐用。”
康熙嘴上沒說可心裏明白,這個方法一定不是老大那個直腸子人想出來的。
“掌櫃的,上麵的瓦踩壞了一塊,明天你直接去龍源樓報帳,有人統一來修。”
掌櫃熱情的說,“小六子,今天不在這裏改善夥食了。”
“今天可不行,今天晚上營裏改善夥食,是九阿哥專門送來給我們改善夥食的,說是謝謝我們這些人的幫忙,我們這些忙前忙後的人還可以拿著朝廷發的兵士證明到龍源銀號取五兩銀子,如果有賬戶的直接劃轉到那按個指印就行了。”小六子興奮的跟掌櫃說著這個事。
“掌櫃的,那個銀號不是九財神的吧,我們可都以為是他的,所以往哪存錢也放心。畢竟堂堂皇子也不差我們這點小錢,關鍵是方便啊。隻要花上幾個銅錢,銀號就給出具一個單子我們這些外地人就可以簽名按手印,那邊的家人就有人到家裏通知收款人去取錢。還特別負責任,通常都是村長跟著以防冒領。”小六想起這次匯款的金額大就問問掌櫃。
掌櫃看他一邊搓著雙手一邊問自己,“那個銀號不是九財神的,不過他的店鋪都在哪裏存銀子,就跟你說的方便,差不了你那五兩十兩的,現在啊,像我們這樣的商號好多都是每旬存錢到龍源銀號,然後由東家把各地的員工名單給他就近的銀號,我們這些人就可以到日子取工錢。然後每月銀號都會跟商號對賬。”
“嘿嘿,那我就放心了,我得趕快回去了,要不就趕不上晚膳了。”
康熙看那個小六子走了,先交代粱九宮把宜妃她們送到他們兒子府裏看熱鬧去,自己和張廷玉繼續在酒樓裏要請那個掌櫃喝酒。
“張大人,這怎麽使得,要請也是我請啊。”掌櫃趕緊推辭張廷玉的邀請。
“這有什麽,今天我跟朋友喝酒聊天,正好無趣,你剛才說的事情我們挺感興趣的,來和我們繼續說說。”張廷玉看康熙很想知道詳情就問掌櫃。
“嗬嗬,你們這些身居廟堂之上的人,哪裏知道我們這些老百姓的苦楚。”掌櫃的直接喝了一杯酒。
康熙看他的神情一看就是有想法的人。“那你說說看,讓張大人聽聽。”
掌櫃的苦笑,“我是河南人,上了幾年私塾,屢考不過,就出來討生活當了掌櫃。後來家鄉發大水,所有的家當全衝走了,要是當時也有龍源商號我就不用大老遠跑回老家送銀子,當時我到時我的父親已經餓的不行了,我到那時隻看見了最後一眼。臨出京時還打聽了朝廷整整給了八十萬兩銀子賑災,可我到了老家十來天才到賑災物資,我用我多年的經商眼光看也就20多萬兩的東西,至於後來的事我不說你們也知道了。說實話要不是我從京城走知道朝廷賑災的實際金額,連我都會以為朝廷不管那些災民了。何況那些災民呢。不是沒有好皇上,隻是沒有好官啊。康熙康熙吃糠喝稀,我都為康熙大帝冤枉。”
康熙坐在拿桌子下的手快把扇柄掐斷了。
“河南現在那邊怎麽樣了,去年不是又發水了嗎。”康熙盡量用平靜的心情來問掌櫃。
“去年還不錯,沒有一個餓死的人,平平安安的度過去了。這邊剛發布賑災的消息,河南那邊就知道了這次的賑災物資的明細,直接按人頭發放了,那邊的官員也不敢太放肆,頂多掙點私人銀子。就像被大水衝走確定死亡還沒有親眷的那樣就落在衙門這些人的身上了。”
康熙滿意的點點頭,可一琢磨不對啊,“怎麽這邊剛從戶部批那邊就能領銀子了。這也不現實啊。”
“說起來這事也挺好笑的,當時九貝勒去龍源銀號找錢掌櫃,要存八十萬兩白銀,周轉到外地是要收取費用的,九貝勒非一個銅板的手續費也不給,氣的錢掌櫃要把九貝勒的銀子全退還給他,包括以前的生意也不做了,直到後來九貝勒說,爺正常存的銀子你們銀號怎麽扣都行,可這戶部賑災的銀子扣一個銅板都不行,也不是付不起這八百兩銀子,可涉及朝廷的事爺不能這麽去辦。後來那個錢掌櫃免費給周轉的還是用最好的信鴿送的憑證。所以我們大家都管他叫小氣九財神。”
康熙納悶的問,“不是他直接自己掏腰包付周轉銀子,更好嗎?怎麽你們卻對他做的事還覺得對呢?”
張廷玉也對這種奇異行為表示不解。
“別說你們不解,我們剛開始也不解,九貝勒當時又拿出八百兩銀子給了錢掌櫃讓他直接吩咐河南分鋪購買糧食在災區以他們銀號的名義賑災。我聽到時更迷糊了,後來問了東家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公是公、私是私,銀子可以掏但不能當作周轉的費用,這是原則性的問題。”
張廷玉聽到這裏也明白了些,可對這些原則不太了解,就問掌櫃,“後來那個錢掌櫃受了嗎?在河南賑災了嗎?”
“當然賑災了,不瞞你說後來我也去給家裏存銀子去了,那個手續費也被錢掌櫃當作賑災銀子一起陸續布施了。而且他們商號還在昌盛米業購買了一萬兩銀子的糧食在河南賑災,我們東家也捐了500兩。”
張廷玉腦子裏回憶去年的事,“掌櫃,朝廷沒有接到各個商戶賑災的賑災款項啊?而且朝廷也不知道你們這些商戶捐銀子的消息啊。”
“張大人,你是當官當迷糊了,這真正做善事的,幹嘛要做的沸沸揚揚的,隻要問心無愧,銀子真正用到災民的身上就行。後來聽說徽商商會也組織商戶捐銀捐物的運到河南,要不僅憑朝廷的幾十萬兩銀子怎麽能一個餓死的人都沒有,這裏麵可還包括老人和孩子啊。”
康熙和張廷玉很明白在災年老人和孩子的含義,那就是代表著死亡。“是應該好好感謝那些捐銀子的商戶。”
掌櫃邊喝著酒邊擺手,“誰在乎這些,我們掌櫃說的好,天佑善人,不修來世修今生,自己把該盡的義務盡了,該做的事做了,到死給自己一個交代就夠了。”
康熙喃喃自語,“是啊,把該盡的義務盡了,該做的事做了,到死給自己一個交代就夠了。”
看看時間康熙站了起來,“衡臣,爺先走了。”
張廷玉趕緊起來送康熙出去。
“你先跟他聊吧,什麽情況明天告訴朕。”
胤禟急的直轉圈,“額娘,皇阿瑪到底能不能來了,快到吉時了。”
“不來也好,這要是你皇阿瑪來證婚還不得醋味飄滿整個京城啊。你沒看見你那幾個哥哥和嫂子的臉色,福晉嫁妝多還妨礙著他們事了,這一個個的就見不著別人過的好。不過話又說過來了,你大舅哥沒有意見嗎,這家底都給兩個姑娘掏空了吧。”宜妃關心的問,也不是她貪財,關鍵沒見過誰家壓箱底就放了足足50萬倆的銀票,兩個姑娘就陪送100萬倆這個數字簡直震撼了當場的待嫁和已嫁的福晉心。(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