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咋不上天

字數:3039   加入書籤

A+A-


    康熙坐在龍椅上生悶氣,這兒媳婦都快生了,搗亂的人還沒找到,這讓身為皇上的他有很大的挫敗感。他就不明白了,整個京城都快翻個遍怎麽就找不到這個人?

    “暗一,為什麽幾個也月一點消息都沒有,是不是他們想給朕下毒朕也得眼看著啊!”康熙心裏很亂,在皇宮裏寵妃讓人下毒,宮外兒媳婦讓人害的差點小產,最後的結果指向都是自己的八兒子。要真是他也還好了,最起碼找到人了,自己怎麽收拾都行。現在倒好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簡直豈有此理。

    “主子,九爺的信!”梁九功把胤禟的信遞給康熙。

    康熙打開信看的一陣頭大,前麵的問好就不說了,這個小崽子竟敢對朕任命的官員不滿。嫌官員滿肚子之乎者也不幹正事。又看看他都幹了什麽好事,不是下地給農民解決掙水問題,就是組織農工開渠引流,那些官吏都是死的嗎?這個沒有規矩的東西,上方建水庫怎麽不事先跟朕打個招呼。你自己有銀子就了不起了,朕難道沒有銀子嗎?還要擅自更改河道,他難道不知道河道之事,要慎重再慎重嗎。

    “梁九功,找太子來。”康熙有看了遍信,對胤禟的臭屁十分火大,就沒見過這樣的皇子阿哥,這是要上天當風箏去嗎?

    胤礽一身杏黃色的冠服,逆光下眉宇間有著尊貴和傲氣是怎麽也遮擋不住的。康熙看著這樣的太子,心中欣慰的同時不免有些心酸,感歎大清的接班人的風華正茂,也為自己的垂垂老矣而悲哀。

    康熙穩穩心神,“你看看小九在江南都幹了什麽,朕讓他是推禦稻去了,結果他要上天去給朕摘星星去。”

    胤礽看看梁九功遞過來的信,嘴角隱隱翹起。“皇阿瑪,生這麽大氣幹嘛,讓小九這樣攪和一下不是挺好的嗎?下麵的官員都是科舉出身,就是寒門科舉出身的也都對田地不是很了解,誰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呢。小九在江南一攪和最起碼那些官員不能在那麽想當然下去。”

    康熙想了想,“你說的有道理,可河道改動可不是開玩笑的,就算是他自己花費銀子也不行。意外發洪水他就是千古罪人。“

    胤礽又看了遍信,“小九不是在和您商量嗎,他又沒有直接就改,隻是把設想畫了出來,您要是不同意告訴他就行了,那裏還用這麽生氣。”

    康熙看著雲淡風輕的胤礽,“你是第一天認識小九嗎,他會乖乖的聽話嗎?他會說一萬個道理在等著說服你,實在不行就使絕招耍賴裝聽不見。”

    “那能怎麽辦,還能給他調回來嗎,這一年還不到呢。怎麽也得看看一年的收成再說不遲。關鍵他弄得那個嫁接的水稻還不知道怎麽樣,別人就是接手也接不了。”胤礽也無奈他到是行接手幹這件事,關鍵皇阿瑪不能讓自己去啊。

    康熙看胤礽一臉又向往又無奈的神色就知道他想去,“你看著點紅薯的事,務必今年都推行下去。你是大清的太子,是不能隨便外出的,要是出現了危險怎麽辦!”

    “皇阿瑪,小九的龍源酒樓已經開始把紅薯做成菜供應了,現在短期內已經有人打聽這個物種的由來和種植了。隻是紅薯的畝產太高,如果加入賦稅那麽多紅薯無用途,如果不加入賦稅種的人還太少,這是兩難的局麵。”胤礽也在想怎那麽樣才能讓這種畝產量大的救命糧能全麵鋪開。

    康熙點點頭確實是這樣,“讓老八和老四也好好想想,別老隻盯著自己後院的哪一塊地界。”

    “皇阿瑪,老四是不是可以解除禁足了,今年的事情挺多的。”胤礽雖然對胤禛有些不滿,但是作為一個合格的太子還是要物盡其用。

    “行了,一會朕讓李德全讓他明天早上上朝,對了你給小九寫封信讓他給朕消停點。別老異想天開。”

    胤礽含笑不語!信是要寫的,至於怎麽寫就不知道合不合皇阿瑪的意了。

    “太子爺,今天怎麽這麽高興啊,是皇阿瑪賞賜你了?”太子妃看進來一直嘴角含笑的胤礽問。

    “你怎麽也盯上賞賜了,以前你可是不在乎這些的!”太子對端莊有餘嫵媚不足的嫡福晉很少有這樣調侃的時候。

    太子妃輕捂著小嘴嗬嗬直笑,“還不是伊爾哈最近和雅利奇她們走的近,回來和臣妾總說,把我也給帶累了。”

    太子來了興頭,“都做什麽了?不就是去京城會館看看戲什麽的吧?”

    “哪有!幾個小姐們原來平時打打馬球,現在給小九管管府裏的人情往來,別說還管的有模有樣的,也虧了小九福晉和小十福晉心大,要不那麽大個府邸就交給幾個丫頭也放心。”太子妃很滿意兩個弟媳的作法,這毓慶宮裏的規定畢竟與其他地方不同,學了也用不上,還不如在他們府邸接觸的東西多。

    胤礽斜靠著身子,“今年過年時與大臣的人情全是這幾個丫頭操作的?”

    太子妃笑前仰後合的還不忘給胤礽端過杯茶,“可不是就是她們幾個小人,笑死個人。大嫂連著好幾天都是兩邊跑,說是過完年累的都起不來床了。現在她們幾個又開始忙乎春耕的事呢,要不是臣妾出宮不便就過去幫忙把把關去了。”

    胤礽現在也喜歡聽太子妃說些瑣事,就笑著對太子妃點頭,“去安排膳食,今天孤就在你這了。用完膳還要給小九這個天魔星寫信呢!”

    胤禟正跟王縣令這個二貨生著氣,一個這樣的人也能做父母官,問什麽都不懂都不知道,問他修建河渠需要多少人工,銀子,時日通通都不知道。都是大概的數字,什麽百丈,千人,千萬斤,他都想讓這個王縣令回家自己吃自己,偏偏他沒有這個權利。如果有人問他最後悔的事是什麽,就是以前沒有向康熙建議對這些縣衙的官吏每三年進行考核。讓這些二貨坐著父母官的職位不能給百姓謀福利。

    “主子爺,太子八百裏加急送給您送來的信!”小貓子從府裏一路快馬加鞭來找胤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