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顯擺
字數:3576 加入書籤
康熙跟胤礽顯擺完,覺得這麽美好的事情必須有人分享。帶著李德全去跟太後先顯擺一下,然後再跟溫僖分享一下自己的激動心情。
“喲,皓月也在啊,剛才朕還想一會去你那裏呢?”康熙含笑進來看著婆媳兩人。
“可是有什麽喜事,你看你的眼睛都帶著笑意。”太後笑著問。
“也沒什麽,就是小九把他三個孩子的畫像給朕送過來了。沒想到他的大格格真是太漂亮了,怎麽看怎麽漂亮,這不朕拿過來給皇額娘看看,讓您也高興高興。”
太後看李德全那小心翼翼遞畫的樣子,就讓丹嬤嬤把護甲也摘了下來。
“快打開讓哀家看看!”
李德全打開畫像,太後一看,哎呦我的長生天,這個怎麽往外嫁!“這簡直就是跟玄燁小時候長得一個樣,尤其是那對耳朵和眼睛。可真是個漂亮的孩子。”
太後的心裏雖然愁孩子不好嫁,可也是真喜歡這孩子,看著這孩子就能想起玄燁當初那小小的一團,心中柔軟無比。
康熙看太後那慈愛的目光,像透過畫裏看自己小時候一樣,對太後的目光也越發的孺慕。
溫僖貴妃一看到嘴的話沒說出來,欲言又止的看著畫。
“怎麽了,皓月?”康熙看她明明有話卻沒有說。
“萬歲爺,還是讓孩子回京吧!這在畫上看也不過癮啊!”溫僖心中暗暗盤算著怎麽樣能把孩子接到自己這裏來養,雖然她和宜妃是閨蜜,可有能常常見到萬歲的機會可不能讓給她。
“快把這個畫給我看看!”太後激動的看著李德全。
“怎麽了,皇額娘?李德全還不把畫給太後!”康熙不解的看著眼前的這一幕。
太後陷入回憶,笑容甜蜜的看著畫像,手指輕輕的摸著畫像中的孩子,“好像啊!姑姑最遺憾的就是你皇阿瑪,沒有繼承她的眼睛,隨了你們愛新覺羅家的丹鳳眼。這個孩子真會長,你看看哀家把她眼睛遮上下麵嘴和鼻子是不是跟你阿瑪一樣。你的嘴就像你阿瑪,這孩子的嘴和烏那希長得一模一樣。也是像足了你。她的鼻子到是和你不太一樣不是鷹鉤鼻。”太後的眼裏這個孩子可比烏那希漂亮多了。
康熙仔細的看了看畫像和記憶中的阿瑪比較了一下別說還真像,再看看太後愛惜的摸著畫像,心中下定決心,“皇額娘,今年天暖和就讓他們回來。而且兒子已經讓郎世寧去金陵多花些畫像回來。”
太後滿意的笑了,但還是不盯著畫像不放,就是這雙眼睛驅散了她剛到京城的彷徨無措,就是這雙眼睛陪著她走過了無數個寂寞的夜晚,就是這雙眼睛幫助他坐下在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享盡人間富貴榮華。“好好好!哀家好好活著看著她長大成人、結婚生子。”心裏默默的說,‘姑姑,侄女也好好保護她,就像你當時對我一樣。’
“皇額娘,您就給這個孩子取個好聽名字吧!”溫僖在旁邊湊趣的說。
太後想了又想,“尼楚賀、哈宜呼、哈季蘭比、哈季蘭、鬆格裏叫那個好呢?皇上你看那個好?”
康熙笑著說,“她姐姐叫烏那希,她就叫尼楚賀吧!珍珠的意思您看呢?”
太後點點頭,“就叫這個名字,皇上你快去傳聖旨。就這麽定了,我們的二格格也有名字了。”
康熙把尼楚賀的畫像留給了太後,自己加快步伐走回養心殿開始親自寫聖旨。
胤礽幾天後下朝把手裏的名單遞給康熙,“皇阿瑪,你看看這些行不行,用不用現在就培養。”
“這事辦的不錯,但是也不能放過比烏那希小一兩歲的。”康熙看著十來個精選的滿蒙男孩子的資料對胤礽這段時間的辛勞還是很認可的,不過要是再多一點選擇更好了。
“皇阿瑪,怎麽光聽見小九兩個格格的名字,沒聽見大阿哥的名字?昨天弘皙還問兒子小弟弟叫什麽名字。”
康熙愣在龍椅上,“朕沒給取名嗎?”
胤礽攤攤手,“好像沒有聽說!”
“梁九功,你問問內務府總管是不是不想幹了,怎麽到現在還沒有接到請名的單子。”康熙十分憤怒,怎麽連這麽點事也辦不好,看來還是收拾的輕了。
梁九功到嘴邊的話沒出來,隻能在心裏默默的為新任命的內務府總管默哀。
海拉遜低著頭走進養心殿,“奴才給萬歲爺請安!”
“安什麽安,朕不安!胤禟三個孩子的請名呢,你是不是也想抄家。”康熙直接把折子扔在海拉遜頭上。
這是怎麽說的,九爺也沒往內務府遞條子讓欽天監和名字啊,這怎麽問道我身上了。算了跟皇上講不出道理。“萬歲爺,奴才沒有接到欽天監和的名字,就是宗人府好像也不知道,現在宗譜還沒上呢?”
“滾下去,要是再拖拉誤事,小心你的腦袋!”康熙可不承認自己烏龍了,都是這些奴才的錯。
胤礽一看是老爺子自己忘了,就站了起來,“皇阿瑪,您直接賜個名字就得了,那裏還用請名,兒子還有事先走了,等小九回來請吃飯。”胤礽可不想在這浪費時間,芳倌還在等自己呢。
“行了,你去忙吧。”康熙現在不在意胤礽是否陪自己批折子,現在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康熙坐在椅子上想了一會,又看了看烏那希的生辰八字自己推算了下,也沒推算出來什麽。“梁九功,去皇覺寺。”
淨善禪師在皇覺寺門口迎接康熙的到來。康熙一抬頭很是詫異,“大師,您怎麽在這迎接朕。”
“善哉、善哉,老衲已經在這等了一個多月了,沒想到皇上今天才來!”
康熙笑著挑眉,“怎麽大師已經算到什麽不成?”
淨善笑而不語,一直帶著康熙走到禪房。“皇上,先體會一下茶禪一道,靜靜心。”
康熙聽著外麵的木魚聲聲,看著淨善十三道沏茶流程,猶如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現在能靜下心做到這樣的人真是寥寥無幾。
“請!”
康熙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陶醉了一下,輕啜慢飲,“好茶!”放下茶杯,“大師既然算到朕要來,那就一定知道朕是因為什麽要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