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後續2
字數:3578 加入書籤
梁九公看見高高站著的萬歲爺,不由得臣服,想著自己的差事還沒交就爬上太和殿站在康熙後邊。
“怎麽小九夫妻沒來?宜妃這個額娘當的也是不易啊,你沒說朕沒反對嗎!嗬嗬,你根本不用說隻要你去就代表著朕,他們夫妻居然抗旨?”康熙漫不經心的話讓李德全的心到嗓子眼了。
如果不是八爺一早進宮請罪可能萬歲爺不能這麽生氣吧。八爺夫妻簡直就是喪門星,誰家大過年也不消停他也不怕來年不順招來忌諱。
梁九宮知道康熙有些不滿九爺夫妻的不勤快,可真的沒有辦法啊,他也沒有聖旨必須讓人頂著病來不是。
“萬歲爺,九爺的臉可能留疤,現在天冷不適合出屋。奴才已經仔細看了,八福晉的鞭子有倒刺,九爺的臉已經沒法看了。九福晉昨天晚上鬧那麽一場,肚子裏的三胞胎驚了胎氣,奴才也不敢非讓臥在床上養胎的人進宮不是。”
康熙詫異的回頭看看李德全,“胤禩說過小九的傷的厲害嗎?”
李德全低頭看著鞋尖,多一句話也不敢說,“沒有,隻說求藥。”
“梁九宮接著說,還有什麽?”康熙的臉就跟著天氣一樣寒冰似雪。
梁九宮就把小狗子說的話從頭學到尾,也把胤禟的話一字一句學了下來。
“萬歲爺,九爺本來今天要進宮把收集的酒送來,結果出了這事。這隻能讓奴才帶進宮。”
“算他有孝心,李德全你去傳朕的話,等他臉好了就去蒙古吧,讓他好好孝敬他嶽父省著總拿回蒙古嚇唬朕。”康熙想來想去還是胤禟去找礦最合適。有的時候發現胤禟這個兒子和自己想法總是不謀而合。現在就看看他能不能明白自己的意思。
梁九宮不知道礦藏的事以為胤禟犯了康熙的忌諱,也就沒當回事。一個廢棄的皇子不值得自己這個總管太監注意。
李德全看梁九宮一眼就垂下眼眸,一個奴才不能體會主子的聖意,隻知道想當然的按著自己畫好的圈子走,簡直不堪為皇家奴。自己取代他的日子指日可待。
“回養心殿看看咱們的八賢王。”
胤禩看見康熙進來直接單膝跪地請安,“皇阿瑪吉祥!”
康熙走到上位壓壓手,“坐吧,今天你來有什麽事?”
胤禩笑著抬頭看著康熙,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想多了,今天自己似乎不應該出現在這裏。
“皇阿瑪,兒臣福晉昨天魯莽了,九弟無辜受罪,兒臣特來請罪。”
康熙真想嗬嗬,胤禩倒是好一個小九的不是都沒說,可也什麽都說了。滿京城打聽一下,有沒有一個人不知道八貝勒府沒有門的事。
“朕,恕了。還有事嗎?”
胤禩跪在地上有些懵,親,跟說好的不一樣啊。一句話完事了,連下旨申斥都沒有是怎麽回事。小九就如此珍貴不成,莫不成就因為小九是太子黨所以皇阿瑪才格外開恩。
不服氣也沒有用,康熙不下旨自己想出氣也隻能暗自行事。
“兒臣,無事了。”
康熙待胤禩走後直接把茶杯摔在地上,氣憤的不能自已。誰都有資格肆意妄為隻有自己這個皇帝沒有資格。就是想給喜歡的兒子出頭,都隻能給予別人處理。小不忍則亂大謀,今天要是忍不住出手,明天朝堂上的平衡就打破了。
一副隱忍的模樣給誰看,走歪了就是走歪了,還做出婦人狀態簡直就不像個皇子阿哥。作為皇子越是這樣隱忍越是所謀甚大。謙和有禮越過越讓人看不起。下麵的官員覺得好拿捏,上位者覺得沒骨氣。
胤禩的路在他處處留有情麵的時候已經斷了。隻是他不自知罷了。人心人性總是在變,可康熙眼裏的胤禩是壞到根底裏了。沒有什麽是他不能交換的,沒有底線就是他最大的缺陷。
康熙走進養心殿後屋看見溫僖和烏那希一個教一個學,心中軟軟的,剛才的怒火也瞬間消了。
“學什麽呢?”
“萬歲爺,忙完了。臣妾教烏那希打絡子呢,這孩子學什麽都快就是女紅這方麵著實不開竅。”
康熙靠在榻上,看著烏那希的小手笨笨的捋著亂成一團的線,好生可愛。
“老八福晉從宜妃那裏走了嗎?”
溫僖搖頭歎口氣,答非所問道,“小九的氣性也太大了,他把京城的精品去疤藥全買走了,唯一的一瓶就在翊坤宮。真的怕這孩子傷心。”
“兒女全是債啊,越多債越多。小九福晉是三胞胎皓月你知道嗎?”
“怎麽不知道,其其格姐妹都是有福的,都是多胎。臣妾剛知道的時候差點興奮的跳起來。”
烏那希撇撇嘴,“弟弟妹妹以後要遭罪了,額娘說等他們到三歲時寄養在農戶幾年,說是先學做人再做學問。不會做人學滿肚子之乎者也什麽用都沒有。不知百姓疾苦還不如徹底做個紈絝省得誤國誤民。”
康熙點點表示讚成其其格的看法,“那烏那希你說說百姓最喜歡什麽樣的官。”
烏那希撇下手中的一團看不出什麽樣子的東西。歎口氣說道,“弘昭說的,不是孫女想的。弘昭說不怕貪官不怕庸官,更不怕能吏,最怕潔身自好的不知所謂的清官。”
康熙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評價,“給瑪法細說說!”
烏那希慫慫肩,“弘昭說官分幾類,隻分能用不能用。他隻說哪種清官不能用,其他的他沒說,孫女想自己看也沒問。”
康熙點頭示意烏那希接著說。
溫僖想攔的話到嘴邊,被康熙一個眼神製止了。
烏那希理好思緒說道,“弘昭說的分幾類,第一種清官是可能完好的處理縣內事物且不迂腐,知道怎麽做才是對百姓最好的。這樣的官員千不存一,可能做縣令做知府時能秉承君子之訓。可以就不好說了,畢竟在一個大染缸裏哪能片葉不沾身。第二種就有意思了,秉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迂腐的認為隻要自己清廉就是最好的官,對百姓不屑一顧,殊不知不能為百姓做實事還不如那些貪官。最起碼貪官知道隻有管轄的地區越富裕他才能獲利越大。”
康熙點點頭,要不是現在不是時機,他都想把這個孫子接到跟前細細雕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