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前奏

字數:2879   加入書籤

A+A-




    康熙坐在龍椅上隻是看著那些朝臣不停的張嘴,也不知道聽沒聽聽見。隻是一臉的高深莫測。對下麵的雞毛蒜皮的事沒有任何反應。也沒有任何表態。最近就沒有一件順心的事。坊間已經有傳聞太子的身體有礙,不知道是誰傳出去的。這些狼崽子的心野了,是得好好規整規整。

    郭繡琢磨半宿才把折子寫好,反複思量後還是決定公正廉明。不管萬歲爺如何運作自己得有自己的風骨。

    剛要掏出奏折,就聽見林如海奏請九貝勒做事隨心所欲,罔顧皇家體麵......

    康熙心裏真想嗬嗬,真是活見鬼了,誰參小九也沒有想到是林如海。在現在的大臣心裏這件事已經結束了,看看那幫一臉蠢樣的文武大臣。那些是老八的人吧一個個的就恨不得擼起袖子想把小九拉入塵埃。呦,那些文官是老三的人吧,一個個掉到書袋子裏,也不知道是個什麽意思,還想落井下石又想不過分得罪小九,就這腦力還想儲位呢,簡直就是不知所謂。這把龍椅從來沒有左右逢源的可能。到是有幾個麵孔不知道是那個皇子阿哥的人。

    郭繡到是想把折子遞上去,結果林如海短短的幾句話,就在朝堂上掀起軒然大波。這群起而攻的架勢自己不用再填火了。希望萬歲爺能滿意吧,就是做了半宿無用功。

    康熙能滿意才怪,除了沒有發表意見的郭繡外,其他的人全部都不是他的人,朕還沒死呢,就開始找下家,簡直就不把朕這個皇上放在眼裏。真是看朕老了,一個個生龍活虎的可以公然庇護官員了。

    “郭繡,你有何事啟奏。”

    整個乾清宮那叫一個安靜,難不成真是要治九貝勒的罪不成,這宮裏也沒有什麽消息啊,左右都對視一兩眼,這九貝勒雖然有些隨心所欲,但是挺有能力的。這就簡簡單單的下去了,不是開玩笑吧。

    郭繡把折子恭敬的遞給梁九功,連話都沒說,他私以為無論說不說做不做都是萬歲爺的事,我們這些做臣子的保有底線的奏請,未必不是一種明哲保身。

    康熙先欣賞了郭繡的字體,又看看郭繡奏折的內容,嗬嗬,愣頭青也會迂回戰術可,這不是胡鬧嗎。不過這樣的人才能活得長久些。

    “郭愛卿,你奏本的意思是九貝勒保護兄嫂的皇嗣有功,後續對八貝勒府的事有失君子之風則有過。功過分開是吧!”

    郭繡的心肝都顫啊,一個奏本可不就總結出幾句話嗎。可萬歲爺的表情怎麽這麽高深莫測呢。這饒有興趣的樣子是為那樣,“是,臣是這個意思。”

    康熙勾起嘴角,“好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朕萬壽之後就讓九貝勒去西北西北管理馬場把,十貝勒也去邊軍受罰吧。郭愛卿,朕這麽處罰你可滿意。”

    文武百官看看站立不穩的郭繡再看看康熙陰森森的表情有些愕然,這話這麽說的直接流放了,讓九貝勒去當馬官是萬歲爺的意思還是郭繡的意思?要是郭繡的意思未免不通情理些,可要是萬歲爺的意思可就有些意味深長了。

    林如海深深的看郭繡一眼,小心的看看前麵幾個阿哥的臉色,隻有八爺的臉越來越白,好吧不說這事的結果如何,反正九爺是栽了。八爺也不見得好能把親兄弟趕出京城,哪裏還能有什麽好名聲。更何況還不是九爺的錯,隻是手段有些過激罷了。希望九福晉高抬貴手讓自己把夫人接回來,這一盤棋已經開局自己一定趁著還未亂先要躲開棋子的命運。至於......又與自己何幹。

    胤禛從今天的大朝會開始覺得就有些詭異,從參奏到小九離京讓他無所適從。要說在皇阿瑪的心裏小九和小十是實實在在的當兒子疼,這些兄弟逼迫把人流放了,豈能不心疼。那這些人萬歲爺能放過誰。不對,要是小九流放,可小十去邊軍又是怎麽回事,難道這是讓小十撈軍功不成。恐怕更是讓小十保護小九吧。真是慈父怎麽這慈心不是對自己呢。

    瞄了老八那蒼白的臉,真是解氣啊。他現在越蹦躂皇阿瑪就越壓製,看似是給老八做主實則是把小九從這旋渦裏抽了出來。再看看老三那個棒槌,想左右逢源也得看看皇阿瑪能不能同意。

    胤禎看卡前麵的幾個哥哥,覺得自己的腦子越來越不好使了呢,一片亂局下自己怎麽能脫穎而出。越看那把椅子就越眼熱,都是皇子誰比誰差。

    康熙看看下麵的幾個兒子,自己都快氣笑了。幾個小兒子現在也躍躍欲試,自己幾斤幾兩都不知道了,喜怒不形於色都做不都還惦記這龍椅。一團亂麻的局麵隻有慢慢的熬鷹,既然他們都不怕自己這個做阿瑪的也就成全他們。

    “行了,朕的幾位阿哥都已經成年,也該領差事。胤佑去內務府領差事,胤祥、胤禎去西山大營鍛煉鍛煉。胤禩自領差事以來深得朕心,去吏部領差不要辜負朕的期望。”

    胤禛緊握雙手,難道剛才都是自己的臆想,皇阿瑪拿吏部試人心是不是膽子太大了些,他就不怕老八借此機會發展人手。

    康熙複雜的看著胤禩那與平時不一樣的嘴角,心裏隻想嗬嗬,要是小九就是抗旨也不會染指吏部,吏部推官是朕的人,尚書是保皇黨,在吏部處處掣肘不說,更是舉步維艱。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可不是誰都能受得起的,機會給了就看胤禩如何做。

    “胤禛戶部你繼續監理,胤祉監理禮部。”

    兵部尚書抬頭看看康熙,馬上把頭低了下來,心裏不停的嘀咕,怎麽幾個爺都提名了就是大爺的名字沒提,這兵部豈不是無人監管了。

    康熙把兵部尚書那個樣子就生氣,有什麽話就直說,不就是想問胤褆的歸處嗎,難道老子還能委屈兒子不成。隻是現在胤褆和太子作伴是最好的,有些事他不參與對誰都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