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真是有點慘不忍睹!”

字數:5528   加入書籤

A+A-




    “那你就別在這裏站著了,快去工坊吧。”陸李氏推推陸亦盛,又道:“要是實在想不出,你也別著急,我去推了他!我去做飯了,不然一會兒他們要餓了。”

    說完,她蹭蹭回屋做飯去了。

    陸亦盛看著妻子風風火火的,笑著搖搖頭,到底誰著急呢!

    他轉身拍了拍陸希源的肩,“你快回去看書,我去下工坊,很快就回。”又對謝小靈說:“謝家丫頭,今天真是謝謝你幫忙,不然我這籬笆也沒這麽快做好。”

    “陸叔客氣了,我隻是打打下手而已。你快去忙吧!”

    “行。”陸亦盛點點頭,去了工坊。

    隻剩陸希源和謝小靈在院子外麵。

    陸希源見他們都進去了,連新做好的籬笆都沒來得及欣賞,就直接問道:“你們在說什麽圈椅?”

    於是謝小靈把李伯義來找陸亦盛的事,撿重點的跟陸希源說了。

    陸希源想著,圈椅他是見過,明式圈椅還挺有名的,但它的式樣看起來蠻簡單啊,不知道陸亦盛在糾結什麽。

    謝小靈想到一些原因,也許正是陸亦盛為難的地方,她打算回家再好好想想,現在她更加關心陸希源的學習。

    “你今天上課怎麽樣?”

    一提起學習,陸希源又垮了肩膀,“別提了。李先生讓大家都在一個屋子裏念書,你不在哪兒是不知道,整個屋子就跟市場差不多,噪音就在耳邊嗡嗡響個不停,頭都吵大了,哪裏還看得進書。”

    “你跟他提一提,說太吵沒法兒看書。”

    “提了,沒用,他說這樣有助於鍛煉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謝小靈想了想說:“倒是也有幾分道理。這裏科舉不像我們高考那樣,工地停工,交通繞道,一切都是為了保障高考順利進行。這裏到考試的時候,應該是一切照舊,萬一有噪音雜音幹擾,靜不下心來,或者被分了心,那不是白白浪費一次機會,所以我想他是打算從平時就鍛煉你們,讓你們習慣一個比較噪雜的環境。”

    陸希源聽她這一番分析,誇讚道:“李先生他就是這樣說的,讓我們早早開始適應。我們這樣一起讀了大概半個小時,他又讓我們保持安靜,每個人默默的寫字,背誦,基本上一天就這樣交替渡過了。”

    謝小靈笑著說:“這位李先生的教學理念還挺先進的。”

    “先進什麽啊?他信奉的是‘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基本上都不太講解,就讓我們這樣硬背,硬記,前麵簡單的還好,今天的我就覺得好難,看不懂,背了一天也沒背下來,明天進學堂前要背給他聽,背不出的就要打手心了。”

    陸希源嘴巴又扁了扁,悄悄伸手去牽謝小靈的手。

    尋求安慰。

    可現在是傍晚,正是倦鳥歸巢,村民回家的時候,小路上都是牽著耕牛慢慢悠悠晃蕩回家的耕農啊!

    謝小靈的手被陸希源握在手中,她也不舍得甩開他,可也不能就站在這裏,隻得說:“我們去工坊,我幫你看看。”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兩人進了工坊後,見陸亦盛正拿著樹枝在地上寫寫畫畫,他們便沒有打擾他,在一旁的桌子上坐下。

    陸希源拿出《論語》,翻到今天學過的內容指給她看,念給她聽,“這是八佾篇第九章,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這說的是什麽?我根本看不懂,夏,殷應該說的是朝代,可這宋是什麽鬼?那時候哪裏有宋?”

    謝小靈沒有立刻回答,她把書拿過來,仔細讀了好幾遍,然後才說:“我想,這段的意思應該是——孔子說:‘夏代和殷代的禮,我能說出來,但它們的後代,杞國和宋國都不足以為證,這都是因為他們的曆史資料不夠的緣故,如果足夠,那麽我就可以引來作證了。’”

    謝小靈指著‘宋’對陸希源說:“有次看曆史書,正好看到了這個,‘宋’並不是後來的宋朝,而是一個國名,是商湯的後代。”

    謝小靈又說:“讓你學這些,確實很難,要不是我剛好曾經看過關於這一段的曆史,我想我也看不懂,你明天再去問問先生,看看我的解釋對不對。”

    本來謝小靈給他解釋過後,陸希源完全明白了還很開心,一聽她也不過是碰巧,又萎了,“那以後怎麽辦?”

    看他一臉苦哈哈的樣子,謝小靈就覺得好笑,和原來不愛學習時的模樣如出一轍。

    她抬手,想捏捏他的臉頰,忽然想起陸亦盛也在,遂又放下。

    “我記得我原來跟你說過,預習是很重要的,你每天先把第二天要上課的內容預習一遍,不懂的地方就去問先生,我想,他雖然上課不太講解,但你去問的話,他還是會說的。”

    “那……我明天去試試。”

    陸希源也沒想到別的什麽好方法,隻能按照謝小靈說的辦。不管怎麽說,先把今天的疑問解決了,他心裏稍微輕鬆一些。

    專注的時間總是過得飛快,不知不覺間,窗外已是夕陽西下紅霞滿天。

    陸希源把書本一合,起身道:“天色不早了,我送你回去。”

    謝小靈還要回去做飯,便也沒有耽擱,她起身先走到陸亦盛身邊,默默看了一小會兒他在地上畫的草圖,也沒有打擾他,就直接回家了。

    謝小靈前腳到家,剛剛把菜葉拿出來,準備煮他們幾乎每餐都吃的菜葉粥,謝張氏就回來了。

    滿臉喜氣。

    她第一時間到廚房來找謝小靈,“大丫頭,大丫頭,跟你說,我都沒想到,你畫的那個花樣子,可受歡迎了,都說畫的好,活靈活現的,那個帕子比別的多賣出足足二十文錢。”

    謝張氏看見謝小靈在摘菜葉,趕緊接了過來,“來來來,我來做,你去屋裏,再想幾個好看的,受歡迎的花樣,這裏的活交給我。”

    不要她做事,謝小靈自然沒有異議,她從善如流地把手上的一把菜給了謝張氏,自己洗幹淨手,回了屋。

    謝張氏接過她的菜,視線卻依然在謝小靈的身上。

    看著她淨手,看著她走出廚房,看著她進了屋。

    &nbs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p;  謝張氏這才把手中的菜隨手放在盆裏,攤開,把爛掉的葉子都摘掉。

    這大丫頭不知道是在哪裏長的本事,會畫畫。畫的花樣子,她覺得也就比旁人的好一點吧,不知怎麽的,竟然還入了肖大少爺的眼。

    謝張氏不由得回想起,今日去繡坊交貨的時候,碰巧遇見肖大少爺的事。

    肖家大少爺肖灃,是他們的東家,瑤裏縣大戶肖富言家的長子嫡孫,那可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金貴人物,什麽名人字畫沒見過?不知怎麽就看中了大丫頭的畫?

    那時,肖灃拿著大丫頭畫的花樣子,看了許久,還問了掌櫃的,這是誰送來的。待他知道,就是麵前這位佃戶,謝家的姑娘所畫之後,他立時朝謝張氏看了兩眼,又詢問站在自己身後的小苗和小禾,是誰畫的,得知畫畫之人今日並沒有到場,他微微挑挑眉,也沒再多說什麽,隻是交待謝張氏,下次有花樣子別繡在帕子上,直接送到繡坊,他要原畫。

    然後就放下帕子,走了。

    肖大少爺這是什麽意思?

    謝張氏摘菜的手停了下來,百思不得其解。

    謝小靈自是不知道這些,她正在屋裏仔細回想曾經見過的,關於圈椅的照片,還有文字介紹。圈椅她曾經倒是接觸過一些,但總歸是家具類,並不是她的專業範疇,了解並不深。

    謝小靈認真回想一番後,到屋外拿樹枝,在地上不停地計算,寫寫畫畫。

    謝小靈在計算的時候,陸希源也在用功。

    晚飯過後,陸希源把今天上課的內容翻出來,照著上麵的字先練習寫了近兩個小時。寫好之後,他自己拿著寫滿了字的紙欣賞了一番。

    看著上麵一個個鬥大的字,他搖了搖頭,由衷地說:“真是有點慘不忍睹!”

    不過陸希源並沒有被打擊,他覺得,這才是他提筆寫字的第二天,隻要自己堅持,總有寫的像謝小靈那樣好看的一天。練完字後,陸希源就開始通讀,背誦他所寫的內容。

    經過謝小靈的講解之後,他現在都弄懂了,在這個基礎上很快就背熟了。

    做完了當日的功課,陸希源沒有像昨天那樣,馬上就把書都收拾好去睡覺,而是把八佾篇後麵剩下的幾章全部都誦讀了好幾遍,還自己試圖去理解文中的內容,對於不認識的字,看不懂的句子,不理解的意思,他都拿了紙在旁邊寫下來。

    這是明天要拿去問先生的。

    第二天一早,陸希源稍微起晚了些,等他練完晨功換好衣裳,連早飯都來不及吃,就要趕去上學了。他隻能在臨走之前,匆匆拜托陸亦盛,給謝小靈送點吃的。

    陸亦盛很欣賞謝小靈,陸希源跟他一說,他就應下了,不過還沒等到他去給謝小靈送早飯,她自己先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

    以及謝小靈的解釋,都選自《論語譯注》八佾篇第九章。

    求收藏~~感覺漲的好慢~~>_<~~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