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突襲蒼梧

字數:4923   加入書籤

A+A-




    劉賢回到零陵,在太守府中住了兩日,隨後領兵繼續南下,對外宣稱與孫尚香踏青遊樂。臨行之時,恐自己不在荊南之時,諸葛亮會暗設詭計逃脫,於是用一輛遮擋嚴實的小車,將諸葛亮帶在軍中,隨同南下。

    來到靈渠,邢道榮接著,劉賢問道:“靈渠以南,情況如何?”

    邢道榮道:“眼下正是汛期,靈渠水量頗大。但這終究隻是一條水渠,最淺處僅有二尺,隻能容小船通行,每船最多可載二十人,載糧十餘石。末將接防之後,便即開始造船,今已製成小船五百艘,應該足夠少主使用了。”

    劉賢點了點頭,道:“辛苦你了,這條靈渠是我大軍進出交州的生命線,也隻有交給你駐守,我才能放心。我過去之後,你要小心守衛,切不可疏忽大意。”

    邢道榮聞言,深感責任重大,當下拱手拜道:“少主放心,有我駐守在此,萬無一失。”

    劉賢這才率領眾軍,登上小船,進入靈渠,往南而去。

    孫尚香與劉賢同船而行,看著窄窄的水道,和兩岸如畫的風景,頓時笑道:“夫君此次南下,怕不隻是為了帶我遊玩吧?”

    劉賢道:“夫人真是聰明!我此次難行,實為攻打交州。讓夫人同行,實為掩人耳目,還請夫人千萬不要怪罪才是!”

    孫尚香笑道:“夫君欲行大事,我又豈會怪罪?我麾下三百女婢,人人皆會擊劍操弓,或許也可以助夫君一臂之力。”

    劉賢聞言,取笑道:“夫人的劍術我是見識過了,當真不凡!想必麾下女婢劍術也都精妙的很吧,就不知是不是穿的穩腳下的鹿皮靴!”

    孫尚香聞言大發嬌嗔,道:“我從小練劍,卻並無真正廝殺過。平素與江東眾將交手,他們也都束手束腳,被我打得大敗。如今想來,卻都隻是逗著我玩呢。不過你也休要小瞧我,我劍術雖然不精,但弓術卻是不假的,百步之內,足可正中靶心,你未必便能比得上我。”

    劉賢聞言大笑,道:“其實夫人從小習武,要論武藝功底,是遠遠超過我的,隻是沒有對敵經驗而已。這才導致臨敵之時,錯漏百出。隻要尋得名師,花上三五個月時間梳理一下劍路,增加些對敵經驗,很快便能真正成為一個合格的女將軍了。”

    孫尚香聞言,自得地道:“那是自然!我學的乃是孫家家傳武藝,我父兄仗此創立江東基業,自然是不凡,隻是我運用不當而已。你等著,待我好好練習一陣,再與你比武,到時你可就不一定是我的對手了。”

    劉賢大笑道:“我的劍術也是名師傳授,豈能讓你輕易超過?”

    孫尚香道:“要不我們打個賭,如何?若是我的劍術勝過了你,我就要做女將軍,真正上陣殺敵。”

    劉賢聞言一驚,道:“這怎麽可以?行軍作戰可不是兒戲!”

    孫尚香道:“你這是小瞧我了?你隻看過我的劍術,還沒看過我的槍法。我的馬戰之術,也是從小練習的。”

    劉賢見孫尚香一臉渴望,不由大感頭痛,隻得道:“日後有機會再說吧!”

    孫尚香見劉賢如此敷衍,大為不滿,轉頭生起了悶氣,直到當夜出了靈渠,在靈渠以南紮營休息的時候,孫尚香仍舊不理劉賢。劉賢隻得哄道:“罷了,你若真想做女將軍,也行。不過先隻能做我的親衛將,待日後你通過考核,我便準你上陣。”

    孫尚香道:“什麽考核?你先說說,我也好預作準備。”

    劉賢道:“考核共有三重。凡為將者,必精通兵法,這第一重考核便是考你兵法戰策。為將者,也當精通武藝,這第二重便是考核你的劍術和騎戰之術。第三重嘛,就是考你的箭術了。想來夫人你出生將門世家,這三樣考核應該都難不倒你吧。”

    孫尚香聞言,輕哼了一聲,傲然道:“當然!你等著,不出三五個月,我定能通過考核。”

    劉賢聞言大笑,心下不無得意地想到:“就算你熟讀兵書,武藝超群,這一關、第二關難不倒你,你也休養通過第三關。我就不信你射術在高,還能高得過黃忠去?”

    於是劉賢安撫了孫尚香,當夜得以愉快地上床休息。

    次日,大軍起程,經過艱難跋涉,終於到達始安縣(今桂林地區)。賴恭、裴潛、高翔聞聽劉賢到來,急忙出城迎接。劉賢就在城外立起營寨,安頓大軍,隨後設宴請賴恭、裴潛、高翔入席。

    酒過三巡,劉賢見賴恭、裴潛、高翔都有些忐忑,當下道:“我大軍至此,你等何故不安?”

    賴恭與劉度乃是舊識,當下仗著年長,對劉賢道:“賢侄身為荊南都督,如今卻領兵來到始安,莫非是要攻打交州?”

    劉賢笑道:“聽聞賴刺史被吳巨所欺,我故領兵來此,問罪於吳巨,為你報仇。”

    賴恭苦笑了一下,道“賢侄說笑了!我智窮力短,無力保守交州,被人家趕了出來,如今還能有什麽想法?若是賢侄有意取交州,我願傾力相助。”

    劉賢大喜,道:“若得刺史相助,大事必成。”說著,又轉頭看向裴潛和高翔,問道:“你二人之意如何?”

    高翔起身拜道:“願聽將軍調遣。”

    劉賢大喜,起身扶起高翔,勸勉了幾句,然後目視裴潛。

    就見裴潛麵色變幻了一陣,這才長歎一聲,起身拱手拜倒道:“若蒙都督不棄,我願效勞。”

    劉賢喜不自勝。高翔原為司馬,劉賢當即封其為校尉。裴潛原為撫夷校尉,劉賢自覺要南征,必要與蠻夷打交道,故而保留了裴潛的這個名號,另依照自家軍隊的職位等級,加封其為中郎將。

    至此,劉賢收複了各軍,當日大饗士卒。次日,任命倉槽掾劉邕為始安縣令,留守縣城,隨後率領大軍,乘船順漓江而下,不過一日便進入蒼梧縣境內。

    劉賢為求速度,命黃忠為先鋒,與賴恭一道先行。

    此時吳巨正與士燮爭奪交州的主導權,兵力大半在南邊。但他也防著北方賴恭殺回來,因此在漓江沿岸設立了三道防線,每道防線留了五百士兵把守。

    不過賴恭本是交州刺史,吳巨麾下士兵都認得賴恭,又多是荊州人,此時看見劉賢大軍氣勢洶洶地殺來,賴恭又當先而立,大聲勸降,把守關隘的士兵於是紛紛投降。

    黃忠兵不血刃,連下三關,直抵蒼梧郡治所廣信城下。

    此時吳巨也已經回過神來了,急忙調兵遣將,堅守廣信。黃忠試探著攻打了一陣,但城池險要,隻得收住兵馬,在城外紮營。

    不多時,劉賢領大軍到來,便命賴恭再次上前招降,吳巨破口大罵賴恭引狼入室,拒不投降。

    劉賢大怒,當即命令眾軍建造工程武器,準備強攻廣信城。忽聞探子來報:“東邊下遊有一隻兵馬到來,打著‘虞’字大旗。西麵也有一軍殺來,打著‘區’字大旗。兩軍各有五六千人,皆來勢洶洶。”

    劉賢聞言,當即轉頭問賴恭道:“這兩隻兵馬分別是誰?”

    賴恭道:“西邊來的,是前任交州刺史張津的舊將區景,區姓乃是交州大姓,當年區景反叛,殺了張津,自立於交州。後吳巨領兵南下,區景便順勢歸附了吳巨。下遊來的,想必是虞褒、劉彥,這兩人是張津之前的交州刺史朱符的部下,因朱符施政嚴苛,激起交州夷民反抗,被困於南海,終至亡故。虞褒、劉彥兩人救援不及,便各領兵占山為王,如今也都歸附吳巨。”

    劉賢訝道:“如此算來,吳巨竟然有一兩萬可用之兵?他兵力如此雄厚,怪不得能將你逐走!”

    賴恭聞言,麵色一紅,道:“都督如欲拿下廣信,當先擊敗區景、虞褒。二人若敗,吳巨必然喪膽,自會投降。”

    劉賢想了想,轉頭問龐統道:“軍師可有妙計破敵?”

    龐統笑道:“我來之前,早已了解過交州形勢。交州之地,除士燮與吳巨兩強對立之外,還有夷廖、錢博兩支兵馬,目前盤踞在鬱林。此二人也是故交州刺史張津的部將,區景殺死張津,二人深恨區景。主公可派人聯絡夷廖、錢博,命二人襲擊區景之後,必可擊敗這一支兵馬。”

    劉賢聞言,當即派廖立為使,聯絡夷廖、錢博,許諾拿下交州之後,便分封二人為太守。

    使者出發之後,劉賢因念及吳巨三軍互為聲援,聲勢浩大,當下退兵三十裏紮營,以避鋒芒。

    數日之後,聯絡夷廖、錢博的廖立回轉,言道二人已然起兵五千,大約三日之後便可到達。

    劉賢聞言大喜。至第三日夜,使人登高望之,果然於三更時分發現區景大營起火。於是劉賢分派魏延、裴潛埋伏在城外,以防吳巨、虞褒增援。隨後命黃忠率領本部兵馬,前往夾擊區景。

    一夜激戰,區景被黃忠斬殺,麾下兵馬不是戰死就是投降。吳巨、虞褒派出增援區景的人馬也被魏延、裴潛殺敗。

    劉賢得報大喜,當即大起兵馬,來到廣信城下,再次勸降吳巨。(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