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船過三峽
字數:5050 加入書籤
建安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江東周瑜、劉備、劉賢三家組成聯軍,誓師西征。
周瑜領著大將呂蒙、甘寧、周泰、董襲、淩統、潘章、徐盛、丁奉等人,以魯肅為長史,行橫野將軍,闞澤為參軍,起兵三萬,戰船千艘,大張旗鼓進兵。留黃蓋領兵五千鎮守江陵,孫瑜領兵一千鎮守夷陵,蔣欽領兵一千鎮守秭歸。
劉備則領著大將趙雲、陳到、劉封、鄧方、丁鹹、丁立、陳式、夏侯蘭、劉琰、黃柱、郝普、宗預等人,以馬良為長史,張存為參軍,習禎為主簿,攜帶孫乾、簡雍、糜竺等人,領兵兩萬為前鋒,當先攻打巴東地界。留關羽領兵一萬守漢津、當陽等地,糜芳領兵五千守江夏,張飛領兵一萬守宜都、武陵。
劉賢率領魏延、陳應、鮑隆三將,以劉敏為參軍,領兵七千隨同西征。自巴丘往上至巫峽,每隔百裏建造一個碼頭。留龐統主掌荊南,劉巴主管交州。
等到劉賢和周瑜率領大軍到達秭歸時,就聽探子來報:“劉備大軍來到巫縣,巫縣守軍望風投降,劉備已奪了城池。”
周瑜大驚,當即命甘寧為前鋒,領兵三千追上劉備,欲與劉備一同進兵。
等到甘寧追上劉備的時候,劉備卻已然又招降了魚腹,城中的兵馬錢糧軍械都被劉備占了,見甘寧急匆匆趕來,劉備笑道:“我為聯軍前鋒,自該當先破敵。今一路進兵,暢通無阻,甘將軍何故前來?”
甘寧道:“我家都督聞聽皇叔一路招降納叛,恐皇叔中了蜀將奸計,故遣我來相助皇叔。”
劉備道:“周都督過慮了,我連取兩縣,招降五千餘人,能中什麽奸計?既然甘將軍來了,便與我一道去取朐肕,如何?”
甘寧道:“朐肕距此數百裏,聯軍既然已經入蜀,又何必急於一時?皇叔還請暫停進兵,在此等候我家都督到來為好。”
劉備聞言,微微一笑,也不與甘寧爭辯,當即果然收兵不前。
卻說周瑜船隊,從夷陵往上,水流越發湍急。周瑜催促兵士奮力劃船,卻也用了近二十日才到巫縣,但見三峽險灘急流,水文條件複雜到了極點,周瑜查看過了地勢,不由心驚,愁眉不展地對魯肅道:“久聞三峽天險,舟船過此,就像是過鬼門關。我原來不信,以為憑我江東精銳水師,何處水域都可去的。然今日親眼見了,方知傳言不虛。如此天險,大隊船隻如何能夠過得去?”
魯肅也自頭疼,對周瑜道:“要不我們棄了船隻,走陸路入川?”
周瑜沉吟片刻,道:“不可!我江東水軍精銳,天下無敵。此次取川,山險路遠,若不倚仗水運之便,沿江進兵,如何能夠成功?況且我也素知劉備本有獨吞益州之心,他突然邀我同進益州,雖是形勢所逼,但其中未必便沒有陰謀。我軍若能水陸並進,任他劉備有千般算計,也進退自如。但若舍了舟船,便如飛鳥折翅,猛虎斷爪,再難以進取了。”
魯肅道:“既如此,隻有設法過去了。自古以來,過險灘的辦法有三,其一是疏通水道,其二是從旁開鑿一條較為平緩的水渠,其三是用纖夫拉船。依三峽的地勢,疏通水道或開鑿水渠均非一日之功,所耗費的人力物力更是我軍傾盡全力也承受不起的,唯一的辦法就隻有命纖夫拉船了。”
周瑜道:“或可一試!”
當下周瑜命軍中有拉纖經驗的健卒百人,拉著一艘大翼在前探路,行了數裏,看看船隻將要上灘,不料一個浪頭打來,那船被急流一衝,竟然順流倒退回去,岸上的纖夫措手不及,被繩子拉著滾撞在亂石灘中,死傷數十人。
周瑜見損失了戰船,纖夫又死傷慘重,心下越發焦急。傳令妥善安置了死傷士卒之後,複又與魯肅商議道:“巫峽水文複雜,可尋當地土人問之,或能有法可過。”
於是周瑜命士卒將巫峽附近百姓尋來,不多時,果然尋到了數百本地的船工纖夫。周瑜溫言安慰了一陣,便向眾人詢問如何過峽。
本地有經驗的纖頭道:“三峽多險灘,多暗礁,船隻往來,十分凶險。我看都督麾下有戰船千艘,那些小翼、走舸、巡船也還罷了,船身雖還略大,但較為輕便,仔細一些,能夠過去。但大翼戰船,能夠載兵九十餘人,中翼也能載兵七十餘,船隻太大,根本無力上灘。至於更大的朦艟、鬥艦,那就更不可能了。其他的烏篷船、大躉船等也是如此,小船能過,大船即便能勉強上灘,也多半會撞上暗礁,船毀人亡。”
周瑜聞言,躊躇了半響,問纖頭道:“難道蜀中就沒有大船嗎?”
纖頭道:“似這般能裝載百人的大船也有,但順江而下,過巫峽尚可冒險一試,能夠逆流而上的,我幹了數十年纖夫,卻從未見過。”
周瑜沉思片刻,歎道:“既如此,罷了,大船便都留在秭歸,此次入川,隻帶小船。想來憑我江東精銳水軍,即便隻有小船,也足以縱橫川中水道了。”
當下周瑜下令,中翼以上戰船盡皆留在秭歸。又請本地纖夫船工引路,從軍中擇選精銳水手,一同拉船。饒是如此,也足足花費了二十餘日,才終於將四五百艘小型船隻拉過了三峽,來到魚腹,與劉備會師。
此時的周瑜大軍曆經千辛萬苦,人人疲憊不堪,到了魚腹,已然無力再進。周瑜隻得命令大軍停下修整,又派人去請劉備、劉賢相見。
不一時,劉備、劉賢到達。甫一見麵,劉備就道:“周都督可算是來了,朐肕守將七日前已經奉表向我投降,如今巴東郡沿江三縣均已在我手中了。”
周瑜笑道:“皇叔果然深得民心,竟能使三縣守軍望風而降。看來此次入川,我三家聯軍皆要仰仗皇叔了。”
劉備道:“都督說得哪裏話!這都是都督虎威,故而各縣紛紛投降。周都督領兵走水路,為何卻來的這般緩慢?我原想著取了巴東之後,迅速進兵,還可打巴郡、巴西兩地一個措手不及,誰知都督卻遷延了月餘時間才到,卻是讓我好等。”
周瑜聞言,麵色一變,強笑道:“這也非我所願,實是未曾想到三峽行船竟會如此艱難,我原本上千艘戰船,如今費盡周折也才僅得四五百艘小船過來,有如此天險,從荊州轉運軍資糧草將會十分困難。我們這五六萬大軍,若不能盡快在益州打開局麵,站穩腳跟,恐怕要不了多久就將因為糧草耗盡,而不得不退兵了。”
劉備道:“都督不必憂慮,如今既已入川,最艱難的一段路便已經過去了,以都督用兵之能,川中諸將何人能擋?想必很快就能拿下巴郡。益州富庶之地,盡在巴、蜀二郡。占據了巴郡,形勢也就算穩定了。”
劉賢聞言,禁不住插了一句嘴:“隻不知巴郡守將是誰?我聞川中有四大名將,深得劉璋信重,分別是張任、劉璝、泠苞、鄧賢,此外還有老將嚴顔、大將吳懿、李嚴等人,均是沙場老將,深通兵法,不可等閑視之。”
劉備道:“據降將龐樂、李異交代,巴郡太守乃是老將嚴顔,年已六十,想必精氣早衰,不足為患。”
劉賢道:“除嚴顔外,難道就沒有其他大將協助防守巴郡了麽?”
劉備看了看劉賢,道:“聽說劉璋近來又派了大將孟達領兵五千前來協助嚴顔,目前孟達之兵正駐守在臨江(今重慶市忠縣)。都督若要奪取巴郡,必須先擊敗孟達。”
劉賢聽了孟達之名頓時眉頭一跳。就聽周瑜問道:“孟達才能如何?”
劉備搖頭道:“隻聽說他為人雅致,卻不知用兵之能是否高明。”
周瑜點了點頭,笑道:“罷了,如今我聯軍皆已入川,既然劉璋也有了準備,我們索性就先休整些時日,再繼續西進吧。巴東之地,雖然山道險阻,但卻自古產鹽,巴鹽鮮美,行銷荊、益,獲利頗豐,因此郡內十分富庶。劉皇叔招降三縣,想必所獲不少吧?”
劉備笑道:“都督說笑了,郡縣錢糧,多要上交州裏,我雖得了府庫錢糧,卻也隻是稍稍彌補了出兵損耗罷了。”
周瑜聞言,笑了笑,轉而道:“皇叔招降三縣,勞苦功高,府庫中原有的錢糧自是皇叔該得的。如今巫縣、魚腹、朐肕都已拿下,我們是否應該按照約定,分割三縣了?”
劉賢笑應道:“正該如此。”說著,目視劉備,看他如何應對。
卻見劉備神色自若地點了點頭,道:“既是早有約定,自該分割。不知都督欲要何處?”
周瑜道:“魚腹控扼江關,乃是聯通荊、益的重地,我要此處,如何?”
劉備道:“都督欲取魚腹,自無不可。”說著,轉頭問劉賢道:“卻不知賢侄欲要何處?”
劉賢驚訝地看了看劉備,沉思片刻,這才道:“我早說過,隻要江東占據益州,我便絕不覬覦巴蜀之地。巫縣原本就屬於荊州,我就要巫縣吧。”
劉備眼中精光一閃,隨即笑道:“好,既然如此,那麽剩下的朐肕就屬於我了。”
當下三家分割了三縣,回到自家營中,劉賢便任命參軍劉敏為巫縣縣令,領兵一千守城。又從陳應、鮑隆兩軍中各分出五百人,在魚腹、朐肕境內駐紮。
安排了駐防士兵,劉賢又取來地圖,仔細研究了一下,發現朐肕、魚腹、巫縣之地竟然都與劉備治下的南郡江南地域相連,尤其是朐肕,距離南郡利川地區極近,直線距離不過二百餘裏,隻要有心探索,恐怕不難找到幾條相通的小路。
看到這裏,劉賢心下微微一動,想到劉備近日一係列的奇怪表現,心中不禁若有所思。當下秘密指示留守三縣的士兵一定要小心防範,巫縣的劉敏在堅守城池的同時,也要隨時準備接應上遊守軍撤退。上遊兩縣的守軍則要製作小船,不斷熟悉進出三峽的水路,以便日後之用。(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