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戰略相持

字數:3677   加入書籤

A+A-




    龐統在信中所寫的第二件事卻是私事,原來孫尚香自幼驕縱,在江東之時就時常縱馬上街,淩壓官吏,威逼將校。江東文武知道她是主公親妹,均默默忍耐。

    如今孫尚香嫁給了劉賢,劉賢在時,日日相陪,習武練劍,倒還罷了。如今劉賢西進入川,孫尚香沒了拘束,當即故態複萌,時常率領著麾下三百女婢披甲執刀,縱馬遊街。雖然沒幹什麽壞事,但對城中秩序卻大有妨礙。她的日子倒是過的快意,卻苦了城中官吏,維持秩序,十分辛苦。

    若是換了別人,早被下獄治罪了。之時孫尚香是主母,又是江東孫權親妹,諸將都不敢管。龐統也覺得頭疼,故而寫信告知劉賢,請劉賢定奪。

    第三件事是匯報荊南和交州的發展情況,龐統依照劉賢留下的梯田和曲轅犁製作之法,在境內大力推廣,今年有風調雨順,預計將會大獲豐收。此外各路兵馬也在加緊訓練,特別是呂介、胡濟、張南、馮習四營,原本就是荊州水軍,經過數月訓練,目前已經頗具戰鬥力。南海郡趙累、賴厷、衛毅掌管的海軍也大有發展,目前正加緊打造海船,招募兵員。

    荊南、交州之地的所有事宜都進展的紅紅火火。

    劉賢看了書信,思忖一陣,當即提筆寫了回書,囑咐龐統好生打理荊南軍政事務之外。又另寫信送給孫尚香,叫她去零陵侍奉公婆,想來在公婆麵前,她應當會收斂一些吧。

    處理了這些事情,劉賢忽然又收到探子發來的情報,卻是說的劉備進取廣漢,被張任伏擊,受傷之後退兵不前的消息。

    劉賢當即在地圖上畫出了眼下益州的形勢圖,仔細想了想,對魏延道:“劉備雖然奪了巴西,但卻受阻於廣漢,且巴西之地也並非完全歸附於他。我聽說板楯蠻如今多信奉五鬥米教,七姓夷帥大多尊奉張魯。又有江陽太守之子程鬱據住漢昌縣,招兵買馬,麾下蠻漢兵馬數千,聲勢不小。我想劉備若是想要進取,多半會再次從荊州調派兵馬。”

    魏延道:“劉備若從荊州調兵,多半會抽調江南之兵。如此一來,我軍或許能夠有機可趁。”

    劉賢笑了笑,轉而道:“廣漢郡如今有三萬川軍,川中名將大半在此,實力強大,劉備必定會進兵緩慢。而周瑜又被嚴顏、吳蘭、雷銅堵在江上,看來益州戰事,將要相持一陣了。”

    當下劉賢乘坐小舟、木排渡過長江,來到江南之地紮營,避開周瑜的主力。

    果然,此後三個月,劉備都在廣漢養傷,並無進兵之舉,因麾下將校死傷眾多,劉備又從占領的巴西、廣漢之地征召賢才,短短時日,招得郪縣王甫、王士、李邈、李邵、李朝,閬中馬勳、馬齊、姚伷,安漢龔祿、龔衡,此外還有梓潼人李福、涪城杜微也來投奔。隨後,劉備又從荊州調了閻芝、閻宇、殷觀、袁龍四將前來增援,從巴郡逃跑的孟達也輾轉前來投奔,劉備的聲勢複又強盛起來。

    在這三個月內,周瑜也陸續從魚腹調了一萬兵馬到來,如今巴東地界還有魯肅、淩統率領一萬人守衛,而周瑜麾下,已有了二萬人,又從荊州調派了兩三百艘小船,更有呂蒙、周泰、甘寧、董襲、潘章、徐盛、丁奉、襲肅以及新近投奔的沈伯、婁空等一幹大將協助,一時軍勢複振。

    同時,劉璋也從各郡征召了三萬新兵,匯聚在CD,由黃權、李嚴加緊訓練,又從轄內征集了上千艘船隻,準備臨時訓練水軍,與周瑜敵對。同時,李恢、董和在南中招了一萬蠻兵,由牂牁夷帥竹楷,建寧夷帥羋同統領。江陽太守程畿也書信一封至巴西,招了扶禁、向存兩部板楯蠻兵,共計一萬人,協助其子程鬱把守漢昌、宣漢二縣。西方的犛牛羌大王盤木王也派了五千羌兵,由大將魏狼、冬逢率領,前來相助劉璋。

    於是各方都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大舉進攻。時建安十六年六月底。

    不提劉備翻山越嶺,一路小心翼翼地與張任、吳懿對陣,且說周瑜與嚴顏在江邊山道之上對峙,一連三月,陸上並不曾交鋒,水麵上卻隔三差五就有一次對戰,江東水軍強盛,每每占據上風,吳蘭、雷銅雖然占據上遊,在對戰之初能夠取得優勢,但等到雙方船隻接觸纏鬥在了一起,便會迅速落敗,二人心下極為憂慮,但水軍戰鬥力不如別人,卻又無計可施。

    二人尋找嚴顏商議對策,嚴顏道:“江東軍精熟水戰,便連曹操都不能在水麵上與江東軍爭勝,我軍如何能行?唯今之計,當據住上遊,多造突冒船(一種尖頭,安裝撞角的戰船),或紮木排,上麵裝載柴草,江東水軍若是上來,我軍或放突冒船衝撞,或放火排阻擊,如此不計成本,當可穩守這條水道。”

    二人聞言,深以為然,當即下去準備。如此一來,江東水軍再次求戰,盡皆被吳蘭、雷銅用突冒、火船阻截住,難以近前廝殺,隻得退回營寨堅守。

    周瑜於是召集眾將商議道:“蜀軍從上遊放突冒、火船,我軍求戰不得,該如何破敵?”

    眾將都無計可施,忽聞建寧太守董和招聚了一萬蠻兵,以李恢為主將,雍闓、爨習為副將,並夜郎王竹楷,滇王羋同等人,前來巴郡相助嚴顏,目前大軍已至長江南岸,正與嚴顏夾江呼應。

    周瑜大驚,沉吟了一陣,忽然問道:“劉賢如今在何處?”

    呂蒙道:“他此時正駐紮在幟縣南岸。”

    周瑜道:“可速請他進兵,前來抵敵李恢。”

    呂蒙遲疑道:“前些時候劉賢來到幟縣,城中守軍閉門不納。後劉賢欲要進攻涪陵,都督也修書阻攔。如今他駐兵幟縣南岸,恐怕不會輕易前來。”

    周瑜聞言,氣悶不已,良久才道:“我這就修書一封,許以攻占巴郡之後,分墊江給他,想必他不會拒絕了。”

    信使送至幟縣,劉賢看過了信,心下冷笑,麵上卻不動聲色地問信使道:“聽說你家都督前些時候又吐血暈倒,不知身體可還好?”

    那信使支吾了一下,並不願答。劉賢見狀,道:“我們兩家份屬同盟,我隻是關心周都督的身體情況,並無他意。”

    那信使這才道:“都督精神尚好,隻是胸中常常氣悶,每日食欲不振,又軍務繁忙,至深夜方息,清晨又起,未有一日安穩。”

    劉賢點了點頭,對信使道:“你回去告訴周都督,就說我明日就拔營西進,前去抵敵李恢。”

    信使走後,魏延道:“周瑜要我們對付李恢一萬大軍,事成之後才得墊江一縣之地,如此吝嗇,主公何必前去?”

    劉賢沉默片刻,這才道:“周瑜如此勞心勞力,已然命不久矣!若不能助他拿下巴郡,待其死後,江東在益州便無法立足,恐怕會就此退回荊州去。到那時,我軍的圖謀便將落空。再幫他這一次,之後便橋歸橋、路歸路,各走各的道吧。”

    於是劉賢領兵西進,趕到長壽鄉地界,隻見大江麵上,嚴顏領兵在北,李恢領兵在南,無數船隻遮蔽江麵,連通南北,聲勢浩大。而周瑜率領陸軍在江北與嚴顏對峙,甘寧、周泰率領水軍在江岸紮營,水陸連接,旗幡蔽日,聲勢也不遑多讓。

    劉賢看了看雙方形勢,這才領兵在南岸險要之處也紮下了營壘,隨後寫信給周瑜,告知自己到來之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