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劉賢困窘

字數:4859   加入書籤

A+A-




    卻說周瑜在墊江,打聽得劉備正與張任、吳懿大戰,於是分兵一支,欲要北上奪取安漢,繼而襲擊閬中,攻擊劉備之後,不想劉備進兵神速,短短時日便即擊敗蜀軍。周瑜此時剛剛趕到安漢城下,尚未來得及攻打城池,聞聽劉備已然順江而下,進軍極為迅速,周瑜隻得長歎一聲,領兵退回了墊江。

    不數日,雙方大軍在墊江會齊,劉備與周瑜相互打了一陣嘴仗,把聯盟翻臉的責任都推卸給了對方。隨後劉備開始製造投石機等攻城器械,準備強攻城池。

    周瑜也自加緊趕造投石機,準備堅守。雙方正緊張地備戰,此時巴東戰況也翻越重重關山,分別送達了周瑜、劉備的手中。

    劉備看信之後大驚,雖然對孟達戰敗早有了心裏準備,但卻實在沒有想到會敗得這麽慘,孟達所部五千,陳式所部三千,鄧方所部兩千,再加上朐肕、魚腹兩地留守的郝普所部一千五百人(不算巫縣的五百人),總計一萬一千五百人的大軍,僅剩下孟達殘部二千餘人,鄧方、郝普殘部數百人,張飛複奪朐肕之後解救了近千人,總共就隻剩下三四千人。

    加上張飛從利川翻山越嶺帶來的三千人,劉備大軍在巴東地區隻得六七千人了。

    周瑜看信之後也大驚,巴東地區原有魯肅、襲肅共九千五百人(除去巫縣的五百人),結果被張飛複奪朐肕,又在魚腹城下敗了一陣,如今也隻剩下七千人了。

    如今張飛留鄧方、郝普守衛朐肕,自領三千兵堵在魚腹城下,因兵力不足,也不敢攻城,隻堵住城門,每日叫戰。

    魯肅雖有七千人,卻也畏懼張飛勇猛難敵,故而倚城堅守,輕易不敢出城野戰,雙方就這麽對峙著。

    從形勢上看,張飛自然是占了上風,但優勢微弱,難以轉化為勝勢。而魯肅雖然稍顯弱勢,卻也守得滴水不漏,若無其他變故,守住魚腹絕不是問題,甚至隨時都有可能翻盤擊敗張飛。

    周瑜將各處軍情想了一遍,這才歎道:“千算萬算,沒有算到張飛竟能尋到小路,翻山越嶺入川!劉備為了獨占巴東,可真是煞費苦心啊,竟還留了這麽一條後路!”

    甘寧道:“都督勿憂!我願領兵東進,去抵敵張飛,必複奪巴東,獻於都督。”

    周瑜道:“如今劉備大軍就在墊江城下,此時怎可分兵?以魯肅之能,守住魚腹絕不是問題,巴東局勢就先且這麽拖著吧。我當修書一封,請程普率一萬大軍進駐江陵,監視劉備留守荊州的部隊,若是劉備敢再從荊州調兵,我軍便趁機吞了劉備所屬的荊州地區。如此一來,我想荊州之兵是不敢輕舉妄動了。”

    甘寧道:“劉備所屬的荊州地區被分為江北和江南兩大塊,江北有關羽、糜芳領重兵把守,取之不易。但江南地區,自張飛入川之後,隻有潘叡、向朗、向寵、宗預、傅士仁、劉寧、習竺、沙摩柯、鞏誌、陳化等人把守,若程普揮兵取之,並不算難,都督何不命程普幹脆襲取了江南之地算了。”

    周瑜想了想,搖頭道:“荊州如今形勢微妙,奪取劉備的江南之地固然容易,卻隻恐牽一發而動全身!我軍若攻江南,關羽絕不會坐視,倘若關羽襲擊江陵,曹操部下文聘必趁虛襲擊江夏,駐守襄陽的呂常、青泥隘口的樂進也有可能南下,荊南龐統、黃忠會有何動作更是難以預測。罷了,若非萬不得已,荊州就暫時不要開啟戰端了。”

    甘寧道:“那麽可否將呂蒙麾下一萬兵馬調去巴東?”

    周瑜道:“呂蒙要監視劉賢,也不可輕動。”

    甘寧歎道:“如此,便隻能與劉備相持了。”

    周瑜笑道:“此言差矣!我已遣使去漢中,邀張魯襲擊劉備之後,共取巴西。巴西郡板楯蠻多信奉五鬥米教,張魯在巴西頗有根基,欲得之久也。我料張魯得信之後,必會派兵南下,到時候劉備首尾不能相顧,必敗無疑。”

    甘寧聞言拜服。

    此時的劉賢早已進兵至江陽城下,江陽太守程畿閉城堅守,城內有五千精兵,劉賢幾番攻打,都無法破城,派張裔、費詩、李恢、爨習等人前去勸降,程畿又斷然拒絕。

    劉賢無奈,隻得停下兵馬,打造回回炮等攻城武器。因為軍中早已備下了牛筋、蒙皮、滑輪、橫軸等精密零件,所欠缺的隻是笨重的炮身,因此在加緊趕製之下,不過七八天就製造出了十門回回炮,推至城下,用石彈猛烈攻城。

    那程畿也是個狠角色,白天堅守城池,夜裏搶修城牆,因念及此時已是七月底,秋糧將熟,程畿恐會資敵,又派人送信至城外各處鄉、亭、裏,命各地小吏組織百姓搶收糧食,隨後驅趕百姓離開家鄉,撤往更西邊的僰道。

    劉賢每日隻顧攻城,因算著秋糧將熟,自己並不虞缺糧,故而心下安穩,直到五六日後,探子來報,附近百姓未等糧食全熟便即搶收,並盡皆撤往僰道去了時,劉賢已是悔之無及。

    清點軍中存糧,隻夠大軍十日之用。劉賢急忙派陳應返回畢節,催收錢糧。然而畢節一縣之地,土地貧瘠,人煙稀少,更有許多基層鄉亭小吏心向程畿,暗中抵製,幾番催逼之下,陳應也隻征得萬餘石糧草,僅夠大軍一月之用。

    陳應帶著這些軍糧來見劉賢,請罪道:“畢節小縣,人煙稀少,各鄉亭小吏又多陽奉陰違,因主公早有明令:隻取應得的賦稅,不許無故加征。故而我多方設法,也才隻得這些許糧草,請主公恕罪!”

    劉賢笑道:“無妨,月餘時間已足夠我軍攻破江陽。江陽城中糧草充足,隻要拿下此城,我軍自無缺糧之虞。”

    當下劉賢加緊攻城,又過了數日,江陽城低矮的城牆禁不住回回炮的猛攻,終於被轟塌了一段,劉賢大喜,當即揮兵搶城,魏延一馬當先衝進城中,隨後卻又呆住了。

    原來程畿早預料到城池將破,於是早早將這一段城牆之後的民居拆除,又依托廢舊牆垣,用鹿角、木樁、土石建造了厚厚的一圈防護欄,如今城牆被破,蜀軍即撤至防護欄之後,支起盾牌,架起弓弩,嚴密防守。

    魏延被這密密麻麻的鹿角驚的心寒,隻得派遣士兵小心地爬上城頭,卻見這一段城牆也被土石阻斷了,根本無法順著城牆上的通道攻擊城內。

    魏延無奈,急忙派人將詳情稟告了劉賢。

    劉賢聞訊,親自進城來看,也被城中的鹿角木樁陣給驚了一下,想了想,歎道:“這程畿真是個狠人啊!看來欲破此城,非得用火攻不可了。隻是在城中放火,必定禍及百姓,有傷天和。”

    於是劉賢修書一封,告知程畿自己欲用火攻,請程畿顧念滿城百姓安危,早早投降。即便不肯投降,也可自行退走,自己絕不追趕!

    書信送去,劉賢等了兩個時辰,城中全無動靜。劉賢頓時歎了口氣,命士兵用柴草木枝紮成了數十個草球,淋上燈油,又用土堆成一個斜坡,準備將草球順坡放下,滾進前方的鹿角之中,再用火箭引燃,焚燒敵軍的鹿角、木樁。

    正準備間,忽聽身側的魏延叫道:“主公你看,城中起火了!”

    劉賢一驚,順著魏延手指的方向抬眼看去,果見城西某處煙塵滾滾。劉賢正疑惑間,又見鹿角柵欄之後的蜀軍紛紛撤走。

    劉賢越發驚疑不定,命吳蘭、雷銅率領數百人試探著衝過鹿角前去查看。

    不多時,雷銅來報:“程畿已然率兵撤出江陽城,往北退往漢安縣去了。城中火起之處,乃是糧倉。吳蘭正領兵救火。”

    劉賢聞言大驚,衝口歎道:“好個程畿!你走就走了,我又不趕你,何必又將糧草燒了!”

    當下劉賢急令魏延、陳應、鮑隆都去救火,然而程畿下手極狠,這一把火燒的十分透徹,即便劉賢全力搶救,也隻救回兩三千石糧草,且這些糧食上麵還有一股揮之不去的煙熏味兒,令人實在難以下咽。

    看著這些糧食,劉賢心下冒火,對逃往漢安的程畿充滿了怨念,心下默默地畫了許多個圈圈詛咒程畿。

    正心中發狠,忽然李恢來見,問劉賢道:“如今軍中糧草隻可支撐一月,北邊漢安、西邊僰道距離江陽都有數百裏,大軍前往征討,路途就要耗費近十日,即便到達也未必就能在短時間內順利破城。萬一大軍困頓城下,糧草不濟,大軍必亂。不知將軍可有良策應對?”

    劉賢歎了口氣,道:“我也正為此發愁!我欲向城中百姓購糧,不知可否?”

    李恢道:“江陽城小,百姓不多,且大軍攻城,導致今年的秋糧未能收入城中,此時家家戶戶的存糧恐怕都不多,即便購糧又能購的多少?”

    劉賢道:“依你之見,又該如何?”

    李恢道:“羋同、竹楷兩部蠻兵雖然投降將軍,但終究隻是客兵,不可能長久受將軍驅馳。既然如此,不如將羋同、竹楷兩部蠻兵遣散,一則減輕軍糧壓力,二則他們先回南中,也可為我軍今後南下打個前哨。”

    劉賢聞言,狐疑地看了看李恢,但轉念一想,軍中糧草確實難以支撐,與其拘著大軍,一起餓死,不如放蠻兵離開。當下點頭道:“如此也好!我軍遲早必定進取南中,先讓羋同、竹楷回去作為內應也不錯。”

    於是劉賢當夜設宴,款待了羋同、竹楷,好言安慰了二人一陣,次日一早,多備錢帛,放二人回南中去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