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亂蜀抽身

字數:5088   加入書籤

A+A-




    劉賢得知劉璋欲降,心下大喜,當下隆重接待了周群。

    周群見劉賢十分殷勤,於是問道:“劉益州投降之後,不知將軍欲要如何安置他?”

    劉賢道:“進城之後,我當約束眾軍,秋毫無犯。劉璋本人及其家眷,我也絕不傷害。劉璋可保留個人財富,或是留居成_都,或是遷往別處,都聽其自願。若他更願意為我效力,我也可以擢用。”

    周群道:“若劉益州願意效勞,劉將軍能授他何職?”

    劉賢想了想,道:“我這有三個職位,看他自願擔任何職:其一是仍為益州牧,待我回轉荊州之後,益州事務仍舊全權交給他打理。其二是遷往南中,擔任徠降都督,主掌南中事務。其三是隨我返回荊州,擔任我的掾屬從事。”

    周群聞言驚訝地道:“劉將軍竟然願意讓我家主公繼續擔任益州牧之職?”

    劉賢道:“這又有何不可?”

    周群驚疑不定地看了劉賢半晌,這才道:“劉將軍果非常人也!既然如此,我這就回城請劉益州出降。”

    當下周群回城麵見劉璋,轉述了劉賢之言,劉璋、鄭度等人也都驚喜不已。

    於是劉璋親自捧著印綬及西川地理人口圖冊,率一眾文武將校出城投降。劉賢出營迎接,握手勸慰了劉璋一陣,當下接過印綬圖冊。遣魏延先入城開道,劉賢與劉璋隨後並馬入城。

    分遣吳蘭、雷銅、張嶷、張翼把守城池,李恢、費詩封鎖府庫,清點財貨糧草。劉賢自與魏延等人入了州牧府,隻見府邸之內,宮室殿堂齊備,實非人臣所居之地。當下劉賢也不以為意,徑上大殿主座上坐定,安排劉璋、鄭度、王累、程畿、李嚴、秦宓、周群、何宗等一幹降將坐定,命排上宴席,為眾人壓驚。

    宴席之上,劉賢當眾寫了表文,仍舊表奏劉璋為益州牧。劉璋見狀,頓時百感交集。鄭度、程畿等人見狀,也都盡皆心安。

    劉賢又道:“如今劉益州麾下尚有張任、吳懿、劉璝、劉循、費觀、楊懷、高沛等人領兵在外,你何不發一封文書,令眾人向我投降?”

    劉璋道:“自該如此!”

    當下劉璋寫了書信,分派各處兵馬投降。

    劉賢笑道:“益州人傑地靈,依我本心,欲要征召幾人隨我回荊州。不知劉益州是否願意割愛?”

    劉璋聞言,思忖了一陣,還以為劉賢這是要征召自己兒子,以便作為人質,這也是應有之義,當下起身道:“願聽劉將軍吩咐!”

    劉賢點了點頭,道:“我欲征召張任、鄭度、王累、程畿、李嚴、秦宓、費觀、周群、吳懿等人,還請劉益州和眾位萬勿推卻才是。”

    此言一出,眾人盡皆麵色大變,就聽劉璋囁嚅了一陣,道:“麾下眾將,隻要他們自己願意,自然聽憑劉將軍調遣。”

    旁邊鄭度聞言,衝口道:“老夫乃州牧府中老臣,不願轉投別人,隻好辜負劉將軍的好意了。”

    劉賢麵色一變,強笑道:“鄭先生既然願意留在蜀中,我又豈敢勉強於你。”轉而目視其餘眾人。

    周群道:“敢問劉將軍,你既然留劉益州繼續鎮守西川,想必不會在成_都久留了?”

    劉賢點頭道:“不錯,我會盡快尋路返回荊州。”

    周群聞言,沉默一陣,道:“我桑梓祖墳皆在西川,不願遠遊。還請劉將軍見諒。”

    此言一出,程畿、王累、秦宓也表達了相同的意願。

    劉賢點了點頭,轉而問李嚴道:“李將軍乃是荊州南陽人,想必不會推脫了吧。”

    李嚴聞言,起身道:“願隨劉將軍返回荊州。”

    劉賢大喜,起身扶起李嚴。轉而對眾人道:“既然你們不願隨我回荊州,那也罷了。鄭度可為劉益州之別駕,周群為長史,秦宓為從事。何宗為蜀郡太守,楊洪為犍為太守。另,吳懿歸降之後,可為廣漢太守,劉循歸降之後,可為蜀郡屬國都尉,劉璝歸降之後,加封為裨將軍,留守成_都,聽劉璋調遣。至於張任、費觀麽,待二人歸降之後,便與程畿、王累等人一道,隨我入南中,待拿下南中地區之後,再行任職。”

    當下劉賢一番任命,將所有人都安頓好了。

    當夜席散,李恢、費詩前來稟報:“城中府庫已然清點完畢,共有五銖錢十二億六千三百七十萬枚,黃金二萬八千斤,白銀八萬二千斤。另有蜀錦八千匹,其他絹、帛、布等共計十八萬匹。其他珍珠美玉器物玩好近萬件,一時無法計價。武庫之中,尚有皮甲八萬副,鐵甲三千副,刀槍劍戟十萬餘柄,弓弩兩萬張,箭矢一百五十萬隻。馬廄之中,有上等戰馬八百餘匹。糧庫之中,有存糧一百二十萬石。”

    劉賢聞言大喜過望,當下便命人將所有東西盡數裝船,隻給劉璋留下了二十萬石糧草、三百餘萬錢以及少量布帛兵器,已使劉璋能夠有一定的餘力守城。

    次日,劉賢命費詩、張嶷、張翼押運著船隊,先行順岷江而下往僰道而去,所有物品打包裝船用了十好幾天的時間。

    在運送財物的同時,劉賢收到了魯肅的書信。信中,魯肅指責劉賢不講信用,說好的成_都歸江東,劉賢卻自己取了,話語中有提兵攻打之意。

    此時魯肅已經取了資中,正在攻打牛鞞。劉賢當即寫了回書,表示願意召回張任之軍,將牛鞞以及廣漢郡境內的雒縣、新都、什邡、綿竹等城池都交給魯肅。並表示劉璋新降,自己為了安定益州人心,不得不暫時委任其為益州牧。且自己不日即將領兵南下攻取南中,待大軍走後,魯肅自可繼續攻取成_都,自己絕無二話。

    魯肅得了書信,心下猶疑不定。忽報張任盡撤牛鞞之兵,轉而返回成_都去了,魯肅大喜,即揮軍占了牛鞞,隨後一路向北,連取雒縣、新都、什邡、綿竹等城。正好遇到攻破了涪城,南下奪取綿竹的劉備兵馬。

    魯肅於是命呂蒙領兵五千守住城池,將劉備擋在城外。隨後自領萬餘人南下,直抵成_都城外,還劉賢答話。

    此時劉賢已將城中財物軍資運走了大半,張任、劉循、劉璝等一班領兵的蜀軍降將也都在城中,降兵加上劉賢自己的兵馬,足有兩萬四五千人,心下其實並不懼怕魯肅。於是邀魯肅於城下相見。

    二人會麵,魯肅指責劉賢不講信義,劉賢笑道:“子敬此言大謬!你我兩家確實有約定,殲滅劉璋之後,蜀郡歸你。然而如今劉璋並未被滅,他仍是名正言順的益州牧,我又豈能將他人之地擅自交付給你?況且自江東大軍入川之後,我軍先後奪取了江州、符節、江陽,又招降了牛鞞、雒縣、新都、什邡、綿竹等地,這些城池如今可都移交給你了,我對你可謂是仁至義盡,你如何能說我不講信義?”

    魯肅聞言沉默片刻,道:“然而最重要的成_都卻被你自己取了。我知你現在兵強馬壯,又有堅城守禦,並不怕我。但如今劉備尚在綿竹關外,倘若我打開城門,放劉備進入蜀郡,我與他聯合攻城,你認為結果會是如何?”

    劉賢麵色一變,笑道:“子敬何必如此!我不日就將南下攻略南中,成_都仍是劉璋所有,我走之後,你依然可以攻下此城。倘若引劉備入蜀郡,到時鹿死誰手,可就真不一定了。”

    魯肅盯著劉賢看了許久,這才道:“你真的要全軍南下?”

    劉賢點頭道:“自然是真!”

    魯肅聞言長歎了口氣,道:“劉將軍,你如此行事,我卻真是看不懂你了。不過你若真的南下,我也就承你這個情。他日我軍拿下成_都,必不會薄待於你。”

    劉賢笑道:“無妨!當日三家入川之前,早有約定:我若奪了益州土地,便可轉交給你,以此換取荊州之地。這個約定我可一直都記著呢。”

    魯肅聞言麵色一變。

    當日劉賢回到城中,命眾將加緊將物質裝船,又詢問一眾蜀軍降兵,是否願意隨同去南中。

    一眾蜀兵自然都不願背井離鄉。當下劉賢隻得自己做主,將劉循、劉璝、張任以及城中原有之兵並自己在武陽大捷時候用降兵編組的輜重營全都留下,合計有一萬五千人,交給劉璋守城。

    劉賢卻隻帶著麾下各將領的原有部曲九千餘人南下。

    正忙碌間,忽然李恢來報:“主公入城之後,自顧著搬運財物軍資,卻為何忘了征召工匠?”

    劉賢聞言,頓足道:“不是你提醒,我差點把這個忘了!城中工匠可多麽?”

    李恢道:“織錦的織戶都在錦官城,有數千家。此外益州在蜀郡和廣漢郡都設有鐵官,鐵匠不少,其中不乏能夠鑄造上等兵器的大匠。”

    劉賢聞言,即命將蜀郡近千名技藝精湛的各類工匠全都強製征召在軍中,準備一起帶走。

    如此又過了五日,一切準備就緒,劉賢與劉璋告辭,隨後一聲令下,眾軍一起登船,帶著無數錢糧軍資,拔錨起航,順著岷江往南而去。

    臨行之前,劉賢書信一封送給魯肅,言道兩家同盟,共同入川,今日分別之後,不知是否還有再見之期。今當遠離,別無長物相送。聞江東軍長途征戰,軍糧不濟,特將糧草十萬石相贈,聊表寸心。

    魯肅看信之後,默然良久。派遣甘寧去信中所指的江邊尋找,果然有十萬石糧草。魯肅及一眾江東將校無不暗暗訝異。(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