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黃弩之威
字數:4796 加入書籤
黃忠見曹仁撤走,命前排五百士兵前去撿回紮馬釘,另分五百士兵去清點戰果,收得傷馬近三百匹,而因為鐵釘陣阻攔,黃忠無法及時追擊,故而敵軍受傷的士卒都被救走了。隻有近百個戰死或重傷的無法逃走,被黃忠之兵收殮、抓獲。
當下黃忠擊退曹仁,立起營寨。不多時,張嶷、張翼也趕到了,二將經便橋過襄水(今南渠),來與黃忠會合,共入營寨等候劉賢大軍到來。
當日傍晚,劉賢方才姍姍來遲。黃忠等將出營將劉賢大軍迎進寨內,安頓完畢,劉賢對黃忠道:“今日黃老將軍對陣曹仁騎兵,臨陣折其銳氣,真是大漲軍威。”
黃忠道:“曹仁未曾見過紮馬釘,猝不及防,我軍因而小勝。實非我一人之能也!”
劉賢笑道:“紮馬釘初次使用,未見其效。而老將軍能坦然不疑,整肅部伍,直麵敵騎衝撞。如此膽氣,足以令人感佩。”
黃忠聞言大笑。
次日一早,劉賢率領眾將繞城觀看襄陽城池,隻見城牆高達九丈,望樓牆垛齊備,旗幡招展,重弩羅列,防守十分森嚴。護城河寬達二十餘丈,引漢水、襄水環繞。觀其城池大小,足可容納十餘萬居民。
這是劉賢見過的除成都之外的第二大城。江陵城池雖然也很高大堅固,曾經是戰國時代南方霸主楚國的郢都,但經過秦漢數百年的時間,地位早已下降了許多,不如劉表花費了十餘年時間傾力打造的襄陽城這麽雄壯。
劉賢看了城池,默然無語地回到營帳,心下不由暗道:“如此雄城,難怪曆史上關羽水淹七軍,擒於禁,殺龐德,占盡優勢,也始終無法攻下此城。而後世縱橫無敵的蒙古鐵騎也在此城之下屢屢折戟沉沙。不過曆史上蒙古騎兵能夠依靠回回炮攻下此城。如今這座城還不如宋朝時候那麽堅固,相信我也能攻下。”
當下劉賢分派眾將道:“襄水便橋乃是我軍退路。雖然如今曹軍漢水水師全軍覆沒,但也要防著敵軍援兵偷渡漢水或者襄水,襲擊我軍後方。現名傅士仁率領本部兩千兵馬去便橋之南紮營駐守。”
傅士仁領命而去。
隨後劉賢又分派道:“命張任、文布率領本部剩餘兩千兵馬往北邊檀溪駐紮,防備敵軍援兵從北而來。”
張任、文布起身應諾,領兵而去。
兩路兵馬去了,劉賢這才將剩餘兵馬盡數調出營寨,黃忠居中,張嶷、董塗那居左,張翼、阿會喃居右,劉賢自領三衛親兵居後。命工匠營推出早已準備好的五十架回回炮,就在兩百五十步外排列整齊,在黃忠兵馬的操作下,準備對準襄陽城猛轟。
正當劉賢兵馬組裝回回炮的時候,就聽城上突然“嘣”的一聲巨響,隨後一根巨大的弩箭轟然射了過來,掉落在回回炮之前三丈處,弩箭斜著插入地下,入土二尺有餘。
劉賢嚇了一跳,急令士卒將那弩箭取過來。劉賢仔細觀看,見此箭如同一根碩大長槍,長有丈二,粗如兒臂,箭頭乃是鐵製,扁平如鏟,箭尾以木片為羽翼,整支箭矢造型流暢,工藝極為精良。
劉賢道:“如此巨大的箭矢,是何種弓弩所發?”
黃忠縱馬而來,對劉賢道:“此乃是我大漢軍隊中的利器,名為大黃弩。此弩乃是十石重弩,弩機安放在車床之上,能夠由士兵推著隨軍機動作戰,也能放在城頭作為守城武器。射程最遠可達二百七十步左右。剛剛發射弩箭的是單弩,還有一種連弩,能夠一次射出三根箭矢,名叫大黃三連弩。”
二百七十步,差不多四百米啊!劉賢聞言頓時驚訝地道:“如此重弩,實乃利器!為何江東、劉備、劉璋以及我軍之中都未曾見過?”
黃忠道:“大黃弩製作工藝複雜,又是軍國重器,其製作之法嚴格保密,隻有朝中九卿之一的太仆轄下考工令主管的兵器監中才有圖紙和掌握製作之法的工匠。且每一件大黃弩製作完成之後,都將編號登記造冊。軍律之中對大黃弩有專門規定,此弩即便損壞,也不能私拆,而是要帶回上交。若是戰事不利,撤退之時無法帶走,也必須由專人毀壞其精密部件,令其難以被敵人修複仿製。”
劉賢歎道:“原來如此,難怪我們幾家都沒有大黃弩!不過曹操坐擁中原,挾天子以令諸侯,為何不大力製造此弩?”
黃忠道:“這卻不知!不過自董卓造逆以來,漢室傾頹,朝廷幾經動蕩,都城疊遭戰火,或許圖紙和有經驗的工匠都在連續不斷的戰爭之中焚毀、喪生了吧!總之,如今就算是曹軍之中,這大黃弩的數量應該也並不多。”
劉賢點頭道:“如此,我就放心了。”
正說之間,城上又連續傳來幾聲弩弦響聲,劉賢急忙抬眼望去,就見七八支碩大的弩箭飛射而來,其中兩支落到了回回炮陣之前,三支落到了炮陣之後,但仍有三支正巧落入了炮陣之中。一架回回炮剛剛組裝完畢,正被弩箭射中,那如鏟子一般的箭頭頓時將回回炮的車床射成兩段,破裂的木屑紛飛,將站在旁邊的幾名士兵打得滿臉是血。
劉賢見狀大驚,急忙命令眾軍推著回回炮退後三十步,到二百八十步外重新列陣。
黃忠道:“我軍石炮射程隻有二百五十步左右,如今移後三十步,如何還能攻城?”
劉賢沉默片刻,道:“命令士兵,減輕石彈重量,照準城上發射一次試試。”
眾士兵得令,放下二十斤巨石,改用十斤石彈,放入卡槽,絞動轉盤,拉開弓弦,隻聽嘣的一聲,石彈迅猛飛出,呼嘯著往襄陽城上撞去,正中城牆,打得石屑紛飛。
劉賢仔細看了看中彈的城牆處,見上麵隻有一個小坑,不由有些無語。旁邊黃忠道:“當年劉表整修襄陽城牆,用粘土、糯米、石灰蒸煮混雜,其內又釘上木樁,層層夯實,即便用鐵錘奮力擊打鐵釺,也難以穿透城牆。此城本就難攻,如今又減輕了石彈的重量,要想攻破此城,恐怕很難。”
劉賢點了點頭,想了想,命令士兵在石炮之前壘起一個丈二高的土丘,隨後將石炮推到土丘斜麵之上,炮身向上仰起,隨後命令再次發石。
由於炮身仰起,石彈發射出去之後從平射變成了仰射,眼看著就要飛上城頭,然而直射石彈畢竟與拋射不同,石彈動能耗盡之後,急速下落,竟然在靠近城頭極近的地方墜落下去,最終還是擊打在了城牆之上。
劉賢心下失望不已,轉頭對黃忠道:“若能靠近至二百步,便足可將石彈射上城頭。然而城上的大黃弩卻也將會對我軍石炮造成巨大威脅。麵對如此堅城,石炮無法建功,如之奈何?”
黃忠道:“襄陽城的護城河與漢水、襄水相連,不如等軍師率領水軍到後,再看看能否從水麵進攻?”
劉賢點頭道:“也隻能如此了!”
當下劉賢收兵回營,將襄陽城池畫了下來,就在紙上比對計算了一番,隻覺無論是壘土成山,還是挖掘地道,亦或是發動民壯填平護城河都難以做到。當下隻得長歎一聲,命士兵加緊圍城,靜等龐統水軍到來。
此時,遠在淮南的曹操也收到了曹仁發來的求援文書,當下沉默片刻,歎道:“想不到當年投效我的邊郡太守之子,短短數年居然成了一方諸侯,如今竟然在孫權、劉備的手中搶下了荊州,開始領兵北伐了!天下之事風雲變幻,真是讓人難以預料啊!”
旁邊荀攸道:“如今襄樊告急,而我大軍多在關中、淮南一帶。鄴城、許都附近雖還有些兵馬,卻不可輕易。丞相若欲救襄樊,還需早做定計才是。”
曹操點頭道:“襄樊乃是大城,曹仁、呂常都是良將,倚城堅守,應該可保無虞。不過為防萬一,還是應該早派援兵。”
當下曹操沉吟一陣,道:“傳令汝南滿寵領兵一萬南下,去增援曹仁。不過滿寵麾下都是步兵,還該配一支騎兵才是。傳令留守鄴城的五官中郎將曹丕,叫他從河北分派三千騎兵南下,去曹仁帳下聽用。”
分派完畢,曹操又看著南邊的長江方向,對麾下眾將道:“如今我軍攻破孫權的濡須江西營,已能揮兵入江。而孫權擁兵四萬,固守巢湖兩岸,與我軍相持了半月有餘。若再不能擊破他,等到春汛到來,江水暴漲,我軍形勢將大為不妙。我欲於近日出兵,與之決戰。眾將皆要依令而行,不可遲疑畏戰。”
當下曹操調兵遣將,遍視諸將,隻有青徐之兵最善水戰,當下命泰山降將吳敦、尹禮領兵五千,乘油船潛出巢湖,占領長江之上的江心洲。欲要以此為戰略支點,調動孫權大軍,進而裏應外合,一舉擊敗孫權。
吳敦、尹禮去後,曹操又命張遼、於禁領兵一萬攻略巢湖以西臨湖、襄安等地,樂進、李典領兵一萬攻略巢湖以東蕪湖等處。臧霸、孫觀領兵一萬,乘坐油船往來救應。夏侯惇領兵坐鎮中軍,都護各軍。
曹操一身軍令,眾軍頓時齊動。吳敦、尹禮領兵趁夜潛出巢湖,直至大江之上,見江心果有小洲,當下靠岸登洲,急速建造營壘,準備固守。
探子很快將消息報知孫權,孫權聞訊大驚,急招眾將商議對策。韓當道:“曹軍竟敢深入大江,這是自投死地!江心洲甚為狹小,可分遣船隊繞洲放箭,洲上之軍將插翅難飛。此外,曹操必定派兵再出巢湖前來接應。可派水軍主力封鎖連通巢湖和長江的裕溪,使敵軍無法救援洲上之兵。”(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