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夏侯惇來了
字數:5129 加入書籤
劉賢聽說繳獲甚多,頓時大喜,道:“如此一來,可大大減輕我軍從江陵調運糧草輜重的麻煩了。”
當下劉賢又問道:“繳獲之中,可有大黃弩?”
郝昭搖頭道:“曹軍撤離之時,已將大黃弩砸碎。”
劉賢聞言,頓時失望不已。
當下劉賢領兵來到西門的城牆上,看了看城外的兩座衛城,問郝昭道:“呂常在哪座城中?他還有多少兵馬?”
郝昭道:“呂常在南邊的衛城之中。南城尚有六百餘人,北城有三百。”
劉賢聞言,當即寫了書信,命人射進衛城之中,向守軍勸降。南城的呂常斷然拒絕,北城守軍卻在一陣內亂之後,豎起降旗向劉賢投降。劉賢大喜,當即命守軍出城,隨後讓郝昭率兵進駐北城,從中搜出了五具完好的大黃弩。
劉賢聞言,更加喜悅。當下再次向呂常勸降,又遭到了呂常的拒絕。
當下劉賢檢查了一下北城儲存的糧草數目,足有兩千石,料想南城也該有同樣數量的糧草。這些糧草足夠呂常的六百餘士兵食用三個多月了。
劉賢正拿不定主意是要揮兵攻打呂常,還是要分兵長期圍困,就見龐統匆忙來報:“黃承彥求見!”
劉賢當即尋了個僻靜地方與黃承彥見麵,就聽黃承彥對著劉賢拱手稱賀道:“恭喜劉將軍奪下襄陽,荊州基業從此穩固了。”
劉賢聞言笑了笑,道:“黃老先生,我軍奪下襄陽也有你的一份功勞。不過老先生卻是有點不地道哦!你久在襄樊,如何不知曹仁暗中隱藏了數百艘船隻?為何不提前告知於我?”
黃承彥叫屈道:“曹仁乃是曹氏宗族名將,一向能攻善守,他暗地裏隱藏船隻,便連自己麾下未曾經手此事的將士也未必都知道,何況於我?劉將軍這是錯怪我了。”
劉賢點頭道:“也罷!不過如今襄陽雖已拿下,但呂常還據守衛城,樊城也尚在曹仁手中。而且曹軍援兵指日將到。你今日來尋我,可是依照諾言,來為我謀劃攻滅曹軍援兵之策的?”
黃承彥點了點頭,從懷中取出了一份地圖,對劉賢道:“劉將軍請看,這是襄樊地形圖。樊城周邊五十裏之內,所有可以立寨屯兵的險要之處我都標注了出來。還請劉將軍分兵將各處占住,隻留下這一處!待到曹軍援兵到來,各處立不住營壘,必往此處駐紮。然後我軍便可施行水攻之計了!”
劉賢仔細看了看,隻見黃承彥所指的位置上標注著“罾口川”三個大字,當下若有所思地笑了笑,即令向寵領兵把守襄陽城,傅士仁所部分出一千兵馬用三重鹿角圍死呂常所在的衛城。另一千兵馬則分別駐守中盧、宜城。而傅士仁本人親領八百輕甲騎兵在南岸來回巡遊,防止曹軍偷渡漢水。
南岸防務安排完畢,劉賢開始分派眾軍渡河,遣黃權領兵沿唐白河而上,統領馮習之軍,前往攻擊兩河口的塢堡。命張著領兵巡遊漢水,往來救應。命黃忠、史阿、苗瓠、郝昭、張翼、張嶷、關平等渡過漢水。
因在襄陽繳獲了許多糧草輜重,故而暫時不必再從江陵運糧,征發的二萬五千民夫大多都解放了出來。當下劉賢命其中五千人繼續運糧,其餘兩萬人在史阿、苗瓠的兵馬掩護下繞著樊城釘立木樁,擺放鹿角,挖掘土石分段建造土牆,以便困死樊城。
而黃忠、郝昭、關平、張翼、張嶷等人則分別領兵占據了屯頭、四塚等險要之地,也建起了營壘。
劉賢借口曹軍將至,當實行堅壁清野之策,分遣各軍將樊城周邊百姓共計八千戶盡皆遷往襄陽。
一切準備就緒,劉賢與龐統去各處巡視了一遍,隻覺並無問題。當下便按捺心情,靜等曹操援軍到來。
果然,兩日之後,派往南陽的探子來報:“曹操聞聽我軍攻打襄樊,親領三萬大軍趕赴許都,先遣夏侯惇領兵一萬南下,目前已至新野,預計三四日後便可抵達樊城。”
劉賢聞言,驚訝地對龐統道:“夏侯惇一向坐鎮許都附近,想不到這次曹操竟然把他也給派出來了。”
龐統道:“襄樊乃是荊州的戰略支點,曹操調集麾下精兵強將前來救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劉賢點了點頭,問探子道:“夏侯惇軍中有多少騎兵?”
探子道:“三千騎兵,其中一千騎是一人雙馬。此外,還探得其軍中有一千鐵甲軍,軍容極為嚴整。”
劉賢聞言歎道:“不愧是曹軍精銳,裝備就是精良。我猜那一人雙馬的騎兵必定是重騎兵無疑。”
龐統道:“這一萬大軍的鐵甲,輕、重騎兵就比我數萬大軍的還多了,曹操坐擁九州之地,的確是財大氣粗!不過夏侯惇雖勇,跋涉數百裏而來,又能有什麽能為?如今我軍已拿下了襄陽,此戰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劉賢點頭道:“我軍在襄陽前後俘獲了兩千二百餘匹戰馬,加上南中運來的一千二百匹羌馬,以及軍中已有的八百輕甲騎兵,七百重甲騎兵。此戰過後,我軍便能組建起五千騎兵來。假以時日,未必便不能在戰場上與曹軍來一場硬碰硬的騎戰。隻是此次卻是難以與之爭鋒了。”
當下劉賢命黃權、馮習封鎖唐白河,張著加緊巡遊漢水,又傳令張任、張南盡快拿下南鄉太守傅方,好抽出兵力,來襄樊助戰。
三日之後,夏侯惇果然領兵渡過白河,來到樊城以北三十裏的地方,眼見劉賢大軍已經占據了險要之地,當下夏侯惇命令族弟夏侯存率領步軍安營紮寨,隨後親自率領二千輕騎前來查看劉賢的營壘。
黃忠在營中看見,對劉賢道:“夏侯惇遠道而來,可趁其立足未穩,急速攻之,必可獲勝。”
劉賢聞言,與龐統對視一眼,盡皆大笑。當下劉賢令黃忠、關平領兵五千出營,前去挑戰夏侯惇,命郝昭、張翼之軍左出,史阿、張嶷之軍右出,兩麵夾擊正在建立營寨的夏侯存所部。
夏侯惇正看營壘,忽見一員老將領兵殺出,當下提槍喝問道:“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黃忠應聲道:“我乃鎮南將軍劉賢麾下大將黃忠!”
夏侯惇聞言,睜著獨眼上下打量了黃忠一陣,突然對左右大笑道:“常聽說劉賢麾下黃忠勇猛無比,今日一見,原來不過是一老卒!劉賢以此人為將,可見荊州無人也!”
左右眾將盡皆附和大笑。
黃忠聞言,靜靜地看了夏侯惇一陣,隨後道:“你笑我年老,我手中寶刀卻不老。況且看你年歲,也比我小不上十歲,何必譏笑我!你若有膽,可敢與我大戰一場。”
夏侯惇聞言大怒,喝道:“有何不敢!”當下縱馬揮槍直取黃忠,黃忠催馬舞刀出陣,二馬交錯而過,刀槍相撞,頓時發出一聲巨大的交鳴之聲。
這一下試探,雙方都感覺對方騎術、膂力、武藝、應變盡皆上乘,實乃勁敵,當下二人不敢輕敵,打起精神,調轉馬頭,再次衝殺了一個回合,又是不分勝負。
如是再三,夏侯惇見戰不下黃忠,不由焦躁起來,催馬緩緩上前,欲與黃忠纏鬥。黃忠也正有此意,當下也揮刀相迎。二人舞刀挺槍,一連鬥了二十個回合,仍舊不分勝負。
正鬥之間,夏侯惇忽聞本陣之中傳來鳴金之聲,當下急忙虛晃一槍,勒馬奔回本陣,問部將任皓道:“我正與黃忠交戰,勝負未分,你等為何鳴金?”
任皓回手一指,道:“將軍請看,劉賢分兵攻我營寨,夏侯廉將軍抵敵不住,遣人求救,我故而鳴金。”
夏侯惇聞言,在馬上踮起身子一看,果見正在立營的兵馬被劉賢大軍兩路夾擊。當下夏侯惇急忙領兵回救營寨。
黃忠見狀,揮軍從後掩殺。夏侯惇大敗,立不住營壘,隻得領兵退走。黃忠、史阿、郝昭、張嶷、張翼等人追擊了十餘裏,這才收兵回營。
且說夏侯惇敗了一陣,雖然將士傷亡不多,但卻損失了許多輜重糧草,一時大感憋屈。當下問荊州刺史李立派到軍中的向導官宗子卿道:“樊城周邊,何處險要,可以屯兵?”
宗子卿道:“屯頭、四塚等地都已被劉賢占據,唯有罾口川山穀極深,可以屯兵。”
夏侯惇聞言,當即率兵前去查看,果見地勢極為險要,山穀入口狹窄,其內深廣,又有小路可通穀後,的確是一處上好的屯兵之地。
當下夏侯惇看了良久,問宗子卿道:“往年漢水、白河可曾漲水淹沒此地?”
宗子卿道:“每年八月雨水豐沛時節,江水都會淹沒穀口淺處。穀中高處並不曾被淹沒過。況且方今正是一月,春水未升,正是枯水季節,絕不會有洪水。”
夏侯惇聞言,這才釋然,卻又疑惑地道:“此處極為適合守禦,劉賢既然占據了各處險要之地,為何偏偏不占這裏?”
正說之間,穀中突然呐喊殺出數百兵馬,盡皆身穿皮甲,手持弓弩,照準夏侯惇之軍猛射。
夏侯惇吃了一驚,急令士兵逼箭。有中箭的士卒舉著箭矢對夏侯惇道:“將軍請看,敵軍用的是竹箭,雖能及遠,威力卻小,根本無法射穿我軍鐵甲。”
夏侯惇定睛一看,果然如此。再仔細看了看穀中守軍的裝束,不由恍然大悟道:“此必是劉賢從南中招募的蠻兵,慣會叢林作戰,用竹弓竹箭。劉賢將之視為強兵,我看其卻是土雞瓦狗!”
當下夏侯惇命令麾下鐵甲步軍前往進攻山穀,並嚴令眾軍務必將敵軍一鼓擊潰。(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