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救援攸縣
字數:4635 加入書籤
大軍進城,此戰已然再無懸念。魯肅見城中四處火起,已然無法守衛,當即領兵撤退。郝昭、張任、楊狼、木鷹、塔利、向朗等領兵窮追不舍,一路追著魯肅殺到水寨,陷陣營結陣挺矛前衝,勢不可擋,連弩兵一邊前進,一邊放箭,威力驚人。塔利指揮弓弩,不斷拋射箭雨,與江東弓弩手對射。楊狼、木鷹分別出擊,衝擊敵陣。張任纏住了甘寧,又揮軍搶奪戰船。向朗則分派三千交州兵一邊搶奪戰船,一邊點起火把,往江東軍的戰船、軍陣之中投去。
各軍眼見勝利就在眼前,紛紛大呼酣戰,士氣極為高昂。
而魯肅既要分兵抵禦追兵,又要安排士兵上船,一時手忙腳亂,顧此失彼,眼見士卒傷亡慘重,魯肅正沒奈何,就聽江上鼓角喧天,卻是正與黃權交戰的呂蒙見陸上慘敗,當即命部將宋定領兵二千拚死纏住黃權,自己卻領著五千水軍趕回水寨救應。
呂蒙催船殺到江邊,一陣亂箭射退張任、向朗的輕步兵,有力地掩護了魯肅大軍登船。但饒是如此,等到魯肅終於率領殘兵敗將全部船之時,岸上、水邊已然滿布江東軍的屍體,營寨之中的戰船也有許多被奪、被燒,全軍將士盡皆垂頭喪氣。
魯肅也自心情低落,來到江上與呂蒙會合之後,當即請眾將過船相見,商議道:“我軍連敗兩陣,損兵折將不說,隨軍糧草還幾乎都丟失了。如今劉賢分兵把守各城,我們已經無機可乘,又無糧草,不如順江東下去江東與主公會合?”
呂蒙、甘寧、周泰、闞澤等人都道:“此言正是!”
就見丁奉猶豫地道:“都督容稟:剛剛我清點麾下士卒,胞弟丁封不在船上。我想他多半是被遺落在了公安城中。都督能否容我領兵前去救他出來?”
魯肅聞言沉默,就聽闞澤道:“剛剛兵敗如山倒,我軍各部都死傷慘重。丁封將軍或許已經不幸戰死了。即便還活著,也必定被荊州兵俘虜,如何還救得回來?丁將軍切不可因私廢公!我軍先且退回江東,再徐徐打探消息,若令弟已經戰死,便設法討回屍體,妥善安葬。若令弟被荊州兵生擒,也可設法贖回來。”
丁奉聞言,隻得作罷。
於是魯肅領兵去江上回合了宋定所部,殺退黃權之後,當即全軍轉向,往東而去。
此時劉賢得勝,分兵撲滅了大火,隨即開始統計戰果,繳獲中翼、小翼、走舸等各類戰船五十三艘,糧草近三萬石。臨陣斬殺江東兵二千七百餘人,俘虜近一千五百餘人,被俘虜之人中,還包括了江東大將丁奉之弟,目前官拜校尉的丁封。
而計點損失,各部共計傷亡一千七百餘人,其中近八百人戰死。劉賢命軍醫營全力救治傷兵,又命向朗將陣亡將士登記造冊,以備撫恤。
正忙碌間,就聽江上黃權派人來報:“魯肅殘部全部轉向,順流而下往東去了。”
劉賢聞言,對眾將道:“魯肅這是勢窮力孤,因此欲要撤回江東。傳令黃權,留下陳應所部士兵回守江關、夷道等地,其餘兵馬則立刻東下,死死咬住魯肅船隊。再派出赤馬輕舟立刻往東,向沿江各處城池關隘以及正在東線與孫權交戰的龐統報訊,以免各處猝不及防,被魯肅襲擊。”
隨後劉賢命向朗將俘虜押往江陵看守,並叫向朗將所部三千交州兵一分為三,分別駐防夷陵、公安、巴丘。留史阿、杜路守江陵。一切安排完畢,劉賢這才率領郝昭、張任、刑道榮、傅士仁以及三衛親軍乘船東下,準備去增援東線。
大軍到達巴丘時,忽然接到攸縣李嚴發來的文書,劉賢拆開一看,不由一驚。原來朱治、呂岱、賀齊領兵殺入長沙郡東部,賀齊領兵三千攻打安城,朱治、呂岱則領兵八千攻打醴陵。
李嚴分兵救援二處,令吳碭去救安城,李嚴、尤泉則增援醴陵。不想那賀齊卻早有準備,一邊圍城不攻,一邊分兵在要道設伏,一舉擊敗了吳碭。吳碭折兵近半,隻得退回了攸縣。賀齊卻領得勝兵帶著吳碭所部戰死士兵的屍體來到安城城下勸降。
安城縣令見援兵已被殺敗,頓時嚇得開城投降。
賀齊奪了安城,複又領兵來攻攸縣。吳碭野戰雖然不是賀齊的對手,但領兵千餘固守攸縣城池卻也沒有問題,堅守數日,並未讓賀齊破城。
李嚴正在醴陵與朱治、呂範對陣,江東兵多,李嚴也抽不出兵力增援吳碭。此時,正好劉賢傳令從南四郡各抽調一千人增援李嚴。於是李嚴當即傳信,叫四郡兵馬去救攸縣。
然而劉賢在這裏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雖然調派了援兵,卻沒有安排一個統一統領各路援兵的人,導致四郡兵馬缺乏一個統一的領導。
四郡路程遠近不一,兵馬趕到的時間於是也就有了快慢,長沙兵馬最近,當先趕到攸縣,卻被賀齊分兵一舉擊敗,殘部一退百餘裏,退到了衡山腳下。隨後桂陽郡兵不知情況,在趕到攸縣附近二十裏處的一個山穀時,也被賀齊伏擊,折兵大半,隻得退回了容陵。
兩路敗兵各自寫了文書回報自家的郡守以及李嚴,李嚴這才知道賀齊的厲害。急忙傳令兩路敗兵原地堅守城池,又令零陵、武陵兩郡兵馬先趕到衡陽會合,等待下一步命令再行動。最後,李嚴又寫了表文申報劉賢,請求再調精兵。
劉賢看完李嚴的戰報,思索了一下目前的局勢,東線如今有龐統主持大局,文有習珍、向充,武有馬超、魏延、張翼、張嶷、董荼那、阿會喃、馬岱、牛金、廖化、呂介、胡濟、董巴等將領,擁兵三萬四千人,雖然孫權即將得到魯肅殘部的增援,但黃權也同時領兵東進。算起來,東線如今兵強馬壯,應該是安穩的。
反倒是南線連戰連敗,形勢有些岌岌可危。
當下劉賢決定轉道往南,往增援攸縣。
大軍就在船上,轉向十分方便,當日進入洞庭湖,次日便沿著湘江水道來到了長沙。此時,五溪蠻精夫相煒收到劉賢的求援書信,也就近征召了五千蠻兵前來助戰,並表示若是不夠,後續還可以再征調一兩萬兵馬來援。
劉賢聞訊大為感動,命信使帶著幾件珍寶前去慰勞相煒,同時請相煒將五千蠻兵派來攸縣增援。
當下劉賢留下費詩等待蠻兵,隨後率領其餘兵馬直往攸縣而去。
行至半路,張任道:“聽說賀齊上次翻山越嶺,繞到李嚴大軍之後,逼得李嚴不得不狼狽撤回荊州。如今他又突襲安城,圍攻攸縣,氣焰十分囂張。主公何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分兵一支從瀏陽地區翻越九嶺山餘脈,襲擊萍鄉、宜春,截斷江東大軍退路?”
劉賢聞言,取出地區看了看,道:“賀齊長年在會稽、丹陽等地的山嶺之中平定山越豪強作亂,麾下士卒慣於山地作戰,翻山越嶺如履平地,因此才能翻越羅霄山餘脈,輾轉近千裏襲擊李嚴大軍之後。如今我軍之中,並無人熟悉九嶺山地形,隻恐貿然進入山嶺,不但達不到目的,還會損兵折將。”
張任聞言,奮然道:“主公何必長他人誌氣!我也精熟山地作戰,麾下兵馬都是秭歸地區的山民,都能行走山道,此去瀏陽,再尋些當地土人為向導,隻需十餘日,定能翻越九嶺山餘脈,成功繞擊朱治、賀齊。”
劉賢見張任說的斬釘截鐵,心下其實也對張任的能力很有信心,當下點了點頭,同意了張任的主張。
於是張任率領麾下兵馬拋棄輜重,隻帶隨身短兵以及弓弩,多帶繩索,輕裝趕到瀏陽,征召了當地向導之後,稍事準備,便開始了艱難的山地行軍。
劉賢則計算了一下日子,當下率領其餘兵馬急速前行,行至衡山時,又命零陵、武陵兩郡兵馬合兵一處,立即往救攸縣,隨後命郝昭為先鋒,刑道榮為救應,劉賢自率其餘兵馬為合後,三軍相距各有十裏,倍道而行,往攸縣趕去。
賀齊早已廣派斥候去四周打探情況,聞知劉賢親領大軍來救攸縣,倍道而行,進兵十分迅速,當下不由笑道:“兵法有雲:百裏而爭利者,必蹶上將軍!劉賢號稱善能用兵,今為救攸縣,卻勞師動眾而來,士卒疲憊,豈能作戰?”
當下賀齊留下副將韓宴領兵千人監視城中兵馬,自己卻率領其餘二千人前來伏擊郝昭。
郝昭早已得了劉賢囑咐,此時行軍速度雖快,卻仍舊多派斥候前往四周查探,以防被賀齊伏擊,看看將到攸縣,前方又是一出山穀,當下郝昭收住兵馬,仔細看了看穀內情況,隻覺得寂靜的有些反常,當下郝昭站在穀口試探著大呼道:“賀齊,我知道你就在這裏!藏頭露尾算什麽英雄?我乃大將郝昭,有膽的立刻出來與我決一死戰。”
連喊三遍,穀中並無動靜,當下郝昭冷笑一聲,命士兵舉起火把,沿山放火,準備燒山。
賀齊此時正在山穀中埋伏,聽了郝昭呼喊,認定他是在詐自己,當下沉住氣並不現身。過了一會兒,卻見郝昭分兵開始沿山放火,賀齊頓時忍不住了,暗罵了一聲之後,隻得領兵殺出山穀,來到郝昭軍陣之前列陣道:“郝昭,你領著這些疲累之軍,也敢向我叫陣?!今日我必殺你個片甲不留!”
當下抬手一招,身後兩千士卒列陣而出。(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