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砧板上的肉

字數:6992   加入書籤

A+A-




    戴偃的身影依舊活躍在戰場上,左右衝殺,丈八蛇矛之下無一敵手。在他身後的陷陣營還剩兩百多人,亦是個個悍勇無比,在戰馬上掩護著宋君偃同時也擊殺附近的一個又一個目露凶光的齊兵。

    忽而,接近齊人的中軍大纛的時候,戴偃敏銳地感覺到了一種異常森冷的感覺,就像被毒蛇盯上了一樣。

    戴偃初上戰場,卻嫻熟無比,麵對著無頭的屍體,血流如注的敵我雙方的將士,還有被自己打飛的腦漿,都視若無睹,除了胃裏翻滾了一下,就跟前世暈車一樣的感覺,就沒有什麽了。

    戴偃朝著冷光的方向放眼望去,果然見到了一個甲胄鮮明的中年人搭著箭矢瞄準了自己!

    “嗖——”弓如霹靂弦驚!

    戴偃微微偏過頭,險之又險的避開了這犀利的一箭,不過臉頰還是被劃開了一個小口子,溢出了點滴的血漬。

    戴偃不怒反笑,因為他找到了擊殺的目標了。

    宋君偃就這樣帶著陷陣營長驅直入,一百步、八十步、五十步、三十步……近了,更近了。

    “兄長!快走!”國夏焦急地喊道。

    國書也回過神來,這時候想要再射死戴偃已經很難了,畢竟距離太近了,戴偃跟猛虎下山一般,隨時都有可能衝擊過來。

    然而,不待國書策馬奔走,戴偃已經隻身一人衝到了前列的手持長戈的齊兵之外,掄起丈八蛇矛一下子砍斷了幾把長戈,欺身而上,抓著韁繩驅使著黑風猛地突擊過去!

    左右衝殺,但凡是擋在戴偃身前的敵人都哀嚎著倒下了,甚至有的連叫聲都沒有發出來,就已經被丈八蛇矛挑飛了起來,吐血身亡了!

    看著戴偃猶如狂神一般衝破了長戈陣的阻擊,國夏嚇了一跳,此時的國書剛剛駕著馬飛奔,還沒跑遠,國夏為了給他爭取一點時間,明知必死,卻義無反顧地抽出了手裏的青銅劍,就這樣策馬向著宋君偃衝了過去!

    有膽色!戴偃讚賞地看了國夏一眼,不過戰場之上,又互為敵手,戴偃絕不可能因為欣賞一個人而心慈手軟的。

    “哐”的一聲脆響,戴偃掄著丈八蛇矛猶如蒼龍出海一般,惡狠狠地砸向了國夏的腦袋,借助黑風良駒的衝擊力,這股力道更加的沉重了!

    好在國夏忙不迭地拿著長劍堪堪擋住了,但是透過矛與劍交擊的豁口,國夏戰栗了,在剛剛格擋丈八蛇矛的那一霎那,他感覺整條手臂都發麻了,虎口似乎裂開了一樣,整隻手都在顫抖!

    戴偃又挑開了國夏手裏的劍,並不理睬他,自顧自地往國書那邊繼續飛奔過去,一路上又少不了一番廝殺,但是國夏不甘心讓宋君偃就這樣溜走了,於是又衝了上去。

    但是不管在武藝上還是在力氣上,國夏跟戴偃都不是一個檔次的,可謂天壤之別也不為過。所以經過了三個回合的短暫交鋒,國夏就被戴偃一矛刺中了胸口,慘叫著墜落馬下,生死不知了。

    國書回過頭看到這一幕,更是心驚肉跳,忙不迭地拍著胯下的良駒,讓它跑得快一點。為了追趕上狂奔的國書,戴偃特意抄了一條近路風馳電掣地衝殺著。

    但是國書跑得太快了,眼看著就要跳出戴偃的視線了,不料戴偃不管不顧地衝著百步之外的國書的身影,把手裏的丈八蛇矛扔了出去!

    “哧——”百步飛矛!竟然一擊必殺了!

    這駭人聽聞的一幕發生了,所有人都驚呆了,竟然任憑宋君偃一個人策馬過去,拔起丈八蛇矛將國書已經開始發涼的屍體挑了起來,高高地舉著,示威一般。

    “國書已死!”

    “國書已死!”

    很快,這個消息便蔓延到了整個戰場上,使宋兵振奮,令齊人膽寒。宋軍就這樣猶入無人之境地穿過了齊軍的阻擊防線,前往獲水河畔。

    ……

    獲水河畔,六萬宋軍與六萬齊軍正在激戰,原本處於劣勢的匡章部有了主力的馳援,頓時士氣如虹,又穩壓了宋人一頭,若是宋軍不趕快撤退的話,到了日落西山的時候,必定會被齊人全殲於此的!

    不過幹驁的堅持還是值得的,若非宋人的心裏還有著一股氣,一份信念,恐怕早就全線崩潰了。還好,雖然宋軍那邊出現了不少的潰兵,連督戰的士卒都遏製不了,但是沒有出現大麵積潰逃的情況。

    隨著宋君偃的生力軍到來,宋軍士氣大漲!

    俗話說得好,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將是兵的膽,宋君偃的勇武給了宋兵極大的鼓舞,瞬間又將來犯的齊人擊退了回去,宋齊兩軍你來我往,戰至傍晚,依舊沒有分出一個高下!

    宋軍隨後退入了獲水大營,戒備森嚴;齊人沒有占到什麽便宜,反而損失了一員大將,近萬的兵力(加上白天攻城的),傷亡慘重!

    當然了,這還不是最要命的。讓齊將高唐倍感棘手的是,現在的戰局又僵持下來了,隻要宋人牢牢地守住商丘城,保持獲水大營的兵力,互為犄角之勢,高唐的齊軍想要在短時間內擊敗宋軍的主力是不可能的,隻要宋軍龜縮在獲水大營裏,齊軍就很難徹底打垮宋人的主力。

    無奈之下,高唐隻得修書一封,給遠在臨淄的齊王君臣,看看是派兵增援還是撤退。

    獲水河畔,齊宋兩軍還在緊鑼密鼓地對峙著,不時地還發生了戰鬥,隻是規模不大,無論宋軍還是齊軍此時都不敢輕舉妄動了。

    齊國,都城臨淄。

    如今齊國的大王乃是田因齊,即大名鼎鼎的齊威王。

    田因齊初立,見楚、越兩國俱稱王,自己不甘居下,也便自稱“齊王”。

    然威王初即位,日事酒色,不理政事。以致韓、魏、魯、趙等國都來入侵,出現了“諸侯並伐,國人不治”的局麵。

    但他虛心納諫,立即振作起來,下定了“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決心。

    平民鄒忌以鼓琴求見,勸威王用賢臣、除奸佞,恤民養戰,經營霸王大業。威王見鄒忌是個人才,三個月後就用為相國,加緊整頓朝政,改革政治。齊國雖然在春秋前期和春秋中期,曾經稱霸諸侯,顯赫一時。

    然而由於薑齊後期幾代國君**的統治所致,齊國從春秋末期到戰國前期的一段時間裏,卻已積貧積弱,從昔日的霸主地位上一落千丈了。

    田氏代齊之後,雖然也采取了一些改良的政策措施,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仍然無明顯起色,未能從根本上扭轉長期積弱的局麵。威王即位伊始,荒於酒色,不問政事,齊國的統治已如履薄冰了。

    平民鄒忌以鼓琴求見,勸威王用賢臣、除奸佞,恤民養戰,經營霸王大業。威王見鄒忌是個人才,三個月後就用為相國,加緊整頓朝政,改革政治。

    齊王又采納鄒忌的建議,要求群臣進諫,下令全國:不論朝廷大臣、地方官吏或老百姓,能當麵提出君主過失的,得上賞;用書麵指出君主過失的,得中賞;在廣眾中議論君王過失的,得下賞。

    一時大臣爭相提出意見,宮廷門前熙熙攘攘。由於廣開言路,不一年,弊除政清,齊國大治,這便是成語“門庭若市”的典故。

    齊王在鄒忌的幫助下,整飭吏治,改革弊政,“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賞一人(即墨大夫),誅一人(阿大夫)”,不數年間,國力漸強。

    魏惠王以錢財為寶,齊威王以賢才為寶,可見他重視人才,愛賢敬賢,乃有道明君。

    在齊威王時代,齊國經過桂陵、馬陵之戰徹底打垮了強大的魏國。

    馬陵戰後,魏王徹底屈服了。威王二十三年,魏惠王為了討好齊國,在徐州尊齊侯為王,齊國也承認了魏惠王的王號,是為“徐州相王”。此為齊國君主稱王的開始。之後,秦、韓、趙、燕等才相繼稱王。

    “目前宋地的戰事已經陷入了膠著狀態。高唐來報說,我齊軍進退維穀,宋人龜縮在商丘城裏,還有獲水大營裏麵不敢出來一戰,而子偃有勇力,戰陣廝殺,竟然能讓宋軍氣勢大漲!現在寡人請你們幾位過來,就是想商量商量,下一步我們該如何是好?”

    齊王今年剛好五十歲,在這個連年烽火的世道裏,這已經是知天命的年紀了。田因齊在位已經二十八年了,在他的手裏,齊國成為了當世最強盛的國家,連楚魏都不敢輕易得罪。

    齊威王召集的四位大臣,都是有經天緯地之才的心腹大臣,一個是田忌,一個是田嬰,一個是鄒忌,一個是淳於邛。

    鄒忌是齊國的相國,給王上分憂責無旁貸,加上他本來就是巧言善辯的人,在來時已經猜測到了什麽,所以心裏有了腹稿。

    “大王,現在應對宋地膠著的戰局,隻有兩個辦法。一則派兵增援,且不少於十萬;一則與宋強行議和,割其山陽二百裏,或者淮北地。”

    聞言,田因齊思考了一下,又問道:“再往宋地增兵,還是十萬之多,隻怕一時之間國內不能征召出那麽多的兵力。而且魏人的兵馬正在薛地一線虎視眈眈,騷擾我齊國之邊境,恐有大舉入侵之態勢,這時候將這麽多的兵力統統派到宋地去,唯恐魏人來犯,我齊軍應付不及,反倒便宜了魏國。”

    鄒忌搖頭道:“魏國求利而已。何況有秦人在西麵牽製魏國,魏國是派不出多少兵力進犯我齊國的,所以臣料想,魏軍在邊境的那些舉動,一定是在虛張聲勢的,不然以魏王的性子,要麽不打,要麽就打的徹徹底底的,絕不拖泥帶水!”

    齊王還是有些糾結地道:“當真要增援十萬兵力去宋地?”

    “少則不行。”鄒忌歎了口氣道:“楚國人已經派出了十五萬的兵馬,由大將景駒統率,正在向著商丘城進發。楚宋聯軍二十餘萬,又是異地作戰,沒有二十萬的兵力是不能戰勝楚宋聯軍的。”

    這宋君偃咋勾搭上的楚人!田因齊心裏憤恨不已,本來快要滅了宋國,得其地,有其民,不料半路殺出來一個楚國,功敗垂成啊。

    “那麽強行議和呢?宋人願意割讓淮北地或者山陽二百裏嗎?”齊王還是沒有魄力跟楚宋聯軍硬碰硬,即便打贏了,齊國的國力也會因此受損,而且楚魏兩國絕不會坐視齊國吞並宋國的,到時候又聯軍伐齊,那麽田因齊之前的二十餘年的心血,全都付之一炬了。

    “可以一試!”鄒忌說道,“現在宋國處於劣勢,雖然有楚魏撐腰,但畢竟是外力,不可輕信,以免有假道滅虢的危險。臣對宋君偃的性格並不很了解,但是想想都知道該怎麽抉擇了,山陽二百裏目前在我齊人的手裏,宋君偃割讓與否,幹係並不大!”

    “大王可以命高唐將軍撤軍守住山陽至睢水一線即可,楚宋聯軍必不能奪取山陽,到時候時日一久,則楚人必退,而宋人又拿我齊國的大軍沒辦法。所以臣料想宋君偃肯定會答應割讓山陽二百裏或者淮北地予我們齊國的。如此,既保住了我齊軍的勝利果實,又能隨時窺視宋國都城商丘,攻略宋地,善莫大焉。”

    聽到這話,齊王還沒有出聲,在一側席地而坐的淳於邛疑惑地道:“相國,子偃為國君,能披掛上陣,故我以為他是一介武夫,魯莽也。我齊國如此逼迫,恐怕宋人會狗急跳牆,不惜一切代價地攻伐山陽啊。”

    鄒忌搖了搖頭道:“宋國,弱國也。今列國紛爭,楚人之所以出兵援宋,一定是獲得了足夠的利益的,一個小小的宋國,還不足為慮。”

    “大王可以派出使者,一人去宋地,一人去郢都。楚王為求利而已,隻要我齊國名正言順地得到山陽二百裏,楚人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而得到的利益,為什麽幫助宋人跟我們齊國死磕到底呢?所以有了齊楚兩個大國的壓力,宋人也不得不認下了我齊國據有山陽二百裏的事實了。”

    鄒忌說出了春秋戰國時期一個比較殘酷的現實,那就是,大爭之世,弱肉強食。現在宋國就像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大善!”田因齊不由得拍手叫好道,“就依相國的想法去做罷。寡人這便命高唐退守山陽,淳於愛卿可以出使楚國,商討向宋人聯手施壓的事情,可是出使宋國的話,相國可有什麽人選要舉薦的嗎?”

    “臣知道一個人,心思細膩,能言善辯,且懷大才,可堪大用。”

    “哦,竟然能得相國如此誇讚。不知道這個人是誰呢?”田因齊好奇地道,齊國現在用的是舉薦製度,隻要你有才幹,又有人舉薦,一飛衝天不是不可能。

    “舍人,陳軫。”

    齊、宋之間的戰事即將結束了。感覺情節太拖遝了,所以羔羊又不得不修改了一下,刪掉了一些打仗的情節。

    最後一戰,獲水之戰,乃是整個戰爭的轉折點,戴偃是在效仿曆史上赫赫有名的井陘之戰的,這裏說一個關鍵人物。

    韓信。大家猜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成語了沒有?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