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回家的路(3)

字數:5644   加入書籤

A+A-




    若說是騙局,那麽最有可能的目的,就是要接近王小十這一行。如此,那這個自稱叫方圓的男子可就最為可疑了。

    所以王小十邀請他同行,即能時時監看,又免得這群人再煞費苦心的給自己挖陷阱。

    王小十衝著劉伯溫一眨眼,那老家夥精明的跟條狐狸一樣,自然是明白了王小十的意思。

    一路上,劉伯溫就在這方圓的身旁。兩個人一路上聊的正歡。

    “方英雄,老朽祖居青田,鮮少北上。這次應朋友相邀,這才跟著去往應天府遊玩。方英雄即是應天府人,可知道應天府有什麽好景致,也為學生介紹一兩個好去處。

    方圓道:“自小長在應天府,倒也覺得沒什麽了。不過去年的時候,秦淮河畔建起了一座大酒樓,裏邊的酒菜倒也不錯,先生可以去品嚐品嚐。”

    那座酒樓可算是“公私合營”的典範,最大的股東就是朱元璋本人。而那酒樓是在一年前開業,所以說這方圓在這一年之內必定到過應天府。至於他是否就是應天府生人,劉伯溫仍舊表示懷疑。

    應天府,原叫集慶,數元廷重鎮。是朱元璋於十六年攻克,這才改叫應天府。算起來,不過一年多的功夫。名字雖然改了,可民間仍舊習慣稱之為“集慶”,而非現在的應天府。若這方圓真的是在應天府長大,他為何不如尋常百姓那般,稱其為“集慶”呢?

    “學生定當一品其中的佳肴。”劉伯溫道。

    一行人繼續上路。劉伯溫也不再與方圓敘話,其餘人更是不言不語,一路上除腳步聲外,都如一片死寂般。

    王小十不時的回頭去瞧那方圓,對方每每都是衝著他一笑,好似早早就知道王小十要瞧自己。

    當此時,無論是劉伯溫還是王小十,都已知道這方圓並不簡單。隻是他一路上並無什麽行動,兩人也瞧不出他是哪一路的人。

    這樣,王小十等前行了數日,早已入了淮西地界,兩日後便可到和州。他們已經無須再躲躲藏藏,待等到了和州之後,乘船順江去往應天,也省的這樣的路途勞頓。

    這連日來疾行,行進速度甚至遠超行軍時每日所趕的路程,勞累之處自不必說。這番折騰下來,慢說是方孝孺這樣的身體不禁旅途勞頓,就連沐英那小子也被磨平了性子,一路上都是低頭不語。

    “前麵就要到和州了!”方圓突然道。

    “是啊!”王小十與他搭話。

    方圓道:“那在下也要告辭了!”

    “告辭?你不去應天了?”王小十覺得這人怪的很。打從心底裏,他就認為這人是有意跟隨自己一行,隻怕抱著什麽旁的目的。可如今還未到和州,這人就嚷著離去。難道說,是自己錯怪了他?

    就算自己判斷有誤,但劉伯溫卻不會。劉伯溫一路上也緊緊防備這個自稱叫方圓的男子。

    或者,是這男子看他們一路防備的緊,而沒有下手的機會,這才嚷著要離去的?

    王小十該怎麽辦?是該任憑其就此離去,還是該將這人扣留下來,審問清楚再說?

    王小十正在猶豫的功夫,他的身上肌肉都已繃緊起來,隻需一個念頭就可以動手。隻是,他還下不定這個決心。

    另一邊,劉伯溫開口道:“既然方公子另有要事,那就請便吧!”

    “各位,後會有期!”方圓算是打過了招呼,自顧自的便走了。直至他走的遠,化作一個小小的黑點,王小十身上緊繃的肌肉才鬆弛下來。他還不懂,為何劉伯溫會輕易的放這人離開。但他相信劉伯溫,相信他這麽做必然是有目的的。

    方圓與王小十等人打了個招呼,就徑直離開了。等他們回過了神,他人影都不見了。

    “劉先生……”

    “王將軍,這人還會回來的。”

    “您確定?”

    “當然。這人所圖不小。”

    王小十卻是奇了。“劉先生看出這人有什麽圖謀了?”

    “不可說、不可說……”劉伯溫做起了神秘,也足足吊起了王小十的胃口。

    “哎……”有心追問,可他明知,劉伯溫若不想說,就一定是不會說出來的。就像這趟的青田之行,自己一路上追問了幾次,可這劉伯溫也總是顧左右而言他,直到兩人來到了青田,劉伯溫這才說出了這趟的目的。

    原以為青田之行結束了,卻仍舊留下謎團重重,思來費神,想忘卻又都忘不掉。

    兩天後,一行人到了和州。一路上太太平平,卻反倒令人覺得不安。王小十這兩日來更是不敢有丁點的放鬆。幸得他學會了那神奇的“睡覺功夫”,才不至於夜夜都睜眼睛守著。

    終於,和州就在眼前。眼前江岔攔截,江麵上卻橫著船隻,似是早早就等候在了此處。

    “看那船隻,像是軍中的船隻,是在等著咱們的吧!”都說近鄉情怯,如今快到應天,王小十的臉上也有了笑意。

    方孝孺道:“小十哥你讓人先一步快馬回和州送信,耿炳文將軍肯定會派人來接咱們的。”

    小小幾支軍中的快船,橫在江岔上顯得孤零零的,卻是他們過江唯一的指望。

    “走,咱們登船回家!”

    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歡呼,便有軍士為王小十等人先一步探路。

    “王將軍且慢!”劉伯溫攔住了他們。“這船隻似乎不對!”

    “怎麽不對?那不是軍中的船隻嗎?”王小十看得清楚,認得也明白,的確是朱元璋軍中的快船無疑。當初,朱元璋軍中缺船,隻能繳獲元廷的快船為己用。後的鄧愈的水軍相助,才解燃眉之急。

    等取下集慶之後,朱元璋整頓軍事,也將軍中的船隻重新翻修,改為同樣製式的船隻。所以王小十一眼就認出,這江岔上橫著的都是朱元璋部的快船,足有三條,剛好能夠將他們度過江去,所以王小十才便以為是耿炳文特地安排的。

    “王將軍怎不細想。若是耿炳文將軍接到了信,派人在路上迎咱們,會單單隻迎到這江岔上嗎?”

    “你是說……”

    “這是旁人別有用心!”

    “怎麽見得?”

    劉伯溫道:“你我上船去,讓孝孺、沐英他們等在這兒。”

    “好!”若不親眼瞧見,他真是不敢信劉伯溫的話。單單隻是望了一眼,他就能瞧出這船上是個陰謀?

    兩個人快步過去,而留方孝孺、沐英等人在後方。

    王小十與劉伯溫到了江邊,船上自有軍士上前盤問他們。每隻快船上是兩個人,都穿著朱元璋部軍士的衣甲。

    “你們是做什麽的?”

    劉伯溫喊道:“可是來接王小十將軍的?”

    “正是!”

    劉伯溫一指王小十。“王將軍在此!”

    “末將等恭迎王將軍!”三條快船上,六名軍士齊齊跪在船頭,口中高喝道。這一切,看起來都是如此的正常。

    “恭請王將軍、劉先生登船!”

    兩人大邁步上了船。

    “王將軍,我家將軍吩咐,您一行數十人,怎麽才您兩位?”

    王小十未答,倒是劉伯溫說道:“那與你等無關。見了你家將軍,我們自會說個清楚。”

    “是,小人該死!”這人喊了一聲。“開船!”聲音順著江麵而走,還真是一副煞有其事之態。

    王小十站在船頭眺望江上。不時的,他扭回頭瞧上劉伯溫一眼,意在詢問他是否看出了什麽,卻在此時不好出聲。而看劉伯溫一副老神自在的模樣,想必是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此處乃是江路分支,故而江麵並不寬,水流也不急。片刻的功夫,船行江心當中。一時間,王小十竟在這水麵下看出了些緊張的氣氛。他發覺,兩名劃船的軍士初時滑動船槳的頻率一致,可後來似乎是為了什麽而緊張,手上頻率略有不齊,以至於船身都在微微的搖晃。

    當然,這種搖晃本身幅度不大,但卻與船身自然的搖晃頻率相違背,再加上如今王小十感知過人,這才被他所發覺。

    這一刻,王小十的精神緊繃起來。一時間,水流好似都湍急了幾分,船身直轉而下。

    “怎麽回事?”船身的確在下沉。才一個眨眼的功夫,水就已沒過了王小十的腳麵。

    剛一問出口,他這才發覺,行船的兩名軍士已經不見了。他們在船身兩側劃槳,不知什麽時候已躍入水中。

    一切都像劉伯溫說的,這的確是個陰謀。不知是什麽人,竟喪心病狂的想要將王小十他們溺死在江心之中。

    王小十此時越發慶幸。他慶幸自己聽從了劉伯溫的話。如今他們兩人隻身江中尚可,若是連同沐英等人一並到了江心,他們可就是異象凶險了。縱然劉伯溫有本事,怕也無從在江麵上救下這麽多的人。

    可即便隻是他們兩人涉險,情形也是萬分的危機。動作若是稍慢一步,就真的要藏身魚腹了。

    “怎麽辦?”

    劉伯溫說話竟還不緊不慢。“王將軍可懂水性?”

    王小十無奈的道:“旱鴨子一隻!”

    “那就隻有求老天保佑了!”王小十急的如火燒眉毛,劉伯溫竟還有心思說笑。“王將軍,閉住了氣,莫要張嘴!”水已經沒過了他們的脖子。

    這回家的路,果然是步步凶險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