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日化廠
字數:4931 加入書籤
江上,楊遠征和馮蘭站在船頭。
聊了應天府的戰況以及朱元璋,馮蘭擔心的說道:“老朱可不是個好相處的,太會利用人了,咱們得跟上次一樣,找個退路再說,萬一到時候有變,也可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地方。要不,等有機會,你還是去南洋吧,那裏可以現在還是很土著的,帶個千把人,就可以占領那一帶了。”
楊遠征點了點頭,說道:“這事兒我清楚,先要煉出精兵來,到時候再造出福船那樣的大船,才敢出海。眼下朱元璋才占領應天,至少要一年的時間,才有機會給我們施展自己的才華。你好好跟母親處好關係,雖然不是親生的,但我對她很有好感。有母親維護我們,我們對老朱也仁盡義至,結局應該不會差。”
馮蘭點了點頭,靠在楊遠征的肩頭,看著江水陷入沉思。
.......
過了兩個時辰之後,船靠岸了,馬大腳被楊遠征叫醒了。
“母親,應天府到了,我們上岸吧!”
楊遠征說道。
馬大腳點了點頭,起來走出船艙,一旁的馮蘭抱著小朱標,把他擋著風。
當然了,這會兒他還沒有名字,隻是楊遠征兩口子知道,他就是未來的懿文太子朱標。
上了岸,卻看到朱元璋帶著文武百官已經等在那裏,看到馬大腳,朱遠征就跑了過來,一把將馬大腳抱住,親了一口,說道:“夫人,你辛苦了!”
“你呀,放開我吧,這麽多人看著呢,快去看看兒子吧。”
馬大腳羞澀的說道。
朱元璋這才鬆開馬大腳,從一旁的馮蘭手中,接過了自己的兒子,連連傻笑不已。
楊遠征說道:“父帥,還是先回府吧,弟弟年幼,恐弱不禁風,母親也恢複不久,不宜在外麵多吹江風。”
朱元璋點了點頭,馬上下令回府。
回到應天府中,朱元璋隨即下令大宴群臣,又在宴會上,讓文武官員給自己獻計,最後敲定了朱標這個名字,跟曆史沒有出入。
楊遠征則徹底進入了角色,把馮蘭和兩個丫頭送到自己在應天府的家中,就開始巡查了起來。
1000錦衣衛,嚴格按照特種部隊的特點,明哨、暗哨、便衣都有,將應天府的各個地方都監視了起來。
他們之間的暗號聯絡,也很豐富,隻有他們才明白。
這都是沒有電報,要不然,楊遠征還能整出新花樣。
來到一處城門口的錦衣衛聯絡處,楊遠征進去之後,看到了陳二虎這個錦衣衛的千戶。既然成了錦衣衛,原來自己定的編製也得跟著改了,錦衣衛可沒有什麽連長排長,根據曆史的經驗,楊遠征很清楚錦衣衛該如何設置他的編製。
原來的幾個連長,都變成了千戶,而下麵的排長則變成了百戶,班長變小旗。
“二虎,最近城門可有什麽異常的人進出?”
楊遠征問道。
陳二虎說道:“大人,我們這段時間抓了不少奸細,有朝廷的,有其它各路義軍的,都想來刺探我軍的情報。您交給我們的辦法果然管用,那些奸細,一開始都很硬,不過在酷刑麵前,尤其是老虎凳,辣椒水麵前,他們都很難招架得了,很快就一五一十的交代了。這裏麵要數朝廷的奸細派得最多,這都來了十幾撥了。應天府被咱們占領,看來朝廷也是有心無力,那些奸細交代,目前朝廷打算招安我們,還給咱們元帥封侯爵。”
“現在蒙元被各路義軍攪得已經很頭疼了,他們這麽搞也是無可厚非的。你們做得好,繼續發揮,對奸細,你們還要看看有沒有可能策反他們,搞清楚他們的底細之後,去將他們的家人弄來,然後想辦法試試反間計!”
楊遠征說道。
陳二虎和幾個錦衣衛也都連連點頭,對這些手段,充滿了期待。
當晚,陳二虎就提審了一群朝廷的奸細,楊遠征也在一旁旁聽了一會兒。
這些奸細多日來的折磨,早就令他們神色疲憊不堪,心裏的鬥誌,也消磨得差不多了。
經過一番審訊,這些奸細當中,倒是有兩個有家眷的,其它的都是單身。
這兩人一個叫博爾特,另一個叫赤森,都是元人。
記下他們的家屬地址之後,錦衣衛第二天就派出了人去,帶著這兩個奸細的親筆書信。
過了數日,兩人的家屬就被遷到了應天府,而兩人也馬上就被迫加入了錦衣衛的行列,成為了反間!
.......
應天府的發展還是不錯的,朱元璋手下的這些家夥,一個個的都不是普通人。
尤其是李善長對內政的治理,的確很有一套,他把應天府分為上元、江寧、句容、溧陽、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縣,派遣得力縣令,管轄這些地方。
輕徭薄賦,重視商業和手工業,短短幾個月,就將應天府治理的井井有條。
對外大量的采購糧食,囤積於府庫之中,以備不時之需。
對內,大力發展開墾農田,疏通溝渠用於灌溉。
對待商人,李善長也挖空心思,給他們提供便利。
江南水運發達,絲綢業、陶瓷業都很有前景,李善長就專門成立船隊,幫商人運送物資,從中收取稅銀。
至於軍事方麵,徐達、常遇春、湯和等人自然都是名將,訓練軍隊雖然不如楊遠征,但是經過他們幾個月的籌劃,還是訓練出了十萬人馬,其中水軍三萬,又打造出了上百艘戰船,每天都在長江裏訓練。
應天府的城牆也加固了不少,馮蘭這些日子,又弄出了二十門沒良心炮,城上的炮台,密密麻麻,現在誰要來進攻應天府,保證會被炸得爹媽都認不出來。
采石磯也修建了一座輔城,城上也安裝了十門沒良心炮,一旦有敵軍從采石磯這兒進攻應天府,一定會吃盡苦頭。
.......
這段時間,楊遠征也學著上一次明末的經曆,開辦了一個日化廠,專門生產香皂、肥皂這兩種物資。
當然了,這個廠子的股東除了自己兩口子,自然少不了朱元璋這個大boss。
而平時負責管理的,就是馬大腳和馮蘭這對婆媳。
當第一批貨出廠的時候,馬大腳看著光潔的肥皂和香皂,愛不釋手的說道:“蘭兒,這東西,真是太好看了,一看就很好,應該會很有市場吧。也不知道你這腦袋是怎麽想的,居然能夠製造出這麽精美的東西,咱們得賣到那些大城市去,多賺些銀子回來。”
馮蘭笑道:“母親之言,確實不錯。肥皂主要用來去汙,香皂用來洗浴,先打出名頭好了。咱們就在應天府賣,那些商人,自然會販運到外地去的,名氣也肯定會打開。主要是這配方,隻有咱們有,他們是研發不出來的,在應天府,也肯定沒有人敢來搶配方,所以,咱們的生意,一定會源源不斷的。”
過了兩天,應天府就開了一家【應天日用品】的商鋪,一開始有人在門口直接示範,很快,城裏的有錢人,就陸續都知道了,這家商鋪賣的香皂10兩銀子一塊,肥皂則是8兩。
關鍵是這效果,用了之後都說好,洗滌效果不錯,很多人就開始大量的采購了起來。
漸漸地,商人們聞風而動,跑到商鋪來進貨。
批發價香皂是8兩,肥皂是5兩,大量的香皂和肥皂,開始向外地發了出去。
大把的銀子,則開始囤積到朱元璋的府庫之中。
當然了,楊遠征兩口子也弄了不少,在應天府又把水泥廠弄了出來,生產出水泥這種軍用、民用兩不誤的物資來。
第一批水泥生產出來之後,馬上就用來修建應天府的城池,也將采石磯也好好的修繕了一番。
第二批出來,則開始用來修建路麵,水泥路麵,行車方便,不耗損車輛,速度還快。
因此,很快就受到了大家的好評。
小露了一把之後,楊遠征夫婦更加得到朱元璋夫婦的信任和喜愛了,戰亂時期,有錢肯定是很重要的,如果再有糧食,要組建部隊就容易多了。
因此,朱元璋很快又擴充了五萬人馬。
這個時候,小明王和元廷的使者都到了應天府。(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