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驚鴻一瞥,過往
字數:7212 加入書籤
“奴才給大公主請安。”皇上跟前的李福海向主位上的沈毓靈躬身行禮道。
“不知李公公來有何貴幹。”沈毓靈慵懶地倚在軟榻上,麵上一貫的清冷。
李福海一臉的諂媚,用那鴨公似的嗓門說:“陛下得知公主殿下回京,今兒一早就讓奴才在這兒候著呢,還請公主殿下移駕宮中。”
“知道了。”沈毓靈並未起身。
姑奶奶啊,您倒是起身啊。
李福海心裏暗暗叫苦不迭,每次請這小姑奶奶都心驚膽戰。
“公主殿下。”李福海小心翼翼地叫道。
“還有何事?”沈毓靈平靜的道。
“還請……還請公主殿下移駕。”李福海眼睛狠狠一閉,一副英勇就義的樣子躬身道。
“公公以為本公主年紀小哐我吧。”沈毓靈冷冷的道。
李福海心中一驚,慌忙跪下“奴才不敢,還請公主殿下明示。”
“現在是卯時,陛下還在早朝,公公不會忘記了吧?”
“回公主殿下,陛下說公主您任何時候都可以覲見,不必顧慮。”
“知道了,起來吧。”沈毓靈起身道。
“公主殿下,請上龍輦。”
龍輦,凡是和“龍”沾上邊的,都是陛下的專屬,何況隻有陛下一人能坐的龍輦。
朝堂。
楚皇軒轅天正高坐在龍椅上,眾臣一一稟奏著各地的情況。
“陛下,周國四皇子到。”一旁的小太監向軒轅天低聲說道。
楚國和周國廝殺於峽嶺關,周國大敗,無力再戰,送上議和書,並送一皇子於楚國為質。
“哦?宣。”
“宣周國四皇子上殿~”
隻見一玄衣少年向殿中走來,步伐沉穩,實在是英俊的讓天地都失色。
“周國四皇子陌雲宥見過陛下。”玄衣男子躬身行禮道。
“哈哈哈,這算什麽禮,平身吧。”軒轅天大笑道。
“這是此次我周國帶來議和書。”陌雲宥從隨從手中接過,然後交給了一旁的太監,再由太監呈給了軒轅天。
每個皇帝都有著野心,看著手中周國的議和書中的條條款款,軒轅天心中自然十分愉悅,“好好好,很好,朕很滿意,也請四皇子替朕向周皇問好。”
“不敢。”
“此次四皇子來楚國也不容易,就在這宮中多住幾日吧。”擺明了就是變相的監視和軟禁。
這是當然,把一個別國的皇子放在自己國家,哪個皇帝會心安?
“謝皇上。”陌雲宥也不推辭。
“好,那你就……”話還未講完。
“大公主駕到。”一道尖銳的聲音。
龍輦落了在殿外。
朝臣們個個都伸長了脖子瞅著那龍輦。
大公主,那可是已故的沈皇後唯一的女兒,真真正正的嫡公主。
那一聲高呼都讓朝堂瞬間安靜了下來,就連龍椅上的軒轅天都在那一刻猛然地站起了身,注視著殿外,滿臉的激動。
陌雲宥詫異地挑了挑眉,也順著朝臣們的視線望了過去。
珠簾掀開,一少女從龍輦上蓮步走了下來,那驚為天人的容貌足以讓人驚豔,她一襲紫色長裙,發髻上插著一隻九尾鳳釵,腰間垂著九龍玉佩。
朝臣們雖聽說皇帝非常疼愛這位大公主,但……也太寵了吧。
先說這九尾鳳釵,這可是非皇後而不可戴啊,再說這九龍玉佩,九龍玉佩可是天子身份的象征,見此玉佩如陛下親臨,更重要的是,這九龍玉佩掌握著生殺大權。
就單單這兩樣東西就知道她身份是有多尊貴了。
隻見那少女在眾臣的目光下走到殿中,然後緩緩開口:“毓靈歸來,見過陛下。”這就算是行過禮了,不自稱兒臣,也不叫父皇,連屈膝都不曾。
軒轅天卻並未怪罪,仍是滿臉激動,“好好好,回來就好,靈兒一路辛苦,賜坐。”
話音剛落,滿朝文武一片嘩然,皇帝身旁的李福海直擦用袖字額頭冒出的冷汗。
賜坐?這可是朝堂,除了皇帝本人誰能在朝堂上坐?誰敢坐?
“不必了。”沈毓靈直接拒絕。
“嘶~”一陣抽氣聲。
再看皇上的臉色,並未有任何不妥,連一絲怒氣也不曾出現。
一旁的陌雲宥卻皺了皺眉。
那雙眼睛。從那所謂的大公主進殿的一瞬間他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她驚為天人的美貌,不是她頭上的鳳釵,更不是她腰間的九龍玉佩,而是她那如古井般的的眼睛。
他從未見過這樣的一雙眼睛,沒有一絲情感,沒有一絲波瀾,空洞而又深不可測。
“朕剛剛正準備給周國四皇子準備所住的宮殿,不知靈兒以為哪座宮殿合適?”軒轅天順口問道。
沈毓靈冷不丁地瞥了陌雲宥一眼,此時的傅雲宥也正打量著她。
四目相對,然後各自轉頭。
“安定宮。”
“好,就依你。”軒轅天二話不說立馬同意。
“謝陛下。”陌雲宥頷首道。
“陛下,沒有什麽要事,我就回府去了。”沈毓靈毫不客氣地說道。
“靈兒,不如在宮裏留幾日,你許久未曾回京,朕和你皇祖母十分想念……”
“陛下放心,不日我會進宮。”沈毓靈敷衍道,依舊是那麽淡漠的語氣。
唉!軒轅天心頭歎了歎氣。
“告退。”
然後瀟灑的轉身離去,上了龍輦,離開了皇宮。
軒轅天盯著沈毓靈的背影看了許久,眼裏閃過一絲痛意。
這麽多年了,她還在怪朕,還是不肯叫朕一聲父皇。
軒轅天一陣苦笑。
“退朝吧。”軒轅天擺了擺手,然後向後殿走去。
剛才的場麵朝臣們一個個都被驚得夠嗆,皇帝的那句話讓他們一個激靈才猛地回過神來。
“恭送陛下。”眾朝臣恭送道。
看來這楚國皇宮有趣的事也真不少。
安定宮,安定,是在警告我要安分些麽?
嗬嗬,有趣!
陌雲宥思及此,望了望沈毓靈離去的方向,勾了勾唇角。
京城的大公主府,確實是富麗堂皇。故去的沈皇後,也就是沈毓靈的生母,沈傾婉。在軒轅天還是王爺的時候就嫁入了王府為正妃。而現在的大公主府也就是以前的王府。
沈傾婉生的國色天香,性子溫柔大方。嫁入王府後,自也是被軒轅天寵在心尖尖上的,沈傾婉倒也不負眾望,把王府上上下下裏裏外外都打理的井井有條,兩人神仙眷侶,讓外人羨慕不已。
可好景不長。
軒轅天到底還是納了房側妃。 若是說沈傾婉天生的大家閨秀,那麽這林氏便是個活脫脫的小家碧玉,原是林氏癡戀軒轅天以久,眼見這就要錯過嫁人的大好年華,林氏的雙親急的是團團轉。
奈何林氏還是癡心不改,林氏的父親也實在沒有辦法。隻好去求當時的陛下明孝帝。
說的是不求平妃,隻求側妃,再加上林氏的父親是吏部侍郎,這官職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人家的女兒隻求側妃之位,這也並無不妥,於是明孝帝一道聖旨,便把林氏賜給軒轅天做側妃。
側妃和妾室是不同的,那是陛下親自下旨冊封的,自然是不能隨意打了殺了。加之林氏確實也伏低做小,並未有爭風吃醋的行為,軒轅天便也沒放在心上。大約皇室中人心中都看慣了三妻四妾,如軒轅天這般隻納了一名側妃的已算是鮮有。軒轅天也未覺得不妥。
可惜男子與女子看待問題,尤其是納側妃上的問題,著實是不同的,而且還是陛下親賜的側妃。軒轅天覺得納房側妃也無甚大礙,側妃與妾室不過是玩物,他愛的人還是沈傾婉,沈傾婉卻不這樣看。
沈傾婉是定國公府的唯一的嫡女,自小在家族的寵愛下長大,嫁入王府後過的又是養尊處優的日子,王府隻有她一個王妃,習慣了這樣的日子。誰知道突然來了一房側妃,沈傾婉那時候剛剛生下了沈毓靈,還沒出月子,便被此事打擊到了。
林氏每天過來給沈傾婉請安,穿的做的都是極有規矩的,她不來還好,一來,沈傾婉心中便更覺得煩悶。若沈傾婉是個普通高門家的女兒,隨意找個法子私下給林氏下個絆子,也不是沒法將林氏弄走。偏偏沈傾婉自是定國公府的嫡女,向來被保護的極好,一直是個天真爛漫的性子,單純的不得了,哪裏就會給人使那些陰險的手段。
還是她的陪嫁的嬤嬤給想了個法子,在沒告訴王妃的前提下,暗中尋個理由想將林氏勸回娘家。誰知道不知怎麽的卻沒得手,甚至被軒轅天發現了。
沈傾婉自嫁給軒轅天開始,還是第一次與他爭吵。她又是個受不得委屈的性子,便也沒將嬤嬤的事情說出去,隻與軒轅天針鋒相對,最後氣地他拂袖而去。
原本以為過幾日軒轅天便會來看她,誰知道一個月過去了,軒轅天都隻在林氏那邊歇著。女人坐月子期間最是不能傷心,沈傾婉傷心至極,便大病了一場。
軒轅天到底還是深愛著發妻,剛想過來看望沈傾婉,偏偏連夜收到了出征的聖旨,甚至都來不及與沈傾婉說一聲就離開了王府。
而軒轅天離開不久,林氏就發現自己有了身子。
身為正妃,軒轅天不在,沈傾婉萬萬不能給林氏下絆子,甚至還得護著林氏肚子裏的孩子。否則一旦出了三長兩短,恐怕京中全是她趁著夫君不在謀害妾室的流言蜚語。
奈何身子本就不好,長此一來,心力交瘁,沈傾婉的身子漸漸荒廢,竟已經瀕臨油盡燈枯的地步。
她到底還是沒等回軒轅天。
沈傾婉到底還是薨世了。下葬三日後,軒轅天凱旋,甚至沒能見到愛妻屍首,哀慟不已,可惜佳人已去,隻餘黃土一抔。
那時候定國公府得知後十分生氣,沈傾婉是國公府唯一的嫡女,就這樣薨世,自然不會善罷甘休,於是一紙禦狀告到了明孝帝麵前,說他寵妾滅妻。
此事一出,滿京城是鬧的沸沸揚揚,人人都為沈傾婉的薨世唏噓不已。
可惜了,在皇室再也沒有了這一段郎才女貌的佳話了。
軒轅天再也沒有娶繼室,王府隻有林氏一人。林氏也仍舊幾年如一日伏低做小。直到軒轅天登基為帝,追封沈傾婉為皇後,同時也冊封林氏為皇後,為了她不被這位後娘欺負,不顧朝臣反對,把鳳印交到沈毓靈的手上。林氏也不便多說什麽,多說又有何用?軒轅天執意如此,說多了平白惹他生厭。
對於林氏生的一位皇子和兩位公主,軒轅天略有關懷,雖然沈毓靈是女子,卻還是將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嫡長公主,也就是沈毓靈身上。
但沈毓靈並不領情,她從真正懂事開始,就一直疏遠著皇室,疏遠著軒轅天,再也不肯叫聲父皇。
沈傾婉和軒轅天的愛恨糾葛,皇室中幾乎家喻戶曉,雖然現在軒轅天已登基為帝,但此事還是一如既往地傳著。
軒轅天對自己女兒有愧,總是盡力彌補她。可沈毓靈對他冷漠的樣子,老是讓他氣的頭疼。但無論如何,她都繼承了沈傾婉的美貌與才華,和軒轅天的氣質。沈毓靈除了性子異常冷漠外,卻是個循規蹈矩的女子,自也是楚國勳貴家公子的夢中佳人。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