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名傳天下
字數:4556 加入書籤
強權麵前,人人都是弱者。
最終,鄒榕眾叛親離。
沒人願意陪她死,她是被她的弟子們推出來的。這個可悲的女人用絕望憤恨的語言詛咒著6恒和背叛她的弟子們,最終被士兵們拖了出去。
等待她的,是被處決的命運。
6恒之所以選擇在此刻殺她,就是要在這些拳師麵前立威,以免有人亂生心思,使得此事橫生波折。
他點名要鄭山傲上擂台,也是這個道理。
他要讓所有拳師都知道,6大帥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唯一讓6恒失望的是,鄒榕這些弟子太“識時務”了些,不但不替他們的館長說話,反而落井下石,不但把鄒榕推了出來,還把參與刺殺計劃的所有弟子都給招了出來。
6恒照單全收,最終派士兵抄了燕青武館,驅逐所有弟子。
津門武館,隻剩下十七家了。
這期間,鄭山傲怒刷一波存在感,他站出來替鄒榕講情,但6恒隻說了一句話,就讓他徹底閉嘴,再也不提。
“我在失去耐心之前,還是願意講講道理的。鄭先生要和我講道理嗎?”6恒似笑非笑地問他。
鄭山傲沉默片刻,才艱澀說出兩個字:“不敢。”
其實是不能,因為他沒有道理可講。
鄒榕的亡夫為軍閥賣命,為了前途去刺殺6恒,反而死於其手,這是自取滅亡。
如果說鄒榕為亡夫報仇天經地義,情有可憫,那麽6恒殺了刺殺他的鄒榕等人也是理所應當,誰也說不出半個不是。
就像他鄭山傲,既然是他煽動了十八武行和三大幫上街遊行示威,想以此使6恒陷入險境,那麽6恒想在擂台上報複他的行為雖然看起來是自不量力,卻也是堂堂正正的舉動。
總的來說,6恒在眾拳師原本心目中狠辣、蠻橫、殺人如麻的惡劣形象,經此一會,已經大大改善過來。
這位新晉的軍閥雖然也很霸道,但辦事還是很敞亮的。什麽事兒,都放在明麵上,不像是背後捅刀子的人、
尤其是6恒命人將三百萬大洋擺在了登瀛樓一樓大堂後,這種印象就更深了。
擂台之上見真章,是武行解決矛盾的規矩,6恒雖然強迫他們上擂,威逼他們以傳承作為賭注,但至少看起來,他是想遵守這個規矩的,而且他先示之以誠,拿出了三百萬大洋的巨資賭注,這讓他們保留了顏麵的同時,也感受到了6恒骨子裏對武人的重視和尊重。
所以當葉問問出一個問題,6恒做出如下回答時,大家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對,反而更放心了,好像事情本來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拳腳無眼,打傷我怎麽辦?”6恒似笑非笑地看著葉問,“葉師傅,打傷我,就意味著我輸了。我輸錢又輸人,你還不想我報複,哪兒有這麽好的事兒?”
“傷我,我打你一頓不過分吧?”6恒反問,“要是殺我,全家陪葬,你們也值了。”
“……”葉問抱了抱拳,默默地坐了下來,徹底放棄了為陳識複仇的念想。
6恒給了他們七天時間準備,並且這七天,也足夠消息酵了。
他之所以選擇這麽做,其實是有三個目的。
第一,自然是為了完成終極試煉;第二,是為了名傳天下,拿走此方天道所加著於身的主角靈源;第三,步武天下,為此方世界的武術傳承盡一份心意,也算是他回報了在此世界學藝有成的恩德。
當然,最重要的目的,是6恒需要各大武術流派的傳承秘籍。
內家拳的世界,隻此一家,再無分號了。在6恒的設定中,以後都不會出現有內家拳傳承的世界。
可6恒練拳剛入門庭,他可不想猴子掰苞米,隻撿大個兒的。
內家拳在以後武俠甚至是神話的世界中,雖然很可能會變得很雞肋,但6恒想嚐試下,試試內家拳修煉到至高境界後,能不能通過其他體係的修煉方法,找出一條直通大道的路來。
所以他需要各大武術流派的傳承秘籍,也需要這些門派的高手們傾囊相授。
秘籍,他有完成隱藏任務所獎勵的特殊技能過目不忘,至於拳意,就能領悟多少,算多少了。
津門是四通八達之地,不到一天,蜀軍總司令,薩南康省主席6恒挑戰三十三派武館高手,欲設中華國術館,強健國民體魄的雄心壯誌,就傳得沸沸揚揚,整個北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各個城市中的各家大小報館,無一例外將此事列為今日的頭版頭條。
到了傍晚時分,就連南國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有人拍案叫好,自然也有人質疑反對。
支持者認為6恒是個胸懷家國的良心軍閥,此舉於國有利,可喚醒國民的信心;反對者對武術救國之路嗤之以鼻,認為有辦武館的錢,還不如去設工廠,興水利,哪怕隻是買武器都是好的,他們認為6恒是當下最不務正業的軍閥,甚至建言孫撤了6恒的職務。
一時間,支持派和反對派各執一詞,吵得不可開交。
次日,各大軍閥紛紛在各大報刊表言論,支持6恒此舉。
吳佩孚:“尚武者國民之元氣,國家所恃之成立,而文明所賴以維持者也。6恒此舉,功德無量。”
張作霖:“要想馳騁中原,屹立地球者,無不持尚武之精神。摶摶大地,莽莽萬國,勝衰之數,胥視之此也。”
段祺瑞:“火器輸入中國之後,國人多棄體育技擊而不講,則致社會個人積弱愈甚,提倡中國舊有武術,以振起國民勇往直前之氣,刻不容緩。”
這些軍閥不見得都是真心覺得6恒要辦的這個事情很好,一來他們聲支持,是對這位獨霸南國的新晉軍閥示好,二來,此舉若能成功,對於兵源的優化會起到很大作用。
到了次日午後,孫的聲支持,使得6恒的名望高漲到了極致。
“吾國技擊諸法,淵源久遠,傳習寢微,設館研究,具見提倡精神,裨益青年體育。中華國術館利國利民,應準備案。”
6恒迎戰八大高手,成了這些時日來全國熱議的頭條,就連各國領事館也紛紛聲,紛紛表意見,或者暗自籌謀詭計。
到了第三日,無數拳師趕往津門,想要參與或者見證這場武林盛事。
而李書文、孫祿堂、尚雲祥、杜心武、劉百川、宮寶田等化勁宗師,在紛紛言盛讚6恒此舉後,也趕往津門,要為此武學盛事添磚加瓦。
事實上,民國時期的拳師們並不都是類似鄭山傲這種固步自封的老頑固,反而是武學成就越大的人,越希望拳師們摒棄門戶之見,坦誠交流,共同進步。
幾乎所有的武學宗師們,都是身兼數家之長,他們很清楚地知道,固步自封,武學是永遠沒有出路的。
而很多宗師們其實也在做類似6恒這樣的事情,但都是廣開武館,雖然大大增多了習武之人的數量,但對融合各派促進交流一事,根本毫無裨益。
也有搞得比較大的,比如“北拳南傳”、“五虎下江南”,就是孫祿堂、宮寶田等宗師一手促成,他們以民族大義戰勝了傳統武林門戶之見,江湖草莽仿佛可以登堂入室,為國效力,可惜因為隻是民間行為,缺乏政府的長期支持,最終這些都隻是曇花一現。
像鄭山傲這樣連自家弟子都不教真傳的拳師,在武術界還是占據大多數的,因為他們已經把武術當成了一門生意。
到了第五天,6恒有意外收獲上門。
李景林來投奔他了。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