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九品製度

字數:5776   加入書籤

A+A-




    “轟!”

    徐庶內心一顫,再無猶豫。

    “庶拜見主公!”徐庶抱劍半跪道:“從今往後,庶願做王爺手中之劍,執天地之法!”

    “哈哈哈哈,快起來!”呂布興奮不已。終於,終於特麽的搞定徐庶了。

    呂布心下不由得感激。感謝李白,若不是這首俠客行,豈能如此輕易打動徐庶心境。

    現在得到徐庶投效,也不枉呂布設計這麽久。

    數日過後,呂布祭天稱王。

    雖然王府還未建成,但典禮不能再慢了。

    因為呂布要開府建製,要大封群臣。

    而見到百官跪拜,呂布也是豪氣頓生。

    他要掌權,掌無上之權。

    正是要應那句曆史名言。

    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

    典禮過後,眾人再聚大殿,開始冊封群臣。

    呂布封陳宮為左丞相,主管各種民政事項。

    龐統為右丞相,除了分管一些民政之外,還兼有軍事和外交權。

    也就是說,呂布不在朝之時,龐統能夠代為行使外交權利。平時一些不太重要的外交,龐統也能夠全權做主。

    同時,呂布設置六部,掌管各項事宜。正是那曆史上的工部、刑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

    正職為尚書、副職為侍郎。

    刑部尚書由徐庶擔任。

    吏部尚書和戶部尚書暫由陳宮代領。

    工部尚書由陳登擔任。

    禮部尚書由喬玄擔任。

    兵部尚書暫由龐統代領。

    除此之外,呂布結合各朝代官職以及後世官職,又增設了大大小小上千個官職。

    相當於,是將漢朝一些官職給分權和細化了。

    所有的重要官職分成九品,從高到低分別是一品至九品。

    品級製度,不僅是官階大小的體現,也是俸祿發放的標準。

    而呂布所給的俸祿,是大漢朝的五至十倍。正因如此,一眾群臣都沒有反對呂布製訂的各種官職,紛紛擁護。

    是的,呂布的九品製,隻是借鑒明清時期的官職劃分,可不是魏晉的九品中正製。

    接下來,呂布要先肅清吏治,繼而再製訂更新的選拔官員之法。

    科舉製度,或許可以拿來先用一用,繼而再過度到後世的公務員製度。

    現在特麽的提人民公仆,那絕對是找死。

    當官的,就是要高人一等。

    而呂布將官員俸祿提高,也正是要盡可能的整治貪汙**。

    用句形象的話來說,就是高薪養廉。

    當了官就能全家衣食無憂,你特麽的再貪,弄死你。

    就算不死,到頭來也是一無所有,竹籃打水一場空。

    當呂布將製訂的官職公諸於世,並公開招賢之後,天下震動。

    曹操沉默了、孫權沉默了、劉表也沉默了。

    呂布各官職職權之詳細、之麵麵俱到、之上行下效,簡直堪稱絕世大才。

    震動過後,各諸候紛紛反應過來。

    這是立馬攔截關卡,不給士人前往徐州求官。

    同時,也紛紛改製,借鑒呂布的官位重設官職。

    當然,俸祿也相應的提高了一些,以安民心。

    但要像呂布那樣數倍提升,那簡直就是不可能。

    特麽的誰也沒這麽財大氣粗啊!

    要知道,錢財大都掌握在士族和豪強手中。

    各諸候不是想用就能用的,人家不支持你,你丫連政權都掌不了。

    各諸候的錢財,除了發戰爭財之外,就隻能從平民百姓手中收稅而來。

    但現在普通百姓幾乎個個都是窮光蛋,一年下來,能收多少稅?

    這是想想就流淚。

    而壓榨百姓的結果,就是經濟根本發展不起來。

    而反觀呂布,各種產品賺得是頂呱呱。

    相當於,是將天下世家的錢都給賺去了。

    是的,雖然錢財都是掌握在各世家手中,但世家也不可能將錢財留到棺材裏。

    人活著是為了什麽,還不就是為了享受。

    他們要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

    而呂布的各種產品,正好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正因如此,呂布才能獲得大量錢財。

    而且隨著五方聯軍攻呂失敗之後,許多世家,特別是北方的世家,那是紛紛將錢財存進了徐州銀行。

    因為他們發現,將錢存進徐州銀行,這是相當的保險。

    可以說,現在的呂布簡直富得流油。

    所以說,人家有錢,那是想怎麽任性,就怎麽任性。

    正因看到這一點,現在各諸候都開始大力與呂布通商。

    因為他們發現,和呂布通商,國庫資金開始變多了。

    比如江東,僅僅隻是粗鹽和茶葉,就為孫權賺了不少錢財。

    而且,這還是長期項目,而非短期貿易。

    可以說,僅憑這兩項交易,就足夠他養活二十萬大軍。

    當然,也是沒有軍餉的。像呂布那種高額軍餉,孫權還做不到。

    所以現在,除了曹操攻袁之外,南方都停止了戰爭,都在安心發展,強國富民。

    當然,內部爭權的爭鬥,還是沒有停止。

    現在劉表麾下,就依然是各種明爭暗鬥。

    但沒有戰爭,荊州也算是慢慢富起來了。

    可以說,呂布用他的工商業,算是讓大漢王朝終於有了一絲起色。

    士農工商,是這個在大漢朝最不受士人待見的商人和商業,讓大漢朝沒有繼續衰落下去。

    隻不過,也隻是有些生氣罷了。想要阻止戰爭,目前的呂布還做不到。

    隻要有人想要爭權,戰爭就永無止休。

    戰爭,也是許多人功成名就的機會。

    這些人,也不會讓戰爭輕易結束。

    在荊州,當諸葛亮看到最新一期的報紙之後,他沉默了。

    他的心,不甘了。

    他自認,自己之才不比龐統與徐庶差。然而現在,一人貴為右丞相,掌軍政大權。一人貴為刑部尚書,掌天下司法大權。

    再看看自己,啥成就沒有不說,連名氣也沒有。

    這就好比,原本三個同水平、同起點的好朋友。另外兩個都飛黃騰達了,自己卻還是吊絲,這心理如何能夠平衡。

    這種嫉妒,往往比什麽都來得厲害。

    所以,諸葛亮不甘之後,也想要出仕了。

    是的,呂布的存在,改變了曆史軌跡,使得諸葛亮提前六年出山了。

    因為在原曆史之中,諸葛亮出山之前,龐統與徐庶都沒有太大的名氣和成就。

    但現在不同了,龐統與徐庶都牛逼哄哄,諸葛亮哪裏還忍受得了。

    既然決定了出仕,自然是要選擇好君主。

    縱觀各路諸候,最佳的選擇,最能展現自己才華的君主,自然是呂布。

    然而,諸葛亮曾經拒絕過呂布,所以諸葛亮隻得放棄。

    看了一遍各路諸候,諸葛亮最終選擇了劉備。

    理由很簡單,劉備最落魄,混得最差勁。

    而且劉備乃漢室宗親,是為正統。且不管這真假與否,有這名頭,就很容易成就大業。

    隻要他加入劉備集團,那他絕對是大權在握。而且,也更能體現出自己的價值。

    雖然選擇了劉備,但諸葛亮何許人也。自己主動去投,劉備肯定不太重視。

    所以,諸葛亮絞盡腦汁,要想個吸引劉備主動來拜訪他的方法。

    諸葛亮想了好半天,終於想到了好主意。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