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百變歌後
字數:4864 加入書籤
藍潔英一見到秦煊就纏上了他,雖然之前對秦煊看不順眼,橫挑鼻子豎挑眼的,但經過這麽長時間的相處,對方的真心相待她如何體會不到?早就在內心中將他當作了一個親近的人。
這個年紀的小姑娘正是好玩鬧的時候,頓時就嬌憨地吵著要秦煊帶她出去玩。
秦煊拿她沒辦法,想著今天反正沒事,就答應了她。
於是兩人叫了輛計程車,前往荔枝角的荔園。
荔園是香江的第一個遊樂園,49年由商人張軍安投資建成並營業。
內設的摩天輪、碰碰車、旋轉木馬等都是很多人前所未見的,可想而知,這麽一個玩樂設施豐富多樣的遊樂園對於當時沒什麽娛樂方式的香江民眾來說有多大的吸引力。
特別是小孩子,基本上整個的50-70年代,小孩子們最高興和最期盼的,就是周末爸爸媽媽可以帶著他們去荔園玩一天,所以當時很多父母都是用這個條件來激勵孩子好好學習的。
而且荔園可不隻有兒童樂園,還包括了一個很大的劇場區域,唱歌、雜技、魔術等等,都有專場。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從荔園的唱歌劇場裏麵,將會走出來一位香江本土第一的超級女歌後。
她的名字,
叫做
梅燕芳!
然後荔園還有一個動物園,山羊﹑駱駝﹑雀鳥﹑獅子﹑黑豹、老虎等許多動物都讓人看得目不暇接,連大人都覺得長了見識,更別說孩子們了。
特別是鎮園之寶——大象“天奴”,非常受歡迎,是50-70年代的香江人的重點集體回憶之一。
有著這麽多的項目,荔園的占地麵積自然不小,足足有160萬方呎,差不多算15萬平方米了,這在內地都算是比較大的遊樂園了,更別說是在香江這個彈丸之地的市區裏麵。
所以每年荔園都是迎來大批的客人,賺錢賺得手抽筋。
在61年,荔園被遠東集團的董事長邱德庚徹底買下,野心勃勃的邱老板並不滿足於荔園目前的規模,同時也知道比荔園更大更好的香江海洋公園正在修建,深感於荔園吸引力尚顯不足的他毅然決定了在荔園遊樂園的後麵,新拓展一塊差不多50萬方呎的土地,拿來修建一個古裝文化城。
這座古城將以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為藍本,仿照北宋首都汴京而建,故此取名“宋城”。
宋城的修建,在當時也是引起了很大熱議的,這樣高度仿製的龐大古城在香江是從所未有的,大家都很是期待。
隻不過它足足修建4年時間才完工,甚至至今都尚未開業,讓香江民眾頗有些耐心耗光的感覺。你看看人家海洋公園,那麽大的規模,也就是三年便開業了,多爽快?
說這些話的人,純粹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知道海洋公園是誰修建的麽?
香江賽馬會!
這個雇傭香江人最多的非營利機構,這個香江最有影響力,也是最有錢的賽馬會,想要做什麽事情,直接豪氣萬千地用錢砸出來就行了,簡單粗暴。
而宋城卻全都是邱德庚一個人投錢的,速度自然也就慢了。
好在趕緊趕慢的終於是在今年上半年完工了,預計暑假的時候就會開始營業。
當秦煊和藍潔英趕到荔園的時候,時間已經到了中午,正逢周末,不管是遊樂園還是動物園,遊人都不少。
不過這都消減不了藍潔英的熱情,隨便買了點吃的後,就拉著秦煊興衝衝地往旋轉木馬跑去。
看著坐在木馬上,笑容燦爛如鮮花綻放的純真少女,秦煊心頭一柔,丫頭,願你這一世無憂無災,安康幸福。
這一天,兩人將整個荔園都玩了一遍,少年的耳邊滿溢著女孩銀鈴般清脆動聽的開心笑聲。
天色漸暗,兩人吃完雲吞麵,藍潔英興致不減,拉著秦煊又往劇場區域走去,先是看了一場驚險刺激的蒙眼飛刀表演,然後再去看粵劇演出。
此時觀賞粵劇是香江民眾的主要娛樂方式之一,擁躉眾多,雖然台上的演員不是名角,但整個劇場還是坐滿了觀眾,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
荔園的這個劇場雖然比不上利舞台這樣首屈一指的大舞台,但也算是比較有名的,粵劇名家白雪仙和任劍輝就曾在這裏演出過《帝女花》《紫釵記》《再世紅梅記》等名劇。
兩人的接班人龍劍笙、梅雪詩等組織的「雛鳳鳴劇團」也是這裏的常駐當家戲班之一。
隻不過藍潔英年紀尚小,對粵劇不怎麽感興趣,而秦煊作為一個被二十一世界的娛樂大爆炸熏陶過的90後年輕人,連國粹京劇都不太欣賞的來,更別說節奏更慢的粵劇了。
所以看到一半,兩人就偷偷溜出了劇場,跑到了對麵的唱歌劇場裏麵。
找了個位置坐下,此時台上正有兩個年紀不大的女孩子在唱著歌,秦煊聽了一下覺得有點熟悉,思維一轉想起來原來是徐曉鳳的《人生滿希望》。
可能不少的80、90後已經不太熟悉這個名字,但在那個年代的香江,徐曉鳳可謂是流行樂壇無可爭議的大姐大,香江真正的第一代歌後!其醇厚低沉的“豆沙嗓”和招牌的“"bo bo"裙”造型深入人心。
並且其在歌唱生涯中曾創下了無數的輝煌紀錄。
比如在1992年,徐曉鳳在香江紅磡體育館舉辦的“金光燦爛徐曉鳳演唱會”,由於太受歡迎,再加上其他歌手的參與競爭,導致主辦方不得不不斷加場,最後竟馬不停蹄地開了43場,贏下了所有對手,徐曉鳳因此被歌迷稱為“徐四十三”。
這個驚人紀錄到今天都沒有其他歌手敢於挑戰,也很可能就此成為永恒的歌壇神話。
七十年代中期,香江流行歌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許觀傑以《鐵塔淩雲》、《半斤八兩》等歌曲的推動,粵語歌曲躋身主流流行音樂市場,從而開啟了粵語流行樂30年的輝煌時期。
徐曉鳳在1978年以一首由顧佳輝作曲、黃沾作詞的《大亨》贏得滿堂彩,從此也正式開啟了她的粵語流行曲時代。
她是香江樂壇少數幾個橫跨了多個時代的歌者之一。
如果算上以模仿她踏上演藝界的梅燕芳以及師承梅燕芳的何韻詩等人對她藝術生涯的延續,徐曉鳳本人就可算是一本完整的香江流行音樂史,無疑是真正的傳奇人物。
而巧合的是,雖然年紀尚小,衣著打扮也很樸素,但秦煊還是一眼就認出了台上的兩個女孩子中,左邊那個比較瘦弱的就是未來的歌後——梅燕芳!
那麽旁邊那個應該就是她的姐姐梅愛芳了吧。
看著舞台上那個台風生澀、稚嫩靦腆的小姑娘,很難把她與以後的那個霸氣耀眼的“百變歌後”聯係起來。
梅燕芳這個名字可謂無人不知,她的歌曲,她的風姿,她的魅力,都是一代人最深刻的記憶。
這是一朵搖曳在紅塵中的“女人花”!注定將在舞台上高傲地綻放與凋零!
歎了口氣,少年想到她為了維持生計,在四歲半的年紀便不得不與姐姐一起登台表演,心中頓生同情,可轉念再想到她未來的所作所為,又不免搖了搖頭,怒其不爭。
身為娛樂圈人士,牽扯到政治裏本就是不明智的行為,而身為一個公眾人物,在香江大局已定的情況下,還跳出來搞反對,倡皿煮,這就很難令人認同了。
而且她還不僅僅是公開支持民運那麽簡單,她還幫“黃雀行動”捐過錢,這種行為放在內地都可以判刑坐牢了。
香江娛樂圈最堅定的皿煮分子就三個人,岑建勳、梅燕芳和鄧光容,後麵兩人都實際支持過黃雀行動,鄧光容甚至親自出麵花錢找幫會分子偷渡接人。
在秦煊看來,岑建勳和鄧光容他固然不喜歡,但他們的行為也好理解,他們都是電影公司的老板,為了寶島市場反對大陸很正常。
但是梅燕芳就純屬吃飽了撐的,你一個小歌手而已,看了幾張報紙,聽了別人一通忽悠,就又是捐錢、又是義演,還真把自己當成皿煮鬥士了!難怪後麵直接被內地找了個借口封殺,也真的是沒有冤枉她。
當然,和諧社會,有些話不能深入說。
總而言之,對於梅燕芳的努力和成就,秦煊是非常欣賞的,但對於她不明智的行為與立場,少年卻無法認同。
所以對她的態度,秦煊就是本著不招惹,不理會,敬而遠之,順其自然。(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