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扒皮機和木匣子

字數:3992   加入書籤

A+A-




    將威學校一共有六個班級,每個班有將近六十名學生,甚至還保留了一個六年級班。

    據萬峰所知整個公社有三個大隊的小學保留著六年級班,原因無他,中學沒那麽多教室容納,隻好分散一些到各大隊。

    這是一個三十年後的人無法理解的扯蛋現象。

    可誰能想到三十年後曾經人聲鼎沸的將威學校會因為沒有多少學生而和平山大隊學校合並了,即便合並一個班級也不過三十人左右。而這種情況並不是隻存在於將威,而是在全國各地普遍存在。

    似乎在一夜之間人口減少的問題就突兀地出現了。

    不過這不是萬峰操心的問題,他現在操心的是陳文心能不能給他繡好商標還有扒苞米的問題。

    商標的要求不算太高,萬峰的要求是隻要圖案有七八分像就行。

    那隻是一個標誌而已。

    陳文心信誓旦旦地說她一定能幹好。

    那麽萬峰要操心的問題就剩下一個了。

    今天是九月一號,離收山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萬峰算計了一下應該來得及。

    下午上學的時候老師講什麽萬峰也沒聽,隻是在桌子上寫寫畫畫的。

    他要回憶設計出一台小型玉米扒皮機。

    大型的他就是回憶出來也造不出來,一個是當時的工業水平另一個當然就是錢的問題了,張海肯定不會給他太多錢的。

    那就不如不費那事兒弄個輕便小型的,這台小型機的價錢不能超過一百元。

    這玩意萬峰一點都不陌生,上一世他可是擺弄很多農業機械,各方麵的都有。

    尤其10年以後,農村的家家戶戶都有幾台用電燒油的機器,方圓二十裏範圍內這些機器出了點什麽故障幾乎大多數人都會找他修理。

    原因是他修理的好而且收費低廉。

    因此讓他弄一台玉米扒皮機出來隻要環境允許根本不是什麽難事。

    單玉米方麵的就有扒皮機和脫粒機,以及整合到一起的扒皮脫粒機。

    整合到一起的扒皮脫粒機其實並不能說很實用,比較有些地區扒皮和脫粒是要分開進行的。

    像本身濕度大的玉米剛從地裏弄回來就扒皮脫粒,你到哪裏去弄那麽大的晾曬場地?不晾曬幹了你敢入倉裝袋嗎?

    還有一個原因是扒皮脫粒機容易出故障而且維修麻煩。

    因此萬峰是沒打算把它們組合在一起,扒皮歸扒皮、脫粒歸脫粒。

    反正張海隻犯愁扒皮並沒有擔心脫粒。

    玉米扒皮機沒有什麽太高的技術含量,一台電動機,一個框架,一套扒皮機構,一個叫壓送器的東西外加一些彈簧幾乎就是它全部的家當。

    這些部件裏電動機是最值錢的東西了,雖然隻是小功率的電動機,但它最低也得花去三十到四十塊錢。

    幾乎占去了萬峰預算的一半兒。

    電動機和框架這都好辦,東北的城市不管大小就有一點優勢,就是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很多工廠湊合著能生產出很多工業產品,國家第一工業基地的名字不是白叫的。

    像電動機這種在當時算是高端的產品紅崖縣電機廠就有生產,甚至勇士公社的機械廠也生產一些小功率的電動機。

    既然這機器叫扒皮機當然關鍵的地方就是扒皮機構了。

    扒皮機構的主要部件是兩根滾筒,分別叫破皮輸送棍和橡膠剝皮棍,破皮輸送棍上有破殼齒。

    破皮輸送棍為全金屬輥筒,剝皮棍則是金屬軸外套橡膠齒套。

    工作原理是當帶皮玉米進入扒皮部位時,破皮輸送棍上的破殼齒把玉米的苞衣抓破,接著玉米棒被相對旋轉的輸送棍和剝皮棍夾緊移動把苞衣從玉米棒上扯掉,從而達到扒皮的目的,然後被扒皮的玉米棒從出料口排出,苞衣則從另一個口排出。

    扒皮率在百分之九十左右,籽粒破損率在百分之一上下。

    全金屬破皮棍可以讓工廠加工,一般的車工就能完成。

    而橡膠棍也不難找,紅崖縣就有膠輥廠,挑一種合乎規格的就可以。

    上一世這種扒皮機脫粒機五花八門,萬峰總計擺弄了不下十種樣式的扒皮機,眼下他的煩惱就是回憶出其中設計最合理造價最低廉最耐用的一款。

    經過一節半課的回憶,他終於記起了一款重量隻有六七十斤的扒皮機,記得這是一個可以同時進兩穗玉米的機器,非常的耐用而且還高效,好像當時是一個在家種田的農業大學生發明的。

    於是萬峰按照記憶在紙上把這台機器的外觀畫出了出來。

    他也很想把它的內部構造以及部件視圖畫出來,但是這就有點難為他了。

    隻怪高中時機械製圖沒好好學,讓他畫個簡單物件的視圖沒問題,但複雜一點的他就抓瞎了。

    這個就得去找肖德祥了,正好讓他加工幾副輪椅架子出來。

    放學的鈴聲響起後,萬峰背著書包就跑出了教室,連江軍在後麵喊也沒搭理。

    一溜煙跑到了木匠鋪。

    王河已經把他的木匣子做好了,一張纖維板一共做了三個完全按照萬峰的要求。並且還在外麵給他刷了一層亮漆。

    萬峰仔細地檢查了一遍非常滿意。

    “你做的這是什麽呀?我怎麽掂量了半天都沒弄明白。”

    你沒弄明白就對了,你要是能弄明白這是什麽玩意它就不值錢了。

    “你做這玩意結實不?掉地下不能摔碎了吧?”

    “切,你真小看我手藝。”王河拿起一個匣子,把後蓋拿掉指著裏麵說:“看到沒有,裏麵的框架我用多厚的木條做的,告訴你就是你外表這纖維板爛光了,裏麵的框架都不帶壞的,一錘子都砸不壞。”

    一個一尺多長的木匣子,這貨裏麵做框架的木條竟然是半寸寬的,一錘子確實有砸不壞的可能。

    萬峰這人辦事就是你不糊弄我,我當然不能讓你白出力,三個匣子一塊五,不但多給了五毛還把那包隻抽了兩隻的光榮煙拍了過去。

    人家不但用了好料而且還給刷了亮漆,一包三毛八的光榮煙算什麽。

    不但王河高興他老子也跟著高興,很明顯萬峰走後那包煙十有會到他老子手裏。

    這就不是萬峰該管的事情了,煙不管在誰手裏也是肥水沒落外人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