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朝堂
字數:3392 加入書籤
清晨,楚潯一大早便從被窩裏鑽出來,經過侍女一陣服侍,換上朝服,坐上馬車便前往皇宮而去。
來到皇宮門口,楚潯跟隨早已在此等候的太監進入宮中。走進朝堂,官員都已經到齊,看到楚潯走進,齊齊恭迎道:“拜見親王殿下,殿下千歲。”
“眾位早安啊,都起身吧。”楚潯回應眾人後,便站到了最前方,身後便是便是當朝丞相與太師。楚潯回身稽禮道:“兩位老大人,近日可安好。”
丞相,太師二人同時回禮:“多謝親王關心。”“老臣昨日也是有所耳聞,親王昨日可有所驚嚇。”楚潯本打算回身站好,卻聽太師忽然問道。
“嗬嗬”楚潯笑了一聲,說:“多謝太師關心,隻是本王並無大礙,且昨日本王並未見刺客,也是多虧侍衛們發現的早,沒有多生事端。”聽到楚潯的述說,一旁的丞相也是頷首,微笑道:“親王自有天佑,那些屑小自然是難以觸犯天威。”楚潯自是微微一笑,也沒有多言。
“皇上駕到”
一聲唱喏,朝堂上瞬間安靜了下來,眾人行完禮後,楚潯這是才看清如今自己皇兄的麵貌,與記憶中樣子沒有多大變化,隻是要更加威嚴許多。
坐在王座上,楚皇居高臨下,望著眾大臣,道:“看來今日事情頗多啊,一個個都來的如此整齊。就連這大殿都要容不下爾等了。”楚皇聲音不大,底下的眾官員各各膽顫心驚,也就楚潯事不關己,一副悠閑派,卻也沒有多言。
“怎麽,一個個都不說話。啞巴了。”楚皇望著底下,一群做縮頭烏龜的大臣,狠狠地拍著身前的桌子。
“咳,陛下。”就在這時,在楚潯身後的丞相走了出來。楚皇看到走出來的是丞相,也是收斂了起來,對丞相道:“陳愛卿,不知你有何事要上奏。”陳丞相:“陛下,昨日大理寺收押了一群逆賊,經審訊,這群逆賊曾密謀謀害親王,不過在其還未實施,便被東山巡衛營抓獲,現今還被關押在大理寺大牢中。還請陛下下旨處理此事。”
“林愛卿,可有此事。”楚皇望向大理寺寺卿林逸。林逸隻能走出來,稱道:“啟稟陛下,卻有此事。此是臣昨日書寫的奏折,請陛下查看。”林逸說著,便掏出一本奏折,交予走過來的太監。
楚皇接過奏折,看了一眼,便放在桌子上,對著二人道:“既然已經確定是叛逆了,那就不要留了,擇日便斬了吧。”“臣領旨。”說完,兩人又退回隊列之中。
在兩人回到大臣中後,一旁的太師卻是站了,直接呈上奏折,道:“啟奏陛下,今日早朝前,剛剛收到一份信件,請陛下過目。”“混賬,大膽。”楚皇將信件閱完,突然大發雷霆,嚇了眾臣一跳,唯有太師早有預料一般,麵無表情。
楚皇發怒過後,再次看向太師,道:“太師,此事可是真的?”太師:“陛下,此事臣也是今日才知道的,不過送信之人乃是信武侯的親衛,此人正在殿外等候。”
“信武侯?”
“怎麽回事?”
“信物候不是在邊境嗎?”
“難道是邊境有人入侵?”
“開玩笑呢,你。”“就是,就是”
信武侯三字頓時在大臣們間引起波瀾,一個個小聲討論。
“肅靜!”一旁的大太監喝道。
“哼!”楚皇也是不滿地冷哼一聲,不過楚皇也知道現在不是時候,隻是冷哼一聲,便對身旁太監道:“去,把人帶進來。”
楚潯一直在旁打醬油,但是聽到信武侯,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在大楚製度之中,除了幫助國家治理天下的各階官員外,還有半遊離於製度的世家貴族。這些人大部分是大楚的開國功臣之後,但是在大楚傳承千年下來,漸漸分成了兩係,一係舍了官身,遠離朝堂回到地方,建立家業,僅僅保留自身的封號,以及為其三代的土地所有權。而這,便是當今大部分世家的由來,而另一係,則依然留在朝堂,繼續為大楚建功立業,信武侯便是這一派係之人。而且就楚潯所知道,上代信武侯與自己的父皇,也就是先皇的關係非常好,據說先皇曾想提信武侯為信武王,可惜也是無疾而終。
而這楚潯回憶這些相關信息時,那名信武侯親衛已經來到了大殿之上。親衛被領上來後,便跪倒在地:“信武侯親衛甲字號許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
楚皇望向跪在下麵的親衛,道:“信中所言是否屬實,你將所有來龍去脈通通與朕說清。”許應低頭回道:“是,陛下。”
“大約在一個月前,我軍在西北邊塞的一支巡邏隊伍遭到襲擊,總共五人無一生還,之後侯爺親自前往調查,卻在途中遭遇到了襲擊。
幸好我等發現及時,對方隻能撤退。在之後,我等還在搜尋線索之時,侯爺卻突然下令返回。
果然,在返回途中,我們再次遭遇了襲擊,這些人極為瘋狂,我們在付出了數位兄弟,才將他們全數斬殺。這時侯爺仿佛很是急迫,直接下令全速趕回邊關。
當我們與侯爺趕回邊關時,才知道,就在我們跟隨侯爺離開後,侯府差點被人所攻陷,若非邊城陳將軍及時趕到,侯府恐怕都保不住。”
“混賬,好了,你繼續說。”楚皇將怒火壓下,說道。
“是”許應接著道:“事情發生後,我們與王爺皆認為這事針對侯府的陰謀,但是在接下來的半月,邊疆四郡的官員與將領,紛紛受到刺客的襲擊,屬下來之前,已經有有十幾位官員與將領身隕。
侯爺本在半月前便已派人前來覲見,卻一直沒有消息直到屬下到來,才知道隻有屬下一人來到了京城。”
許應將事情徐徐道來,然大殿之上卻是鴉雀無聲,卻在此時,一人走出來,眾人一看,才發現是兵部尚書郎全。
“啟奏陛下,此事宜早不宜遲,臣認為應該立即遣人將凶手抓捕歸案。”
“陛下,郎尚書所言極是。臣建議由大理寺與六扇門一起行動。且此事發生,作為監督大楚境內百姓安全的六扇門,更需將功補過。”刑部尚書刑明站出來建議道。
“哼,你不說朕還差點忘了。去將傅同叫來。”得了刑明的提醒,楚皇很快就反應了過來,對著身旁的太監道。(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