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金兀術的警覺

字數:3430   加入書籤

A+A-


    奸細是唐州兵馬使阿不罕派來的,他級別很低,能夠提供的消息有限。不過,他說阿不罕是接到金兀術的直接指令,派人來了解義勇軍的情況的。

    李牧天一時沒想明白,阿不罕一個唐州的兵馬使,怎麽會受到金兀術的直接指令呢?他親自審問了奸細,原來是阿不罕去南京留守府匯報情況,受到了金兀術的接見。阿不罕回來對自己親信炫耀,他是如何如何受到金兀術重用的。

    這個消息很重要,說明義勇軍已經引起了金國高層的重視,這意味著,大規模的圍剿為期不遠了。

    他讓李進搜集南京以及各地官府的消息,尤其是有關軍隊調動情況,隨時向他匯報。

    南京,大元帥府。

    派去見秦檜的使者終於回來了。哈密叱問明了情況,立刻就來見金兀術。

    “四太子,秦檜有消息了。”哈密叱說道。

    “蠻子有什麽異動?”金兀術問道。

    “沒有,秦檜說是他們要整編軍隊,派人到各地去點驗。趙構蠻子已經下破了膽了,哪裏還敢有進犯咱們大金國的打算?!”哈密叱說道。

    “嗯,本王也是這麽想的。皇帝陛下要求咱們配合各地官府強化治安,不行就執行陛下的旨意吧,分兵清繳各地的亂匪。”金兀術說道。

    哈密叱說道:“四太子說的是。不過,眼下夏收在即,各州府抽掉不出人來,不妨等夏收結束了,統一行動。”

    “好吧,你先擬定個計劃,夏收結束後,召集中原各路、州府統一部署。”金兀術說道。

    “是,臣遵旨。”哈密叱說道。

    唐州城。

    阿不罕自從從南京回來以後,既興奮又焦灼,他知道這時上天賜給自己的一次良機,抓得住從此平步青雲,抓不住也從此再也沒有前途了。

    連續幾天,他都睡不好覺,一門心思地想完成哈密叱交給的任務。

    他發動自己的親信,找到了一些漢人,讓他們到行璋縣城去探聽消息。可是,這些人要麽石沉大海,要麽跟本就進不去。轉眼七八天過去了,也沒有探聽到什麽有價值的情報。

    阿不罕上火了,嘴上都是燎泡。他一時想不出辦法,就在屋子裏轉來轉去。

    他的夫人倒是個有見識的女人,她說道:“老爺,唐州城距離那行璋縣城太遠了,不如到與它相鄰的縣裏去看看,那裏總會有熟悉行璋縣城的人,向他們打聽一下不就行了。”

    “嗯,這個主意不錯。”阿不罕眼前一亮,誇獎了夫人一句,立刻就前往刺史府,向刺史蒲察請假,專門去探聽情報。得到了他的允許以後,阿不罕連夜出發,直奔淮水縣城。

    為了不引人矚目,他帶著幾名隨從,化裝成普通百姓,淩晨時分到了淮水縣城,投宿在城外的一戶百姓家裏,第二天城門剛開,他就來到了縣衙。

    淮水縣令是個漢人,名叫郭謙。他祖籍遼東,在金人的統製下長大的,深得金人的信任,被派到淮水縣擔任了縣令。見到上官阿不罕,他趕忙殷勤接待。

    阿不罕說明了來意,郭謙不敢怠慢,馬上召集屬下的漢人官吏,讓他們尋找最近去過行璋縣城、或者家在行璋縣城有親戚的人。不久,就有了結果。

    縣尉帶著幾名最近從行璋縣城回來的人,來見阿不罕,郭謙自幼就在北地,一口女真語十分流利,他親自給阿不罕當了翻譯。

    這些人對於義勇軍的情況道聽途說,都多少知道一些,雖然他們不知道詳細的內容,但是把他們所說的總結在一起,對於義勇軍的情況,阿不罕基本上有了了解。

    阿不罕又驚又喜。驚的是義勇軍發展的速度太快了,照這樣下去,唐州將永無寧日。喜的是,自己終於完成了哈密叱交給的任務。

    離開了淮水縣城,阿不罕沒有回唐州,打馬直奔南京。

    南京大元帥府。

    哈密叱聽了阿不罕的匯報,大吃一驚,他有一種不好的預感,義勇軍不同於一般的抗金力量,這是一支有政治主張,組織嚴密,擁有有豐富經驗的高級軍事將領的軍隊,如果不盡快對其遏製,勢必會影響中原地區的安定。

    他馬上帶著阿不罕來見金兀術。

    阿不罕匯報了他了解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義勇軍大約有一萬多人,領導人叫李牧天,是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義勇軍的骨幹主要是原嶽家軍的人,嶽雷和嶽銀瓶也在其中。

    其二,義勇軍打掉了伏牛山的土匪,在伏牛山東、南、北三麵建立了以原行璋縣知縣吳尚為首的抗金政權,目前占據著六個縣城。

    其三,南京路兵馬副都總管匹獨思上次戰敗,主要是因為義勇軍在馬料中放毒,騎兵隊的戰馬誤食了之後,騎兵隊失去了機動能力,才導致了覆滅。

    聽著阿不罕的匯報,金兀術對於義勇軍仍然不感興趣,隻是對於嶽雷和嶽銀瓶出現在那裏,有點意外。

    這也難怪,在北方,各種抗金武裝層出不窮,有些大股的抗金武裝擁兵數萬,有的號稱十幾萬,甚至幾十萬,還不是在金軍的打擊下土崩瓦解了。義勇軍隻有萬餘人,成立不久,頭目又是個年輕人,這樣的隊伍能有什麽戰鬥力。

    雖然匹獨思征討失敗了,可是隻是因為義勇軍使用了放毒這樣的陰招才僥幸得逞的。金兀術覺得不足為慮。

    但是,嶽雷和嶽銀瓶的出現,卻令金兀術深深擔憂起來。

    對於嶽飛,金兀術深深欽佩和忌憚,認為嶽飛是他平生唯一的勁敵。因此,他才利用趙構急於議和的心理,提出‘必殺飛,始可和’的條件,逼迫趙構除掉嶽飛。

    如今嶽飛死了,嶽家軍也解散了。可是嶽家軍培養出來的大批將士還在,這些人如果重新聚在一起,有一個出色的領導者,又會成為一支難以對付的力量。嶽雷和嶽銀瓶出現在唐州,一定會有原嶽家軍的人去投奔他們的。

    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金兀術警覺了起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