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薛舉起兵反隋
字數:3884 加入書籤
蘭州金城。
此時已是隆冬季節,蘭州的氣候格外寒冷,大街上的行人裹著厚厚的衣服匆匆而過,金城校尉薛舉的府邸迎來了一個從河東而來的人,此人正是魏征。
薛舉出身於名門望族的河東薛氏,老家本在河東汾陰,其父薛汪時徙居蘭州金城。據正史記載,薛舉容貌魁梧雄壯、驍勇善射,憑借著家中萬貫貲財廣交邊地豪傑,漸漸地便成了當地數一數二的豪強。
薛舉在書房和魏征見麵。
薛舉端坐在書桌後,看著魏征道:“不知道先生此來所為何事?”
“我是大魏的使者,魏征。”
薛舉一臉疑惑地看著魏征,自己和那李密並沒有什麽交情,不知道此時他派使者前來所為何事。
“我主素聞校尉之威名,今特派我來拜見,並與校尉商量一件大事。”
“哦,是什麽大事?”薛舉麵露好奇之色道。
“如今隋朝的統治已經麵臨土崩瓦解之勢,校尉難道就不準備在這亂世之中分一杯羹?”
薛舉似笑非笑道:“先生還是直接說出自己的來意吧,不然我隻能請你出去了。”
顯然薛舉是不用和魏征在這裏打啞謎了。
魏征撫須笑道:“校尉果然快人快語,那我就直言不諱了。”
“如今我主已經攻占河東,並派出大將攻打三輔之地,我主此番派我前來是希望校尉能夠起兵進攻關中,與我主遙相呼應,共同占領關中,然後分而治之。”
和薛舉這位未來的反王談合作,李密自然不會自大到開出條件讓薛舉為他打天下,隻能是以合作的名義來談。
薛舉的心中十分震驚,想不到一直在洛陽大戰的大魏,此時卻已經打下了河東,如果自己再不行動,恐怕就連一杯羹都分不上了。
“我早有此意,隻是我人單力孤恐怕難以成事。”薛舉一臉為難之色道。
“那如果金城縣令郝瑗被人殺死呢?”
薛舉眼前一亮,如果郝瑗被人殺死,那麽憑借自己在金城的威望,率眾起義那絕對是易如反掌。
隻是眼前這位有什麽把握殺死郝瑗呢?他們大魏剛剛進入關中,難道手就能伸到金城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實在是有些恐怖了。
魏征起身道:“郝瑗就交給我了,我保證他見不到明天的太陽,校尉可要做好準備啊。”
薛舉起身將魏征送入門外,同時吩咐下人將自己的親信找來。
他相信魏征從河東跑到金城絕對不是來和自己開玩笑的,既然魏征說了會除掉郝瑗那就一定會除掉他。
金城縣令郝瑗勞累了一天,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在夜色的掩護下,四名黑衣人潛入了郝瑗的府邸,無聲無息地靠近他的臥室。
其中一人悄然打開了臥室的門,其餘三人魚貫而入。
“啊啊”
房間內突然傳出兩聲慘叫聲,驚動了府中的下人。
等府中的下人走到院子裏時,他們隻看到四個黑衣人躍牆而出。
一個膽子大的下人連忙跑進了中門打開的郝瑗的臥室。
“不好了,大人和夫人被殺了。”
消息傳出後,整個金城就是一片混亂,早有準備的薛舉帶著自己的親信來到了郝瑗的府邸。
整個金城都被他接管了。
數日之後薛舉在金城豎起了反旗,他開倉放糧,賑濟災民,一時間從者如雲,整個隴西郡幾乎都淪為了薛舉的地盤。
他自稱西秦霸王,建年號為秦興,封薛仁杲為齊公,小兒子薛仁越為晉公。別處賊寇宗羅睺率其眾歸附,封為義興郡公。繼而招附群盜,劫掠官馬。兵鋒甚銳,所至之處城池皆被攻下。
隋將皇甫綰率兵一萬人屯駐枹罕,薛舉選精兵二千人前往襲擊,與皇甫綰在赤岸相遇。
薛舉身先士卒猛攻皇甫綰所部,在薛舉的帶動下,他的部下也個個奮勇爭先,隋軍丟盔棄甲大敗而逃,薛舉乘勢攻陷枹罕。岷山羌鍾利俗率眾二萬人歸降,薛舉兵勢大振。進封薛仁杲為齊王,授職東道行軍元帥,宗羅睺為義興王,以輔佐薛仁杲;薛仁越為晉王,兼領河州刺史。接著又略取鄯、廓二州之地。不過十天,盡據隴西之地,擁兵十三萬人。
隨後薛舉在蘭州稱帝,封妻子鞠氏為皇後,兒子薛仁杲為太子,尊母親為皇太後。
薛舉大軍進攻秦州(天水郡),秦州總管李長雅自知不敵,率軍一萬向長安而去。
此時長安已經知道隴西的變故,人心變得更加慌亂。
原本大魏的軍隊在三輔之地就已經給了長安巨大的壓力,這下再加上隴西的薛舉,長安已經岌岌可危。
白奇(白起化名)大軍經過一番整頓後向三輔之地進軍,走到半路時,他突然轉道向南直撲武關。
武關曆史悠久,遠在春秋時即以建置,名曰“少習關”,戰國時改為“武關”。關城建立在峽穀間一座較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習山,南瀕險要。關城周長1.5公裏,城牆用土築,略成方形。東西各開一門,以磚石包砌卷洞。西門上有“三秦要塞”四字,東門有“武關”二字,內門額上有“古少習關”四字。關西地勢較為平坦,唯出關東行,延山腰盤曲而過,崖高穀深,狹窄難行,因此武關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隻要過了武關就可以逼近長安。
武關守將梁遜,為人膽小如鼠,貪財而忘義。
為了順利拿下武關白奇先將秦瓊派往了武關,秦瓊打著商隊的名義,帶領十幾人進入了武關。
梁遜能夠成為武關的守將,完全是憑借他妻子家中的關係。
他的妻子是京兆韋氏家主韋錫候的庶女韋瑤依。
韋氏家族廣泛與山東、江南、關隴地區的一流士族聯姻,此舉密切其與各地士族的交往,擴大家族影響,韋匡伯、韋嗣立家族可謂典型。
在隋朝時期韋氏隻能算是一個大家族,但是不能算是一個豪族,到了唐朝韋氏家族的勢力走上了巔峰,有唐一代韋氏家族成員拜相者共計二十位,勢冠全唐;家族仕宦率極高,尤其是高品級官吏的仕宦人數急劇增加;家族成為皇室通婚之重要對象,共有近三十位成員與皇室成員進行婚姻來往。
韋應物、韋莊這兩位唐代的大詩人就出自京兆韋氏。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