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黃河四鬼
字數:5734 加入書籤
郭靖不及退讓,忙將九陽真氣催動,使一招“清風徐來”,長劍上生出一股柔勁,當好對上那招剛猛無比的槍招,竟然將那槍招化解於無形當中。
“斷魂刀”沈青剛哪裏肯讓郭靖這般輕鬆?舉起單刀砍下,淩厲的刀風吹得郭靖的頭發四散開來。
郭靖刷刷刷抖動長劍,使一招“清音幽韻”,長劍抖動之下發出悅耳的劍鳴聲,悠揚的劍鳴聲在二人的耳畔響起,二人內功造詣比郭靖低了兩個層次,竟然一時間臉現迷茫之色。郭靖乘二人分心,左膝稍低,曲肘豎肱,一招“越女劍法”當中的“起鳳騰蛟”,刷的一聲,劍尖猛撩上來。饒是沈青剛向後急避,左袖已給劍鋒劃破。
不待郭靖繼續進招,“喪門斧”錢青健的一斧以近至眼前,當胸劃來。同時,馬青雄長鞭一甩,甩向郭靖的左足。
郭靖隻感覺腳下一沉,左足已被長鞭纏住。馬青雄用力一拉,長鞭繃得筆直,而郭靖卻紋絲不動。原來郭靖自幼馬步沉穩,這時使個“千斤墜”功夫,哪裏是馬青雄拉得動的?同時長劍橫胸,擋住那一斧,不過一柄長劍也彎成一道弧線。郭靖邁開步伐,不退反進,極為迅速的繞錢青健走了一圈,用綁在左足上的長鞭纏住錢青健雙腿,自己更是趁機將左腳抽出,同時一個閃身,對著沈青剛撲去。
在場四人中,以沈青剛刀法最猛,內功最深,對於郭靖的威脅自然也是最大的。所以郭靖打定主意先解決了他之後,再對付剩下三個自然省力得多。
算上這次,郭靖已經跟黃河四鬼動手了兩次,於對方武功修為已了然於胸,知道四人武功均在伯仲之間,那麽以劍迎敵,單對單足以穩勝任何一人,也不算是犯險托大。
郭靖心想:“這沈青剛刀法不差,刀招勢大力沉,須得小心。”身子略側,長劍一招‘風清弊絕’,貼著單刀直削下去,去勢快極。
沈青剛瞧他劍勢,知道倘若給削上了手指也要受傷。危急中右手鬆指,單刀落下,剛要碰到地麵,左手快如閃電,伸下去抓著刀柄,驀地一抖,一柄十餘斤的鋼錠長刀挺起,反擊對方。郭靖見他眼明手快,變招迅捷,也自佩服。
不過,佩服歸佩服,郭靖下手一點都不慢,長劍抖動,極為迅速的變招為“清風劍法”第十六招“激濁揚清”,反削沈青剛左肩。
沈青剛斜跨一步,避開劍鋒,同時左手持到極為迅捷的連砍三刀,誓要將郭靖砍成七八段。
隻是,沈青剛的刀法到底比不上進過靈智改良的“清風劍法”精妙,更別說郭靖時不時使出“越女劍法”當中的精妙招數,所以不但刀刀落空,反而讓郭靖瞅準機會施展出“清風劍法”的最後一招“獨清獨醒”,一下子把沈青剛逼退數步,如非錢青健舉斧擋住郭靖的那一劍,然後趁勢反攻,說不得沈青剛就要被郭靖一劍當胸而過。
沈青剛自覺丟了麵子,一張老臉憋得通紅,也不說話,趁著郭靖分神擋住四師弟“喪門斧”錢青健的劃向胸前的一斧,舉刀朝他下三路攻去,打定主意要先砍斷他這一雙腿然後再慢慢炮製他。隻見他身子一矮,一個翻身,不僅身子已經竄到郭靖跟前,同時手中單刀自左劃向右,貼著郭靖的褲腳劃過。他這一招,在武林中大大的有名,喚作“滾地刀”,各門各派的使法大同小異,但是俱都是十分陰險的刀招。
原本郭靖見到黃河四鬼,雖說有舊怨,但到底是認識之人,心中還存了幾分歡喜,所以自交手以來處處留手。此時見到黃河四鬼下手越來越狠,郭靖心想:“好哇,我原想有事好好商量,不必動刀動槍的傷了和氣。既然你們打定主意要殺我,那也怪不得我下殺手了。”
郭靖施展“虎奔猿躍之術”,身形一晃,退開七八步,避開沈青剛的那一招“滾地刀”,右手一擺,使出了四師傅南山樵子南希仁的獨門掌法“五丁開山掌”中的一招重手,吐氣開聲,一掌印在“追命槍”吳青烈腰側,隻聽得哎喲一聲,那吳青烈已疼得長槍跌落在地,滿地抽搐。
原本南希仁的“開山掌”平平無奇,靈智將“大手印”中“震”字一訣傳授給南希仁,再配合“混元功”的法門,改動招式,形成一套威力倍增的新掌法,便是這“五丁開山掌”。郭靖從小資質不高,甚至可以說是蠢笨,於靈活的招式學起來事倍功半,所以靈智與江南七怪商議之後,先傳他些招式簡單的功夫,等到功夫深了,再傳其他。所以,他學的第一套成套功夫,便是這“五丁開山掌”,十餘年的浸淫下,實在是把這套武功練到了骨子裏,形成了本能。再加上他一身九陽真氣不弱,若非緊要關頭,收回了一半勁力,這一掌下去,吳青烈哪裏還有命在。饒是郭靖收回了一半勁力,剩餘的勁力也依舊浸入他腎髒,哪有不疼得滿地抽搐的道理。
沈青剛見到二師弟捂著左腰倒在地下抽搐,拿開他手掌一瞧,隻見他腰側通紅一片,五隻箕張,留下半個掌印,隻怕往後於人道方麵有些妨礙,當下憤恨的瞧著郭靖,厲聲道:“你小小年紀,做事這等心狠手辣。老二打不過你,你趕了他走,也就罷了,幹嗎要傷他性命?”
郭靖道:“我隻一個人,你們四個大漢一擁而上,我不狠一些成麽?還好意思說我呢,也不怕旁人笑你們大欺小,多欺少。”他語音低沉,咭咭呱呱地一頓搶白,所言又是天經地義的道理,隻把沈青剛說得啞口無言。
“奪魄鞭”馬青雄雙眼一豎,罵道:“好個卑鄙無恥的小子,咱們生死較量,技不如人死便死了,不會皺半個眉頭。可是如今你仗著武功高強便使這陰險的手段,今天老二哪怕救得活,也不能娶妻生子了。臭小子,你好狠的手段呐。”
“喪門斧”錢青健平日裏與吳青烈感情最是要好,此時見到吳青烈生死不知,一雙眼睛赤紅,舉著手中的喪門斧就要找郭靖拚命。斧本是重兵器,大凡力大無窮者才挑選斧錘等重兵器做武器。錢青健又是內家好手,情急拚命之下,威勢更甚。正所謂“一夫拚命,十夫莫敵”,幾十斤的斧子在錢青健手中氣勢如虹,直往郭靖當頭砸去。
郭靖聽馬青雄說吳青烈日後不能娶妻生子,才意識到剛剛那一掌隻怕大大的不妙,心中不免存了一份愧疚之心,此時見到錢青健舉斧來砸,也隻是用長劍抵擋,並不反擊。
郭靖雖有長劍在手,但是心懷愧疚之下,卻給逼得連連倒退。拆得十多招,一個拿捏不住,長劍當啷落地。錢青健見到有機可乘,一邊進逼一邊喝道:“今日不在你身上留個記號,隻怕你日後忘了老子的厲害!”
郭靖見他出手狠辣,心想:“再不出手,今日非受重傷不可。”喝道:“還請住手,我不想再傷人了!”
錢青健隻顧執斧而前,全不理會。
郭靖沒辦法,隻好鼓足內力,空手進招,運掌成風,掌勢淩厲。隻數招,便一掌拍在錢青健胸前,饒是他橫斧擋了一下,也被郭靖一掌震得氣血沸騰,騰騰騰退了七八步,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喘氣不止。
那錢青健坐在叫道:“小子,你等著罷,今日結下這個梁子,走得了和尚走不了廟。咱們武功不如你,也隻好明兒請了師傅師叔來找你算賬。”
沈青剛身為黃河四鬼的老大,機變到底勝過其餘三人一籌。見到今日再鬥下去,肯定討不得好,而且二師弟吳青烈的傷勢嚴重,趕緊療傷才是正經,當下對著錢青健喝道:“老四,今天還沒丟夠人麽?”
錢青健叫道:“見人家本領好,就想走啦,你們就會欺軟怕硬,老二的仇難道不報了麽?”沈青剛眉頭一皺,心想這蠢材,如此沒有眼力勁,須知好漢不吃眼前虧,這點道理都不懂,說話也不給人留絲毫餘地。
沈青剛又不好把話挑明,直給錢青健說得神情狼狽,滿臉怒容。
“奪魄鞭”馬青雄也感難以下台,強笑道:“老四閉嘴,大師兄自有計較。”他在平日裏下過數年苦功,頗具自信,心想老四這小子力氣雖大,但在拳腳上卻決不能勝得過我,咱們四個打一個尚且贏不了這個小子,更別說此時老二傷了,虧老四這蠢貨,這點淺顯的道理都不懂。
馬青雄說完,又對著郭靖道:“小子,今日天色已晚,咱們就此別過,日後再好好親近親近。”隻是說完這句場麵話之後,又狠狠瞪了郭靖一眼,想到:“終有一天,叫你這娃兒知道咱爺們的厲害。”
郭靖此時也沒了動手的心思,自無不可,當下學著幾位師傅傳授的那樣,有模有樣的一拱手,道:“既然如此,那咱們就此別過啦,再見,再見,失陪啦!”
說完,瞧著沈青剛跟馬青雄攙著吳青烈一瘸一拐,而錢青健跟在後頭罵罵咧咧,不時憤恨的回頭瞧自己兩眼,直至四人身形消失在遠方。
他休息片刻,上馬又行,天色未黑,已到了張家口。張家口是南北通道,塞外皮毛集散之地,人煙稠密,市肆繁盛。郭靖手牽紅馬,東張西望,他從未到過這般大城市,所見事物無不透著新鮮,來到一家大酒店之前,腹中饑餓,便把馬係上門前馬樁,進店入座,要了一盤牛肉,兩斤麵餅,大口吃了起來。他胃口奇佳,依著蒙古人習俗,抓起牛肉麵餅一把把往口中塞去。
慣性是強大的,饒是靈智這些年改動了不少事情的結局,然而許多事情仍然不變。這張家口地處要道,熱鬧非常,非但深深的吸引著郭靖,還吸引了一個人,那便是從桃花島離家出走的黃蓉。
此時的黃蓉一如原著一般,打扮成一個小叫花子的摸樣,偷了外麵店鋪兩個饅頭,被人抓住嗬斥。郭靖掛念小紅馬,又一時好奇,便連牛肉麵餅也不吃了,去瞧個究竟。結果瞧見兩名店夥卻在大聲嗬斥一個衣衫襤褸、身材瘦削的少年。
那少年約莫十五六歲年紀,頭上歪戴著一頂黑黝黝的破皮帽,臉上手上全是黑煤,早瞧不出本來麵目,手裏拿著一個饅頭,嘻嘻而笑,露出兩排晶晶發亮的雪白細牙,卻與他全身極不相稱。眼珠漆黑,甚是靈動。
等到問明了緣由,才知這少年拿了人家兩個饅頭不給錢,郭靖自幼受靈智與江南七怪教導,俠義為先,再加上草原是向來把錢財看得清淡,所以自顧的幫他給了饅頭錢。豈料,這少年非但不領情,順手將肉饅頭喂了狗,更將他視為冤大頭。
不過如今的郭靖跟原著當中差得太多,見到少年不領情,浪費糧食,心中閃過一絲不快。郭靖猶記得小時候,自己半個餅子沒吃完,脾氣向來溫和的師尊靈智非但狠狠的嗬斥了自己一頓,更讓自己跪了一宿,末了,才語重心長的跟自己說到:一顆一粒,當思來之不易,如今天下皆苦,千千萬萬的人連飯都沒得吃,你問問你娘親,含辛茹苦的把你養大,為了賺一口吃食養活你遭了多少罪,而你竟然嫌棄餅子不好吃,當真不為人子。自此以後,郭靖懂得了一個簡單的道理,那便是尊重食物。
郭靖暗自不快,想到:我好心幫你給了錢,讓你免了別人的嗬斥,你轉眼間嫌棄它做的不好,將之喂狗,難怪如今做了乞丐。郭靖回座又吃。那少年跟了進來,側著頭瞧他。郭靖雖然給他瞧得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仍然不理會他,等到一張牛肉麵餅吃得幹幹淨淨,才招呼道:“你如餓了,我這還有一張餅子,但是千萬別再喂狗了,好嗎?”
那少年笑嘻嘻的問道:“為什麽不行?做得不好吃,當然得喂狗啦。”說的是一口江南口音。
郭靖語重心長的道:“哪怕它再不好吃,也可填報肚子,遇上天災的時候,救得便是一條條人命。”
那少年歪著頭仔細想了想後,道:“你說得有道理,我不喂狗便是,我把它送給乞丐吃總成了吧?”少年本意是說頂多也隻配給乞丐吃,卻不想郭靖隻當他把自己的話聽進去了,對他大為改觀,簡直他一口江南口音,郭靖之母是浙江臨安人,江南六怪都是嘉興左近人氏,他從小聽慣了江南口音,聽那少年說的正是自己鄉音,很感喜悅。(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