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大唐正朔

字數:3686   加入書籤

A+A-




    大唐洛陽,殘破的京城終於煥發出一絲不一樣的生機。晨鍾暮鼓,皇宮的正門莊嚴肅穆。

    一直忍辱負重的清流之柱們終於揚眉吐氣,他們一大早就來到宮門聚首。獨孤損,崔遠、裴樞、孔林等人齊聚在一起。

    獨孤損帶著眾人走到裴樞與孔林麵前:“佩兄、孔兄,我等豬油蒙了眼,不知二位忍辱負重,乃是大忠大義,請受我一拜!”

    獨孤損身後的崔遠等人跟著一揖到地:“請二位大人受我等一拜!”

    裴樞和孔林慌忙上前將眾人扶起,裴樞道:“諸位大人快快請起,諸位大人不肯與那逆賊同流合汙,足見對大唐忠誠,我二人實不敢受此大禮。”

    孔林也跟著紛紛扶起眾人:“忠於天子效忠大唐乃是臣子本分,眾位咱們快進宮吧,陛下已經等著了。”

    大臣感慨萬千,許多人暗中伸袖拭淚。

    就連京城的百姓也覺得這天似乎都不一樣了,街道上一隊隊整齊的巡邏士兵沒了往日的囂張跋扈,他們列著整齊步伐在各條街道維持著秩序。

    翡翠巷雖然沒有恢複,但人們開始私下裏議論紛紛,這京城變了天了。

    “聽說過沒有,天子將梁王拿下了。昨日整個皇宮是飛沙走石,一條神龍盤旋在宮門口,血盆大口這麽一張,便把梁王手下吞進了腹中。”

    “是嗎,天子當真是真龍下凡啊,我就說咱大唐氣數未盡。”

    “可不是怎麽,梁王想謀反,也不看看天子是什麽身份。你說這人怎就這麽不知足,他已經封王列侯富貴榮華享之不盡了,竟然還去覬覦這龍庭寶座。這龍庭可是他坐的了的?”

    民間百姓總喜歡把一些道聽途說之事加以神化,說者唾沫橫飛滔滔不絕,仿佛自己親眼所見一般。聞者頻頻點頭,對此深信不疑。

    張婉兮已經與張文蔚回到了張府,她在廣王府的時候朱友能戰戰兢兢唯恐失了禮數,張婉兮走了他又有些失落。不過好在他是敗家子習性,義氣為先。每每心頭想起張婉兮就覺得對不起李柷,轉眼也就漸漸淡忘了。

    不過接下來的事更讓他忐忑,據說他叔父已經被押入天牢,由侍衛裏三層外三層的看守。這朱溫一倒,他廣王府會不會受到牽連尚未可知。李兄定會夠義氣的,但願他能保住自己性命。

    敗家子是別想了,以後出門得夾著尾巴做人了。想到此處,以後再也不能欺負人了,朱友能又頓覺無味起來。

    大明宮,正殿含元殿。

    含元殿前有翔鸞、棲鳳二閣,閣前有鍾樓、鼓樓。每當朝會之時,上朝的百官在監察禦史的監審下,立於鍾鼓樓下等候進入朝堂。朝會進行之際,監察禦史和諫議大夫立於龍尾道上層扶欄兩側。

    含元殿座落在三米高的台基上,整個殿高於平地四丈。遠遠望去,含元殿背倚藍天,高大雄渾,懾人心魄,展現出滿滿的帝王之氣。

    棲鳳閣內,群臣等著上朝。這些清流支柱們望著大唐破碎的江山無不感慨萬千,雖然各地藩鎮依舊虎視眈眈,然陛下已將逆賊朱溫清除。天子不再受製於人,終雪先帝之恥。

    “時辰已到,眾臣早朝!”有為現在恨不能橫著走,他終於可以揚眉吐氣的在這皇宮隨意行走了。

    以前他見著那些侍衛都得卑躬屈膝,有時為給陛下送杯茶都得好話說盡,這是何等的屈辱。每每想起陛下曾受過的那些屈辱,有為就禁不住流淚。

    現在的陛下終於恢複真龍天子的身份,有為大聲的喊著上朝,轉過身卻悄悄的擦了擦眼淚。

    群臣看到這裏也不禁熱淚盈眶,每個人心中都由衷的生起一股暖流,我們可以直起脊梁踏進這含元殿,為天下百姓盡一個臣子的本分。

    李柷正威端坐龍椅,望著下麵早已熱血澎湃的群臣們:

    “朕,今日布告天下!逆賊朱全忠,陰謀弑君篡位。殺害先帝與兩位皇妃,迫害我忠臣良將,置百姓於水火。驕奢淫逸,其罪滔天,罄南山之竹難書其惡。

    我大唐忠臣義士,奮起而擊。良臣保國,勇將赴死,而得擒其賊,宣傳天下,鹹使知悉。

    朕今日可告列先祖,反賊以平,大唐回歸正朔!朕定當恪守祖訓,以民為水,以君為舟。共建我大唐盛世!”

    “陛下萬歲!”群臣齊刷刷的跪下,雖然都是一群耆宿老臣,可他們還是喊出了氣壯山河的氣勢。

    “萬歲!萬歲!萬歲!”群臣幾乎是自發的,不約而同的一起伏地高喊著萬歲,喊完有人就哭了。

    一時之間,偌大的含元殿哭聲震天。他們是高興的,終於可以做一回真正的臣子了。

    群臣擦著眼淚,嚎啕大哭。他們憋屈的太久了,自昭宗被挾起,這些臣子實際上都等於亡國之臣。他們有的人空懷熱血,願為天下百姓肝腦塗地,可卻不得不屈身那些藩王。

    從李茂貞到朱溫,哪一個藩王不是心狠手辣,他們根本不拿這些臣子當人。動輒打罵,隨意誅殺。

    終於到了現在,他們可以挺起腰杆做回一個大唐的臣子。

    坐在龍椅上的李柷此時那裏還有半分昏君的樣子,這個皇帝雖然年幼,可一臉剛正堅毅,他看著下麵哭泣的群臣也忍不住眼角含淚:“諸位愛卿,平身賜座!”

    大唐上朝都是坐著聽政。李柷不想改成蟎清那種三跪九叩以侮辱臣子人格培養其奴性的做法,他想給臣子應有的尊重。

    可群臣並沒有起身,並不是他們敢抗旨。而是他們太激動,依舊沉浸在內心的澎湃之中。他們還在由衷的高喊著“萬歲!萬歲!”

    許多年後,有為想起當年李柷剿滅朱溫初登大寶上朝的情景,還是忍不住熱血澎湃。

    在有為的再三催促之下,這些臣子終於顫顫巍巍的站起來,做回各自的座位上。還是不斷有人低聲垂泣,伸袖拭淚。

    李柷看著眾人:“列位愛卿,逆賊以平,朝廷應盡快恢複應有的法度。我大唐以法治國,以仁治天下。各部盡快擬一份奏疏呈上來給朕,將什麽需要改進的,什麽需要恢複的,什麽需要完善的都一一列出。朕要盡快使朝廷各製度完善,使百姓盡快安居。至於此次誅賊各人立下的功勞,朕已命中書府草擬,列位愛卿還有什麽需要補充的麽?”

    群臣又提了一些建議,盡快恢複市場交易與民生息,大理寺抓緊擔負起京城治安,怎樣處置那些攀附朱溫的奸臣等等,李柷一一答應,唯獨怎樣處置那些依附朱溫的大臣們,李柷暫時擱置。

    PS:推一本完本書,《華夏係統之歐陸女皇》,作者是個妹子。(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