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釋解心結
字數:5980 加入書籤
nbsp; 慕驚年被突然間激動的王爺殿下與王虎頭三人的驚恐目光嚇了一跳,慕驚年尷尬地點點頭,不知四人何意。
王虎頭咕嚕地咽下一口唾沫,苦笑地望向兩位同僚,另兩名監察司刺客同樣一臉不敢置信,仿佛聽到了什麽駭人聽聞的秘聞。
李崇光臉色激動,心中驚疑不定,上前一把抓住慕驚年的手臂,急急問道:“你是如何知道自身境界的,又是如何確定能夠衝擊離黃境?”慕驚年白了李崇光一眼,掙脫他的爪子,在木板上迅速寫下一段話,王虎頭三人都不由自主地湊上來瞧。
“你說是今晨大內曹波平告訴你的?”李崇光心動一震,覺得此事再無水分,撲通坐在椅子上,拿起桌上茶壺豪飲一口,哈哈大笑。
王虎頭三人也再無懷疑,對於大內那位玄功通天的宦官,監察司之人都有一種莫名的忌憚,但對於的曹波平的玄功,皇城湧入如江河之鯉的江湖刺客卻蹤影全無,皇帝陛下依舊安然無恙,這一切就很能說明問題,至於這位高手的眼光,在座的四人也很難去懷疑。
李崇光笑罷,揮手讓監察司三人警戒,三人如迅捷無比地占據樓道,門口,窗戶三個入口,連鞘中長刀也再次拔出,帶出一汪銀練般的刀光。
慕驚年見李崇光如此慎重,不免緊張起來,他坐在椅子上,眼前的王爺殿下看他的眼神猶如荒原野狼盯上獵物一般,滲出幽幽綠光,讓慕驚年看了瘮得慌。
李崇光一字一句認真說道:“木頭,接下來的話你可要聽仔細了,這關乎你自己的生死與機遇,這一切就隻能靠你自己了。曹波平想必也跟你說過大隋劍仙李扶搖吧?此人十四歲進一品破入離黃境震動整個修行界,在他之前最年輕的離黃境武人是個十六歲的珈藍寺佛子。我雖然不是習武之人,但在王府中也豢養了諸多狼犬之輩,多少也聽聞一些。據其所言,習武修行便是與天爭存亡的逆流之魚,與天地爭真氣而成就自身。故而武人修行時乘年輕時經脈可塑便要不斷衝擊境界,拓展經脈丹田為修行奠定一世根基,也就是說越年輕修為越高者在武道一途上越是前途光明,能與天地爭命。”
“李扶搖十四歲破入離黃境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劍道之上摧城憾山,以無敵之資登頂江湖。而你現在方才十五歲便能夠衝擊離黃境,隻要你能在歲末年關之前破入離黃境便又是大隋的一樁壯舉,皇兄也不會再將你隻視為一枚棋子,到時大隋之中想要殺你的人將無異於登天摘月,隻要你忠於大隋,你蠻族質子的身份將不再被歧視,相反你能得到大隋的資源傾斜,於蠻族和大隋都是一樁幸事。”
李崇光一口氣說完這麽多話,口幹舌燥拿起茶壺不顧形象一陣牛飲。
慕驚年沒想到自己無意之間居然能夠造成這般大的震撼,尤其聽到能夠對蠻族境遇有所改善時,心中更是欣喜不已。隻不過他看著一臉期待的李崇光,心中也有不能言說的忌憚。
從踏入大隋的第一天開始,李崇光便對自己照顧有加,不論是朝堂之上的辯護,還是為蠻族爭取的利益,抑或是此時得知自己的武道天賦,他對自己的態度都太好了,尤其是慕驚年多次放肆試探,故意無禮,李崇光也不以為意。正因為好的反常,慕驚年才隱隱擔心眼前這位王爺的企圖,自己不過是一個蠻族而來的質子,而對方卻是大隋一等一的皇室貴胄,憑什麽對自己這般上心?一開始慕驚年還不以為意,知道此刻李崇光所表現出來的狂熱,慕驚年才開始暗暗擔心,隻不過他根本也無能為力去改變局麵,身在異鄉為異客,慕驚年能相信的有也隻有自己。
慕驚年重重地點了點頭,無論是像今天這般遇到的挑釁,還是李崇光的隱忍心思,都需要自己去麵對,武道修行則是慕驚年在這驚濤駭浪裹挾下,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無論如何他都不會放棄。
李崇光見慕驚年臉色堅毅,當機立斷道:“你隨我立刻去王府,至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於監察司的禁令本王親自向皇兄說明,咱們現在就走。”
王虎頭三人麵麵相覷,這句話顯然是說給他們三人聽得,隻不過現在情況發生如此變化,他們也很為難。
王虎頭略一思索,為難抱拳懇聲道:“王爺,提司大人的命令小的不敢違抗,可否讓兩位同僚回司裏報備,我隨王爺在王府內待一段時日,不知王爺。。”
李崇光大手一揮笑道:“你們監察司的規矩本王自然懂得,你隨本王走吧,免得老狐狸又給我耍陰招。”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像這種話王虎頭隻能陪著笑臉左耳進右耳出,絲毫不敢放在心上。
李崇光率先起身,徑直轉身下樓,慕驚年跟在李崇光身後,王虎頭三人則是一閃而逝,監察司中人行事自有規矩,這些規矩都是陶洞橋用鮮血與刀光劍影一寸一寸地刻在他們骨子裏的,如暗夜行者,詭譎陰冷。
李崇光與慕驚年共同鑽進一輛奢華馬車中,兩馬並架緩緩駛向王府。
車上兩人無話,李崇光閉目養神,此時的王爺殿下沉穩如泰山,一點也不像風聞所說的浪蕩不羈,慕驚年則是心思重重,李崇光的態度就像一個心結在其心中無法揮去。
馬車行至王府門前,兩人下車,此時正值黃昏,斜陽如血,給王府大門鍍上一層血紅色金邊,威武不凡。
李崇光帶著慕驚年徑直走入,穿過正堂與側室之後,視線豁然開朗,兩人在異草名花遍布的後花園停了下來,後花園正中央是一個數十丈方圓大小的湖泊,波光嶙峋,偶爾有數條錦鯉躍出湖麵,又掉落湖中,泛起點點漣漪,煞是風景別致。
身後王府婢女見自己主子帶了名如此俊美的少年回府,私底下竊竊議論不止。
慕驚年不由得心中感慨,在寸土寸金的成京,王府內居然有一個如此龐大的湖泊以供悅目,當今天子對這個胞弟的恩寵實在是無微不至。
李崇光抬手指了指湖泊笑道:“南山湖本是我府中一處尋常景色,後來府上的奇人異士告知本王這裏居然還是個天然的洞天福地,每逢十五月圓之時,月引潮汐而動,此湖上天地靈氣倍盛於常地,我說怎麽格外嬌貴的花草到了這湖畔都不用我照料,一株株一叢叢皆長勢喜人,原來是竊據洞天寶地,才能年年長青。這裏對於你們武人的作用不言而喻,據說是能增強六感,溝通天地以達修行目的,我不過是一介凡夫俗子,木頭你來瞧瞧有何不同。”
慕驚年卻一把抓住李崇光的胳膊,臉色複雜,將懷中木板塞給他,慕驚年自然能夠感受到這南山湖的不同尋常之處,隻是心中不明難以訴說對於武道修為乃是極大障礙,這點曹波平在臨行前曾切切囑咐,慕驚年絕不希望自己在天地真氣灌體之時受心境影響,從而經脈受損,斷送了自己與蠻族的希望,關於這點,慕驚年當真是一點風險都避之如蛇蠍。
李崇光詫異地接過木板,一字一句地看完後,臉色先是震驚轉為複雜,再到最後的釋然,李崇光深吸一口氣,正視眼前少年,心中略帶感慨。
慕驚年盯著李崇光,雙手攥緊,手心微微出汗,此時他有些後悔坦白地太早,太過不合時宜。
李崇光感慨道:“原來木頭你還是不笨的嘛,我以為你問這個問題的時間起碼在更久之後,想不到這麽快。”
慕驚年皺眉,他有些聽不懂。
李崇光做了個隱秘手勢,遣退王府周邊所有死士,這才從懷中掏出一塊透明至極,布有兩道裂縫的玉石,輕輕貼在慕驚年的額頭上,輕輕說道:“這個秘聞大隋隻有兩個人知道,便是我與皇兄,時下說與你聽,你絕不可再傳他人之耳。”
慕驚年重重點頭,當即咬破手指塗於眉心嘴角,三指向天,這時李崇光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閑來無事教與他大隋最決絕的起誓之法,隻不過沒想到會用上。
李崇光死死盯住慕驚年的雙眼,從那雙好看的眸子中隻看到了坦誠與決然,他緩緩開口道:“母後生我時,異香盈室,宮內術士皆言我有上蒼賜福,其實不然,其原因不過是這一塊伴生靈玉。靈玉玄妙異常,我多年來佩戴身上終於發現了其隱秘,那便是判人心性。”
慕驚年歪了歪腦袋,還不是很懂。
李崇光接著說道:“若玉佩大發金光,其人心地純良無害,若玉佩散發絲絲黑芒那便是奸惡之輩,這個玉佩第一次自散黑芒時,還是數年前皇宮大內的一場驚天刺殺引起的,誰都沒想到,大隋的禁軍大統領居然是個東越死間。”
慕驚年隻覺額頭一陣冰涼,一陣奇異真氣瞬間湧入天靈蓋,瞬間後又抽離開,此時透明玉佩大放金光,金中帶著點點紫色,玄妙不可言。
李崇光臉色複雜地看著慕驚年,緩緩開口道:“這塊玉佩在王鷓巨身上便有此異象,在你身在江淮之時玉佩便自主回響,故而本王才能夠放心地給你支持,至於為什麽支持你在大隋立足,其中牽涉太深,現在告訴你也無濟於事。”
“這塊玉佩再有一兩次自發示警,怕是要碎裂開來,當真有些舍不得。”
“若不是你能讓玉佩自主感應,我絕不會將這則秘聞告知你。”
“你能將心中積慮告訴我,我很開心。”
李崇光回頭望向這個萬裏而來的少年,語調平和。
眼前少年涉世未深,從來到大隋的第一天起少年的一舉一動李崇光都看在眼中,比較起翰林院天樞院那些自詡風流的書生弟子,李崇光更看重這個偶爾不著調卻有自己堅守的慕驚年,人活一世總要有些能夠讓自己豁出性命也要保住的東西,慕驚年有,他李崇光同樣也有。身處帝王家的他看就看透了世俗人情,渾濁不堪的官場更是讓他厭惡至極,五年前他與慕驚年一般大時便堅決拒絕了皇帝讓他就藩江南的聖旨,甘願在京城做一隻籠中雀,不外乎其他,李崇光隻是不想史書上那些兄弟相殘的典故出現在自己身上。這些年他浪蕩江湖,行事荒誕不羈,不是真愚蠢,而是真大智。
慕驚年笑了笑,心中一直存在的疑慮終於消散,頓時覺得心無所縛,一身輕鬆,這些天來慕驚年一直在為這個問題困擾,正麵迎來的危機並不可怕,反而身後看似平和無害處射出的暗箭最是能要人命。
他重重地伸了個懶腰,拿過李崇光手中木板,用自己身上的白袍擦拭去原有字跡,寫下一段話遞與李崇光。
李崇光遠眺湖光山色,接過木板一看,咧開嘴角,將木板使勁丟進湖中,哈哈大笑道:“本王今後賞給你小葉紫檀的板子,讓你怎麽愛怎麽寫就怎麽寫。”
慕驚年一愣,見自己從族中帶來的木板被李崇光丟進湖中,頓時心中火起,一腳將王爺殿下踹進湖中。
王爺殿下一邊在湖中撲騰,一邊在湖中罵娘:“慕驚年你個狗日的王八蛋,本王不就丟了一塊破木板,你居然敢踹我,好大的狗膽子你!”
慕驚年氣不打一處來,脫下靴子就朝李崇光再丟去。
李崇光躲過靴子,靈活地遊至岸邊,指著氣呼呼的慕驚年開懷大笑,慕驚年也不知道他不知笑些什麽,倒是被李崇光披頭散發的狼狽模樣逗得捧腹大笑。
一人湖中笑岸上人不知世惡人心醜,一人岸上笑湖中人狼狽不堪似落水狗。
驚聞異動的王府護衛迅速趕來,見到湖邊詭異大笑的兩個人,所有護衛都噤若寒蟬,不敢上前半步。
那塊墜入湖中不知所蹤上工工整整地寫道:君不負我,生死以托。
(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