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漢王!
字數:4312 加入書籤
在聽取了蘇城的匯報之後,李承宗果斷下令啟動雄漢計劃,蘇城再次帶領一支遠比他上次出航之時大得多的船隊前往漢人在北美的雙河和河口,在這支船隊裏不僅有前往北美墾殖的農人,更有不少的工匠,他們是要前往北美,利用那邊幾乎無邊無際的原始森林,來打造可以縱橫四海的海船用來溝通新舊大陸的聯係,同時作為李承宗耳目的錦衣衛以及大都督府的北美軍政班子也隨著蘇城一塊前往新大陸。
同時華夏大地的局勢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大業十三年三、四月瓦崗軍圍逼東都開始,以瓦崗軍為中堅,以竇建德、杜伏威為兩翼的農民起義軍,對隋王朝進行了摧毀性的打擊。六月,瓦崗軍大敗隋軍,東都危急。七月,楊二陛下抽調“江淮勁卒”和“燕地精兵”奔赴東都,涿郡留守薛世雄統率燕地精兵三萬南下攻瓦崗軍,兵至河間(今屬河北),營於七裏井,準備會合河間諸縣兵先行鎮壓竇建德起義軍。竇建德指揮部隊從各城中撤出,向南轉移,然後乘薛世雄不加防備,選精兵數千人為伏兵,親率敢死之士兩百八十人夜襲。三萬隋軍潰散。薛世雄帶數十騎逃回涿郡。竇建德起義軍又重新控製了河北的大部分地區。八月,瓦崗軍占領黎陽倉,開倉賑濟饑民,裹挾流民擴充隊伍,瓦崗軍達到了數十萬人。楊二陛下又命江都通守王世充統率洛陽附近諸郡兵與東都留守兵共十餘萬人,在洛水兩岸同瓦崗軍展開激戰。王世充屢戰屢敗,有些隋將投降李密。這時洛陽城內缺糧,餓死的人很多。河北、山東、河南和江淮流域都被義軍占領,大隋的精銳軍事力量也大部被起義軍消滅,大隋王朝直接控製的地方越來越狹小。形勢對瓦崗軍非常有利。但由於瓦崗軍內部矛盾日益加深,李密始終不肯改變在洛陽城下與隋軍主力長期鏖戰的錯誤戰略,所以沒有取得決定性勝利。
在農民起義軍從各條戰線向隋王朝發起全麵進攻的同時,朔方(今內蒙古白城子)梁師都、馬邑(今山西朔州市)劉武周、金城(今甘肅蘭州)薛舉等地主官僚也紛紛起兵,割據地方。大業十三年五月,大隋太原留守,李承宗的親爺爺李淵也從太原起兵,七月,趁隋軍與瓦崗軍大戰之機,進入關中。十一月,攻克大興。李淵改大興為長安,立代王楊侑為帝,尊楊二陛下為太上皇........
而我們的楊二陛下,此時已經沒有了早年雄姿英發的豪邁,他在江都卻越發荒淫昏亂,挑選江淮民間美女充實後宮,每日酒色取樂;又引鏡自照,預感末日將到,銳意盡失的他晚年常引鏡自照,對蕭後和臣下說:“好頭頸,誰當斫之!”他既沒有像陳後主那樣做個長城公,也沒有把帶在身邊的毒藥派上用場。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楊二陛下見天下大亂,已心灰意冷,無心回北方,命人修治丹陽宮(今南京),準備遷居那裏。從駕的都是關中衛士,他們懷念家鄉,紛紛逃歸。這時,虎賁郎將元禮等,與直閣裴虔通共謀,利用衛士們思念家鄉的怨恨情緒,推宇文述的兒子宇文化及為首,發動兵變,楊廣聞變,倉皇換裝,逃入西閣。被叛軍裴虔通、元禮、馬文舉等逮獲,他欲飲毒酒自盡,叛軍不許,遂命令狐行達將其縊弑,時年五十歲。這個很難評價的君王一手造成的大亂,讓華夏人口銳減。
“你便宜老爹死了.......不哭一下,表示悲哀麽??“李承宗瞧著楊倩,一臉的複雜啊,便宜老丈人沒了......
“哭??他隻不過是我這一世的便宜父親罷了,怕是他也許忘了還有我這樣一個不受他重視的女兒罷了,哼哼哼,說起來你還是他的便宜女婿呐,不一樣造了他的反?反正在那些腐儒的眼裏,我就是一個不孝女的典型罷了,嘔......李威李承宗,你個王八蛋,你是爽了,可現在我可難受了.......“楊倩一開始說話還挺正常的,但突然就像個小辣椒一樣發起脾氣來,沒辦法啊,誰讓李承宗這廝在娶了楊倩之後,沒忍住美色的誘惑,吃了楊倩,結果沒想到一發入魂,他是爽了,可楊倩可就慘了,這年頭可沒啥人流的說法,沒辦法那就生下來吧,不過出乎小兩口意外的是整個漢軍都督府上下都為大都督有後興奮不已,就連柳桃兒也很高興,這正妻有孕了,那作為小妾的她也是有好處的。
同時從遙遠的關中也傳來了新的消息,那就是李淵稱帝了,李家的大唐王朝終於出現了,李淵登基稱帝,建都長安,改元武德,同時立李建成為太子,李二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同時追封李玄霸為衛懷王,李智雲為楚哀王,不過在對於遠在膠東的李承宗的分封問題上,大唐朝廷卻吵翻了天,以鄭元壽為首的山東士族門閥上表李淵主張隻給李承宗一個郡王的稱號,不僅如此還要李承宗交出手中地盤和勢力,說白了就是把李承宗手中的資源全部給他們山東士族門閥,雖然也有竇威等一批關隴門閥的人則對李淵說你的長孫乃是梟雄之輩,切莫搞壞了關係,那樣不值得,但無奈李淵思索再三,覺得在山東之地(這裏說的山東可不是後世的山東,而是指的崤山、函穀關以東的地區,比以後的山東範圍大多了)山東門閥勢力太大了,李承宗占的那一塊恰巧被山東士族門閥們看作他們的禁臠之地,他李淵要取這天下,就勢必要拉攏這些士族門閥,自己那個孫兒雖然出色,但他已經實質上失去了坐上這華夏至尊的機會,如此說來犧牲下他也不是不可以嘛。
在這樣的想法左右之下,再加上鄭家的挑唆,李淵老頭兒讓新出爐的大唐淮安王李神通為山東安撫大使,大唐在山東各路的兵馬都接受他的指揮,以黃門侍郎崔幹為山東安撫副使。同時給遠在膠東的李承宗封了一個太原王,嗯,太原是我們李家的起家之地,小猴子,你瞧你爺爺我夠意思吧。
李承宗在見到了李神通之後,冷笑一聲:”八爺爺,這又是鄭家為首的那些世家做的好事吧?是不是怕我會威脅到我李承道啊?是不是想區區一個太原王就可以讓我乖乖把我的一切都交出去.........崔大人,是不是我必須把地盤交給你們山東士族門閥,我才算一個合格的皇家子弟啊??八爺爺,你回告我那位好爺爺,這太原王我不做.......“
李承宗的話讓李神通和崔幹啞口無言,是啊,人家是占據了五郡之地的一方諸侯,區區一個太原王確實有些低,但李承宗偏偏又是大唐皇室曾經的嫡長孫,正兒八經的宗室王爺,如今這小子擺明了不搭理宗族那一套,這可咋辦?
”承宗啊,咳咳.....“李神通剛想要說啥,很快就被李承宗打斷了,“八爺爺,我現在不叫李承宗,我如今叫李威,今兒我就明白的告訴你們兩位,不管長安那邊怎麽想,這太原王我是不做的,別跟我說啥不孝不孝的,.哼哼,這大唐都立鼎了,我那便宜父親也都成了太子了,嗬嗬嗬,可憐了我的阿娘,一句李裴氏就這麽打發了?別說她曾經是正妻,她兒子我也還在,這麽做是不是無視我的存在?都這樣了,就不要還幻想從我這裏拿走兵權和治權了,哼,崔大人,你回去告訴鄭元壽和鄭繼伯,別做的太過了,要是惹惱了小爺,小心他們的狗頭.....”李承宗現在是刀把子,錢袋子在手,腰杆子可挺的很。李神通和崔幹在李承宗這裏碰了一鼻子灰,訕訕的回去了。
既然長安那邊一再的想拿捏自己,李承宗也不想讓長安那邊看低了自己,於是在武德元年(618年)七月,李承宗在青島自稱漢王,他的漢軍都督府也更改為大漢都督府,同時他拘捕了不少鄭家勢力的代表人物,公開與鄭家撕破了臉,反正鄭家一直在抹黑他,一不做二不休,李承宗火了,反正自己終究是要離開這塊故土,要是鄭家再放肆,他也不介意讓五姓變成四姓。
“鄭元壽,鄭繼伯,你們這下滿意了??那孩子自立漢王了......“作為朝中少數的親近李承宗的巨頭,竇威用力杵著拐杖,一臉忿色的怒懟鄭氏兄弟。
”這,這,陛下,太原王不接受冊封,那就是不承認我大唐帝國,乃叛逆耳!懇請陛下出兵討逆!“鄭氏兄弟這個氣啊,不就是當年對你下了點毒嘛,你又沒死,如今我們寬宏大量讓你還能有做王爺的機會,你李承宗咋就不識趣呢,不僅不識趣,竟然還罵我們的頭顱是狗頭,真是太過分了。
李淵也無奈了,討逆?你們開啥子玩笑,那是朕的孫子,說到底還不是你們姓鄭的做的那些破事,讓皮猴兒傷了心,這下好了,皮猴兒自立了,他可是說了這是要為他娘和他自己要個名分,該咋辦呐?李淵盡管感覺自己的皇帝權威受到了挑戰,但李淵這個人嘛,對自己的家人可算的上很心軟的一個人了,所以盡管李承宗所作所為在他看來很過分,但也不是不能原諒,畢竟那孩子從他娘沒了之後就過的很苦不是?
”大郎,二郎,四郎,你們說承宗那孩子又給朕出難題了,該咋辦?“李淵望著自己的三個兒子,期望他們能給出一個能讓雙方滿意的方案來.......
“漢王??嗬嗬,好大的口氣,他想做甚?他想與他爹我做兄弟??”李建成氣憤了,開什麽玩笑,漢王是一字王,眼下隻有他的兄弟們才能是一字王,這小崽子是要造反,造他李建成的反。
李二最近通過長孫無忌的家族情報機構弄來了不少關於他這位好侄兒的信息,他在仔細分析之後得出了一個結論,他這個侄兒雖然是一代人雄,但誌不在華夏,他好像打算在海外開國,如此說來,他就不是李二的敵人,既然李建成如此敵視自己的大兒子,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那他這個好侄兒的場子,自己必修得幫啊!想到這裏,李二向前一步,麵向李淵:”父皇,不就是個漢王嘛,給就是了,還有他娘親怎麽說也曾是正兒八經的李家少夫人,咱們剝奪了他的嫡長孫,已經對不起他們娘倆了,都是一家人,何必為了外人鬧得這麽僵?“
李二意有所指啊,外人,不就是說的是鄭家嘛.......(m.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