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否?

字數:5218   加入書籤

A+A-


    這個老道正是大唐司天監的頭頭,火山令,當今道門的領袖人物之一的袁天罡,“唉呀,陛下讓老道來給漢王望氣,這不看還好,一看不得了啊,漢王非是華夏之主,然其煌煌之氣,合陛下與太子,秦王,齊王父子四人之氣竟不能敵,更不要說他身邊的漢王妃,也是一代奇女子,奇哉怪哉啊......嗯,這小兩口身居大氣運,乃是天地鍾愛之人,更與我道門有莫大關聯,貧道這就回長安,去見王師叔,請他老人家定奪.......“老袁在吃了幾杯酒之後,就告別了李二,悄然離開了青島城,去找他的王師叔王遠知去了.....

    老道士能走,李二卻走不得,他還沒完成任務呢......“三胡,你給我說說,這仗你是怎麽打的?咋會敗得如此之慘?不應該啊,那可是五千玄甲兵啊,我想不出天下還有正麵對衝玄甲兵的存在?”李二把李元吉弄出來之後,這問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個,這不提還好,李元吉一聽李二相問,他哭喪著臉說道:“二哥,我跟著你也算是南征北戰之輩,論勇氣,論智謀,我自認比不上你但絕不是等閑之輩,但是麵對咱們那個好侄兒,哎,完全使不上勁兒啊.......當時我以為小小臨淄能有何難?可我千想萬想就是沒想到,人家所謂的出城野戰就是個誘餌,結果五千玄甲兵全落了人家圈套......那小兔崽子和他媳婦兒是道門高人弟子,應該是會法術,要不玄甲兵能歿於天雷之中?”李元吉固執的認為地雷乃是天雷。

    “天雷?不太可能吧?我覺得對麵應用了新武器的可能性大一點......嗯,這樣你好好休整兩天,待為兄探查清楚漢國的虛實,咱們一起回長安,哎,這次實在是太大意了......“李二不愧是李二,他一眼就瞧出來了,這不是天罰,這是人禍。

    ”輔機,玄齡,克明,你們去這青島城探查民事,孤與齊王還有敬德探查漢軍軍備,三日後你們來匯報於孤.......“李二做事一向果決,在他看來,一國無非就是民與軍耳,倒也不能說李二說法不對,管好民眾,則無內亂之擾,抓緊軍隊,哼哼,就可以爭霸天下了......

    “我說兩位老兄,你們說說看出啥來了?“青島城某個酒樓的包房之內,長孫無忌和未來的房謀杜斷正在一塊吃酒,”嗬嗬嗬,輔機啊,你啊咋這麽急性呢,嗯,房喬這兩天奔波倒是看出來了某些端倪,這漢國走的路子不是咱們大唐走的路子,頗有些呂尚治下的齊國的意思.......“房玄齡夾了一塊海參扔到了嘴裏,細細的品味了之後,有些回味的繼續說道,“兩位賢弟,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這漢國雖不以耕作立國,然其民眾富庶較長安亦不遑多讓啊?”

    “嗯,玄齡兄說的極是,這正是克明不明白的地方,不重耕作,漢王就不怕饑荒?曆朝曆代皆重農抑商,可您二位瞧瞧這青島城,哼哼,我朝明令禁止工商之人乘馬,還有身與同居大功以上親執工商,家傳其業不得仕,可再瞧瞧這漢國,這商賈地位不低啊,在長安哪個商賈敢穿著綾羅綢緞招搖過市的?在青島遍地皆是身著綢緞的商賈......”杜如晦雖然善斷,但是他卻跳不出重農抑商的窠臼。

    長孫無忌雖然謀略比不上房玄齡,決斷比不上杜如晦,但是要論綜合能力,他可不比這兩位差,“我說兩位兄長,你們這可是竄牛角尖了啊,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們大唐根本在關中,沒辦法隻能使勁的往地要吃食,可這漢國,嗬嗬嗬,咱們一路東來,兩位兄長也瞧到了,漢國之內成片的良田少之又少,他們要想吃飽不吃海,不經商,漢王哪裏能養活這麽多張嘴?咱們吃的這米飯,還有喝的這美酒,據某所知都是商賈從那扶南,真臘等國運來,再加上這海貨,漢國要是再餓死人,那李承宗就辜負了他的妖孽之名了......“

    “哎,兩位賢弟有所不知,我昨日有幸碰到了一位去過美洲的人,與他一聊,我才知在萬裏之外竟然有比華夏還要富庶之地,棒打麅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裏。聽他言那邊土地黑黝黝的,肥沃至極,就是扔塊石頭也能發芽啊,可惜嘍那美洲是漢王的禁臠,容不得他人覬覦.......“房玄齡歎了口氣,”若非如此,那些世家大族豈能鼓動這次征伐?可惜這漢軍委實強悍啊......“

    ”要我說,這漢國雖好,卻也僅僅是能在漢國實施罷了,兩位兄長,不瞞你們,我越瞧這漢國越害怕,不尊孔孟,世家大族除了極少數和李承宗綁到一塊的,其他的隻要來到漢國就是被打壓,被監視........還有那遍布村落的學堂,儼然是大啟民智之舉,這民智一開,若再想行那些愚民之策,難矣......“長孫無忌輕輕的喝了一口清茶“兩位兄長都知道,說實話我大唐立國之基不是什麽百姓,而是關東門閥與關隴門閥和其他的世家大族,那裏有百姓什麽事兒,而這漢國完全不同,支持漢王的力量有三,一是跟隨漢王南征北戰的軍政官員,二就是這漢國的百姓,李承宗這個小瘋子,竟然在漢國廢除了士人,搞什麽工農商兵四民平等,平等啊,這怎麽要得?可你們瞧瞧這漢國百姓就心甘情願受他驅使.....這第三才是支持他的一些世家大族和寒門勢力,其勢力完全不能和前兩股相比啊......嘶嘶,這漢國有太多的不合時宜的東西,一旦我等輔佐秦王登上大位,必須要對這漢國嚴防死守,嗯我說的是這兒要死守.....“長孫無忌作為封建大貴族,關隴門閥的代表,他的眼光何其毒辣,一眼就瞧出來了李承宗和大唐走的不是一條道兒,這條道上的某些東西對他們這些大貴族來說很危險,長孫無忌天然的就排斥它們.......

    “嗯,輔機說的很對,唐漢乃是南轅北轍之路,他們的治國方略雖然有可取之處,但大部分不適於大唐,還有那為苗頭也需提防.....不過我不明白,裴钜他們這樣的大家族為什麽要跟著李承宗這樣異端走?”房玄齡說道。

    “嗨,那些跟隨漢國的家族除了是漢王的親族就是前朝的死忠,再說了這些家族都在漢王的影響下拋棄了耕讀傳家,走上了經商從政的路子,這些可是咱們大唐給不了的.....“杜如晦很快就給出來了答案.....

    “漢王乃一代梟雄,也可說是一代仁君,若是當年他起了爭奪天下的心思,這天下是誰的還不一定呢,漢王集團走了也好,要不我等孔孟門徒危矣......“長孫無忌輕歎到,”不過這漢國的東西,該用還是得用,還有這生意,該做還是得做,要不然隻憑地裏刨食,怕是不夠.....“

    這三個當世頂級謀士在說著漢國對大唐的利與弊的時候,李二帶著李元吉還有尉遲恭厚著臉皮要求李承宗陪他們去看看能輕鬆掀翻玄甲兵的漢軍精銳,對這個李承宗倒是沒反對,弄好了將來說不定做幾筆軍火買賣也不是不可能啊。

    “不知道二位叔父想看啥呢?是看漢軍軍官誕生之地的軍校,還是看漢軍日常訓練?”李承宗笑著說道,想看大殺器?你們先等等吧,我自己還不夠用呢.....

    “軍校?何為軍校?“李二好奇啊,軍校是個什麽鬼?大唐是府兵製,這將門世家多是世襲,他們都把什麽兵書,謀略啊捂得死死地,哪裏肯教與別人?但從軍校這名字上看很明顯是教授兵家絕學,培養軍官的學校,這就讓李二有些好奇了......

    “嗬嗬嗬,兩位叔父和尉遲將軍有所不知,漢軍與唐軍全然不同,走的是全民皆兵的路子,且漢軍不允許任何將領有自己的部曲,當兵就是給漢國當兵,不是為某人當兵......為了有效的統禦漢軍,加強漢軍的領導力,作戰力,還有對王室的服從度,我創辦了這所軍校,有了它,什麽兵為將有在我這裏全是瞎扯蛋......“李承宗十分得意的跟李二他們幾個人說道,“嗯,前麵就是軍校的牌坊了......“

    “這,這,升官發財行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我說賢侄,從軍除了保家衛國,不就是為了升官發財,光宗耀祖嘛,你這樣搞,還有人肯從軍?”李二畢竟是一個古人,他不理解近代化軍隊的軍魂何在?他也不清楚一支政治思想工作做得好的軍隊戰鬥力是何等恐怖......

    一旁的李元吉和尉遲恭也是在一旁連連搖頭,看來他們也不認可李承宗這一套呢,算了你們幾個土鱉,某懶得理會你們。

    “這軍校設有步兵科、火力支援科、工兵科、經理科、政治科等五科,所有學員均來自卒伍,在軍校學習三年之後,回到軍中,即授校尉之職.......我軍大部分軍官均出自軍校係統......“李承宗就跟一個導遊一樣領著李二他們參觀設在黃島的漢國陸軍指揮學院......

    李二敲了這軍校之後,若有所思,嗯這個軍校,等我登上了大位之後,我也可搞搞,天子門生啊,天地君親師啊,這一下就占了倆,李承宗這小子這一手真厲害,不過他那一套我可不全認同,哼哼,隻憑虛無縹緲的大義就能激起鬥誌?唬誰呢,這個還得靠封官許願,升官發財,土地,財富,女人,這些才現實嘛,臭小子想唬我,你以為我不知道你起家以來繳獲無數,沒有厚賞和美洲那麽一塊無主之地,你小子能有如今的風光?

    李二在又跟著李承宗參觀了漢軍的日常訓練之後,就帶著李元吉尉遲恭他們回到了住處。”二哥,臭小子這個練兵法子,好是好,也確實能練出精兵強將來,可咱們大唐初立,哪有臭小子這般有錢?一天三頓白米飯,頓頓有魚肉,這哪裏是養兵啊,這是養少爺啊.....“李元吉瞧了之後隻呼自己的侄子就是狗大戶啊......

    “臭小子有錢的很,宇文化及,竇建德,倭國哪個不是富得流油,更不要說他還打劫過高句麗和新羅,百濟三國,你瞧瞧他府上的奴婢都是新羅婢就知道臭小子有多富了,最重要的是他這個漢國就是一個大商隊啊,商賈怎麽會少錢?我還以為他是怎麽打敗了我們,原來人家是狗大戶,用錢懟死了我們.......“喂,李二,你是犯紅眼病了嘛?

    實際上李二心裏卻在想,哪個什麽特戰大隊,自己完全可以搞搞啊,自己沒有李承宗有錢,但是可以把錢花在刀刃上嘛,等輔機他們三個回來了,自己與他們好好的參謀一下.....

    等到長孫無忌三人組來見李二,他們把他們三個意見跟李二一說,房玄齡還拿出了一份李漢才有的報紙,指著其中一篇李承宗和楊倩合力搞出來的文章說道:“這漢國與大唐完全不同,咱們大唐走的是耕戰立國,他們走的是海商立國,是另一種形式的耕戰罷了.....漢王殿下這句話我們覺得尤其對,那就是一切從本身實際出發,因地製宜方是上策.....“

    長孫無忌和杜如晦又把他們倆關於提防漢國軟實力的一些想法說給了李二聽,李二不住的點頭,總之他們給李二定下了基調,那就是在沒登上大位之前要拉攏漢國,引漢國為奧援,與漢國大作買賣,獲取資財,但是另一方也要提防漢國某些可能威脅到皇權和他們這些大貴族利益的事情.......

    李承宗和楊倩小兩口還打算好好給李二他們上一課呢,可誰知道人家這些老妖精們都是走一步看三步的主兒,李承宗的那些辦法,人家早就看出了利弊,甚至長孫無忌還搞出來了”儒學為體,雜學為用,““師漢長技以製漢”的玩意出來,這可是小兩口沒想到的.....

    當李承宗瞧到錦衣衛傳來的密信之後,他和楊倩都斯巴達了,長孫胖子,你要做啥?要搞七世紀的洋務運動嘛?不過人家李二可說了,他們這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哼哼,李二你說的好有道理,我等竟然無言以對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