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敲門磚(上)

字數:3727   加入書籤

A+A-


    原來時空上最早走上資本主義的是尼德蘭和英格蘭,卻不是更早走上殖民道路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這裏麵原因很多,首先來說葡萄牙,葡萄牙實在是國力所不及,開始殖民的時候全國人口不過百萬,卻要看守非洲,亞洲的大片人口稠密的土地,還要不斷向前開拓探索新的領土。雖然其成功的建立的多個商站,如阿爾金島和澳門。但終究是實力不足,在經曆本土被西班牙占領,海外商業殖民對手競爭加劇,殖民地人民激烈反抗等眾多事件後終於衰落。其實後來尼德蘭的衰落與此也有幾分相像。

    至於西班牙則是故步自封的典型。在贏得美洲大片土地和如山的金銀後,西班牙的貴族統治階級急劇腐敗。而隨著貴金屬的大量流入歐洲出現了商品短缺,貨幣貶值的現象。英法荷通過貨幣革命和實行重商主義成功地發展了本國經濟。而西班牙采取的措施竟然是下令禁止本國商品出口到殖民地,直接扼殺了本國的製造業。再加上政治上的專.製.腐敗使得金銀大量流入西歐。王室的奢糜生活,日益揮霍!所擁有的巨額財富,隻用於消耗不用於生產,結果非但不能發展自己,反而阻礙了自己的進步。

    西班牙從卡洛斯一世開始起先後有五位哈布斯堡家族成員成為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菲利佩二世、菲利佩三世、菲利佩四世、卡洛斯二世。由於卡洛斯一世和菲利佩二世在歐洲連年征戰,四處樹敵,造成國庫空虛,負債累累。為彌補財政赤字,稅收負擔不斷加重,人民群眾的不滿和離心主義情緒日增。西從拉美運回的黃金白銀被海盜掠奪或通過貿易方式流入英、法等國,促進了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而西班牙卻因工農業競爭力低而日趨衰落。由於經濟和宗教衝突,1588年菲利佩二世對英進行討伐,但西海軍裝備落後,加上風暴襲擊,西班牙無敵艦隊慘敗,從而西班牙喪失了海上強國的地位。1648年,西對法作戰失利,在陸地上的軍事優勢也宣告結束。此後,在王位繼承戰爭中,又向英國割讓了直布羅陀並陸續喪失了葡萄牙和在意大利和荷蘭的領土,西逐漸走向衰落。

    隨著美洲貴金屬流入減少,這兩個為他人做嫁衣的國家終於慢慢衰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楊倩在給李承宗上完曆史課之後,就問李承宗打算怎麽辦,她不想自己和李承宗辛苦打拚的事業在拿到了美洲最大的金銀礦之後重蹈西班牙人的覆轍,可她除了精研曆史之外,實在是拿不出什麽好方案來.....

    她不行,不代表李承宗不行啊,”哈哈哈哈,怎麽辦?好辦,發動工業革命啊.......“李承宗笑了笑對著楊倩說道,他之所以笑的這麽開心,完全是因為錦衣衛指揮使宋忠給李承宗帶來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這好消息就是李承宗的李漢王朝在美洲立國並站住腳尤其是滅掉特奧蒂瓦坎之後,李漢王朝從特奧蒂瓦坎弄來了四大棉種之一的陸地棉,皇家海軍從南美洲幾個小島上弄來了有世界上最優良的棉纖維之稱的海島棉,尤其是這個海島棉,其纖維非常細長,強度也特別高,是紡織纖維的上上品。以海島棉織造的衣服有極佳的觸感及良好的透氣性與吸汗力,更由於海島棉富有光澤及對染料的高親和力,使得衣物色彩亮麗鮮明,亦絕非其它棉織衣物所能比擬。可問題是李承宗他們的李漢王朝沒法子解決這個怎麽快速紡紗成線問題,曆史上第一次工業革命就是發軔於棉紡織行業,要是解決了這個問題,那發起一場工業革命也不是問題.......

    曆史上大名鼎鼎的白疊布其實就是棉布,可現如今它們的紡紗成線技術被高昌人和西域人掐的死死的,別說李漢王朝了,就是大唐也弄不到棉紡織技術......

    如今雖然海島棉和陸地棉解決了棉種問題,推廣種植也不是大問題,但是這個紡織器械卻愁死了李漢王朝道門的墨家一脈的能工巧匠們......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從華夏大唐那邊逃到金城的小婦人解決了李承宗的大難題,她叫黃秀兒,華夏餘杭人,她出生在有人間天堂的杭州的一個窮苦人家,她出生之時恰逢天下大變,就連這江南也逃不過天災兵禍,包括黃秀兒一家在內的江南勞苦大眾,不僅受地主階級的盤剝壓榨,還連年為天災所襲擊,使富庶的江南地區,竟成了“人家如破寺,十室九空”的敗落景象。然而,在兵匪共襲的烽煙血火裏,承繼著祖先勤勞勇敢光榮傳統的民眾們,依然是種瓜播穀、栽桑植棉,男的耕、女的織,不斷創造社會財富,發展社會生產。黃秀兒就是在這樣的民眾土壤裏,發芽、生根,成長起來的。

    黃秀兒由於世道多難、家境貧寒,而且很小就失去了全部骨肉親人,孤苦無依,不能不自幼就跟勞動緊密地連在一起。砍柴做飯、洗洗涮涮呀,拿針用線,補補連連哪,一切都是她自己奔波料理。她心靈手巧,好學好問,肯動腦筋,善於琢磨。大人幹的活計,她看了便能舉一反三,迅速通路入門。

    再加上這個時代的女子個個都是紡織高手,什麽麻紡,絲綢她都能迅速上手,在她的一雙巧手靈活的操弄下,一匹匹絲綢和麻布就從黃秀兒手裏織了出來.....

    然而,在那個年月,成年勞動者尚且不得溫飽,何況黃秀兒一個孤苦幼女。生活逼得她不得不到有田地的人家做了童養媳。黃秀兒成年累月起五更、爬半夜,侍候全家人的吃喝穿戴,四季當中,耕耘割藏,她都是和牛馬一起出歸。雖然年紀很輕,可她的勞動經驗相當豐富。豐富的經驗,使她更加聰明。她每天被家裏活累得筋疲力盡,也還是硬擠時間繼續練習紡織技術。

    大唐武德七年的一個清晨,錢塘江邊一條李漢商船準備準備起錨出海,忽然艙底上來一個蓬頭垢麵的青年女子,跪到船主麵前,苦求把她帶到李漢王朝占據的青島。

    原來這幾年,許多人家貧苦至極,便拋家棄業,飄泊天涯,另尋活命地方。黃秀兒的婆家沒有破產,但她卻無法繼續存身,盡管她比蜜蜂勤快,比牛馬受累,還免不了挨打受罵、奪寢禁食。這上這條船的前一天,黃秀兒在家裏,天剛放亮,就下地,太陽落山才回家,疲乏得進門躺在床上就和衣睡著了。凶狠的公婆不問情由,惡罵不止。黃秀兒掙紮著爬起來分辯幾句,馬上被拖下床來毒打一頓,丈夫不但沒有勸阻,反而加鞭助棍,打完後把她鎖進了柴房,不讓她吃飯,也不讓她睡覺。黃秀兒痛苦到了極點,再也不甘忍受這封建牢獄的折磨,決心掙脫封建禮教枷鎖,離開黑暗的家庭。她知道在江南,沒有她的活路,便確定就此棄鄉遠航,掙一條活路........

    她生活在錢塘江邊,眼界比一般的農村婦人要高不少,尤其是她從一些道姑那裏知道大海的對麵有個李漢王朝,隻要是漢人女子,就能讀書習字,甚至當官,這簡直就是漢人女子的天堂啊,她黃秀兒要活下去,她好想去那個李漢王朝看看,看看是不是像那些道姑說的那樣美好。為了活下去,也為了能過得更好,更為了擺脫自己悲慘的命運,黃秀兒從婆家逃了出來,奔向錢塘江邊,躲進商船艙底……

    這艘商船實際上是隸屬與李承宗的漢商集團,對於塞個人不是問題,船主在聽黃秀兒傾吐了哭訴了痛苦遭遇以及打算想去李漢瞧瞧意願之後,看著她一身破衣爛衫,滿臉血痕淚水,不由得極為同情,使點頭答應了她的要求。於是,黃秀兒登上了商船,遙望錢塘府,灑淚告別了親愛的出生地,隨船東渡。

    等她隨船來到了李漢王朝的西京金城,映入她眼簾的是一個不同於她認知的新世界,這是一塊生機勃勃的新大陸......那些道姑並沒有騙她,在這裏,女子一樣可以進入皇後娘娘和皇貴妃她們倆創辦的女子學堂讀書習字,一樣可以從軍報國,甚至在李漢軍中都設有專門的女兵部隊木蘭旅,連女子當官也不是啥新鮮事兒,在這裏那些束縛婦人的封建禮教被削弱到了幾乎若不可聞的地步,這裏真的就是她黃秀兒的天堂.......

    黃秀兒沒上過學堂,她不識字,但是她卻有一雙巧手,出身江南的她是一個紡織高手,很快她就在皇家的紡織工場裏找到了一份她心滿意足的工作,瞧著一匹匹的絲綢從自己手下織出來,然後變成精美的銀幣,她自己竟然能養活自己,而且還能去夜校報名讀書,這在老家簡直是不敢想像的事兒........(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