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革儒家的命
字數:4035 加入書籤
“嗬嗬,阿威,咱們搞的那個新文化運動可是讓太平洋對岸的不少老家夥們跳腳了.....”看了下錦衣衛傳回的情報,楊倩微微一笑,然後看了一眼自己的男人,見李承宗微笑點頭,多年的默契讓楊倩很快就知道李承宗很滿意,於是她接著對自家男人說道,“可是阿威,你想到沒有,雖然咱們兩口子使勁的打壓了儒家,但是這儒家自打董仲舒和漢武帝這倆貨折騰了那啥獨尊儒術之後,到現在近八百年,有些東西都滲進了咱們漢人的血脈了.......”
楊倩說道了這裏,頓了下,沒有說下去,雖然她沒說,可是李承宗可是懂了,“倩,你是說咱們要改造儒家,而不是徹底滅絕儒家??”
聽完了李承宗的話,楊倩妙目一亮,欺身上前踮著腳“吧唧”啃了自家男人一口之後然後說道,“厲害喲,不愧是我楊倩的男人........”然後拿著幾分折子遞給了李承宗,李承宗一瞧,哎喲,這些折子,竟然都出自一些李漢王朝治下的儒生之手,他粗略的翻看了一下,然後笑道,“這些儒生,還真是,真是.......”
“是有強烈的抖.M.屬性是不是???這些儒生啊,見走你的路子走不通,竟然把目標打到我這兒來了........雖然這些人比對岸那些腐儒有進步,但離著你我想要的還差得遠呢.......”楊倩笑著繼續說道,“不過這些人既然有投降的苗頭,咱們何不順勢改造下儒家?要是在華夏那邊,儒家根深蒂固,的確很難對付,可是這美洲是咱們自己的地盤,嗬嗬嗬......”
李承宗點點頭,的確要改造儒家,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控製輿論,隻有輿論倒向他們兩口子這一邊,他們兩口子才能獲得更多的支持,才能在大多數人的支持下對儒家開刀整治。
至於這兩口子為什麽要改造儒家,這還得從楊倩對李承宗說起的她在前世所了解地華夏數千年的科技發展史說起,當時在學校裏,楊倩的一個曆史學教授就不止一次地提到過一個令人困惑難解的謎題,這特麽的還是一位叫李約瑟的西方學者提出來的一個謎題,因為他提出來的謎題一直被公認為“李約瑟難題”,對,就是一道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謎題。
眾所周知,咱們華夏是享譽世界,也是四大古國裏唯一沒有斷檔的文明古國,在科學技術上也曾有過令人自豪的燦爛輝煌,除了世人矚目地四大發明外,領先於世界的科學發明和發現還有百種之多。以至於美國學者羅伯特.坦普爾在著名地《中國,發明的國度》一書中曾寫道:若是在中古世紀就有科學大獎,那麽各項獎金的得主,就會毫無爭議地全都屬於中國人。”
然而,從十五世紀中葉之後,華夏的科學技術發展卻如同江河日下,跌入窘境。有專家統計過,從公元六世紀到十五世紀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華夏所占的比例一直在百分之五十四以上,而從十五世紀開始漸漸地下滑,到了十九世紀,急劇的下降為隻占百分之零點四。華夏與西方為什麽在科學技術上會一個大落,一個大起,拉開如此之大地距離,這就是李約瑟覺得不可思議,久久不得其解地難題。
在西方人將印刷術引進到西方之前六百年,華夏民族就已經發明創造了這項技術。而華夏民族建築出第一個利用鏈條傳送動力地裝備,領先歐洲人七百多年,並且首先使用指南針,而至少在一個多世紀之後,世界其他地方才出現相關指南針的使用記錄。那麽,從十五世紀開始,華夏民族創造的這一個高度發達地文明為什麽突然止步不前了呢?
楊倩前世的時候拿到了這個論文題目的時候,首先考慮地一點就是,發明首先需要的是具有個性化的思維能力,有別於普通人的思路和一種創造和進取精神。由此她認為這個謎題的最關鍵性問題:為什麽從十五世紀開始,華夏民族似乎就喪失了他們以往的進取與創造之心?
為了這篇論文,楊倩曾經查閱了大量的史料之後,並以自己的角度對這一謎題作出了一個完整的闡述。那就是明朝的時候,儒家的體係經過了唐宋的蓬勃發展和整合,至南宋時,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模式。南宋時繼承了儒家思想的理學誕生了,理學一度對當時社會的發展起過好的作用。它在思辨哲學方麵的發展,無疑是人類曆史上的一大進步。對於日本、朝鮮的曆史發展,理學也曾發生相當大的影響。、
但是理學在強化封建禮教發展,愈益起著消極乃至反動的作用,特別是程朱學派,叫囂著存天理,滅人欲,“守一”和“齊一”的思想控製,嚴重地影響了科學的萌芽,抑製了人們的創造精神。搞到最後,國家的內鬥越來,偽君子越來越多,僵化了人們的思想,消滅個性化的思維,才讓我們中國慢慢的落後於世界的。這種完全以束縛個性化思維的學說,盛行於南宋與元、明時代,清中期以後,隨著西方蠻夷的入侵,而逐漸衰落。
缺乏了個性化的思維,隻剩下了單一的思想模式,隻留下一種意誌和聲音,這樣一來,華夏民族的開明、自信和不斷進取之心,也就逐漸地在這一種思維模式之下,慢慢轉變成了循規導矩,自然而然,其他的聲音和思想都會被扼殺掉,才使得華夏民族漸漸地走向了衰亡。
當時楊倩的這一篇論文確沒能受到教授的重視,甚至是鄙夷和奚落。老家夥說楊倩根本就是一完全無視儒家與理學對於中華民族向前發展進步的小憤青,直接把楊倩的論文打了個返回重做,特麽的,要是在李漢王朝統轄的美洲那教授敢這麽給她打分,身為大漢皇後的她一定讓他發配萬裏之遙的阿非利加去跟昆侖奴探討下人類發展簡史不可。
聽自己老婆發完了牢騷,李承宗樂了,“嗬嗬嗬,不就是李約瑟之問嘛?這個你老公我也略知一二喲......在我看來.......官僚主要由儒家知識精英充當,重義輕利的價值觀不僅使逐利的商人處於邊緣地位,君子不器的價值觀也使科學家和工匠處於附屬地位,所以咱們華夏文明中絕不可能出現一種以商業為主導的社會秩序......即使是富商人家的孩子,其唯一誌向也是做官,商人階層顯然不可能獲得像歐洲文藝複興時期的商人在國家中的那種權勢和影響力........要不我費了這般力氣來美洲作甚,還不是最大限度不受那些腐儒的掣肘?”
“可是你也沒想到有些儒家的東西已經滲進了我們漢人的血脈之中是不是?”楊倩有些俏皮看了下李承宗,然後說,“阿威,我告訴你哈,眼下就是最好的機會,一呢,在咱們兩口子控製下的美洲,儒家受到了極大的壓製,二呢,儒家還沒完成它的究極變化,還沒有完成儒教的變化......你說要是在這時候,咱們兩口子運用國家力量還有道門重新對儒學的一切思想和知識,包括他們流傳下來的文獻典籍,重新進行正確而有利於華夏民族良性發展的解讀,說白了就是革儒家的命,把解釋權牢牢地掐住咱們手裏,嗯,你的明白?”
李承宗哪裏還不明白,儒家這玩意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完全拋棄了不可取,可也不能全盤接受,那怎麽辦,好辦,去蕪存菁,棄其糟粕,取其精華唄,董仲舒朱熹這些家夥能把儒家變成孔孟複生也不認識的玩意兒,那他李承宗也能馴服儒門這頭文化怪獸,更別說有楊倩還有許多移居美洲儒道雙修的大能的協助,就不信儒門整合不進道家裏......
小兩口商量了下,決心對包括儒家在內的諸子百家為代表的華夏民族的思想文化遺產,結合實際,和小兩口知道的前世華夏所遭受痛苦重新剖析,從而形成一種完全正式的,李漢王朝官方承認並且大力推行的解讀,絕對不能再讓那種禁錮人們思想、摧殘人們的個性化思緒,對所有新事物都一概一棒子打死的思想係統再跳將出來來毒害華夏民族,小兩口要親手把這種苗頭扼殺在搖籃裏,甚至是扼殺在原子狀態,不然偉大的華夏民族還是會走向沒落。
太平洋那邊的李唐,小兩口不想管也管不了,但是在他們小兩口治下的美洲,這個思想革命,小兩口決定就算再難也要推進下去,他們要為這個時空的華夏民族踏出一條能讓華夏民族走向現代化的思想之路來.......
“阿威,我看這樣,咱們不是在搞這個新文化運動嘛,幹脆這樣,宣教部召集一批人來一場古文解讀運動好了.......”楊倩想了想之後說道,“你覺得如何?”
“嗬嗬,這主意不錯,就以宣教部的名義召集好了.......”李承宗就不信以國家力量頒布的正式解讀文本會不能得到大眾的承認,要知道這可是用國家力量把古人的文言文整成白話文,讓更多的人了解古人的思想和學術,這樣一來就能這些典籍避免被某些為了迎合上位者的人別有用心地解讀,當事實流傳開來之後,你再想要挾製,那絕對會很困難。
至於李唐那邊有啥反應,李承宗懶得理會,一群快要走上邪路的腐儒,有啥值得瞧看的?(m.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