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金城印象(上)

字數:4578   加入書籤

A+A-


    長安,太極宮,李二心煩意亂的翻看著百騎給他打探來的有關李承宗的李漢的基本國力和軍力的報告,心裏一個勁兒犯嘀咕,臭小子好厲害,竟然能不依孔孟就能走出另一條道來,不過臭小子你可不知道你已經被儒門列為蠻夷之君了,自己是天子,臭小子稱帝了卻不稱自己是天子,而是道子,這就新鮮了啊......

    “觀音婢,你瞧,這是百騎費了好大勁兒從咱們那位好侄子那裏弄出來的世界地圖,為了這張地圖,百騎損失了不少人手.........“李二一臉感慨的向自己的媳婦兒炫耀,”二哥,這這是我們大唐???這也太小了吧?還有承宗的漢國如此之大??都快跟上三個大唐了.......還有這天竺,波斯,東羅馬,咦,東羅馬是哪裏?“長孫皇後瞧了之後也是大為感興趣,”感情咱們這天下之中的大唐才這麽大啊,可笑這麽小的地方有人就以為這就是全天下了.......“李二的話語指的誰那就不用說了........

    李二得到了這份地圖之後,視若珍寶,丫呼呼這自己攻滅了東.突.厥.汗國,高句麗也在李漢的鐵蹄下灰飛煙滅,李漢那邊實在不好啃,李二一時間頗有些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感覺,有了這地圖自己擴張的野心就有了目標,吐蕃,西突厥,南詔,哼哼哼,那臭小子能縱橫四海,那朕也不能示弱,可不能墮了天可汗的威名........

    李承宗和他的李漢王朝在這個時空憑借著強悍的軍力第一次迫使自認漢人正統的李唐王朝的君主和大臣們開始審視他們一直秉承的華夏中心論,自古以來中國就把自己當做唯一的文明世界,將境內外的其他民族稱之為蠻戎夷狄,一律給加上蟲犬類的標記,意在表明他們不是人,至少不是和自己一樣的人“。這種東亞所特有的國際秩序,其總的關係就是以-中華帝國.為中心,周圍-夷狄.各國接受冊封(授予外交文書,承認其地位),後者向前者朝貢,前者羈糜(牽製)後者“這種關係,在淵源上是中華帝國內部皇帝與諸侯的上下關係在華夏皇帝同夷狄君主之間關係上的投影,而且來自結合儒教王道思想而設想出來的獨特的國際秩序觀念。因此,它雖然是若幹國家的聯合體製,但其中各國相互之間並不發生直接關係,而是完全由對-中華帝國.的直接關係係規定的一元化上下秩序構成的。

    對中原王朝來說,中國並不是亞洲或遠東的一部分,而是體現文明本身的中心王國。這種華夷秩序的世界觀念由來已久,從殷周時代,一種從中央到周邊無限放射的天下概念已經初步形成,隨著秦漢王朝的大一統,華夷秩序的世界觀念逐步深人人心,而且夷與夏是可以互換的,因此,自先秦以來,入主中原的民族所建立的王朝都會以天下之中自居並服從儒家道統,鮮卑族建立的北魏就是極好的例子,那種中原王朝以自我為中心向周邊放射的世界想象遂成為中國人的一種根深蒂固的自我意識,這樣一個世界要是發生撼動與轉變,當然是曆史上影響深遠的大事。

    李承宗所在的這個時空,在武王伐紂一千七百年之後,終於有人打破了這個循環,一對穿越小夫妻,不得不說他們運氣實在太好了,終於在儒家勾勒的體係之外發展出來了屬於他們的東西,一個有別於李唐代表的大陸華夏漢人文明的漢人海洋文明......

    李唐在與李漢較量了多次之後,李唐的皇帝李二和不少的有識之士敏銳的發覺了他們不是李漢的對手,麵對這樣一個同樣由漢人建立的異類,李唐的士族門閥精英們竟然有些束手無策,該怎麽麵對已經發展起來的李漢,就成了李唐皇帝和精英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李二在比較了許多方麵之後,驚訝的發現自己統治的大唐也就是在人口還有文化上能超過臭小子的李漢了,其他的各方麵他全麵落後啊......

    ............

    “陛下,皇後娘娘的病,哎,拖不得了,請恕老臣直言,咱們大唐除了藥王孫真人之外無能能治,可孫真人眼下遠在金城,海那邊名醫甚多,若是能請一二漢國名醫與孫真人同歸長安,娘娘尚有痊愈的希望........“白發蒼蒼的禦醫在給長孫皇後診脈之後連連搖頭,長孫的病已經很嚴重了......

    李二聽了如遭雷擊,老禦醫的話簡直就是宣了長孫的死刑.......這可怎麽辦?該死的孫老頭你沒事跑金城那邊作甚?對了,孫老頭是道門裏的醫家的總瓢把子,人家在那邊地位地位遠比在大唐要高.......

    李二找來了長孫無忌跟他商量咋給長孫皇後治病的事兒,兩個人商量了半天,也沒拿出更好的主意來,人家根本不承認是你的屬國,大唐皇帝的旨意不好使,下旨這一條就首先被pass了,那用私人身份去請如何?在聯係了李漢派駐長安的代表處之後,得知李漢那邊確實名醫不少,但那邊醫生地位極高,就算李承宗生病了也是前去就診,就診啊,是去醫生那裏接受治療;就醫,李二和長孫無忌聽了之後氣的罵娘,若是在大唐,哪個醫生敢有此傲氣,不砍你狗頭才怪,都是李承宗那個臭小子慣的......

    就在李二和長孫無忌生氣的時候,長安代表處得到金城方麵的指示,想讓金城方麵派醫生來治病,不是不可以,問題是長孫皇後的病,嘿嘿嘿,就算他們來了也治不好,因為啊,長安這邊比金城那邊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那邊的道士醫學家們都在研究玩人體解剖,連血型,無菌病房都給搞出來了,長安這邊提供不了,金城那邊也不可能送過來這麽精密的醫療設備,所以啊想治病就自己去金城好了........

    李二和長孫無忌在暴怒摔了不少值錢的家夥事兒,平靜下來之後,君臣兩人對望,發現一點辦法也沒有,長孫皇後的病又拖不得,這可咋辦啊.....

    除了長孫皇後之外,還有一個人也讓李二很是揪心,那就是他的左膀右臂的杜如晦(原時空老杜早就掛了,可是在本時空老杜還頑強的活著),杜如晦也病入膏肓了,老杜自然是不想死的,他才四十四好不好,他在打聽到海對麵的金城名醫紮堆之後,而且那邊醫療條件比長安要很多,再加上老杜對飛快崛起的李漢很是好奇,他就打算去趟金城,一方麵治病,另一方麵也為李二探查下真實的李漢,之前的唐儉於誌寧他們的記述老杜認為不能全信,就拿於誌寧的報告來說,通篇無一句好話,還說人家不久就滅亡呢,結果怎麽樣,人家不費吹灰之力滅了半島三國,強橫一時的高句麗變成了塵埃,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嘛。

    正好此時有消息傳來,孫思邈孫真人從那邊回長安了,李二和長孫無忌趕緊把孫思邈孫真人請來,請他為長孫皇後順便也給老杜瞧瞧病,孫真人瞧了了之後,連連搖頭,沒有金城那邊完善的醫療設備,他完全沒有治愈二人的把握,李二問是什麽樣的醫療設備,他就不信偌大的大唐弄不到,孫真人笑了笑說是在大唐還真就沒有,李二和長孫無忌直接就傻眼了。

    孫思邈說若是去了金城,在那邊修養治療一段時間,長孫皇後和老杜的病雖然治愈希望不大,但是至少能控製住病情,在聽到這裏之後,李二狠下一條心,為了他心愛的女人,也為了他的智囊,李二決定把他們全送到金城去,他不信李承宗在見了二嬸之後,會不管......

    既是為了給長孫皇後和老杜治病,也是為了掌握李漢美洲那邊的第一手資料,李二派出了自李唐開國以來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外交使團前往金城,盡管有孔穎達,於誌寧等腐儒抵製和反對,但是在李二的一句你們行你們來給朕的女人和大臣把病治好了,不行你們就別BB,不然別怪老子發狠宰了你們,再加上長孫無忌還有房玄齡的大力支持,這個奇怪的使團終於走出了長安,沿著黃河一路東行,在抵達齊魯之後,又在青島換乘海船,攤上了漫漫的東去路.....

    ...........

    “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於海,危險亦來自於海。……今天下,一海權爭兢劇烈之場耳。古稱有海防而無海戰,今寰球既達,不能長驅遠海,即無能控扼近洋。……蓋海權者,我所固有之物也,彼雖束我,焉能禁我之治海軍?”在遠去美洲的大海船之上,李唐使團的頭麵人物聚集一室,在這裏聽杜如晦念誦李承宗搞出來的《海權論》,“對麵的漢皇果然是天縱奇才,厲害啊,厲害!”

    就連長孫皇後也不得不承認他這個侄子不亞於她的夫君,起碼人家現在是海洋之王了不是?

    .............

    “娘娘,杜大人,前麵就是金城,我們到漢國的西京了........“隨行人員激動的喊道,長孫皇後和杜如晦一瞧可不是嘛,眼前是一片繁忙的場景,數不清的船進進出出,好一個繁華的海城啊......

    由於李唐使團的規格有點高,皇後和宰相親自到訪,所以本著對等的原則,楊倩和裴矩親自前往碼頭迎接,在寒暄了一陣之後,李唐使團被接入金城城區,在進城之後,長孫皇後和老杜感覺到了不同於長安的城市氛圍,這裏沒有什麽坊市之分.........金城大道上不斷有馱馬往來,載負商貨以及其他東西,大路很寬,就算20人並排騎行,誰也不妨礙誰,而且鋪以大石頭(長孫皇後和老杜就是這麽認為的,他們不知道這其實是水泥板......“)。

    關於金城的街道,杜如晦在他的日記裏是這樣描寫的:漢國西京有長街曰長安街,其若我大唐長安朱雀街,道廣近廿丈,中為馬車,左道為行人,右道為人馬行,此外左右二丈許雜植花木處,碧蔭綠草,與紅花白幾相映,花木外左右又為馬車道,馬車道內近人家初,鋪石丈許為人行道,又植花木蔭之,全道凡花木二行,道路七行,道用木填,塗之以油,潔淨光滑其廣潔妙麗,誠足誇炫諸國矣。老杜覺得李漢的長安街比長安的朱雀大街還要好,還要棒。

    在長孫皇後還有老杜眼裏,金城已經變成了可以堪比長安的存在.........(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