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勇絕之劍

字數:3662   加入書籤

A+A-


    既然要去參加世界軍刀博覽會,豈能空手?

    居然再次遇到金光鐵,工藝很一般,很有可能是明代工匠無意得到這塊極品鐵礦,但有眼無珠,明珠暗投,隻能含恨百年,埋沒於塵世間。

    今天遇到就是緣分,蘇淵打算明天直接回龍泉,三天內重新熔煉,打造出一把軍刀。

    腦中不斷閃過各種設計,突然靈光一閃,一個名字脫口而出

    魚腸!

    《夢溪筆談》魚腸即今蟠鋼劍也,又謂之鬆文。取諸魚燔熟,褫去脅,視見其腸,正如今之蟠鋼劍文也。

    《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使專諸置魚腸劍炙魚中進之。意謂極小之匕首,可藏置於魚腹中。

    《淮南子?修務訓》夫純鉤,魚腸之始下型,擊之不能斷,刺之不能入。

    魚腸劍,也稱魚藏劍,據傳是鑄劍大師歐冶子為越王所製,使用赤堇山之錫,若耶溪之銅,經雨灑雷擊,得天地精華,製成五口劍,分別是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和巨闕。

    魚腸劍既成,善於相劍的薛燭被請來看相,薛燭的相劍本領猶如通靈一般,他感受到魚腸劍中所蘊藏的信息,因此回答道魚腸劍,逆理不順,不可服也,臣以殺君,子以殺父。

    斷言這把劍生是逆理悖序,必然要用來弑君殺父,後來越國進獻寶物給吳國,這柄劍因此由越而入吳。

    黑鐵一般的大鷹向大殿疾飛的時候,專諸也正端著親手烹製的梅花鳳鱭炙走上殿來。

    天空裏陽光獵獵,大鷹疾飛如故。大殿間甲士陳列,專諸穩步向前。

    雲朵被飛鷹的氣勢驚呆紛紛遊走起來。王僚被專諸手裏的菜香所吸引,提提鼻子,向前欠欠身,眼中隻有美味佳肴。

    那道菜叫梅花鳳鱭炙,梅花是嚴冬的寒梅,鳳鱭是太湖裏隻在酷暑出現的鳳尾鱭魚,用嚴冬寒梅的枝杆來烤炙盛夏太湖裏的鳳尾鱭魚。

    飛鷹已經看到大殿的輪廓,天色突然暗了下來。專諸已經來到王僚的麵前,把菜放在案上,殿內燈火依舊。烏雲在天空翻滾,大鷹已經收翅。王僚吞著口水,看著麵前的美味。

    專諸穩穩地正在用手掰魚。伴隨著一聲響雷,飛鷹向大殿淩空擊下。

    王僚突然感到一股凜冽的殺氣從魚腹中激射而出,他被驚呆了。

    魚腸劍已經出鞘,穩穩地依偎在專諸的手中,疾速向前,兩把訓練有素的鐵戈從麵前交叉攔住,魚腸劍從縫隙中穿了出去,依然疾進。

    麵前有三層狻猊鎧甲。第一層穿透,第二層穿透,穿透第三層時,魚腸劍已經變成斷劍。

    劍斷,然而殺氣未斷。魚腸劍依舊向前。

    飛鷹將大殿擊碎的時候,魚腸劍也挺進王僚心髒。

    飛鷹在受傷下墜的時候,滿足地打一聲呼哨。

    斷成一半的魚腸劍在王僚漸漸減弱的心跳中哼起無聲的歌曲……

    此乃勇絕之劍,流芳百世,萬人傳揚!

    至於為什麽叫魚腸,乃千古之謎,一種說法是認為因為劍身上的花紋猶如魚腸,這種魚腸倒不是指生魚的內髒,而是要將一隻魚烤熟,剝去兩脅,然後再看魚腸,則有點像古劍劍身上的紋路,曲折婉轉,凹凸不平,因此而得名。

    另一種說法更神奇,由於它小巧得能夠藏身於魚腹之中,劍身細長柔韌,能夠沿魚口插入,在魚的胃腸中曲折彎轉,而抽出時則恢複原形,鋼韌無比,熠熠生光。

    到底是什麽形狀?至今也是眾說紛紜,沒有一個定論。

    蘇淵專門研究過,八十年代在sx縣,曾經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越國國都,漓渚鎮洞橋村村民挖田泥時發現一把青銅短劍,通長216厘米,格寬3厘米,莖長6厘米。

    劍身扁,略起棱脊,斜從而寬,前鋒收狹。劍格較闊,圓柱莖,上有三周凸箍,首心有圓孔通莖內。脊兩側各飾一列變體雲雷紋,格、莖和箍上也有卷雲紋。

    說白了跟現在的匕首差不多,既然要打造軍刀,魚腸最能代表傳統工藝去挑戰歐美列強。

    馬上定機票,找個借口讓徐奎跟自己回去,沈煥文留在港島,相約三天後再見,兩人連夜趕回龍泉作坊,開爐鑄劍。

    “師傅,咱們打什麽刀尖?”

    蘇淵腦中閃過市麵上流行的十幾種形狀,最後選中三種,軍刀跟普通刀劍不同,要求適合各種環境,生存力強。

    第一就是劍型刀尖,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刀尖形式,劍型刀尖以中央突出之劍脊為中線,兩側對秤開鋒。

    此種刀尖形式最大的優點是薄細的刀尖能以最少力氣刺入之中,一把製作精良的匕首能刺入直至護手處。

    另一個優點是準確,因刀身為一直線,故可十分精準的刺向你所要傷害的目標,且無須修正刀尖角度,即便在黑暗環境中亦然。

    缺點也很明顯,細窄刀尖極易在刺戳較硬物體時斷裂。在現代步兵戰爭中,一位步兵身上所穿之戰術背心或帶上彈夾、醫療包、工具鉗等等足以使劍型刀尖斷裂的物體。

    劍型刀尖相當窄,甚至沒有刀腹及足夠的彎度,使得它十分不適合砍劈攻擊及切削作業。

    然後是刨削刀尖,刀背曲線往下掉與刀尖相接,造成刀尖處尖銳而窄。下墜的曲線點不定,但大多位於刀長中線之末緣,刀尖上揚角度不定。

    形式與美國邊境英雄蘭博有關,優點為其窄細的刀尖具有類似劍型刀尖一般的刺戳能力,且又有相當優良的砍劈效果。

    缺點則是其刀尖的強度不夠,尤其是某些形式的刀尖太窄以至甚至刺到骨頭刀尖便會斷裂。

    最後是幾何刀尖,最大優點便是其刀尖強度非常的堅固,幾乎不會斷裂。某些形式刀身彎曲提供極佳的弧度以為砍劈切削之用。

    刀尖形式造成兩個刀尖,前端的刀尖用以穿刺及刨,後端的則用以割。在刀子搏鬥時不但能造成除刀刃砍劈形成線的傷害外,還有另一個點的傷害,使對方受到更大的傷亡。

    缺點為其刀尖未位於刀身中央故在刺戳時準確度無法如劍型刀尖一樣,且在狩獵活動中此種刀尖無法應用於剝皮的動作。

    蘇淵想起魚腸,下定決心,既然是匕首,那就追求極致殺傷力,更何況有開光術,就用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