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新兵訓練
字數:5443 加入書籤
南京城外一座新兵訓練場,巨大的校場上麵聚集了上萬新兵,這些新兵都是一身黑色軍服,沒有穿鎧甲,腳上是布鞋,打著綁腿,喊著口號不停地移動著。
朱由檢站在校場邊上的一座高台上麵,注視著下麵的操練,每一百個士兵為一個方陣,正在進行隊列訓練。
朱由檢身邊的兵部尚書張縉彥此時一臉不解地看著下麵操練的新兵,他不明白朱由檢為什麽訓練士兵的隊列,讓這些士兵走路整齊劃一,邁步踢腿都要非常標準。
張縉彥也是帶過兵的,對於訓練士兵,他有自己的一套,但是這些南京的新兵訓練,全部廢棄了將領們自己的那套訓練方法,朱由檢采用了自己編製的《新兵訓練規則》。
朱由檢按照後世的新兵訓練方法,重點強調了新兵對基本技能的訓練,那就是隊列的訓練,從最開始的立正、稍齊、正步走等開始訓練。
在朱由檢的《新兵訓練規則》裏麵,強調了新兵入營訓練的一切訓練內容,每天早上從全副武裝的五公裏長跑開始,跑完之後是短暫的休息和吃早飯時間,然後開始上午的訓練,以基礎的隊列和戰術隊形為主。
下午的訓練以體能和戰鬥技能為主,朱由檢還從老兵那裏總結了一套刀法和槍法,作為戰鬥技能的基本訓練技能。
等到晚上,則是思想和文化課的教育,思想課以忠君愛國為主,文化課就是識字,這個時代的很多人都不識字,軍隊裏麵的文盲甚至超過了七成,窮苦出身的農民,沒有幾個認識字的。
朱由檢對新兵的訓練可謂是全方位的,而且朱由檢認為這也是非常必要的,想要打造一支全新的軍隊,就需要從訓練開始,然後就是製度,治軍的法紀,這是保證軍隊戰鬥力的關鍵。
至於訓練新兵所需要的教官,就由李守榮手下的火槍兵暫時擔任,李守榮統領的三千火槍兵,還有一千騎兵,一直都在朱由檢身邊。
一路上,朱由檢沒事的時候,就將自己的訓練方法交給這些士兵,讓這些士兵練習最基本的隊列和戰鬥技能,所以等到了南京之後,這些人完全可以勝任教官的角色。
除了軍訓教官從李守榮的手下出之外,朱由檢還從江南各地招募了數百個書生,讓他們進入軍隊裏麵教士兵識字,加上招募的士兵中也有識字的,從中選拔一批出來擔任教員。
朱由檢還令人編寫了一本常用文字小書,裏麵收錄了兩千個常用漢字,新兵訓練一共一百天,每天晚上教給士兵二十個漢字,爭取這些新兵離開軍營之後,能夠掌握基本的漢字。
“等到新兵訓練結束了,對這些士兵進行考核,考核成績為甲等的,提拔為軍官,考核成績為乙等的,收編進入精銳部隊,剩下的全部編入地方守備部隊。”
朱由檢隨後朝著身邊的張縉彥說道。
朱由檢對於軍隊製度的建設才是這個軍隊最重要的一部分,首先就是選拔任命完全憑借能力和本事,不再看出身,所以朱由檢對新兵訓練完之後要進行考核。
張縉彥已經按照朱由檢的考核標準,在製定考核試題,其中包含了體能,戰鬥技能,文化學識,內務整理等方麵的考核內容。
朱由檢已經放話了,那就是會從考核成績甲等的士兵中再挑選一批出來,進入軍官營深造,那裏是朱由檢開設的軍官培訓基地,對基層軍官進行軍事培訓。
此時,隨著征兵結束,二十萬新兵的訓練也已經全部展開,朱由檢這半個月每天都會來到南京城外的各處訓練基地巡視新兵的訓練情況。
朱由檢又給山東和淮安,還有河南的幾位總兵發去聖旨,令他們各自抽調五百名有經驗的老兵來到南京,將來準備編入這些新組建的軍隊,畢竟一支軍隊沒有上過戰場的老兵支撐,就是訓練的再好,也是沒有用的。
就在朱由檢巡視新兵訓練的時候,幾個文官急匆匆地來到了新兵訓練營地外麵,但是這幾個文官立刻被守衛在那裏的士兵擋住了。
全新的軍隊規定裏麵,任何外人想要進入軍營,都要出示身份牌,並且需要得到軍營主將批準才可以。
此時幾個文官就遇到了嚴格的盤查,在明確身份之後,一個軍官來到了朱由檢身邊,說明了情況。
很快,張慎言帶著兩個住手來到了朱由檢身邊,此時他的臉上帶著一絲詫異和緊張,因為這是張慎言頭一次感受到軍營的森嚴和緊張。
“陛下,這是今天的奏章。”
張慎言是朱由檢任命的秘書處負責人,也就是朱由檢身邊的住手,因為朱由檢整日都在忙碌著新兵訓練,所以政務全部交給了兩位大學士。
現在朱由檢廢除了宦官的權利,而且將奏折全部交給兩位大學士批閱,隻有重要的奏折和政務會由秘書處傳給朱由檢處理。
朱由檢知道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必須要將一些政務交給手下人處理,不然朱由檢就會變成另外一個朱元璋,事事躬親,一天批閱三千個奏折,就是擔心手下的官員徇私擅權。
但是朱由檢認為這樣做完全沒有必要,皇帝不應該沉迷在繁瑣的政務裏麵,尤其是現在大明朝麵臨著眾多危險,甚至要亡國的地步,朱由檢需要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軍隊裏麵。
“有什麽事情嗎?”
朱由檢也不看奏折,然後問道。
張慎言略微猶豫了一下,然後說道:“啟稟陛下,這是彈劾禮部郎中馬士英和戶部主事阮大铖的奏折。”
張慎言說完之後,也不敢抬頭,舉著奏折呈到朱由檢身前。
朱由檢聽到是彈劾奏折,眉頭頓時一凝,自從他來到南京,還沒有彈劾案出現,今天突然上來了一個彈劾奏折,不免讓人疑惑起來。
朱由檢身邊的兵部尚書張縉彥,還有李守榮等官員立刻安靜了,他們都在等待皇帝態度。
大明朝最殘酷的就是黨爭,而且都是從彈劾案開始,然後牽連眾多官員進入,所以很多人聽到彈劾奏折,內心都帶著恐懼。
而且彈劾的是禮部郎中和戶部主事,一個是六品的官員,另外一個是從六品的官員,都是級別很低的官員,這也讓很多人意識到了事情應該還有後續,彈劾案一般都是從小人物開始,然後再逐漸到上麵位高權重之人。
“何人彈劾?彈劾他們什麽罪名?”
朱由檢隨後恢複了冷靜,然後問道。
張慎言看到朱由檢沒有查看奏折,然後說道:“翰林祭酒劉宗周,彈劾馬士英和阮大铖為閹黨餘孽,在南京貪汙納垢,搶占民田。”
眾人聽到閹黨餘孽,內心又是咯噔一下,怎麽又將閹黨扯出來了,要知道魏忠賢的閹黨牽涉太多的人,當初皇帝誅殺了首惡的幾個人,餘下的大部分官員都被免職或者外放了,如今有人又提及閹黨,弄不好又要大興典獄,牽連眾多人了。
朱由檢沉默了一會,然後冷冷地說道:“將奏折交給大學士批示,然後轉交禦史台備案核對,如果證據確鑿,交於刑部審查。”
朱由檢隨後說道,既然是彈劾案,那就按照規定處理吧,畢竟馬士英和阮大铖有閹黨餘孽的身份。
“是,下官這就去辦。”
張慎言隨後說道。
朱由檢也不再理會彈劾案,現在首要的任務是練兵打仗。
“山東可有消息送來?”
朱由檢隨後問道。
此時豪格已經進入山東大半個月了,周遇吉每天都送軍報來,朱由檢非常關心山東的戰事。
“陛下,周總兵送來軍報,清軍在東昌府外駐紮,一直都沒有行動。”
朱由檢一聽,也不知道豪格在幹什麽,一直都沒有開戰,但是這樣反倒讓周遇吉有了準備的時間。
此時朱由檢已經開始盤算著重建樞密院,負責全國的戰事統禦之事,大明雖然有五都督府掌兵。
但是都督府承擔的事情太多,掌兵打仗,還有後勤軍械全部都要管,而且隨著大明衛所的荒廢,實際上都督府也已經名存實亡。
所以朱由檢想要建立一個專業的參謀機構,直接對皇帝負責,統禦全國戰事,負責情報收集分析,戰事謀劃,軍隊調動,糧草供給,軍械補充等,將這些繁瑣專業的事情承擔起來。
朱由檢一直缺少一個能夠在這方麵獨當一麵的人,也在苦苦尋找,現在外麵帶兵打仗的總兵們,他們打仗可以,但是如果讓他們坐下來整天分析情報,謀劃戰場,還有繁瑣的後勤事務,估計這些大老粗的將軍都做不了。
所以朱由檢一直都在尋找這樣一個人,將這個重要的軍事參謀機構建立起來,然後開始研究對武昌和福建的用兵,同時謀劃北伐中原的戰事。
甚至朱由檢都已經為這個機構想好了名族,那就叫“大明帝國參謀本部”。隻是現在還什麽都沒有。
“傳旨周遇吉,令其全權指揮山東戰事,一切事情便宜行事,可以先斬後奏,不需向朕請示,朕隻等他勝利的消息。”
朱由檢隨後朝著張慎言說道。
他此時要給將領全權,給周遇吉傳去聖旨,令他全權處理戰事,可以便宜行事。
朱由檢身後的張縉彥和李守榮一聽,頓時一陣驚愕,朱由檢此時已經改變了明朝的統兵製度,首先就是廢棄了監軍,然後就是給地方主將全權,可以先斬後奏,也看出了朱由檢對將領們的信任。
其實朱由檢更清楚這些,將領在外麵打仗,就要充分發揮將領們的指揮權,不能隨意幹涉,而且周遇吉這一戰又是大明朝南遷之後的第一仗,對於大明南遷朝廷的穩定意義重大。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