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桂王造反

字數:4610   加入書籤

A+A-




    宋應星的回來讓朱由檢大為歡喜,朱由檢更是直接給大明工部下撥了三百萬兩白銀,將從謀逆的東林人府邸抄沒的銀兩全部給了工部。

    皇帝陛下如此大手筆的給工部下撥銀子,在百官看來這已經不是什麽新鮮事了,而且工部按照皇帝朱由檢的旨意,很快開始在南京城外建設軍工廠,其中火藥和火炮,還有火槍,彈藥廠是最重要的四個工廠。

    在開始大麵修建工廠的同時,朱由檢也開始著手一係列新政的改革,眼下乘著東林勢力被大大削弱,朱由檢的很多新政都要準備在明年執行。

    其中就有鼓勵商賈的法令,朱由檢鼓勵商人行商,並且製定了商業行商令,這個行商令的好處就是隻要商人得到這個行商令,就可以在一個領域行商,並且明確了賦稅,避免了各地官吏無辜收取賦稅。

    這個行商令其實就是一個商品牌照,行商令分為很多種,也就是明確規定了商人行商的範圍。

    朱由檢需要對商人進行嚴格的管理,對他們涉足的領域也要有嚴格的要求,目的就是保證國家的資源能夠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就拿現在的生鐵來說,就是非常重要的資源,首先供應的就是明軍。

    朱由檢的行商令可以對商業行為進行詳細的管理,商人可以向官府申請行商令,行商令上麵明確標準了這個商人經營的商品和行商的範圍。

    比如一個商人是買賣糧食的,那麽他的行商令上麵經營的項目裏麵就會標明糧食,其實行商令就是一個營業執照,根據買賣的商品不同,收取對應的費用。

    針對不同的領域,行商令需要審核的等級也是不同的,如果一個普通百姓就是想要在路邊賣茶葉蛋,那審核會非常容易,到了官府繳納五文錢,然後備份一下身份就可以得到行商令。

    如果一個人想要買賣海鹽,那麽他的行商令的審批可能就要嚴格很多,還有錢莊之類的,也需要嚴格的審批,甚至需要到南京來審批,地方官府都無權批準,而且還要繳納押金。

    朱由檢製定行商令的目的就是為了明確將商業區分開來,這個時代對於商業的準入門檻非常低,尤其是一些非常重要的行業,錢莊、海商、礦產、鹽鐵、工坊等,隻要你有錢,就可以隨便開設,根本就不需要任何手續,也沒有監管。

    監管不到位,不僅會產生危機,比如一個錢莊老板帶著錢跑了,讓存錢的百姓遭受重大損失。

    或者是錢莊老板將錢挪作它用,最後虧損了無法償還,這些都需要監管。

    在後世如果進入銀行業,是根本不允許從事其它行業的,這就是監管的必要,畢竟銀行已經掌握了大量的資源。

    如果讓開銀行的還可以搞房地產,那根本就不敢想象會是什麽結果,所以法律規定銀行業是絕對不允許搞房地產的,他們隻能給房地產商提供貸款,但是現在大明就是如此。

    行商令是對商業行為進行監管,隻有監管到位了,才會從商業上麵獲取大量的稅收。

    朱由檢的行商令隻是規範商業行為的第一步,一些普通的行商令在地方官府就可以申請,而且任何地方官府都可以申請,無論是你是哪裏的人,但是一些重要的行當,就需要到指定的地方申請。

    其中涉及到巨大利潤的行業,就需要到南京才可以申請,而且都需要繳納押金,不然是不允許經營的。

    除了行商令,朱由檢還對土地政策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革,這個改革不是重新分配土地,而是對土地進行征稅。

    這個時代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自耕農需要繳稅,但是很多權貴和特權人不需要繳稅,往往這些人手中掌握的土地還是最多的。

    於是朱由檢直接一刀切,隻要是大明治下的田地,按照水田旱田,還有雜地進行區分,然後按照每畝交稅,這個法令沒有特權。

    之前大明有很多特權階層,其中藩王就是其中之一,這些藩王不僅占據了封地大量的土地,而且還貪婪地兼並普通百姓的土地,他們不需要納稅,還要地方稅收補充他們的財富。

    還有之前入仕為官的官員,一些官員致仕之後,或者是立功了,都會得到賞功田,這些田地也不需要納稅,而且大明有很多這樣的田地。

    還有一些有權勢的地主也逃避征稅,於是讓大明自耕農憑借少量的土地養活龐大的國家。

    朱由檢的這個征稅的政令不僅涵蓋了所有的土地,而且還對征稅的數目有著明確的規定,基本原則就是土地越多,征稅的賦稅越多。

    規定超過一百畝的就會征收兩成的賦稅,如果超過一千畝,就是三成,等到超過五千畝的,將會直接征收五成的賦稅。

    這樣的賦稅,對於那些大地主和宗親藩王無疑是致命的打擊,但是眼下的大明朝已經不同於之前了,現在的皇帝朱由檢可謂是六親不認了,這個法令就是對權貴和大地主製定的。

    朱由檢的新政裏麵土地改革是最重要的,這個可以抑製土地的兼並,保護自耕農,打擊那些圈占土地的地主豪強。

    朱由檢的這兩個法令可謂是從根本上改變了大明朝的現狀,當朱由檢在朝會上麵提出這兩個法令之後,百官都被震撼到了。

    但是現在大明朝的皇帝非常強勢,甚至可以說是獨斷專行,根本就沒有人敢反對,這就是眼下的大明朝。

    因為文官集團遭受了重大損失,首先就是北方京城淪陷,大量的文官沒有隨朱由檢南下,最後慘死在京城,讓文官集團勢力大損。

    隨著朱由檢南下的官員此時還沒有形成新的政治集團,而且這些人都是忠義的官員,基本上不會反對朱由檢的決定。

    至於在江南勢力龐大的東林集團,不久之前出現了謀逆弑君的事情,經過一番打壓,五十多人被處死或者革職,讓東林集團力量大損。

    所以現在文官集團非常弱,加上朱由檢建立了獨立的軍隊指揮體係,讓明軍直接聽命於皇帝,皇帝的權威更大,完全壓倒了文官集團。

    大明朝文官壓製皇權兩百多年的局麵此時徹底被打破了,於是朱由檢這種觸及眾多人利益的改革也可以執行了。

    這次損失利益最大的當屬東林集團,東林人在江南的根基就是地主和商人,所以他們損失最大。

    隨著明年將執行新政的消息傳出,新政的內容也隨之被外界得知了,這也是朱由檢有意為之,就是想要試探一下民間的反應。

    很快,民間就有反映了,普通百姓對於這個新政非常擁護,但是地主商人紛紛反對。

    在富庶的蘇杭一帶,幾個地主和當地的幾個糧商就聯合起來,站出來反對,並且開始囤積糧食,不再出售,讓蘇杭糧價一路上漲。

    他們使用這種方式反抗朝廷的新政,但是很快錦衣衛就找上他們了,幾個地主和糧商被通報參與謀逆,暗中出錢資助劉宗周招募死士。

    於是一個謀逆的大罪就扣到這幾個地主和糧商頭上了,幾個人完全沒有明白過來是怎麽回事,就被錦衣衛帶走了,他們的家財也全部都被抄沒了。

    當進入錦衣衛的大牢之後,這幾個人悔恨的要命,但是無論如何悔恨,他們再也沒能回到家中,被在南京鬧市區處斬了。

    隨著這幾個蘇杭地主和商人被處死,大明治下突然變得安靜了,之前還憤憤不平的商人和地主都安靜了。

    尤其是東林人,他們此時才明白,原來東林人的謀逆案根本就沒有結束,這個謀逆案現在已經是懸在東林人頭頂的一把利劍,隻要皇帝願意,隨時都可以揮舞一下,剪一下東林人的羽翼。

    朱由檢知道這幾個商人和地主其實沒有什麽大罪,他們就是囤積糧食,哄抬物價,也罪不至死,但是現在是改革的關鍵時刻,朱由檢必須要使用極端手段穩定局麵,同時也是給外麵釋放一個信號,那就是任何人都無法阻止他的改革。

    就在朱由檢認為沒有人會阻止他的改革,正要準備好好過一個春節的時候,朱由檢突然接到急報,那就是兩廣突然鬧起來動亂,桂王朱由榔密謀軟禁了兩廣巡撫蘇觀生,勾結總兵陳際泰造反了。

    並且在福建的鄭芝龍也立刻響應,擁護桂王朱由榔為正統,並且訓斥朱由檢禍國殃民。同時在荊襄的劉宗敏也立刻站出來,要對江南的明朝發動致命一擊,貴州夷族也蠢蠢欲動。

    突然的變故讓南京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江南朝廷的局麵一下子陷入了被動之中。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