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重返朝堂
字數:5892 加入書籤
晉王出現在太和殿上,激起不小的躁動,所產生的影響力比起皇帝不早朝都毫不遜色,殿上眾人皆為之側目,不免有交頭議論者。
“太陽打西邊出來了,晉王殿下不是過起閑雲野鶴的日子了麽,竟然會來上早朝?”
“可不是嗎,真是稀奇,前些日子還聽說殿下去了東海遊玩,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
晉王不管那些品頭論足者,端正地站在最後麵,目視前方沉默不語。
五皇子魏承勇人如其名,是個驍勇狠辣的人物,被認為是和當今陛下最像的皇子,前些年一直在鎮守東境,今年年初才被調了回來。
晉王到了大殿不久,魏承勇穿著黑色鎧甲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見了晉王嘴角揚起一抹冷笑,“呦,我是不是昨個兒宿醉了還沒醒酒,怎麽在朝上見到了大哥。”
晉王溫煦一笑,“不是五弟沒醒酒,是為兄今日辰時醒得早,閑來無事,想著已經許久未來參與早朝,便過來聽一聽,不成想倒讓五弟糊塗了,倒是為兄的不是。”
魏承勇尚武,一身武藝,瞧不起晉王整日寄情山水詩詞歌賦的行為,冷哼一聲,不願多言站在一旁。
八皇子魏承招不知何時出現在旁邊,如今年年方十七,一張白白淨淨的小臉,若隻看麵相便是活脫脫一個尊貴的少年郎,但他私下的行事卻絕不是個少年能做出來的。這幾位得勢的皇子要麽有忠臣輔佐,要麽重權在握,單單隻有他考得得卻是皇帝對他的喜愛才有了如今的地位。
魏承招的生母鄭妃容色冠絕六宮,溫柔體貼最得明帝的寵愛,魏承招自小便被他的母妃調教得心細如發極為擅長察言觀色,因著遺傳了母親的容貌,生了一張好皮相,有一張翹嘴,最得明帝的喜愛。
鄭妃的娘家便是靖西候如今夫人鄭氏的家族,鄭家是最近幾十年才興起的家族,根基並不深,這母子倆沒什麽大的依仗,卻靠著皇帝的榮寵,讓這後宮和朝堂沒人敢輕易的得罪。因為在這諾大的王朝,皇帝便是最大的依仗。
因著還在娘胎裏時,鄭妃被沈皇後陷害早產,魏承招打小便身子弱,發育得晚,見了晉王微微一笑,伸著一雙胳膊便朝著晉王的身子抱了上去,聲音還帶著些少年特有的清亮,“大哥,你可算肯回來了,承招想死你了。”
晉王回抱魏承招,“許久未見,小八又長高了。”
魏承招聞言鬆開晉王,笑得歡喜,“是嗎,那感情好,這些日子母妃一直在讓太醫院的老頭子們給我調配方子,讓我吃那些極為難吃的大補之物,如今有了收效,也不枉母妃的一番苦心。”
晉王拍了拍他的肩膀,“那是自然,以後多去練練跑馬射箭那些,對長身體有好處。”
魏承招略微點頭,“多謝兄長。”
不多時,太子殿下魏承勤便出現在了晉王的身側,魏承招見了太子便收斂了笑顏,向後退了幾步,顯然是既不喜歡太子又有些懼怕。
太子見了晉王詫異道,“皇兄,許久未見,今日怎麽想起來上早朝了?”
晉王捏了捏魏承招的肩膀,站在他的身前,對太子笑道,“本王是陛下親封的晉王,職責所在,理應上朝述職,聽三弟這話裏的意思,是不想我出現在這裏了?”
太子笑中帶著嘲諷,“哪裏哪裏,王兄言重了,臣弟可是很懷念從前王兄在朝堂之上大展雄風的日子。”
晉王不卑不亢地說道,“來日方長,日後有的是機會重現。”
太子討了個沒趣,“臣弟拭目以待”
蔣衡和俞慕白相繼來了,三人不動聲色地相護看了一眼,便都各自站到了自己位置。
沒多久明帝便出現在太和殿階梯之上,文武百官拜,高呼,“吾皇萬歲萬萬歲。”
俞老丞相上前呈報,“陛下,荊州大麵積暴發瘟疫,具體原因不明,據統計死者已經達到數百人,並且有逐步擴大的趨勢,昨日荊州知府派人呈上情報,請求朝廷救援,還請陛下明示。”
明帝沉思片刻,“這種情況,我朝曆來都是派皇子帶醫者進入疫區,主持救治,各位皇兒可有主動請命者?”
明帝此話一出,諸位皇子皆低著頭裝起了啞巴,讓坐在大殿之上的明帝頗為尷尬。
太和殿寂靜了片刻,晉王緩緩走上前來,躬身道,“身為長子,兒臣自當主動為父皇分憂,兒臣願意前往疫區主持救治一事,懇請父皇批準。”
殿下眾人皆十分詫異地看著晉王,一臉不可置信,更有甚者揉了揉眼睛,以為自己看花了眼。
晉王來上朝便已經是稀罕事了,晉王竟然還主動請纓去救治疫情,這還是遠離朝堂,遊曆山水的晉王嗎?
太子上前道,“王兄曆來不喜歡參與朝政,今日為何竟如此積極?”
晉王冷笑,“百姓罹難實乃社稷大事,身為長子,我理當為父皇分憂,身為臣子,我有責任替陛下分憂,主動請命,難道有什麽錯嗎?”
太子辯解道,“王兄誤會了,我隻是想說王兄久離朝堂,想來對處理這些事不免有些生疏。”說完便朝明帝一拜,“父皇,兒臣深處太子之位多年,跟在父皇身邊學了許多東西,比皇兄更懂得該如何主持救治疫情之事,兒臣亦願意替父皇分憂。”
太子話音一落,五皇子魏承勇上前道,“二位哥哥一心為父皇分憂,但也得著眼實際,愛惜自己的身體,那疫區災情嚴重,我老五的身子不似二位哥哥金貴,定能不負父皇所托,兒臣願為父皇分憂。”
五皇子雖然是軍旅出身,但卻也不是個有勇無謀的人,方才的一番話言辭懇切,既向皇上表了忠心,表麵上是在心疼晉王和太子的身體,卻又借機嘲諷他們二人身嬌體弱,難堪重任。如此一來,賺足了話頭上的好處。
八皇子魏承招身子弱,自然不會前往疫區自討苦吃,但他深知此時不是搶功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向父皇表決心。除了皇長兄晉王,他的這幾個皇兄沒有一個真心想去疫區主持事宜的,卻一個個表現得英勇無畏,為國為民的樣子,既是做戲,怎能少了他。
魏承招邁著纖細的雙腿上前,眼中含著淚,有些羞愧地弓著身子,聲音喑啞地說道,“父皇,幾位哥哥心係百姓,憂國憂民,兒臣縱然身體單薄,很可能抵擋不住疫病的侵襲,但兒臣亦無所畏懼,願前往疫區為父皇排憂解難。”
明帝歎了一口氣,看著這個身子虛弱的兒子自卑的低著頭,便忍不住心疼,“招兒,你這是做什麽,你身子不好,朕還不知道你,你就乖乖在宮裏待著,朕不許你去。”
魏承招有袖子擦了擦眼睛,“是,父皇。”隨即退到一邊。
五皇子見了他這幅樣子,撇了撇嘴,小聲嘟囔了一句,“廢物。”
魏承招垂頭看著地麵,聞聲卻好似沒聽見,隻是看著地麵的目光微不可查地寒了三分。
明帝見這幾個兒子個個懷著心思,一時間也不好決斷,“諸位愛卿覺得選誰更合適呢?”
兵部何修出自沈太尉門下,是個實打實的太子黨,上前道“陛下,疫區災情尚未控製住,十分凶險,臣以為,太子身為一國儲君,實乃千金貴體,臣以為,太子殿下不宜前往。”
蔣衡冷聲道,“何大人此話未免有失偏頗,其他皇子亦是陛下的子嗣,何嚐不是金貴之軀,既是為國為民,又怎能有如此多的顧慮。”
何修自知失言,退到一旁。
俞慕白淺笑道,“臣以為太子殿下正是最合適的人選,太子是儲君,最能代表陛下,太子殿下前往疫區,豈不是更能體現陛下憂國憂民的良苦用心。”
沈太尉上前道,“陛下,荊州離京城有百裏之遙,救治疫情少則一月,太子殿下有諸多事物要處理,依臣之間,太子殿下前往並不合適。”
明帝略微點頭,“太尉所言在理,那以你所見誰更合適呢?”
“晉王殿下宅心仁厚,處事沉穩,亦有為陛下分憂之心,老臣倒覺得是不二人選。”
沈太尉巴不得晉王感染瘟疫病死在荊州,俞老丞相聞言麵色並不好看,但是這畢竟晉王自己下的決斷,於情於理他都不好反駁,遂繃著臉站在那裏一言不發。
明帝看著俞老丞相,忽然問道,“俞愛卿,你怎麽看?”
“老臣以為既是為國為民,諸位皇子都想為陛下分憂,哪位皇子去都是一樣的。”按照道理來講,晉王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但他怎麽也不忍心把自己唯一的親外孫往火坑裏推。
明帝沉思片刻,“既然這樣,赴荊州主持救治瘟疫一事便交給晉王。”
“兒臣謝父皇。”
“承毅,此去路途遙遠,再加上疫情來勢洶洶,此番前往一定要萬般小心。”
“兒臣定當不忘父皇囑托。”
太子聽見明帝對晉王的關心之言,心中難免生出嫉妒之心。他隻比晉王小了兩歲,他永遠不會忘了十年前,晉王這個前太子有多受寵,父皇有多喜愛他,幾乎眼中隻有他這一個兒子。
他被父皇冷落了十年,如今為何還要回來?
下了早朝之後,太子走到晉王身邊,“王兄,今日朝堂之上當真是驚豔四座啊。”
“三弟過獎了,與三弟的輝煌無限比起來,這還算不上什麽。”
“王兄可是有了重返朝堂之心?”
“三弟莫不是腦子胡糊塗了,我是封王,怎可離了朝堂?先行一步,告辭。”
太子望著晉王的身影,有些捉摸不透,對著旁邊的沈太尉說道,“舅舅,你說魏承毅他安的什麽心?”
沈太尉走過來說道,“殿下,不管他此時安得是什麽用心、想要去做什麽,既然他出了京城,咱們讓他有去無回便是了。”
太子嘴角上揚,“這倒是,路途遙遠,疫情嚴重,有得是機會。不過還是不要做得太明顯,等他到了疫區再動手也不遲,以免父皇起疑。
雖然這個時候魏承毅在朝上沒什麽什麽名望,父皇對他也不是特別親近。但不管怎麽說他也是父皇的兒子,即便殺了他,那也隻能是父皇,若是別人,那便觸怒了父皇的威嚴,父皇一定不能容忍。”
沈太尉深以為然地點了點,“殿下的思慮比以前更周全了,比以前更像一個太子了。”
“承勤能有今日全靠舅父提點。”
沈太尉擺擺手,“太子殿下過獎了。”嘴角卻揚了起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