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屠殺
字數:3101 加入書籤
孔連順有些感慨,原本追殺自己的官兵,因為韃子和蒙古人的出現,變成了暫時的盟友,世事居然如此妙。 vw
他看了看遠處的滾滾煙塵,對馬威說:我做人恩怨分明,剛才你救了我和兄弟們,作為報答,你們先走,我們殿後,韃子如果追來,還可以擋一擋。
馬威欲言又止,他很想說,蒙古人你們都對付不了,何況是真韃子,這次來的可是正藍旗的精銳打出了正藍旗的旗幟,領兵的不是旗主,至少也是個固山額真注1。
不過看到孔連順眼的堅定,他也不好說泄氣的話,隻是點了點頭:敵眾我寡,不要逞強。如果咱們都能活著回登州,隻要你領著手下向官府認罪,我可以請總兵大人向撫台求情,讓你和手下戴罪立功。
孔連順拱手道謝:多謝。孔某本是東江鎮的營兵,落草為寇也是不得已,如果能有機會重新為朝廷效力,那是最好不過。
馬威一聽,頓時覺得惺惺相惜起來。
原來還是東江鎮的兄弟,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我姓馬,單名一個威字,曾在宣府鎮效力。
雙方把邊鎮從軍的經曆一敘,感覺親近不少。
孔連順暗道晦氣,早知道有這事,套套交情,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嗎現在被追了幾百裏地,還碰了韃子,雙方都生死未卜,何苦來哉。
不過現在後悔也晚了,躲過韃子的兵鋒才是最重要的。他回頭看了看慢慢接近的大軍,催促道:馬兄弟趕緊走,再晚走不掉了。
馬威也不矯情,說了聲:孔兄弟小心。催動戰馬,率領騎兵營往東而去。孔連順帶著馬賊落後官兵一段距離,跟在後麵。
後金軍,阿巴泰皺眉聽完了蒙古將領阿爾斯楞的稟報,冷冷地說:一支明軍騎兵能讓你損兵折將你以為把明軍誇得和我大金勇士一樣厲害,能掩飾你的無能
噶爾圖幸災樂禍地附和:誰不知道,關內的明軍不堪一擊,偏偏你碰的是天兵天將下凡不成
阿爾斯楞滿臉通紅,不知道該如何分辨才能讓他們相信,雙手劃著解釋:這支明軍與以往碰到的不同,用的是一種怪的短銃,鳥銃裝填的速度快得多,而且一人三銃,可輪流施射,起關寧軍的三眼銃威力要大得多
阿巴泰不耐煩地打斷了他的解釋,對噶爾圖下令:噶爾圖,帶你手下的勇士,讓喀爾喀部落的兄弟看看我大金勇士是如何收拾明軍的。
噶爾圖挺起胸膛:遵命。得意地斜視了阿爾斯楞一眼,拍馬去陣點選兵馬出戰了。他為了表示對明軍的蔑視,隻從一個牛錄選了一半人,簡單地下達命令後,一百多甲兵出列,催動戰馬,轟隆隆地往明軍逃跑的方向追了下去。
阿巴泰揮了揮手:繼續前進,在青州轉一圈回去。
孔連順聽見後方的蹄聲,回頭一看,果真是留著金錢鼠尾辮的披甲人,數量雖然隻有一百多人,可是也讓他心頭一緊。他在東江和韃子打過很多仗,知道這些披甲人是韃子的主力,戰鬥力僅次於白甲兵巴牙喇。
後金實行八旗製度,丁壯戰時皆兵,平時皆民,做到了全民皆兵,使其軍隊具有極強的戰鬥力,其最基礎的組織是牛錄,是一種生產和軍事合一的社會組織。原則,每個牛錄300人,有資格批兩到三層甲的戰士是其的精英,一般稱為披甲人,根據戰時分工和擅長戰鬥技能的不同,可分為步甲和馬甲,是後金軍隊的主力。
清軍入關之前,八旗的戰鬥力處於巔峰時期,加明軍已經爛到根子裏,除了少數將領的家丁,普通士兵毫無戰鬥意誌,一個甲兵對付個甚至十來個普通的明軍都不是問題,幾百名甲兵能驅趕成千萬的明軍也不是稀罕事。
孔連順和手下的馬賊已經被騎兵營追了四天三夜,人和馬都疲憊不堪,而後金軍隊精力充沛,此消彼長之下,很快追了來。
聽見身後隆隆的蹄聲越來越近,孔連順一咬牙,喊道:弟兄們,韃子來了,咱們馬力不如他們,遲早會被追,不如回頭拚了咱們小一千人,不信幹不過這百來人。
原本將近兩千人的馬賊隊伍,被騎兵營一路追殺,又遭到蒙古人的阻擊,人數已經銳減到之前的一半。即便如此,人數依然是追兵的將近十倍,占據數量的絕對優勢。
人數的優勢給了馬賊些許信心,他們拖著疲憊的身體,舉起馬刀,大聲呼喊著回頭朝甲兵們迎了去。
領頭的一名牛錄額真獰笑著舉起了手的順刀,對左右說:這些尼堪真是不知死活,給我,砍下他們的頭顱,交給噶爾圖大人
一百多名甲兵怪聲大叫,揮舞著武器,旋風一般衝入了馬賊陣。雙方轟地一聲撞在一起。
論單兵素質,後金兵都是白山黑水間的獵人,除了吃飯睡覺是打獵,時時刻刻都在戰鬥,自然三天打魚兩天曬的馬賊強太多,再加一個以逸待勞一個精疲力盡,這場戰鬥剛一開始注定了結局。
甲兵們人數雖少,卻毫無畏懼,砍瓜切菜一般屠殺著馬賊,順刀狼牙棒短斧各種兵器收割著生命,鮮血和肉屑在半空飛舞,慘叫聲連綿不斷,除了孔連順等東江老兵,許多馬賊不是對方一合之敵。
阿巴泰和噶爾圖等人遠遠地看著戰鬥過程,眼滿是不屑。
這是你說的那支很厲害的明軍阿巴泰鼻孔朝天,詢問阿爾斯楞。
阿爾斯楞搖搖頭:貝勒爺明鑒,雖然我不知道這支騎兵和剛才的明軍是何關係,但是他們不是一夥的。真正厲害的是前麵那支使短銃的騎兵。
注1:固山額真是滿語,漢語是一旗之軍政長官的意思,管理全旗戶口生產教養訓練等事,與旗主是隸屬關係,在後金的政治體係擁有很高的權勢和地位,僅次於旗主。
363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