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無藥可醫
字數:8120 加入書籤
“隻有我自己知道,遇到事情時,那種無法解決,卻不得不麵對的尷尬與無奈。”餘穎接著說。
就在餘穎說話的時候,還握著幼兒的小手,這胖胖的小豬蹄還是蠻有力量的,緊緊抓住餘穎的手指,甚至是拉扯著手指往自己嘴巴塞。
這時候的幼兒發出聲音,可惜一般人聽不懂他在說什麽。
不過餘穎看著他,心裏是說不出的愉快。
說起來幼兒期的孩童是最惹人喜愛的,大大圓圓的眼睛,加上圓滾滾的腦袋,藕瓜一樣的四肢,加上穿著大紅色的兜肚,是堪比滾滾的萌物。
所以餘穎也回了幼兒幾聲,同時不讓他把自己的手指塞進他的小嘴裏。
然後餘穎看著劉燕說:“所以我才抽出時間來學,燕子,你和建南年紀都還不大,應該多學點東西,就是種地想要種得好,也要多學點知識。”
看上去餘穎是順口提醒了他們夫妻一句,其實她是早有打算。
不過這時候餘穎的提議,並沒有得到建東、建南的認同,畢竟他們感覺自己已經成年不說,而且他們心裏就沒有想要讀書的願望。
對於這一點,餘穎沒有多說,畢竟學習是需要自願的,她就不信找不到機會。
另外,這段時間,餘穎經過考慮,決定重新製定計劃,有句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絕對不能把所有的便宜兒子,都給逼到一處去。
不然就是讓他們抱成一個團,然後在外麵說餘穎怎麽怎麽不好。
在吃瓜群眾的眼睛裏,一共三個兒子,三個兒子都說你不好,那麽意味著老太太也有毛病。
然後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鬧騰起來,然後有一波人跟著推波助瀾,畢竟兒媳那邊也有親朋好友,想想就是一場麻煩。
那麽餘穎也隻能采用爭取一部分人,團結一部分人的方法,進行分化瓦解。
剩下一波人就是極少數人,基本就翻不起浪花,嗯,就是這樣幹,於是建東、建南就被餘穎列入可以爭取的範圍。
很快的,餘穎就天從人願,大兒子對餘穎是比較信服,至於張衛紅更是不敢違背餘穎的想法。
至於二兒子建南家,他們兩口子有點小農思想的狡猾,但餘穎一點撥,兩個人就有些明白,還是知道好賴的,怎麽著有點用處的。
可以說建東、建南兩家人,還是比較容易爭取的。
至於建北夫妻兩個人,就被餘穎給無視,甚至到了基本見不著麵的地步。
時間就這樣過去,眨眼到了餘穎穿過來的第二個春節,去南方城市裏打工的人回來了,穿的是比在村裏好很多,還帶來不少新鮮的東西。
可以說,更多的人心動了,人人感覺掙錢多不說,而且工作輕鬆。
這裏麵當然也包括建東、建南他們兩個人,他們也感覺在家種田辛苦不說,還沒有多少錢。
但是為了預防萬一,他們還是打算找餘穎谘詢一下,要知道餘穎這一年多,已經還了大半的外債,實在是能幹。
“媽,有件事我們想要和你商量一下。”趙建南說。
這一次來之前,建東、建南他們兩個人也是問過打工回來的人,反複思量了一下,還是想著出去看看,然後看看能不能多掙一點錢?
這一段時間,他們也是反思了一下,說起來,他們的父母辛辛苦苦這些年,攢的錢不夠幾個兒子花,因為兒子娶妻生子,處處要花錢。
問題是他們都有兒子,兒子總有一天會長大,也要娶妻生子,那麽他們會不會也淪落到了借外債那一步?所以他們準備去掙錢。
“什麽事?”餘穎說道。
要知道,現在村裏已經有不少年輕人蠢蠢欲動,準備外出打工。
那麽餘穎猜測他們兩個人,應該也是動心了,事情又開始和原主那一世開始相同。
“媽,我們想要出去打工。”還是建南開口道。
至於建東在一邊點點頭,因為這也是他的想法。
“那麽在去之前,你們想過打算從事什麽工作?”餘穎問道。
其實,在很多時候,很多人還沒有搞清楚他們所要麵對的情況,就去了。
甚至有人還以為城市裏遍地都是黃金,隻要去就能發財。
事實上怎麽可能?
發財的人是有,但是更多的人,掙的錢,隻比種地多掙一點錢,和原先的預想不一樣。
最後的境遇,更是有區別,有人會落地生根,定居在城市裏;有人是兩手空空返回家鄉;也有人衣錦還鄉;更有人把命留在城市裏。
各種境遇是不足而一,可惜大家在剛開始的時候,眼睛裏看見得都是好的一麵,至於壞的一麵,那些述說的人,都有意無意地忽略掉。
沒有去過的人,是不知道的。
比如現在趙建東、趙建南兄弟兩個人,聽了打工回來勝利者的吹噓,尤其是看到帶回來的大團結和新鮮東西,更是感覺那人嘴巴裏的城市,是多麽美好。
這美好的一切,讓每一個人都為之浮想聯翩。
而且更重要的是,很多人都發現以前的同伴,變化不少,穿西裝、穿鋥光瓦亮的皮鞋,還有他們的口音也變了,夾雜著說不出的韻味。
心動啊!他們都感覺到了心動。
反正他們原本的水平都差不多,憑啥別人行?他們就不行。
所以包括建東他們兄弟兩個人,心裏也是癢癢的,恨不得馬上就走。
但是劉燕感覺婆婆這一年多來,變得和曾經的她,已經是天翻地覆,所以提議先問問自己的婆婆。
於是建東、建南就來了,結果餘穎也沒有阻止,隻是問出自己的問題。
“沒有想過。”趙建南被問得一愣,然後道。
建南不知道為什麽?看到餘穎的那雙眼睛,竟然什麽都沒有隱瞞說出自己心裏的話。
隻是話一出,建南有種趕緊把話收回來的感覺,因為感覺自己說的話有些蠢。
但是說出的話是收不回來的,所以建南有些無奈地看了一眼大哥建東,但是建東更是有些手足無措的感覺,僵著身體坐在那裏。
自從被餘穎揭破自己太過好糊弄之後,建東每一次看到餘穎的時候,都是有種被人拿著放大鏡看的感覺。
“其實你們想過沒有,咱們這些農村人,真的到了城市裏,能幹些什麽?”餘穎的話,到了這裏停頓了一下。
而建南、建東都沒有作聲,因為他們真的不知道能做什麽?
“就算是你爸以前教過你們做什麽泥瓦匠,但是城市裏,蓋的可是樓房,你們兩個人會看圖紙?會一點點學到更多的東西?如果是這樣,你們可以去。”餘穎說道。
餘穎的眼睛,看著眼前的兩個人,要是學不會,隻能做一輩子的小工。
這時候的建南、建南都是一臉的懵逼,因為他們真的沒有什麽打算,隻想著去掙大錢。
餘穎歎了一口氣,要知道原主那一世,這三個便宜兒子一個都沒有成龍,因為他們做事的時候,沒有什麽計劃,也沒有什麽持續發展的想法。
“如果你們什麽都不會,非要出去見識一下,或者是你們打算在工作的時候,認真的學,那麽我支持你們。”餘穎淡淡的說道。
然後,餘穎的目光裏帶著一種看透一切的澄靜,看了他們一眼。
就聽餘穎接著說:“你們去的時候,要打定主意,幹最苦的活,吃最差的飯,甚至有可能幸苦做完了,卻發現自己掙得錢太少。”
甚至有可能拿不到自己的血汗錢,當然關於這一點,餘穎沒有說。
建南、建東聽到這裏,因為過於驚訝的緣故,張大了嘴巴。
最終還是建南說話:“媽,這怎麽可能?林申哥可是說了,城市有的是工作,隨隨便便就能掙不少錢。”
對於建南的話,餘穎有些無奈地說:“建南,我問你件事,我記得你初中的時候,和同班同學打仗,被打得是皮開肉綻,你當時是怎麽說的?”
建南不知道餘穎說話的意圖,但還是回想了一下。
終於想起來,當初他被揍得很慘,為了顯示自己是男子漢,所以建南絕對沒有承認自己是被打的,一口咬定自己是不小心摔了一跤。
但是他媽這時候講這個做什麽?建南有些迷惑看著餘穎。
看到建南的樣子,餘穎感覺自己有些頭痛,這麽簡單的問題還看不出來嗎?很多男人一向是喜歡撐著架子,打落牙齒和血咽。
倒是趙芳在一旁若有所思地說:“媽,你的意思是說,林申哥就是吃了苦頭,也會隻說自己過得好,而隱瞞了他經曆的苦難。”
“是啊!芳芳說的對極了,其實一般人都會有這樣的情況,會把自己最光鮮的一麵露出來,而把苦難都隱藏在自己的最深處,這是人之常情。”說到這裏,餘穎按按自己的印堂。
其實這兩位便宜兒子,還是老老實實做個家裏有些餘財的普通人為好。
能做個普通人也很好,這是一種福氣。
不用承擔太大的責任,也不用因為太過出名而要錦衣夜行。
穿過那麽多任務世界,餘穎雖然知道做個普通人是好,但是她猛地發現,自己已經做不成普通人,談到什麽問題的時候,她的腦筋都會不自覺地轉幾道彎,這已經形成了習慣。
想得太多,是病,但是無藥可醫。
想到這裏,餘穎有些苦澀地一笑,人生閱曆讓她已經做不出來什麽都不做,隻是靜看事態的發展。
不過這種有些苦澀的笑容,餘穎飛快地收斂起來。
得,人生之所以精彩,不就是因為更多的偶然性和必然性造成的,那麽現在的她,還是勇敢地麵對這一切吧。
其實這時候,建東、建南感覺他們的心受到暴擊傷害,十分難過。
因為妹妹才剛剛上了初二不久,考慮比他們仔細,而他們已經結婚,絕對是大人。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所以他們心裏沮喪,怎麽這麽笨?
他們怎麽也想不到的時候,妹妹能想到。
這時候趙芳說道:“其實這些事情,都是我看書看出來的。”
這是真的?還是假的?建南和建東都有些迷糊。書本裏的東西那麽好?難道他們也應該多讀書?
這一刻,他們是有些後悔的,在他們該念書的時候,就沒有認真地讀書。
事實上在那個年代,就沒有幾個人想著念書,現在終於知道後悔。
就在這時候,餘穎開口道:“建東、建南,你們雖然是已經結婚生子,不等於你們就不需要學,隻要你們願意,可以自學。”
兄弟兩個人有些迷茫,因為原本那種到了城市裏,一定會發財的想法倒是沒有了,因為被餘穎當頭一棒給打掉。
這一刻他們真的看出差距,讀書多的人比他們就是強。
不過建南還是問道:“可是林申哥也說了,歡迎大家和他一起去打工,這是為什麽?”
“這一點倒是好理解,林申應該在那裏幹了一段時間,算是和廠子裏的人比較熟悉。”餘穎倒是沒有嫌棄趙建南的問題,回答道。
“所以帶著老鄉進廠子是可能的,要知道在哪裏都是要拉幫結派的,林申不是蠢人,自然也想著更進一步,那麽手底下自然要有人。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餘穎看著他們說。
其實像建東、建南他們兩個人,就是好指揮的人,畢竟他們兩個人見識太少。
“嗯,如果大哥、二哥跟著去了,自然是什麽都不知道,必定是事事都聽從林申哥的話,那麽不知不覺中就形成一定的相處模式。”在一旁的趙芳分析道。
聽到這裏,餘穎點點頭,事實上前世的林申最後也在權利的爭鬥中失敗,所以那一係的人,也大都跟著一起倒黴,這其中就包括原主的三個便宜兒子。
建南聽了趙芳的話之後,有些愕然,這是自己的妹妹嗎?在他們所不知道的時候,妹妹也已經成長起來,雖然建南不知道自家妹妹說的說法都對嗎?
但是有一定道理,比如說,林申這一次回來之後,的確是很多方麵有了變化,行動、言談舉止,讓他們這些土包子們,是有些刮目相看的。
事實上,因為林申的先行一步,讓那些沒有去過城市的人,心裏或多或少是對林申有些崇拜心理,要是等著林申去城裏上班的話,當然是要聽林申的話。
想到這裏,建南心裏那個悔,他可是一點也沒有想過是怎麽一回事,這點真的不如妹妹趙芳。
可見是讀書是一件好事,怎麽自己少年的時候,光顧著吃?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他,總是吃不飽的日子裏,可不就是惦記著吃。
再加上當時教書的人,也大都是心裏惴惴不安,對於學生是一種放羊心態,愛怎麽樣就怎麽樣。
但是建南也不是很蠢的人,隻要想想妹妹的話,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其實要是真的跟著林申去打工,他們不知不覺就成了林申的小弟。
有好處的時候,林申吃肉,他們喝湯。
當然要是有倒黴事的時候,那是要一起躺槍的。
這時候趙建東也明白過來,畢竟誰也是在年少時節走過,他們小的時候,也是搞拉幫結夥的。這當大哥和當小弟完全是兩碼事,而且小弟往往是背鍋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