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甄母受挫

字數:12757   加入書籤

A+A-


    曾經的他沒有守護好家人,還讓人愚弄。

    真的是很差勁。

    那麽在今後的歲月裏,就讓他擔起一個男人應該擔起的責任。

    這是他作為楊家家主的責任。

    至於小姑姑,他已經不知道該怎麽形容她,她到底是怎麽樣的一個女子?

    這些年來,女子的才能都被禁錮住。

    有些腦筋死板的家族,抓得嚴。

    據說那種家族裏的女孩子,在周歲後就把女孩子送上繡樓,那些女孩從此基本上就在那裏生活。

    當然身邊跟著嬤嬤。

    算是教養。

    直到她們出嫁的那一天,才可以下樓。

    那些女孩子就是被圈養起來。

    看上去安全了很多。

    但,真的是那樣很好嗎?

    其實,女帝引起的那一場災難,真的全怪女帝嗎?姑姑在走之前,曾經問過他一句話。

    這段時間裏,這句話一再浮現自己的耳邊。

    小姑姑的話裏有話。

    女帝有些行為是不可取,但那些執行人真的沒有錯嗎?

    當然有。

    有不少是為了個人私利,打著女帝的旗幟為所欲為。

    恨不得敲骨吸髓。

    因此引起一次次的反抗。

    這沉重的後果,最後全砸在女帝的頭上。

    導致了高高在上的她,在舍身崖一躍而下。

    屍骨不存。

    女帝固然有錯,但作為臣子的男人們何嚐不是有錯?

    好在女帝死在斷崖深處。

    不然,她說不定會被鞭屍。

    這些情況是他這段時間裏,重看前朝的曆史得出的結論。

    站的角度不同,結論就是不一樣的。

    用小姑的話說:屁股決定腦袋。

    話粗理不粗。

    事實上,從小姑姑的諸多行為中,他看的出來女性中不乏能幹的人。

    可惜的是,女帝之亂讓男人成了驚弓之鳥。

    讓他們特別厭惡能幹的女人。

    尤其是那種有可能超越男人的女人。

    就怕再來一個女帝。

    嗬!

    比如他。

    真的是鼠目寸光。

    而這一切,姑姑早就知道。

    楊陵嘴角浮出一絲苦笑,現在回過頭去看,自己還是很蠢的。

    枉自己認為自己很聰明。

    算了。

    見小姑姑是必然的,就是被嘲諷也是正常的。

    “大人,不早了,明天咱們就要走,該歇息了。”夜起的長隨楊安看到燈光,就招呼道。

    “嗯,睡吧。”他應了一聲。

    新的一天,新的開始。

    對於楊陵的想法,餘穎此刻自然不知道。

    她已經帶著兩個孩子在京城裏站穩腳跟,順便給長安侯府揭了一層麵皮。

    讓甄家對她咬牙切齒。

    說起來,楊家一直是有錢人。

    所以京城裏的宅子位置還是不錯的。

    再加上她早就令人修繕過,住進去一切都好。

    住進去後,餘穎令人把江南的土特產專門都打理好,然後給左鄰右舍送去,算是打個招呼。

    同樣的禮物,還送去長安侯府。

    當然長安侯府看到這些東西,是又氣又怒。

    滿臉的不高興。

    恨不得不收禮物,卻又不得不收下。

    楊家送來的禮,主要是新奇的土特產。

    並不怎麽太值錢。

    但楊家的奴仆振振有詞地說:“有句話不是說: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於是,這一份在侯府的人看起來太過簡薄的禮。

    侯府的人,卻不得不捏著鼻子收了。

    不收不行。

    這段時間裏流言傳開,有不少人是數落侯府裏的人。

    有人說出來,外嫁的嫡親姑太太去世,作為侄兒禮法上的確是不需要守孝,這一點沒錯。

    禮法是禮法。

    但人還是要有人情味。

    在情理上,作為嫡親侄兒應該是有所表示。

    那可是親爹的妹妹。

    是甄家出嫁的姑奶奶。

    知道姑姑去世,做侄兒的總是要表示一下,穿下素衣什麽的。

    然而沒有。

    還沒有滿百日,就穿著大紅色的衣袍外出。

    連孩子的親爹,都因此在外麵被指責不會教子,被人挖苦一番。

    他才發現自己記憶裏的兒子,基本上是穿著大紅錦袍,讓他這個做爹的也無話可說。

    這時候的他,自然沒有想起來,本人以前也看見。

    但根本就沒有注意到。

    或者是他自己,也沒有把去世的親妹子放在心上。

    到了現在被人點出來,才有些惱羞成怒,看著兒子是深惡痛絕,拿起手邊的東西就打。

    罵兒子一點數也沒有。

    根本就不知道是怎麽一回事的男孩,被打的是哇哇大哭。

    就沒有人提醒過他。

    他很冤啊!

    還是老侯夫人知道後,跑過來救下孫子。

    一問兒子,才知道是怎麽一回事。

    這一點他們竟然忘了。

    回過頭去看,長安侯府的人這段時間裏是集體性失憶。

    根本就沒有什麽忌諱。

    如今被人點出來,一個個都是有些不自在的。

    說句不客氣的話,根本對楊家人很無禮。

    侯府的人,就是外出說楊家無禮。

    也白搭。

    別人不信。

    更加是雪上加霜的是,這位楊家老姑奶奶的存在,讓長安侯府的人,也不能以輩分壓人。

    這真的是讓長安侯府在很多地方,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京城的人可是都知道。

    在那輛車子裏,就坐著和甄母一個輩分的人。

    還讓人走角門,怨不得楊家大怒。

    這是欺人太甚。

    要是那車上,隻有侯府的外孫女和外孫倒也好糊弄。

    但現在多了一位,就不怎麽好處理。

    說來說去,侯府做的不怎麽樣。

    這是大家的共識。

    甄母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氣得不行。

    把陳媽媽叫來訓斥了一番,就是她誤事,害的長安侯府的人倒了黴。

    陳媽媽是欲哭無淚。

    而甄母之所以叫她來,是確定一下楊家老姑奶奶的樣子。

    這段時間,甄母被氣得不行。

    當年親家曾經帶著出來過,就是一個小狐媚子。

    那時候她在自己麵前,一直是連頭都不敢抬一下,看上去老實的不行。

    想不到多少年後,就變了樣。

    倒是跑到自家麵前搞事,難道想著揚眉吐氣?

    狐媚子就是狐媚子。

    這一刻的甄母很想撕了這個小蹄子。

    一定是她讓侯府的人顏麵無光。

    甚至是她故意散播侯府的倒黴事,太可惡了。

    這個狐媚子怎麽又回京城來?

    結果聽陳媽媽的意思,那個狐媚子毀容了。

    這個消息令甄母是大樂。

    好在甄母聽說,女婿快回來了,等著女婿來,她就問問是怎麽一回事?

    就讓辦事不力的陳媽媽下去。

    陳媽媽鬆了一口氣。

    現在的她已經不指望自己得到甄母的歡心。

    隻要侯府出事,沒有想起她就好。

    甄母這段時間,就根本不打算見兩個孩子,算是給他們姐弟兩個人一個教訓。

    想不到的是,餘穎根本就沒有讓兩個孩子過來。

    另有解決辦法。

    她打算趁著天氣比較熱的時候,好好給兩個孩子治治病,冬病可以夏治。

    不單單是為了給他們兩個治病。

    也為了給侯府添堵。

    餘穎特意拿著楊陵的名片,去請專製小兒生病的太醫。

    太醫到了之後,給兩個孩子查查,發現這兩個孩子身體是很弱。

    兩個孩子的身體,餘穎已經調理得不錯。

    但擋不住餘穎動的手腳。

    所以兩個孩子看上去身體很虛弱。

    太醫做了一番檢查後,掉了不少書袋。

    最後建議要好好休養。

    不然,將來會影響壽元的。

    這件事漸漸傳開,坐實了長安侯府的人就是不怎麽好。

    甄母聽了後,差點沒有氣得吐血。

    也無力做什麽辯駁。

    隻得把去接楊家人的那些奴仆胖揍一頓後,都趕到莊子裏去。

    另外,還派人給楊家送去一些補品。

    但,已經晚了。

    太醫的話證明侯府的人是不怎麽顧惜楊家人。

    不少人都是暗中嘲笑,侯府對自己的親外孫都如此刻薄,隻怕對女婿更加是不怎麽在意。

    或者是以為女婿回不來。

    流言飛漲。

    直到後來,才知道楊陵他有機會回到京城。

    侯府人隻怕是想不到。

    在這種情況下,長安侯府的人無力解說什麽。

    他們想不到楊陵竟然脫身回來,甚至有可能更進一步。

    想要和楊家緩和一下關係。

    也找不到機會。

    楊家人基本不出門。

    那兩個孩子身體不好,沒有再過來。

    打著養病的樣子,留在楊家,

    別人也沒有說他們無禮。

    而長安侯府隻能是等到楊陵的到來,再作打算。

    楊陵回京後,先是去見皇帝。

    看到皇帝,楊陵看上去很是激動,連忙叩首。

    當官的,必須演技出眾。

    這一點,楊陵很有體會,好在這一次手裏有東西。

    君臣交談一番後,楊陵被皇帝是一番詢問,說起來糧食情況。

    楊陵說,這本來是楊家的人在管理土地時,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

    然後誤打誤撞選育出良種。

    後來,他發現後,就專門上了折子,想著要是每一畝糧食都增產。

    積少成多,也很好。

    皇帝是很高興的,他是專門派人在收割時盯著。

    看看這糧食的產量是不是那麽高?

    事實證明,楊陵沒有說謊。

    皇帝樂壞了,才讓楊陵回到京城,讓他在家裏休養一下,到時候去戶部報道。

    給了楊陵一個美差。

    他是一臉的高興,要回家看看,不知道大姐兒、大寶怎麽樣?

    這麽一想,他讓人加快了速度。

    而餘穎已經知道他回來,就把大寶姐弟召集到了一處,等著大侄子回歸。

    楊陵有些激動,到了自家的巷子口。

    就命人停下。

    他自己下來,慢慢走到那裏。

    看到楊府兩個字時,他停頓了一下。

    他是有些感慨的。

    還以為自己再也回不到京城,想不到竟然回來了,

    回到這個家。

    之所以認為是家,是因為有兒女在這裏。

    這時大門開了,管家迎出來,“大人,姑奶奶和兩個小主人都在等著你。”

    楊陵點點頭。

    此刻是有些激動的,他兒女都好好的活著。

    一撩衣擺,他加快了腳步。

    “爹。”雲雙先認出來,有些激動。

    快走了幾步後,又想起來規矩,所以她放慢了腳步。

    但她的那一雙眼,顯露出來無比的高興。

    這些天來,雖然姑奶奶一直照顧著她,她也很感激。

    但她心裏更加惦記著父親。

    母親已經去世,她剩下的直係長輩就隻有父親。

    至於大寶歪著頭,他更加小些,已經開始遺忘幾個月不見的父親。

    等到聽到姐姐的聲音後,才想起來。

    這是親爹。

    他猛地跳起來。

    他表現的可是比姐姐更加熱烈一下,雙臂一伸,還是三頭身的他就衝過去,“爹!”

    在後麵的餘穎看著,就是一笑。

    並沒有生氣。

    孩子依戀父母是一種天性。

    所以楊陵活著,對兩個孩子好。

    楊陵一看,生怕兒子和自己姐姐撞在一處,就快走了幾步。

    迎上大寶,抱起這個孩子。

    此一刻,所謂的抱孫不抱子條律被他扔在一邊。

    他朝著雲雙說:“雲雙現在是大孩子了。”

    雲雙聞言一笑,她並沒有妒忌自己的弟弟。

    父親笑著和她打招呼,她就很滿足。

    說起來他們父女兩個人也好久不見,今天相見很激動。

    餘穎說:“大侄子,你一會帶著大寶來吃飯。”

    說完,她伸出手來,招呼一聲,“雲雙,你過來。”

    雲雙應了一聲。

    朝著姑奶奶走過去。

    其實從小時候起,母親就告訴過她,男女有別。

    女孩子並不怎麽和父親太過親密,對於自己不能被抱,也就不太在意。

    而餘穎感覺這種規定很操蛋。

    但在這個大環境下,和整個主流社會硬是對著幹,那是蠢蛋。

    兩個孩子還是要留在這個社會裏,所以大麵上的東西,一定要跟著主流走。

    私下是再給夾帶一些私貨就好。

    總之想要在這個世界活下去,絕對不能讓這兩個孩子是格格不入。

    那是在讓他們吃苦頭,

    也不利於他們將來的生存下來的幾率。

    餘穎可是沒有打算把他們兩個小朋友洗腦成異類,想要成為異類,可是需要有強大的抗壓能力。

    不然,整個大環境會讓他們知道一個詞:眾口鑠金。

    別以為口水淹不死人。

    在輿論暴力上,有不少人栽了。

    就是到了後世,這種情況也不少。

    網絡上一言不合就人肉某某的情況,真心不少。

    也有人為之付出生命的代價。

    餘穎知道在古代,不單單是言語上的暴力,甚至在行動上更加粗暴。

    想要殺人,隻要幾兩銀子,就有人去做。

    想要好好活下去,就不能顯示自己和他們是格格不入。

    律法和道德是一點點在進步。

    這是一個必須經過的過程,是整個大環境都要跟著進步。

    而不是一點點人去挑戰整個社會。

    餘穎很有體會,領先一步,你是領頭羊,可以帶領新的時代。

    而領先太多,你就是一個瘋子。

    甚至會被人唾棄。

    在克蘇魯世界裏就是這樣,人類遠遠弱於神靈。

    甚至是無法理解神靈的思想。

    因為人類沒有發展到那一步,無法理解,最後隻能是瘋狂了事。

    慢慢來。

    急也沒有用。

    一家人在一起後,餘穎提醒了一下大侄子,

    “對了,長安侯府的事情,你應該聽說了吧?”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