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為未來計(下)(求收求推!)

字數:4645   加入書籤

A+A-




    “如果想回到原世界,就需要給小銀管供給龐大的能量,可到哪去找這麽大的能量?”蘇啟在考慮第一個想法實現的可能性。

    為小銀管提供大量能量的辦法,蘇啟首先想到的是建起電站供能。可以這時代的科技水平建立電站?還是能為銀管供能的電站?

    蘇啟皺了皺眉,即便是他,也感到這項目做起來的難度有點大!

    “難道真要像某一個逗比想的,等打雷的天氣去‘渡劫’,吸收閃電的能量,挨雷劈穿越回去?”蘇啟一手抱著小女嬰,一手托著下巴,想起在原世界某個論壇上與人討論時看到的方法(注:其實是本章說裏,某位大佬說的)。

    “閃電的電壓在數百萬伏到上億伏之間,電流強度在數千安到數十萬安培,一般持續時間在0.01秒到0.1秒……”蘇啟腦中浮現出閃電的資料,他大腦記憶力、計算力超強,瞬間對這個聽起來似乎有些奇葩的方法展開了推演。

    “假設閃電電壓5億伏特,電流強度為20萬安培,持續時間0.055秒,那麽根據計算……一道閃電的電能約是153萬度(注:大亞灣核電基地6台核電機組,年發電量約450億度)。”

    “按穿越前小銀管所吸收的能量計算,大概需要吸收幾百道這種規模的閃電……”

    “嘶!”

    蘇啟計算到這,忽然倒吸一口涼氣,他臉色變得頗為的古怪。

    “這麽一算,挨雷劈穿越回去,還真特麽有可操作性!”

    蘇啟腦中推演完畢,對推演得到的這個結果有些無語,這種奇葩的騷操作居然……還真有可能成功。

    果然,高手都在民間,論壇裏的大兄弟個個都是人才,不僅說話好聽,提的意見又非常的有建設性,我蘇啟超喜歡泡在裏麵!

    “找到雷暴多發的地區,不難;搞出人工引雷的裝置,也不難……”蘇啟又仔細想了想“引雷渡劫,白日穿越”的可行性,越想越發現這真是個好方法。

    突然的異思妙想解決了如何穿越回原世界的問題後,蘇啟心中的壓力隨之去了不少,他可以在這世界大膽、瘋狂地搞事情了,反正他已經有了一個後備選項。

    蘇啟臉帶輕鬆的笑容,這時,他懷中的小女嬰正好醒了,伸動小胳臂小腿,打了個哈欠,睜開一雙純真烏亮的眼睛看著蘇啟,小小的她不明白抱著她的這個人為何而笑,伸出肉乎乎的小手就想去扯蘇啟的頭發。

    蘇啟沒管小女嬰,任由她扯,反正嬰兒的力量就那個樣,既然解決了第一個想法,他又思考起他的第二個想法——關於在這世界建立勢力,培養出更多具有科學思維的人才的計劃!

    按照蘇啟的分析,這世界大隋的曆史走向非常有可能會如大夏曆史書上所載一般,那麽知曉著曆史進程的他,能夠領先於這整個時代的其他人先布局落子,把握住亂世先機。

    李世民、竇建德、王世充、李密、杜伏威、蕭銑……一個個名字在蘇啟腦中浮現,這些都是在那段曆史中叱吒風雲的人物。

    “要不要找個機會做了這幫人?”

    蘇啟腦中閃過一個念頭,這念頭好誘人啊,占著對曆史的先知性,搶先一步幹掉未來的敵手,簡直妙極。

    雖然曆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但缺乏正確的領導,人民群眾創造曆史怕是要走許多彎路,至少某些曆史事件將會改寫!

    幹掉了李世民,李淵那群人還能建立起赫赫大唐?

    “這個想法不行,做了一個李世民也沒用,我想要做的事,不是幹掉一個人兩個人就行的。我也無法預計,我的所作所為會對這時代產生多大的衝擊。”可蘇啟在仔細考慮了之後,搖了搖頭,放棄了提前狙殺掉未來隋末群雄的想法。

    蘇啟想要做的是什麽?

    他想要的做的是:在這個一窮二白、還處於封建社會的時代,傳播科學思想、完成工業革命,建立工業體係。

    這是僅用一句話就可說出口的東西,可包含的內容卻遠非一句話足以概括!

    怎麽傳播科學思想?

    無非是教育!

    可這是一個什麽時代?教育會涉及到的是什麽?科學思想的教育,又會引發怎樣的轟動?

    蘇啟深深思考著,臉色漸漸嚴肅起來,一雙目光變得平靜而冷冽,讓正扯著他頭發玩的小女嬰“哇”的一聲哭起來。

    “哦,不哭,不哭……乖!”

    蘇啟拍著小女嬰的後背,好久才哄住這小家夥。

    這是封建王朝時代,是由世家門閥壟斷著知識的時代!

    蘇啟知道如何普及展開教育工作,他可以改進造紙術、印刷術,將漢語拚音弄出來,這些會大大降低受教育的成本,讓知識快速地普及流傳開去。

    可他這樣做,也動了世家門閥的利益,不,這已經不是在動利益,是在挖世家門閥的根!

    世家為何為世家?門閥為何為門閥?

    其實就是他們掌握的資源比天下黎民更多,他們能接收到教育,而全天下的泥腿子們不能。

    蘇啟開展普及教育已是在挖門閥的根,或許他們尚能忍受,但他要傳播的知識可不是門閥所擁有的那一套,而是嶄新的科學,這絕是世家門閥無法忍受的!

    因為這是改革,這是革命!

    這給世家門閥的選擇隻有兩條路,要麽順應革命,學習新的知識快速適應,從而在變革中留存下來;要麽就是打壓阻礙,將這些危險的東西徹底消滅在萌芽中,以此保全自身的階級地位。

    用屁股想也會知道世家門閥們會做出什麽樣的選擇!

    所以,蘇啟想要完成他第二個想法,就不可能投靠這時代的任何人,輔佐哪一方霸主都不靠譜,不管那人是千古一帝,還是萬古聖君(階級所在,屁股是很難坐歪的),唯有靠自己更加實在。

    君不見商鞅變法,車裂而死;張居正變法,險遭刨墳鞭屍!

    然而,不管蘇啟想要做什麽,首先得有一個地盤,得有人手,得有資源。

    “嗯,哪個地方更加適合發展呢?”

    蘇啟腦中浮現出兩張地圖,一張是原世界大夏地圖,一張是曆史大隋地圖。

    “要想挑戰整個天下,別的不說,必須要具備強大的軍事實力,沒有軍事,一切都是空談。‘大炮之下出真理’,無論在哪都不會變。”

    “要是搞冷兵器時代的軍隊,我肯定會被消滅,敵人光是靠人堆就能堆死我。所以……冷兵器時代的軍隊不可取,必須要搞熱武器,這樣才能彌補軍隊數量上的差距。”

    “而搞熱武器,必須要煉鋼,有煤炭和鐵礦的地區就成了我必然的選擇。”根據原世界大夏煤炭和鐵礦資源的分布,蘇啟腦中的那張大隋地圖上快速標出一個個代表煤炭、鐵礦符號。

    “煤炭和鐵礦的距離不能太遠。地區太過偏遠也不行,人煙太稀少,我拿個錘子去征兵。太繁華的地區也不好,那些地方敵人的勢力也必然強大……”

    蘇啟這麽想著,地圖上一大片符號消失,僅剩下少數,主要集中在地圖的中部和東部。

    “濟州(現代濟-寧)、山唐、袁鄉(現代萍-鄉),以及平頂山這四個地方……”相對來講,蘇啟中意的有四個地方,他盯著這四處,回想它們的資料。

    “濟州是孔孟之鄉,曲阜孔家就在那邊,如果我選擇那裏作為起點,那麽必然會跟孔家對上,孔子為其祖先,讓孔家在天下儒生中的地位太高了,我若動它,會引得天下儒生仇視。”

    蘇啟將濟州這一處抹去,又看向山唐和袁鄉:“山唐,楊廣同誌三征高高句麗時,會經過此處,不是個好選擇;袁鄉倒是可以,可惜地理位置有些偏,處在群山中,當作一個分基地發展可以,但作為勢力起步的地址,不是個好選擇。”

    蘇啟又排除掉兩個,他心中四個最優的選擇隻剩下一個,平頂山。

    “平頂山……這個地方也可以,可最大的缺點是離洛陽有些近了,在楊廣同誌眼皮子底下搞造反活動,想想還有點小刺激呢!”(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