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商海舊縣城
字數:3855 加入書籤
隨著西方文明入侵東方神州之後,大明帝國在數十年前就對常用的錢幣進行了一番改革,除了最基礎的銅錢沒怎麽變化外,原本作為貴重貨幣的金葉子、銀元寶,卻改成了龍錢、鶴錢這樣的銀元。
龍錢就是現在朱琦手中拿著的銀元,一麵有四爪飛龍在天的圖樣,一麵則是大明帝國中央銀行壓製的文字,再就是年月日之類的。
一塊龍錢銀元,相當於是一千多個銅錢,和朱琦原本世界的物價對比,也就相當於是一百多塊錢的購買力。
至於鶴錢其實也是銀元,隻是龍錢銀元要小上一圈,上麵印了飛鶴圖樣的,價值大致也是龍錢的一半,相當於是五十多塊錢的購買力。
大明帝國進行這樣的錢幣改革,也是為了和外國人使用的金幣、銀幣相對應,方便交易上的兌換買賣,算是大明帝國與時俱進的一次改革了。
現在大明帝國雖然改成了君主立憲共和製,但過去錢幣製度還是保留了下來,所以在神州主要流行的就是龍錢、鶴錢和銅錢。
至於用紙鈔來替代銀元,大明帝國也是有心無力,畢竟現在的大明帝國名雖統一,實則還有些各府各縣的割據自立狀態,沒有統一國家為後盾背書,紙鈔到了地方上就是廢紙。
也隻有銀元、銅錢這樣的硬通貨才不怕貶值,可以被神州各地認同。
不過在商海市這邊,除了大明帝國的銀元、銅錢外,其他國家使用的紙鈔錢幣卻也是流通的,主要以英鎊、法郎兩種紙幣為主,至於別的國家紙幣租界外國人或許能認,可大明人實在認不過來,自然也就不敢隨便收用。
當然,對於大明人而言,外國洋人輕飄飄的紙鈔,還是不如銀元、銅錢更沉甸甸的有信任感。
就現如今的市場價,大明帝國的一百龍錢銀元基本可以比兌一百英鎊,一百五十左右的法郎,也算是價值硬挺的錢幣了。
(這年月英鎊、法郎也很值錢,特別是英鎊,幾乎可算是國際通用貨幣。)
所以現在何青給朱琦的五個龍錢銀元,光是吃吃用用的話,也夠普通人過兩、三個月的日子,基本上也是何氏武館中普通弟子兩月的份錢了。
何青擔心朱琦現在記憶還不清楚,又是剛從海外回來的,不知道龍錢銀元的價值,被人當冤大頭騙了,在朱琦臨走前也仔細囑咐了銀元的價值。
可朱琦還是沒太在意,將銀元在手中拋了幾下,便塞到了衣服口袋裏,信步走出了何氏武館的正大門。
何氏武館位於商海舊縣城區的主街上,也是過去商海縣衙所在的衙前大街,可算是商海舊縣城最熱鬧的街區所在,故而隨著朱琦走出武館大門,就感受到了摩肩擦踵般的人流量。
此時差不多是上午九點來鍾了,舊縣城這條衙前大街兩旁的大小店鋪也是紛紛開門了。
不少夥計在店門前大聲吆喝著開門迎客的念詞,雖然真正被吆喝聲吸引進店人不會很多,但店鋪也就是為了一個開門的熱鬧,弄一個人氣罷了。
同時大街上不時也能看到衣衫襤褸的乞丐,或是拖家帶口的哀求,或是敲鑼打鼓的淒唱,吸引好心人可以賞下幾個銅錢什麽的。
可絕大多數行人還是不會理睬這些路邊的乞丐,走過乞丐身邊往往隻會加快腳步,生怕被乞丐們糾纏上。
商海舊縣城這邊依舊屬於大明政府的管轄,所以乞丐才能自由在街上乞討,巡捕房的捕快、差役,即便是在街上巡邏走過,也不會去管乞丐的事情。
他們是管不過來的,對於他們而言,巡街也就是撈些小好處,顯示他們的存在,讓一些搶奪、鬥毆之類事情,不敢當著他們麵出現而已。
不過在舊縣城區通往法租界和公共租界的幾處路口都有租界巡捕設下的路卡,衣衫不整的流民、乞丐是不能進入租界的。
除非是在晚上偷偷溜進去,可白天要是被租界巡捕們發現了,也會被巡捕手中的法棍打砸著轟出租界。
好吧,商海縣本是一座依托黃水江運河而成的小縣,隻是那黃水江作為一條人工開鑿出來的運河水道,北接太湖,南連長江,江闊水深,漸漸成了南北船運的重要航道。
各地貨船能輕鬆運送著千多斤的貨物,通過黃水江南來北往,大多以商海縣作為了中轉站,自然讓商海縣因此繁榮了起來,成了五湖四海的大明人聚居之地。
而隨著外國列強打開了大明帝國沿海門戶之後,黃水江足以讓外國軍艦在江中航行,於是商海縣也成了外國艦隊南來北往的中轉點。
這樣有外國軍艦的保護,外國商人便也紛紛聚集到了商海縣,借助這邊原本就存在的船運生意,發展著各種遠洋海外生意。
此後隨著租界的出現,原本的小小商海縣最終發展成了如今的遠東第一城市。
不過在商海市也有著明顯的三六九等人口居住區域劃分,從北往南的有一個明顯階級坡度,比如北麵的公共租界、法租界,便是最高等的外國人、大亨富商們所住的區域。
然後租界、明界交界的舊縣城北區是大明人在租界工作、做事的買辦、白領等等階層人口的匯聚之地,算是第二階層了。
再就是何氏武館所在的商海舊縣城區域,是大多數商海本地居民的聚居區,算是第三階層了。
另外還有一些則是從外地來商海求生活的流民,會在碼頭和舊縣城以南方向自發形成了大片棚戶區,這便是身份不明的不入流賤戶了。
這些棚戶區外來人口具體已經沒辦法統計了,人數或許已經超過商海舊縣城的本地人口了,也正是因此,商海市才會變得更為混亂。
棚戶區幾乎成了商海市的黑暗之地,各地來的大明流民會本能的結幫拉夥聚居,也隻有如此他們才能在棚戶區中安全生存,然而他們往往也為了生存無所不為。
尋常的普通人要是進入棚戶區,就可能永遠消失在裏麵出不來了。
很多法租界的流氓大亨要做什麽賣命的事情,也會派人到棚戶區尋一些亡命徒花錢買命。
當然,這些流氓大亨派來的人,往往也是棚戶區出去的馬仔,隻有棚戶區出去的人,才知道如何找到願意為錢賣命的人,也不會進了棚戶區就出不去了。
同時這些馬仔可算是為大亨賣命出頭的典範了,很多棚戶區的人就是以走出棚戶區,為第一奮鬥目標的。
事實上大街上很多乞丐便是棚戶區出來的,白天外出乞討,晚上回去睡覺,也有一些賣苦力的人力車夫,街頭小販、碼頭搬運工等等之類的底層勞動者,同樣是住在棚戶區,又不想為惡的普通百姓。
不過,很多棚戶區出來的人大多都進不了租界,會因為衣著問題攔在租界之外,所以隻能在舊縣城明界這邊求生活。
如此就讓舊縣城這邊顯得極為熱鬧,特別是這衙前大街上,更是人多如海。
朱琦第一眼看過去,還是頗有些新奇感的……(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