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種地2
字數:3056 加入書籤
劉裕接過蔡偉遞過來的口袋,臉上卻是有些尷尬:之前劉裕好像是在萬分緊急的情況下幫的蔡偉抬石塔,蔡偉自己說是“重謝”,可到頭來卻是讓劉裕當了他的佃農,替他生產靈物供他剝削,實在是有些過分了。雖說他還說要教劉裕兩種符籙,可還沒真教,隻是空口白牙許下的承諾,有現在這情況擺著,劉裕對蔡偉的承諾實在是沒什麽信心。
不過劉裕想了想,最後還是忍住了,如今劉裕就認識蔡偉這一個修煉之事,有些修煉的事暫時隻能依靠蔡偉一個人,劉裕沒辦法隻能忍了。
隻是劉裕瞧見蔡偉的驢背著幾個大口袋按耐不住好奇心問道:“你帶著這麽多東西來幹什麽啊?”
蔡偉聽了劉裕的話就是一愣:“你還不知道啊,我以後就是蘆嶺巡檢司的皂隸了?”
劉裕被蔡偉這話說的有些驚訝:“你不是土地嗎,怎麽能擅離職守跑這麽遠來當活人的官?”
蔡偉被劉裕說的有點氣了:“什麽叫作當活人的官啊?我本來就是活人怎麽不能當官了。況且我的職責是西鄉土地,這不還沒離開我的地盤嗎?”
劉裕被蔡偉說的無話可說了,這家夥長的中等偏下不說還很摳門,怎麽就拿了一副主角的底牌,又是能保命的土地敕封又是當官吏,與之相比劉裕這個正牌的穿越者要啥沒啥,到現在還隻是個連吏都算不上的“民壯”,與穿越前的國企事業編製沒什麽兩樣。
劉裕心裏頭不由得自怨自艾起來:“穿越一場還是啥都沒有,就連地位都是不進不退。再瞧瞧人家一個土著,要啥有啥,這命可真比不了。”
劉裕尷尬的和蔡偉又聊了幾句就推托劉增福和李寬兩個人還在那邊等著匆匆結束話題先走一步。
劉裕走到巡檢司大院的後麵,這地方原來有個後門直通賀苗的小院子,後來因為巡檢司兵卒太少不適合分兵看守又給填上了。這塊地上也是之前劉大用埋葬的地方,因為巡檢司重新啟用,無論是出於安全還是迷信的原因都不適合在大院附近有一片墓地,所以此處墓地的屍骸都已經遷葬了。
這地方土質因為之前遷葬的緣故本就蘇鬆,又因為地下潮濕所以並不怎麽缺少水分,自然是最適合的開墾田地的地方。
劉裕走過來的時候劉增福、李寬已經熱火朝天的幹上了,到底不是完全脫產的地主子嗣,無論是木石匠出身的劉增福還是擅長飼養牲畜的李寬本質上來講都是有幾畝地的農民,木石功夫和豢養牲畜隻能算是兼職。
兩個人見到劉裕來了也是有些累的席地而坐,劉裕瞧著他們正在一處低窪處挖著一個很寬但是不深的水池正準備發問卻是瞧見大家都把鞋子脫下幹活。
劉裕正準備把鞋子脫了跟著一起幹活卻被劉增福給製止了,劉增福坐在比較幹燥的地上喝著水,瞧見劉裕要脫鞋趕緊叫住劉裕說道:“裕哥你先別忙著脫鞋,先去井裏再盛點水吧。”劉裕在不熟悉的地方上自然聽劉增福的話又打了些水來。
大院後麵這個地方確實是塊寶地,僅僅是劉裕回去打水的一會兒功夫那剛挖出來的水池底部就蓄上了薄薄一層水,也不知道是四周滲出來的還是地下冒出來的。劉裕見了就更有些好奇的問道:“你們建上這麽大一個蓄水池子幹什麽,這個地方水好像不缺啊?”
劉增福喝完了水正在擴建蓄水池子倒是沒理會劉裕,李寬剛剛換著歇下來喝著水,聽了劉裕的話有些驚奇的用看傻子的表情看了看劉裕,劉裕臉上有些掛不住但仍然尷尬的順著縣丞認定的流民身份編著借口解釋道:“我家逃難之前在城裏做小工,老家也沒有田地了。”
李寬聽了劉裕的解釋也沒說什麽,畢竟這個農業社會隻有少見的市民才不會種地:“裕哥你脫了鞋下來感受一下就知道了。”
劉裕雖然不知道李寬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可是還是聽話的照做,沒有鞋襪的包裹劉裕的腳初時隻感覺地上一陣清涼,回頭卻是看到李寬仔細的看著劉裕的腳,劉裕心裏初時一陣發毛,好在李寬自言自語的不知道是解釋還是怎麽的說:“這麽細皮嫩肉的腳看來隻有可能是城裏人。”
李寬抬起頭來的眼神與劉裕尷尬的眼神相遇,李寬也是有些尷尬的指了指那灘水對劉裕說道:“裕哥你上去踩踩就知道了。”
劉裕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麽就踩到水裏,可能是因為始料未及的緣故,一隻腳狠狠的踩進水裏,幾乎就在同時劉裕倒抽了一口涼氣——這水也太冷了。
李寬見劉裕看他表情有些不善,強掩著笑意說道:“這水是地底下冒出來的,有些寒冷,要是冒然拿這水灌溉怕是要凍死莊稼果蔬,所以我們挖了個曬水池先曬暖和點才能用這水灌溉。”
劉裕聽著李寬說的有理有據也不好說什麽,誰叫自己不懂這些東西。見到劉增福放下鋤頭歇息,劉裕就拿起劉增福放下的鋤頭開始鋤地轉移一下尷尬的氣氛。
可是劉裕剛剛鋤了沒兩下劉增福又上前製止住了劉裕:“裕哥,鋤頭不是這麽鋤的,你這麽很傷鋤頭的。”劉增福一邊製止劉裕一邊有些心疼的看了眼鋤頭。
劉裕不用暗自發笑的李寬解釋,自己就知道劉增福為什麽這麽說,穿越這麽久了劉裕也知道在這個沒有工業反哺的農業社會並不是家家戶戶都有金屬農具的,而更多的是木質,石質農具,或者是鐵鑲木工具也就是工具隻有使用的一部分是鐵的剩下都是木頭的。純鐵的工具,要麽是傳家寶一樣一代傳一代,要麽就是被壟斷在地主的手裏。誰家有鐵製工具那麽相當於現在的富裕戶了。在古代鐵製工具光是鐵就可以賣錢的,如果遇到災害年,是可以典當救急的東西。在農村屬於流通貨。
就是因為鐵質工具在這時候寶貴程度,劉集村裏人雖然嫌棄劉紹財讓兒子當上門女婿,可更多的是羨慕可以當一個鐵匠的上門女婿。
劉裕聽著背後的笑聲隻能無奈的一攤手:“術業有專攻,我就是不會種地,你們要是一直不教我我就隻能在一邊看著了。”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