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藍天下(二)
字數:2309 加入書籤
挑水的那根扁擔,又回到了我手中。
到如今,挑水的日子一晃就是好幾年了。平心而論,作為長子,許多事情都要他牽頭;在挑水這件事情上,我沒必要斤斤計較。當地人常說“力氣去,力氣在”,大意是說,人的力氣就像泉水一樣,是源源不斷的。話語雖然簡單,卻道出了勞動的真滴。而且,當地人一般把北方話裏的“幹活兒”,說成“做活路”。多深刻的詞語啊:“做”了,就是“活路”;如果不去“做”,就是死路一條。這勞動的意義,確實不需要說什麽高深莫測的大道理。
哦,如果阿冒能夠真正體會到“做活路”的真意,當不至於落了個拋妻別子的下場。
我這個人也是蠻懶惰的,甚至有好逸惡勞、“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之嫌。楊衛東戲稱我為“二公子”,也絕非捕風捉影。不過呢,再怎麽說,在挑水這件事情上,我是名副其實的“一把手”。仔細想來,從懂事起的這些年,我足以引以為自豪的事情,又有幾件呢?如果能夠把跳水的功夫練到爐火純青的境界,確實是值得驕傲的。人家怎麽看,重要嗎?一天挑幾擔水,沒什麽大不了的。像這樣一個上午,如果我不去挑水,枯坐在家裏,簡直就是百無聊賴了。有些事情,有點像是宿命,是逃不掉的。阿強家早過了,路過的時候,那門口依然是緊閉著的。從家裏去龍潭的這一路上,盡可以信馬由韁一番。這樣的一段路,多半就屬於我自己;而這龍潭,也期待著我的歸來......“嗯,到了——”想到這兒,梁浩軒下意識地仰了仰頭,順便將自己的思緒拉回到現實之中來。
映入眼簾的,是一棵亭亭如蓋的大樹。地處南國,這棵大樹終年常綠,枝繁葉茂,都不足為奇。它的奇特之處在於,古樸蒼勁、樹中有樹。乍一看,它是一棵樟樹,那樟木所特有的香氣,數十米開外就能聞到。隻是,走近細看時,你就會發現,它那粗壯的樹幹上,竟然還盤旋著一棵虯龍般的榕樹!或許,單單是寄生樹也不足為奇;而你所看到的這“一”棵,居然是那樣的相映相稱,相得益彰,你甚至會覺得,它們,就像是飛鳥的一雙翅膀一樣,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才是再正常不過的。至於什麽時候出現這種“樹中有樹”的奇觀,就是那些年紀最大的老人,也隻是這樣說:我能夠記事的時候,就是這樣了。單獨抽出來,這寄生在大樟樹軀幹上的榕樹,也足以跟自己的同類平起平坐的了;而在大自然的造化神功之下,它居然隻是母體上的大虯枝,堪稱神奇。
其實,龍潭最西側的這棵大樹,其軀幹之大,數人才能合抱。隻是,當地人早已喜歡於她樹中有樹的神奇了,對於她的粗壯高大,反而是熟視無睹了。
在大樹下稍作駐足之後,梁浩軒向南邊走去。
或許,他也曾閃過這樣的念頭:這時候,如果小學六年級的美女同桌就在家門口,那該多好!
然而,現實往往就是這樣:你越想見一個人,就越是見不到。
於是,從大樟樹下南行十多米之後,一聲輕歎之餘,梁浩軒沿著碼頭向下(東)走了。
這碼頭的垂直距離,也有五六米。到了地麵之後,向東走出近十米之後,就來到了一棵大榕樹北側。
如果單看個頭,這棵大榕樹也算不上有多顯眼;然而,當你細看她的起點之處時,多半要目瞪口呆一番的了:樹木,就是要植根於大地,根深蒂固方能枝繁葉茂。這,這是常識。然而,這一棵大榕樹,似乎就是為了挑戰人們的這一常識而來的!這,這是一個高出於地麵的大石堆;這榕樹的根係,就盤旋在這大石堆四周!如此的根係,居然還能長出如此生機盎然的大樹,再用“奇”字來形容,簡直有“暴殄天物”之嫌。
或許,這棵大榕樹,用“險”字來概括,會更貼切些。
梁浩軒時常這樣想,如果是李太白再世,杜子美複生,蘇東坡親臨,麵對著這樣一棵“險”樹,真不知要寫出怎樣讓人拍案叫絕的詩句來了。
是很“險”,換作別的樹種,不說枝繁葉茂,能夠活上一年半載,已是最大的奇跡了。問題就在於,這棵榕樹不僅活了下來,而且活得很精神,從無一絲一毫風雨飄搖的跡象。其實,榕樹一向是以根係發達、生命力頑強而著稱。對此,民間有這樣的說法“榕樹不容人”,大意是說,由於榕樹根係過於發達,在房前屋後,不宜栽種,以免影響牆根。在這方麵,這棵大榕樹倒是比較讓人放心的了:它的根係脈絡清楚、赫然在目,其南側近十米開外的人家,大可不必為自家的牆角而擔心。在此,這棵涵養水源的大榕樹,挺容人的。
出水口,就在這棵大榕樹西北六七米處。
梁浩軒也不急著回家,而是打量起出水口西北十米開外的另外一棵大樹來。(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