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長夜(六)

字數:3719   加入書籤

A+A-


    這個秋天的夜晚,這樣的一條路,對梁浩軒來說,既熟悉而又陌生。

    說熟悉,是說這條路他所走過的次數,也不會太少了。這樣說吧,前麵的馬路部分,就是閉著眼睛,也不會弄錯:從小軍家門麵自西往東走,數十米之後,南側就是中學大門了。幾年前,他曾領著梅玲玲,自南向北走出這大門,走過馬路,走過集市,走向小街。當然,遺憾的是,梅玲玲後來遠走高飛了。

    從中學門口不遠處的馬路,繼續往東走,再過幾十米,就是電影院了。由於某種可以理解的原因,這個晚上的電影,他睜眼看的時間少眯縫著眼信馬由韁的時間多。對他來說,看不看都是一樣的。

    從電影院門口再向東走上二三十米,就算是來到十字路口了。十多年前,他所就讀的小學,就位於路口東南一兩百米處。如果不是要送人,這樣的一個夜晚,到那曾經很熟悉的校園走走看看,也未嚐不可嘛。

    過了這路口之後,這條馬路,不再那麽直了,而是緩緩地折向東南方向。馬路兩旁,是一條老街,跟東街、西街、龍潭街齊名的一條小街。由於地處白泥塘北側,習慣上也就稱為白泥塘街。對於小學北側的白泥塘,你或許還有一點印象吧?當年梁浩軒時常和小夥伴到那兒去放紙船;哦,有一次,他和阿強還登上竹排,暢遊了一陣塘麵。

    當然,這一切都是遙遠的回憶了。

    這個秋夜裏,一行四人,在馬路南側自西向東走著的時候,梁浩軒的腦海裏,盡管也不時掠過那些往事的畫麵,然而,他的頭腦,卻是蠻清醒的:主要任務,和另外三個人一起,走向徐心怡家所在的小村子。

    在馬路上走了兩三百米之後,就來到白泥塘西側數十米處的小路口了。

    由於此前並沒有去過那南坡村,梁浩軒也隻是大體上知道,那村子,在這路口東南四五裏處。

    稍一遲疑之際,在小路口北側,梁浩軒停下了腳步。

    向西北方向望去的時候,隻見數十米開外,阿強和林秋鳳,正有說有笑的緩緩地向小路口方向走來。看到這情景,梁浩軒心裏暗自好笑:若論走路的功夫,阿強隻會比我更強一些。而如今,才不過一二十分鍾,他就落下了數十米。哦,這是怎麽一回事呢?這一路上,他和林秋鳳談笑風生,有意無意之中,腳步就慢下來了。當然,這也沒什麽,這樣的一條路,兩人都是認得的。再說,也不急著趕路嘛。哦,換作我,恐怕也會把速度降下來的吧。

    這樣想著,梁浩軒收回目光,望向自己左側的徐心怡。

    對於表姐林秋鳳慢吞吞的走法,徐心怡似乎也有點不耐煩了,她將目光收回之後,掃了右側的梁浩軒一眼後,用商量的口吻說道:“哦,是不是要等一下呢?”

    正要開口的瞬間,梁浩軒發現,數十米外的阿強,右手手背向外,做了個繼續走的手勢。於是,微微一笑之後,梁浩軒這樣對徐心怡說道:“我們繼續走吧,他們不會迷路的。”

    徐心怡報以一笑:“是啊,表姐去過我家,好幾次了。哦,我們走吧。”說著,離開馬路,向小路方向邁出一步。說了一句“好吧,我們先走”之後,梁浩軒跟在了左側。

    這小路,大致上是由西北向東南延伸的,也算是由來已久了,走起來甚是輕鬆。

    在小路上走著的時候,梁浩軒與徐心怡之間,話語不多。

    梁浩軒緩緩走著的時候,那心思,就像小路兩旁輕聲響起的樹葉與莊稼的沙沙聲:其實,對我來說,離開馬路之後,如今所走的,幾乎可以算是一條陌生的小路了。為什麽這樣說呢?讀小學的時候,這一帶,來得比較少。而接下來的九年時間裏,由於在外求學,也就鮮有涉足了。出來工作之後,平時要上班,再加上這一帶沒什麽熟人,也就很少往這個方向走的了。由此看來,我的活動範圍,還是比較狹小的。

    哦,這樣一條泥質小路,兩旁雜草遍地,灌木叢生,再往外,就是甘蔗一類的莊稼了。當然,也還有一些墳堆,散布其中。不難想象,如果不是有事情,這樣的一個夜晚,這樣的一條路,我也不會走的。當然,也不是怕鬼,而是覺得,一個人走這樣的路,太寂寞,太冷清,太無聊了。

    這樣想著,梁浩軒掃了右側的徐心怡一眼。

    徐心怡似乎不曾留意到,隻是望著前方,慢慢的走著。

    再走了一陣子,就來到了小河的東北側。

    四下張望一番之後,依然慢慢走著的梁浩軒,不由得感慨橫生:剛才我所經過的地方,大體上可以算是茶子嶺南麓吧?好幾年前,我和梅玲玲從中學出發,自北向南翻過了這茶子嶺。按照梅玲玲此前打聽到的走法,下了茶子嶺,過了橫誇這小河的小石橋,也是可以到達火車站的。是啊,從理論上說,這種走法,也是可以的,隻不過是多走一些路而已。那時候的我,真是太天真太直爽太幼稚太可笑了。跟心儀的姑娘在一起,多走一點路,有什麽不好嗎?就算是趕不上火車,也還有下午的汽車嘛。後來按照我的指點所改走的那條路,表麵上是正確的,然而,走了那條路之後,我和梅玲玲心裏之間的距離,就變得越來越遠了。再後來,就是各奔西東了。

    看來,這是非對錯,還真是一言難盡啊。

    幾年之後這個秋天的夜晚,我陪著徐心怡,走到了這兒,自北向南過了這石橋,真的是百感交集了。是啊,如果能夠選擇的話,我確實希望,走在我身邊的,就是梅玲玲。從情感的角度出發,當年沒陪她走過這石橋,再由此前往火車站,確實有點遺憾。唉,人的一生之中,有多少路,是可以重走一遍的呢?

    過了石橋之後,再走了一陣子,梁浩軒想起了一件事情來了,於是他這樣說道:“心怡,那滾水汶,快到了吧?”

    指了指東南方,徐心怡回答道:“嗯,再過幾十米,就到了。”

    “哦,已經不遠了——”

    “你,你想過去看看?”徐心怡不解的問道。

    “不,不是的,隻是隨便問問。”

    “隨便問問?不會吧——”

    “哦,是這樣的,”梁浩軒緩緩解釋道,“我讀小學的時候,有一個老頭,每天上午,都是風雨無阻的,從我們教室北邊的窗口經過。他要去的地方,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滾水汶——”

    “風雨無阻?嗯,蠻不錯的——”徐心怡接過話。

    “在當時,我們隻覺得,這老頭,像一個傳奇——”

    “這個故事,我也聽說過一點——”

    兩人閑聊著,繼續往前走。

    再走了半個多小時,在一個小路口,徐心怡停下了腳步。

    指了指東南方,徐心怡這樣說道:“順著這小路,在走幾分鍾,就是我家所在的小村莊了——”

    梁浩軒心頭一怔:哦,到了;這條小路,就這樣走到了盡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