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聚散(三十五)

字數:4661   加入書籤

A+A-


    既然都已經成為過去了,我為什麽還要去想她呢?

    人們喜歡用“忘記”這個詞,其實,“忘”和“記”本是一對反義詞,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當然,在實際運用中,一般隻是“忘”的意思。這,倒不是我喜歡鑽牛角尖,我隻是想說,在某些情況下,人們的意識裏,有著模糊,不確定的一麵。或許,某種說法,一旦形成習慣,人們也就懶得去刨根問底了。哦,人們所說的忘記,或許也隻是印象比較模糊,記得不太清楚了。而我呢,不會那麽容易淡忘的。或許,記得也是一件好事,這樣你就可以不斷地回味。具體到玉姐,想要忘記她,實在是太難太難了。甚至,可以這樣說,她的到來,就是為了此後的記憶。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對於我和玉姐之間的事情,老板娘也有著不甚清楚的地方。這樣也好,這種事情,知道的人,自然是越少越好。與此同時,就我而言,也應該盡量守口如瓶。一些事情,確實是不足為外人道的。哦,玉姐夢中見到了我,這至少也說明,在她的心目中,還是有著我的一席之地的。遺憾的是,我辜負了她。

    那麽,在那樣的一個夜晚,明明知道已經是最後一麵了,我為何還是一副道學家的麵孔呢?或許,是我過於情緒化了,對於沒有什麽結果的事情,就輕易放棄了。其實,此前對於紅妮,我也是這樣的。

    其實,我也一直在問自己,這擇偶的標準,究竟是什麽呢?或許,就那四個字:門當戶對。如果說得更確切些,就再加上另外四個字:條件相當。那麽,我的條件,是不是太苛刻了呢?確實,對於彩霞和玉姐,我都主動放棄了。我真正所想的,是二者合而為一。這樣的人,是本來就沒有,還是我不曾遇見。試簡單的分析一下。這樣的人,肯定是有的。隻是,多半已是名花有主,成為別人的人了。至於“不曾遇到”,那就更難以說清楚了。說起來,我活動的範圍,畢竟是有限的,甚至是極為有限的。於是,我真正擔心的,就是,如果已經錯過了,那又該怎麽辦呢?

    事實上,時間是在一天天的流逝著的,從來不曾停下來,等我一下。

    時間,會改變一個人的心情和看法。

    現在的我,已經習慣於回首往事了。那麽,為什麽會是這樣呢?從表麵上看,自然就是,工作之餘,我依然有著大把大把的時間,可以用來“追憶似水年華”。而真正的原因,或許就在於,由於在現實生活之中,我過得並不如意,於是,那曾經美好的過去,就更值得我留戀了。是啊,越是得不到的,人們就更喜歡去回憶、臆想。甚至,我還這樣想,回憶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人是離不開對往事的回憶的。哦,好幾年前,那一曲《再回首》:

    再回首,雲這段歸途。

    再回首,荊棘密布。

    今夜不會再有,難舍的舊夢。

    曾經與你有的夢,今後要向誰訴說?

    再回首,背影已遠走。

    再回首,淚眼朦朧。

    留下你的祝福,寒夜溫暖我。

    不管明天要麵對,多少傷痛和迷惑。

    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複複中追問,

    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

    再回首恍然如夢,再回首我心依舊,

    隻有那無盡的長路伴著我。

    起初,每當唱起這首歌的時候,那遠去的“背影”,多半是梅玲玲與何淑穎,而現在,就要加上紅妮、彩霞與玉姐了。因為,我的情感故事,就是和這些名字,連在一起的。如今,她們早就走出了我的視線,而陪伴著我的,還真是那“無盡的長路”。誠然,我並不喜歡形單影隻,而問題就在,她們之中的任何一個,都不曾停下自己的腳步。

    自然,回首往事不是目的,隻是某種方式、方法或手段而已。

    那麽,目的是什麽呢?

    唉,那一句“有"qing ren"終成眷屬”,說得真好啊!隻是,這些年,我所動過的感情,也不少了,如今卻依然是形單影隻的,那“眷屬”一詞,又從何談起呢?或許,情感的天空裏,還寫著兩個字:緣分。

    嗯,確實有人這樣安慰我:感情上的事情,講究緣分二字,急也急不來。

    我,我真的有那麽強的定力嗎?有那麽一首歌,我隻記住了那麽一句:“你知不知道,我等到花兒也謝了”,其他的,我就不願去記了,甚至,我有點怕學、怕唱這首歌。

    是啊,“花謝”雲雲,太傷感了,我真正想擁有的,是花開不敗。

    或許,每一段情感故事,都是有底牌的。到目前為止,那些已經翻開了的底牌,就寫著兩個字:

    分手!

    以後,我還會想著要翻開底牌嗎?那些打撲克的人,不是更喜歡打撲克時的那種感覺嗎?

    人的心思,就是那樣的複雜而微妙:既想一睹底牌的廬山真麵目,又有點擔心,一旦翻開底牌時,於己不利。

    留一點想象的餘地,不也是別有一番風景嗎?

    玉姐的故事,既然已經劃上了句號,再怎麽想,都已經無法再重寫或是改寫了。

    哦,和玉姐有幾分類似的,就是玥娥了。

    其實,這些天,那新開張不久的舞廳,我也還是經常光顧的。大概是好幾次都隻見我孤身一人,玥娥的那位同事,就這樣問道:“怎麽,不約玥娥出來呢?”一開始,我隻是淡淡一笑,避而不答。再問了幾次之後,我這樣說道:“你,你還是去問一下玥娥吧?”確實,對於玥娥的冷淡、不近人情,我的心裏,是頗有微詞的。

    再過幾天,這位熱心人這樣轉告我:玥娥很想看看那本複習資料,以後我能夠到加油站走一趟。

    這樣的潛台詞,我自然也聽得懂,不過,思忖片刻之後,我這樣說道:“好吧,麻煩你轉告她,如果真的想看這本複習資料的話,就出來一趟——”

    “就,就是這句話了?”這位熱心人這樣問道。

    “嗯,就是這一句!”我說著,用了斬釘截鐵的語氣。

    “就不能,就不能做點讓步嗎?”

    “我,我已經想清楚了,就是這一句。”

    “好吧,我,我負責轉告——”

    以後的幾個夜晚,我就守候在那舞廳裏。隻是,玥娥的身影,始終不曾出現。

    哦,為什麽是這樣呢?

    好些個夜晚,我都在想這個問題。嗯,玥娥的那位同事,熱心至極,對我已是仁至義盡了。不錯,他是希望,我能夠做出一點讓步,這樣一來,他再從中撮合幾句,我和玥娥之間的事情,還是會有言歸於好的那一天的。然而,對於他的這一番好意,我隻能是心領了。要我做出讓步,並不現實。

    我不否認,在這件事情上,我有著小心眼的一麵。然而,我的心思和想法,卻不是“小心眼”一詞就能概括的。從表麵上看,玥娥是伸出了橄欖枝;隻是,這樣的橄欖枝,多半還是帶刺的。如果我拿著那本複習資料到她那兒去,她的臉色,恐怕也不會好到哪兒去。因為,這意味著,我隻是一個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家夥,她是不會真正把我放在心上的。當初,是誰把事情弄僵的呢?如果真想捐棄前嫌、言歸於好,你就不能給我一點麵子嗎?

    其實,這舞廳屬於中立的一方,玥娥前來,也不會丟麵子。如果是到那加油站的宿舍裏去,我的心裏,總有著揮之不去的陰影。說句心裏話,那樣的一條路,我總有著某種不自然、不踏實的感覺。愛情,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施舍。為了守一個好幾十分鍾之後的電話,她斷然否定了我外出走走的建議。那麽,在她心目中,我又有什麽份量可言呢?

    對她,我又是怎樣一種感覺呢?或許,我真正看重的,也隻是她的地位,並沒有多少發自內心的感情。

    如果真是這樣,我又何必去委屈自己呢?

    她不願意到這舞廳來,我不想到她所在的加油站去,雙方就這樣僵持著。

    想想也是,如果兩個人個性都太強,確實不容易相處。

    哦,如果有一個偶然的,或者說是自然而然的機會,那又如何呢?

    那些天,我也曾這樣想著。

    那天上午,由於有一點事情要辦,我登上了前往縣城的中巴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