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河邊(五十四)

字數:2603   加入書籤

A+A-


    哦,人們時常說起的那個詞語:辭舊迎新。

    不錯,每到歲末,人們總習慣於說這個詞。如果單從時間節點上看,意思是不言自明的。隻是,時間變了,人物和事情,會不會也有相應的變化呢?或許,曲終人散、人去樓空,也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夢幻了。

    明曉玉拂袖而去,是不是也在隱喻著什麽呢?

    她的這一舉動,似乎是在說:梁浩軒啊梁浩軒,過去的事情,再怎麽美好,再怎麽難忘,都已經過去了。從表麵上看,你是回到了從前的校園,聽到了曾經熟悉的舞曲,也可以和年輕漂亮的在校女生共舞一曲。隻是,你真的就能夠回到從前,而且從新開始嗎?如果往事一去不複返,那麽,沉湎於過去與麵對現實,哪一個更重要呢?

    看似不近人情,背後的深意,卻是耐人尋味啊。

    是啊,在內心深處,明曉玉並不想看到我和別的女生跳舞。

    這個清晨,我起得比較早,於是,由於閑著無事,就利用這段時間,將昨天下午和昨天夜晚的事情,回憶、盤點了一番。回憶往事,或許,本身並沒有什麽實際意義,畢竟,那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不過,“前車之覆,後車之鑒”,如果能夠及時看出問題,總結經驗教訓,當自有可取之處——

    “哦,這一刻——”這樣說著的時候,梁浩軒下意識的望向南邊的窗外。

    透過窗戶所看到的那一片天地,自然是狹小而有限的。不過,那灑在屋子和地麵上的陽光,絢麗而燦爛,甚至給人以某種類似於浪花的湧動感。不用說,這又將是一個豔陽天。

    一個多小時之後,一行數人,已經來到了下梘河。

    本來,一同到來的,也還有幾個人,不過,那幾個人心裏,多半是這樣想的:出來一趟也不容易,既然是這樣,我們就不打擾他們了,我們到另一邊去,讓他們好好地聊聊吧。

    同來的那幾個人所想到的“他們”,自然就是梁浩軒和明曉玉了。

    這,也就是平時所說的成人之美吧?

    對於這一層意思,梁浩軒自然是心領神會的了。

    不過,簡單的寒暄了幾句之後,梁浩軒和明曉玉,一時半會兒之間,也不再往下說點什麽了,隻是默默地往偏西方向走,這樣一來,那長長的影子,就在眼前的小路上了。

    走出幾步之後,梁浩軒的思緒,就飄飛在上午的陽光下了:嗯,這個冬天的上午,陽光還是蠻不錯的。哦,甚至就像是喝了幾口酒,給人一種微醺微醉的感覺。隻是,如此絢麗的陽光下,這腳下的路,又會是怎樣的呢?

    嗯,從表麵上看,有形的事情,都還算順利吧?在學校食堂吃過早餐之後,一行數人,就到那學校大門口等車。等了一陣子之後,前往這河邊的旅遊專車,也就到來了。上車之後,也就是十分鍾左右,就來到了這河邊。總而言之,這個上午的這一切,都是稱心如意的。甚至,小夥伴們還有意走到另一邊去,將這一片天地,留給了我和明曉玉。嗯,如果把這一片天地比做舞台,那麽,這樣的舞台,也足夠寬大與廣闊的了。

    有了這樣的大舞台,接下來的事情,就看我的表現了。

    說來慚愧,在宜山讀書的那三年時間裏,這地方,我隻來過一次。客觀上說,在當時,人們的旅遊意識還稍顯淡薄,於是呢,想到這兒走走看看的人,就少了些。與此同時,當地人也就沒想著怎麽去開發旅遊資源了。

    其實,我腳下的這一片地方,就是傳說中的劉三姐的故鄉!

    對於歌仙劉三姐,我自然也不會太陌生,相關的電影、戲曲、歌曲,也算略知一二吧?最初我就知道,柳州的魚峰山,就是劉三姐騎魚升仙之處。也就是說,劉三姐與柳州,有著不解之緣。不過,誰都能看得出來,那部蜚聲海內外的電影《劉三姐》,顯然又是在桂林拍攝的。於是,當我聽說,這宜山下梘河就是劉三姐的故鄉的時候,居然有點瞠目結舌了。因為這樣一來,至少,柳州、桂林、宜山這三個地方,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劉三姐的傳歌之處,就在我們這兒。

    當然,比較客觀的說法,或許就是,宜山是劉三姐的故鄉,是她早年生活的地方。後來,大概因為唱山歌的緣故吧,她先後到過桂林和柳州,於是,這兩個地方,也就留下了她的足跡、故事與傳說。

    對於這樣的說法,我可以理解,也不難接受。畢竟,浪跡天涯的故事,古已有之。

    隻是,即便相信下梘河就是劉三姐的故鄉,對於這地方,我倒不怎麽心馳神往,更不用說什麽魂牽夢縈了。這,這又是怎麽一回事呢?最簡單的解釋,似乎就是,因為我不會唱山歌,因此也就漠然置之了?

    不過,這樣的解釋,依然略顯牽強。

    哦,也就是在那三年的時間裏,在某些時候,我也隱隱意識到了,在劉三姐的故事裏,有一個阿牛哥——(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