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0章 寸心亦未理,長鋏誰能彈(3)

字數:6062   加入書籤

A+A-




    南宋風煙路!
    成吉思汗之所以還有間隙下棋,是因為新軍師軒轅九燁得力。
    “無妨,就算又回到九道,也可以穩紮穩打。”軒轅九燁的能力與昔日木華黎的不相上下,第一時間就為他收攏了精銳、安定了軍心;
    爾後率領遼蒙聯軍在林匪的手掌心遊擊,雖說逃不脫,竟死活不被捉,甚至還能在一次小型戰鬥中還以顏色,也就是“十戰九敗”中的那個例外。
    軒轅自己可能還會謹慎分辨、那勝利是否摻了水分?
    而盟軍這邊瞠目結舌初期是真的沒放水!
    “據統計,遼蒙聯軍除了軒轅九燁還有七個高手,分別是兩個十二樓、五個西遼前十。不一定每時每刻都在貼身守衛鐵木真,尤其戰場壓縮到最小的時候。”針對這一點,在固有的獨孤清絕、厲風行、紇石烈桓端之外,原駐地較為安全且戰力富足的大金五虎也被金陵安排上了。
    從蒙古軍的角度看,盟軍是因為迷宮陣內的地形限製而不得不啟用小規模高手廝拚;客觀上也確實如此,靠近萬人坑的這段路,更適於武鬥而非大戰,符合盟軍素來的“力求傷亡最低”。
    前期鋪墊的劇情順風順水,待到孫寄嘯故技重施,蒙古軍中計的條件已完全滿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 換源a
    但棘手的是,在萬人坑邊緣勝敗交迭了一個多時辰,蒙古軍愣是沒掉進孫寄嘯為他們量身定做的陷阱!
    “那個軒轅九燁,似乎發現了萬人坑?在玩我們呢?”嵬名令公發現有詐,憤怒啐了一口。
    “懸翦”的情報來得太晚,證實了嵬名令公的想法——
    夏民自掘的萬人坑畢竟手法拙劣,似乎還離得老遠就已暴露痕跡,軒轅九燁是個極端精明之人,如何能不發現……
    不過,倘若他對手換成同樣精明的紇石烈桓端和楚風月?
    “若繼續靠詐敗引他,他也不會往萬人坑去了。不如啟用後招,將他引去‘火陘’。”孫寄嘯說的正是紇石烈桓端和楚風月秘密完善的機巧。
    “好,我這就去稟報龍首……”籍辣思義準備按計劃告知林阡來補後招。
    “來不及——主公小覷了軒轅九燁,那毒蛇玩我們的過程中,應當是在主公可能的來路上都設了阻,主公一定會比原計劃晚到。可再晚一步,且不說主公勝算會小,那毒蛇興許連火陘都能發現!那就又打回去了,又打回先前的次次失之交臂了!”孫寄嘯不想耽誤時間,臨陣應變未必要請示再三。
    “然而這火陘十分危險,弄不好要兩敗俱傷……”籍辣思義麵露難色。第一扇門,隻需對蒙古軍喊打喊殺、擾心擾耳,除了貢獻點情緒之外沒什麽損失;第二扇門,顧名思義一條路上滿是炸藥,難道要孫寄嘯冒著自損自殘的風險?
    “軒轅九燁比木華黎厲害。”孫寄嘯認真地解釋為什麽第二扇門更難關,看向籍辣思義,“小劍聖,我問你,主公冒險難道就不是冒?”
    籍辣思義一怔,被問住。
    “思義率眾準備善後,以及通知盟王來接應的路上小心。孫將軍,我同你一起去,引燃!”嵬名令公篤定發話。
    木華黎是在去陣前向軒轅請罪的半途,聽說了孫寄嘯單挑軒轅失敗的消息——
    失敗後,孫寄嘯帶的二百驕兵,被軒轅九燁和欺胡六等人合力打散,現階段隻剩他和嵬名令公兩個,被切斷了與外界的聯係,繞不出這一隅迷宮,頗有些“作繭自縛”的意味。
    林匪本來就不可能每時每刻都掌握蒙古軍舉動,何況這還是十戰有一負的情況,所以他們沒第一時間派人尋到這裏也救孫寄嘯,似乎也說得通?
    但木華黎哪裏敢賭!
    “戒躁戒急!五百精英都在你手,大汗也不得不跟著你!”木華黎一時忘記來意,匆匆攔住軒轅去路,厲聲,“軒轅先生,務必記得,兵以詐立!餌兵勿食!”
    “這附近有沼澤、瘴氣,還有個漏洞百出的食人坑。木軍師,我已洞穿林匪的用意,不過,那在你身後,反方向。”軒轅九燁帶一絲洞若觀火的微笑,“所謂‘詐’,都被我破了。”
    “那又如何?餌還在啊!孫寄嘯又敗了,又輕而易舉敗了!你不覺得熟悉?”木華黎氣急。
    “與昨夜不一樣,木軍師。”軒轅九燁帶一副料事如神的語氣,“昨夜林阡準備充足,當然今天他準備也足,很可惜他的陰謀被我拆解了,孫寄嘯引我入毒瘴不成還失陷,林阡不得不變作前來尋救的援軍,來路上還被我反設阻障,一時半刻過不來。倉促之下,這孫寄嘯難免慌不擇路。”言下之意,孫寄嘯即使曾想作餌,也已經成了我的餐。林阡越急著過來越要被絆;等林阡總算過來了,被以逸待勞,我就要加餐了。
    “為什麽這種倉促的慌不擇路就不能是演的?不能是後招?!”木華黎怒說,餌還是餌,咬進魚肚成餐了它還是帶著鉤!
    “後招?”軒轅九燁星眸中流露自負,冷冷說,“倉促的後招是要玩命的。就算有後招,也不可能是孫寄嘯出馬,因為林阡不可能犧牲他。”
    木華黎一愣,笑“他沒犧牲莫非?”
    “且不論是否犧牲,莫非是細作。”軒轅九燁搖頭,“孫寄嘯是誰?西夏祁連山唯一僅有的血脈。”
    “木軍師,咱們要去的這個方向,昨夜不是剛走過?並沒有風險啊!”軒轅九燁的支持者之一說。潛台詞是,昨夜我們剛走過這裏,為什麽現在又回來了!因為誰?
    “抓住孫寄嘯給大汗解氣並威脅林阡,這麽好的機會,怎能瞻前顧後!”支持者之二說。潛台詞是,你害我們進來前你沒想過餌兵勿食嗎?當時說不要瞻前顧後,現在怎麽就首鼠兩端了?
    “充什麽事後諸葛亮,當時你們阻止我了嗎?刻舟求劍,你昨夜吃的比今日飽?!”木華黎一股腦噴回去,轉頭對軒轅九燁曉之以理,“你也知道,我們之所以回這裏,是因為孫寄嘯。為什麽孫寄嘯這個角色,敵人要用兩次,不易帥?軒轅先生,因為第一次是對我、第二次是對你!他們是看準了你想打贏我曾失敗的仗!”
    “木軍師,又以己度人了。”軒轅九燁麵無波瀾,“什麽不易帥?這一路過來,我們打的又不止一個孫寄嘯……”
    “可這個該死的地方隻有孫寄嘯!”木華黎瞪大了眼,不解軒轅九燁為何不動搖。
    “確實,因為大汗的一道擒殺令,看到孫寄嘯時我們會比較忘乎所以。但孫寄嘯僅僅是前招,他隻會被安排在毒瘴那裏。”軒轅九燁一字一頓,堅定不移,“還要我說多少遍,我太了解林阡了——要玩命的後招,隻有他林阡、隻有他自己會上!
    ”
    木華黎與軒轅相持不下,但成吉思汗早已對軒轅全權交托,木華黎勸阻無門,唯有讓路。
    是耶非耶?爭如孫寄嘯“反劍”那蠱惑人心的選擇,隻不過這次當權的又迷失、失勢的又彈鋏,木華黎和軒轅九燁換了個位置。
    是的,木華黎說對了,就是因為軒轅與他不和,所以金陵這連用兩次才絕妙。
    隻不過前招本來在萬人坑,孫寄嘯是在那裏詐敗;而不是這條反方向的火陘。
    更沒有想到萬人坑的暴露那麽早,比“何時萬人坑暴露,啟用後招”的預設時間還早,甚至毒瘴還被軒轅九燁反用,以至於盟軍會這麽被動。
    事實上軒轅真的超出意外,這條毒蛇猜中了金陵的所有安排——後招正是林阡,飲恨刀與火陘內的機關夾攻,將他們強行推入萬人坑。林阡當然不會像孫寄嘯這樣特意去引燃,但刀劍無眼,儼然就是要把他自己置於致命風險裏,這些年哪次不是!
    “可是主公啊,連你也知道,軒轅九燁太了解你了……既然如此,那我反其道而行之!”危機燃眉的一刹,孫寄嘯將嵬名令公推出險境“走!等主公來!”
    這一廂,軒轅九燁自發現萬人坑尹始,一邊把孫寄嘯和嵬名令公耍得團團轉,一邊將計就計要對林阡圍點打援;
    木華黎提醒軒轅九燁注意後招後,軒轅九燁認定林阡不會安排其它人來,猜想“毒瘴近在遲尺,機不可失,林阡想用刀把蒙古軍砍回”,那就讓他林阡先掉進那些毒瘴沼澤食人坑裏去。
    “且看被我貽誤的你,怎麽彌補你那‘後後招’!”軒轅九燁笑諷。嚴格意義上說,毒瘴行不通時林阡就要倉促出後招了,毒瘴行不通還被堵路他林阡要出的是後後招。
    軒轅為什麽漏算了地點?因為萬人坑雖被他發現,卻也無意間向他屏蔽了火陘;雖然識破孫寄嘯的險惡用心,卻觸發了他的性格弱點,自負。
    因此,還算錯了人物和事件,最終食物鏈的底層把頂層的他狠狠耍了一把孫寄嘯,竟不惜烈火埋身,欲引遼蒙聯軍同歸於盡!
    過往一幕幕有關莫非的畫麵閃現眼前,儀隴初見、廣安為敵、石峽灣矛盾冥頑、西吉化敵為友、水洛莫非舍生救孫寄嘯、靜寧明暗偕行、秦州柏樹林孫寄嘯救贖而不得、西涼府重新並肩作戰、青雲純陽與斷絮雙劍合璧,肝膽相濟是何等痛快。
    莫將軍,萬人坑你以命擬定的計劃,因為小人的緣故,頻頻受阻,一波三折,
    今日也好事多磨,一步之遙他們進不去,
    那就以毗鄰火陘的爆炸力,推進去。
    飲恨刀可推,我有何不可?
    舍我之軀,為汝鑄劍!
    斷龍石落,漫空箭失染火。
    “怎麽這裏也……”遼蒙聯軍見光震恐,衝在最前的阿拉丁還沒來得及退,臉和身體就被灼燙、熔化。
    轟然巨響。什麽豺狼虎豹,爆炸的威力之下,他們不過就像鍋裏蒸煮跳躍的油滴。
    “好在有所剩無幾的‘全體’蒙古軍給我墊棺材。”居高臨下,孫寄嘯麵不改色,目中僅剩的熾烈焰火,像極了記事起所見的第一抹火紅。
    蒙古軍第一次入侵西夏時,就在沙州、瓜州濫殺,烽煙四起,生靈塗炭,那次他就隨洪瀚抒和祁連山的兄弟姐妹組織義軍抗擊。
    沙漠中,也是這些禽獸做背景,火從鉤下他對走火入魔的洪瀚抒嘶吼“孫金鵬,不怕死!”
    定西,城樓上晨曦裏簫聲落,人群裏最絢爛的那一抹也是這火紅……瀚抒的遺言是“很早的時候我便已下定決心,要像守護李純右一樣地守護他(林阡)。”
    蒙古軍第二次入侵西夏,血流成河的兀剌海城,多少妻離子散的夏民,絕望期盼著“國師”重生。
    大哥,守和林阡的盟,我做到了,護李純右的國,我也一直在竭盡所能……
    沒想到,金鵬今日,也與你一樣葬身烈焰。不失榮耀。
    說不怕死那不可能,他雖然被人譽為深明大義,但不覺得自己能像父親、母親、莫非那樣,藏起真情當細作。
    他還有個愛了一輩子的人,活著,等他活著回去。
    可是,白姐姐,扛起家國大業的雙肩豈能顫抖。
    我孫寄嘯,早已不是祁連山的最末,川東的最幼,青城派的最小。
    銳響聲起,純陽破空,劍透寒光,召引亡者“聽我號令,賊寇片甲不留!”